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5(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564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5(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5(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5(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5(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5(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4.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5(人教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1、(2011湖南四市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ABCD【解析】B本题考查马关条约。在清朝前期,日本是清王朝的藩属国,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说明日本已经摆脱藩属国地位,因此正确。通过南京条约英国就获得了感税权,故错误。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到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因此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就可以将使馆设在北京,故

2、错误。2(2011江西南昌一中十中高三上学期联考)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 )百日维新 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甲午海战A B C D【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中日甲午战争相关史实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5年)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的史实,而百日维新发生于1898年,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实践的开始故应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3(2011辽宁铁岭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09

3、年2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并在剑桥大学演讲,其中说道“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人学习西方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兴办民族工业C甲午战争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遭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与抗争历史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左侧甲午中日战争和右侧的黄淮海战都属于“历经磨难”故应该排除C项。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4(2011湖南雅礼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 “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属诸岛

4、屿,亦一并在所让境内。”下列关于此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A材料所说土地是要让给日本B奉天省主要就是指今天的辽宁省C所让土地严重影响了俄国在华侵略权益D材料划定的土地因俄、法、英三国干涉,实际上最后没有被割去【解析】D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内容。从材料中的“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属诸岛屿”可知要求割让辽东半岛。辽东半岛最终因俄、德、法三国的干涉下没有割让给日本。因此D的解读是错误的。答案为D。5(2011江苏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子弹,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5、“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字记载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解析】A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是站在日方的角度来描述中日甲午战争的,所以采取了有利于日方的说法,这明显背离了历史真实。6(2011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三12月考试)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解析】本题考

6、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可以在中国内地开办厂矿,这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选择B项。辽东半岛等在三国干涉还辽后,中国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排除A项;条约规定开放重庆等四个新口岸,排除C项;中国无力支付了巨额战争赔款,英德俄法争做中国债主,中国被迫接受大量政治贷款,经济命脉由此被欧洲列强而非日本控制,排除D项。7(2011福建厦门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近代前期中国有一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解析】C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倭”是中国人对日本的称呼,再由“近代

7、前期”可知题中的国土指的是台湾。盟约书反映的是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后,台湾人民掀起的反割台斗争。9(2011浙江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清光绪二十一年应该是( )A1842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解析】C本题解题关键点是“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根据所学,1895年4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有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日本获得的极大利益,勾起

8、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据此,光绪二十一年应该是1895年。10(2011河南焦作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 “一本十分罕见的清代地图集近日在湖南被发现。这本名为广舆记的地图集是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一六八六年)由湖南平江人蔡九霞木刻的。广舆记共收集十九幅地图,即当时的十八省图加一全国图。“广舆”即广阔的疆域,就是全国之意。该书长二十八厘米宽二十厘米,用毛边纸木印线装,里面的标记有几十种之多,不仅有行政区划,连地形地貌也标注得十分清楚,在这本地图集里,台湾的全部版图清楚地刻印在福建全图里。”下列说法成立的是( )A它清楚地表明,清康熙年间,台湾已在中国的版图以內;B台湾成为中国的领土就是在康熙年间;

9、C是“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主要证据D是最早的清代地图【解析】A。此题考查的是对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康熙帝时1683年收复台湾,第二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11(2011中山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先生曾于1972年撰写了一部专著,题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他在书中指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经过查阅历史文献而断定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而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历史上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通过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解析】

10、B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12(2011皖中名校联合体高三二联)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A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D拥护清朝走向民主

11、【解析】C 本题考查义和团的局限。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而义和团运动中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排斥一切西方事物,故C项为正确答案。13 (2011贵阳高三四校一联)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疾愚暴之无知”是指A南京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B.北京条约 大沽保卫战C.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解析】D根据材料中“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等可知这一条约未割地;“列邦”即与许多国家签订。1901年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12、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14(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考)下列史实反映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化的进程,20世纪初期出现的是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上游C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 D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传教【解析】C 抓住关键词“20世纪初期”,A发生于1842年南京条约后,B发

13、生于1895年马关条约后,C发生于1901年辛丑条约后,D发生于1856年天津条约后。15(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考)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抗日战争后【解析】B 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反思中“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的“学西方”指的是洋务运动,其失败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所以,第二次反思是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开始。16(2011湖南师大附中高

14、三月考三)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A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B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解析】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义和团运动在反帝方面的主张赢得了马克吐温的支持,而义和团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就是阻止列强瓜分中国为殖民地的愿望落空,此题正确选项是C。17(2011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测试二)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

15、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解析】A。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以夷制夷”可以理解为在马关条约中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以夷制华”应理解为在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借英法的力量剿灭太平军即中外反动势力首次联合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以华制华”即八国联军在侵华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此题应选择A。18. (2011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考)乙未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和议成日

16、本兵舰大集,先攻基隆营官包干臣奉命来助战,夺日兵官首级以归,遂报大捷,吏民皆贺。”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爆发 B筹建北洋水师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C。本题考察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提取材料信息“基隆”属于台湾,材料中叙述了台湾人民反日军侵略的史实,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中规定割台湾、澎湖列岛极其附属岛屿给日本,由此判断C项。A属于中英之间的战争,B属于甲午战争前的史实。D项中没有设计台湾的内容。19(2011济南高三调研)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

17、主要原因是A军备落后 B政府腐败 C军费匮乏 D军纪松弛【解析】B 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分析失败的原因有许多,结合题意和所学,最主要的应该是B项政府的腐败,ACD三项是一些具体原因,都源于政府的腐败。20(2011济南高三调研)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这一义和团揭帖主张的是A反清灭洋 B扶清灭洋 C以清灭洋 D反清扶洋【解析】A根据材料中“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反映了义和团主张灭洋,不管是人还是物都是消灭的对象。“再跟大清闹”反映了反清的主张

18、。本题中这一义和团揭帖主张的是反清灭洋。二、主观题21(25分)(2011广东揭阳高三1月联合考试)一份对外“和约”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

19、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问题(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4分)(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6分)(3)你是如何

20、看待这份“和约”的?(15分)【解析】第一问中,结合所学我们知道第八条和第十九条分别来自马关条约和天津条约;第二问中,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几项正义的要求,需要分类精简概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收回主权和保守措施。第三问中,如何看待这份和约?我们要能够辩证看待,并且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在SOLO评分法中获得较高分数。(25分)(1)答案1第八条马关条约;第十九条天津条约。(4分)其他答案(0分)(2)正义的要求(3分)答案1作出合理的概述或描述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保守的观念(3分)答案2能准确地对相关材料进行提炼。(3分)恢复朝贡体系、实行闭关锁国。答案3能进行简单概括(2分

21、)各国与中国的外交恢复到乾隆时期。答案4基本照抄“合约”内容(1分)日本照乾隆时期入贡。其他答案未作答或与题意无关。(0分)(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5分)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1315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抽象视角,如“合约”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又如“合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反抗不平的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运用西方国家“游戏规则”的矛盾心态。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材

22、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合约”中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合约”中反映爱国精神与盲目排外的要求;“合约”中抵御外来侵略的要求与传统天朝观念(华夷观念)的要求;“合约”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要求与工业社会的要求。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37分)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合约”反映了作者的排外心理(反帝、抗争、反对基督教文化);“合约”和与反映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合约”反映了作者的保守心理。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答案4找出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和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