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542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东丽区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C.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综合为以下要点:1、细胞

2、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他们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A正确;B、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B错误;C、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D、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D正确。故选B。2. 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尽管

3、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即都具有( )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B.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D. 细胞膜、细胞质、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答案】D【解析】【分析】衣藻、变形虫、草履虫都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较大主要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壁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生物膜系统无生物膜系统有生物膜系统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D

4、NA存在形式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详解】ABC、细菌和变形虫没有液泡,细菌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ABC错误;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真核细胞主要在细胞核,原核细胞在拟核)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衣藻、变形虫和草履虫都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

5、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 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C.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D. 非生物起源于生物【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详解】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无法证明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其它区别或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也不能证明非生物来源于生物,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

6、睛】4. 水稻和小麦的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这些多糖是A. 淀粉和糖原B. 淀粉和纤维素C. 糖原和纤维素D. 蔗糖和麦芽糖【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单糖五碳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细胞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糖C5H10O4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蔗糖C12H22O11植物细胞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麦芽糖乳糖C12H22O11动物细胞多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原动物细胞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详解】A、糖原是动物多糖,植物没

7、有,A错误;B、水稻和小麦的细胞为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B正确;C、糖原是动物多糖,植物没有,C错误; D、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二糖,不是多糖,D错误。故选B。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蛋白质的是( )A. 胰岛素B. 胆固醇C. 胃蛋白酶D. 抗体【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详解】ACD、胰岛素、胃蛋白酶和抗体都是蛋白质,在身体中分别执行调节、催

8、化和免疫的功能,ACD正确;B、胆固醇的本质是脂质,不是蛋白质,B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功能,识记蛋白质的功能,并能举例加以说明。6. 下列物质中,不是核苷酸组成成分的是( )A. 碱基B. 核糖C. 甘油D. 磷酸【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详解】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甘油不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C正确。故选C。7. 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

9、,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 )A. 1种B. 5种C. 4种D. 8种【答案】B【解析】【分析】1核酸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和RNA两种,其基本组成单位均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组成。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中与脱氧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T、G、C四种;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中与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U、G、C四种。【详解】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中的含氮碱基有A、T、G、C四种,RNA中的含氮碱基有A、U、G、C四种,DNA和RNA中的含氮碱基中有三种(A、G、C)是相同的,因此豌

10、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有4+4-3=5种。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的知识,对于核酸的分类、分布、基本组成单位和组成成分的记忆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8. 由许多氨基酸缩合而成的肽链,经过盘曲折叠才能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组成肽链的化学元素不同B. 肽链盘曲折叠方式不同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D.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详解】A、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

11、肽链,组成肽链的化学元素都含有C、H、O、N,这不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A错误;B、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正确;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正确;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A。9. 蛋白质、核酸、多糖等都是生物大分子,构成它们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A. 0B. HC. CD. N【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1、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种类:多糖、蛋白质、核酸。2、结构: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12、【详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等都是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多聚体,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构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这些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为基本骨架构成的,单体彼此相连又构成了多聚体,所以生物大分子也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故选C。10. 某学生对一待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均正确,其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请回答其可能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是 ( )实验1234检测试剂双缩脲试剂试剂A苏丹III染液试剂B检测结果淡黄色无砖红色沉淀未观察到橘红色蓝色A. 鸡蛋清 斐林试剂B. 鸡蛋清 碘液C. 劣质奶粉 碘液D.

13、 劣质奶粉 斐林试剂【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根据表示中信息可知,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鸡蛋清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应该呈现淡紫色,因此应该检测的劣质奶粉;淀粉遇碘变蓝色,因此试剂B为碘液。砖红色沉淀是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因此试剂A应为斐林试剂。故选D。11

14、. 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B. 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C. 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物质运输功能D. 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或覆盖、或镶嵌、或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物质跨膜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15、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详解】A、细胞膜含有磷脂分子,其尾部疏水,所以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A正确;B、细胞膜中含有水通道蛋白,可以允许水分子通过,B错误;C、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可以运输氨基酸,离子和核苷酸等物质,C正确;D、细胞膜的静态模型不能解释细胞为什么长大等生长现象,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要求考生熟记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理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及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12. 如图表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图a、b、c中都含有DNA与RNAB. 图a、b、c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C. 图a、b、c分别代表的

16、是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胞核D. 图c中的孔道是大分子进出该结构的通道,并具有选择性【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显示abc都具有两层膜。a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都发生在线粒体中;b中内膜光滑,有类囊体,是叶绿体,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因为上面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膜不连续,是核膜,上有核孔,有助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进行物质信息交流。【详解】A、图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核膜)中都含有DNA与RNA,A正确;B、图a线粒体、c细胞核(核膜)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b叶绿体只在植物的绿色部分有分布,

17、B错误;C、图a(内膜向内突出形成嵴)、b(内外两层膜均光滑,内部有基粒)、c(有两层膜,但不连续,核膜上有核孔)分别代表的是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胞核,C正确;D、图c中的孔道核孔是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并具有选择性,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3. 伞藻结构可分为“帽”、“柄”和“假根”3部分。科学家用地中海伞藻和细圆齿伞藻做嫁接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B. 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取决于细

18、胞核C. 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假根”有关D. 该实验中缺少对照,不能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帽形的假根上,长出帽形的伞帽;帽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形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的伞帽,因此伞藻的形态与“假根”有关。【详解】分析伞藻嫁接实验的题图实验可知,再生出的伞帽类型与细胞质无关,无法判断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假根”有关,但是无法得知与假根中的细胞核有关,B错误、C正确;该实验相互对照,可以得出相关结论,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解读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分析实验变量和现象,获

19、取结论是解题的重点。14. 下列各项表示植物细胞结构与其主要组成成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染色体-DNAB. 细胞膜-磷脂C. 细胞骨架-多糖D. 细胞壁-纤维素【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

20、和血红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详解】A、染色体(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B、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中以磷脂为主,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正确;C、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C错误;D、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D正确。故选C。15. 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可以预测甲乙两细

21、胞的变化是( )A.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 甲乙两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 只有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都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答案】B【解析】【分析】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1)活细胞;(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具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所以放入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只质壁分离不复原,而放入甘油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可复原。【详解】由于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所以

22、甲乙两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又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所以放入蔗糖溶液中的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而放入甘油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故选B。【点睛】16. 紫甘蓝的叶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若将紫甘蓝叶片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若对其进行加热,随着水温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成蓝色,其原因是( )A. 花青素在水等无机溶剂中难以溶解B. 水温升高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增大C. 加热使细胞壁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 加热使叶肉细胞的生物膜被破坏【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将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3、原因是花青素不能透过原生质层。加温后,细胞膜和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被破坏,花青素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水中,从而水的颜色逐渐变红。【详解】A、花青素能溶于水,A错误;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固然会加大,但是这不会导致色素流出细胞,B错误;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也不具有生物活性,其透性与温度无关,C错误;D、由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花青素无法扩散细胞外,加热后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花青素通过液泡膜和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D正确。故选D。17.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 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C.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借

24、助转运蛋白,但不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 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答案】A【解析】【分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逆浓度梯度低浓度高浓度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举例O2、CO2、H2O、N2甘油、乙醇、苯、尿素葡萄糖进入红细胞Na+、K+、Ca2+等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详解】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后,溶液中的糖分扩散进入细胞所致,A错误;B、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

25、由扩散进出细胞,B正确;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借助转运蛋白,但不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D、一般情况下,细胞内的钾离子大于细胞外的钾离子,细菌吸收K+是逆浓度梯度进行,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A。18. 酶对细胞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下列关于酶的本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 酶只有释放到细胞外才起作用C. 所有酶都是蛋白质D.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

26、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详解】AC、有些酶是RNA,所以合成场所不在核糖体,AC错误;B、酶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B错误;D、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及特点,掌握酶促反应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9. 将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A. 提高淀粉酶活性B.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C. 破坏淀粉酶活性D. 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的活性【答案

27、】D【解析】【分析】本题是考查糖的分类和特性及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在生活中的应用,刚采摘的嫩玉米中可溶性糖含量高具有甜味,放置时间一久,可溶性糖转化成淀粉失去甜味。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高温会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详解】A、将玉米立即放入沸水,由于温度过高会使酶失去活性,A错误;B、刚采摘的嫩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原因不是高温改变可溶性糖的分子结构,B错误;C、可较好地保持甜味,与淀粉酶的活性高低无关,C错误;D、可溶性糖转变为淀粉是酶促反应,高温可以使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可溶性糖不能转化成淀粉,从而保持其甜味,D正确。故选D20. 离子泵是一种

28、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是离子泵既能发挥酶的作用,催化ATP水解,也能发挥载体蛋白的作用,协助相关物质跨膜运输。【详解】A、离子泵通过消耗ATP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B、主动运输一般为逆浓度梯度的运输,B错误;C、主动运输

29、速率受ATP供能和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供氧不足,进而导致细胞呼吸速率下降,ATP减少,使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降低,C正确;D、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载体蛋白的数量,使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降低,D错误。故选C。21. 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无氧呼吸强度最强,C点无氧呼吸强度比B点弱B. 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C. D点氧气充足,应该将该器官贮存于此条件下D. 图中阴影面积为该器官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答案】A【解析】【分析】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在O2浓度为

30、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随着O2浓度增大,细胞有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减弱。O2达到一定浓度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释放二氧化碳全部来自有氧呼吸。【详解】A、A点时,氧气浓度为0,无氧呼吸强度最大; B点时二氧化碳释放量大于氧气吸收量,说明此时存在无氧呼吸;C点时,氧气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释放量,说明无氧呼吸停止,释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有氧呼吸,A正确;B、B点时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说明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等量CO2,此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应为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三分之一,所以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更多,B错误。C、D点氧气充足,但是释放二氧化碳多,说明有机物消耗较

31、多,不利于贮存,C错误;D、图中阴影面积为二氧化碳释放总量与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差值,所以阴影面积代表的是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D错误。故选A。22. 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试管中,并向这3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试管是()A. 丙B. 甲C. 乙和丙D. 甲和乙【答案】A【解析】【分析】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

32、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大量)。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少量)。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解】由于提供的原料是葡萄糖,所以只含线粒体的乙试管是不能分解的;而甲试管中只有细胞质基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只能产生CO2而不能产生水,只有结构完整的丙试管才能产生CO2和水,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23. 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只含有四种色素B. 有的植物细胞的液泡中也含有一定量

33、的色素C. 叶绿体类囊体有巨大的膜面积,色素就位于膜上D. 植物细胞内的光合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答案】A【解析】【分析】1、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色素都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2、有的植物的液泡也含有一定的色素,主要是花青素。【详解】A、植物细胞叶绿体内有4种色素,液泡中有可能有花青素等色素,A错误;B、有的植物的液泡也含有一定的色素,主要是花青素,B正确;C、真核细胞光合色素都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C正确;D、由分析可知:植物细胞内的光合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D正确。故选A。24. 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

34、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 二氧化碳叶绿素ADPB. 二氧化碳乙醇糖类C. 二氧化碳叶绿体ATPD. 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吸收CO2,二氧化碳的固定:CO2+C52C3(在酶的催化下),二氧化碳的还原:C3+H(CH2O)+C5(在ATP供能和酶的催化下)。【详解】根据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转移到三碳化合物中,然后暗反应进行的是三碳化合物的固定,所以碳原子又转移到到有机物中,即CO2C3糖类。D正确。故选D。25. 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t2时,酶活性

35、下降B. 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 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 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答案】B【解析】【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值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达到最高;低于最适温度条件时酶活性会下降,高于最适温度条件时酶活性也会下降;并且在高温条件下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进而导致酶失活;在低温条件下会使酶活性降低。【详解】A在最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高于或者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都会降低,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t2时,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A错误;B由于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空间结构并未遭到

36、破坏,当反应温度由t1(低于最适温度)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B正确;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但t2时,酶的空间结构已遭破坏,不适合酶的保存,低温条件下,酶的分子结构稳定,酶适合在低温条件下保存,C错误;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但两者酶活性低的原因不同,t1时的低温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而t2时酶的空间结构已遭破坏,D错误。故选B。26. 真核细胞的增殖主要是通过有丝分裂来进行的。下列关于有丝分裂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B. 维持细胞遗传的稳定性C. 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D. 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答案】A【解析】【分

37、析】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而原核细胞只能通过二分裂方式增殖;所有细胞增殖过程都有DNA的复制,也都有可能会发生变异,其中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而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详解】A、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A错误;B、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复制一次,平均分配一次,能够维持细胞遗传的稳定性,B正确;C、有丝分裂可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C正确;D、有丝分裂可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D正确。故选A。27.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数量比为122时,细胞所处

38、的分裂时期应是A. 前期和中期B. 中期和后期C. 后期和末期D. 前期和末期【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是判断分裂时期的关键。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并且始终处于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的时期有:前期、中期。【详解】

39、细胞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数量比都是122,后期和末期细胞中都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的变化情况,结合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进行识记和比较。28. 下列细胞中,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的是( )A. 造血干细胞B. 蛙的受精卵细胞C. 口腔上皮细胞D.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2、细胞的全能性大小

40、的顺序是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详解】选项中的四种细胞,蛙的受精卵细胞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其次是造血干细胞,其次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体细胞,全能性最低,B正确。故选B。29.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 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B. 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C. 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D. 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A正确。网织

41、红细胞中含有和细胞转录形成的mRNA和核糖体,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B正确。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不同基因选择性表达,C正确。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已经丧失控制其凋亡的基因,D错误。30. 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加快B. 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C. 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D.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

42、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详解】A、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A错误;B、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下降,如头发基部衰老的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老年人头发变白,B正确;C、衰老细胞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C正确;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正确。故选A。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40分)31. 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一个脑啡肽的氨基酸数目是_;有_种氨基酸参与了脱水缩合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目是_。(2)请在图中标出一个肽键。_(3

43、)如果上图中的氨基酸顺序发生了改变,还会具有脑啡肽的功能吗?为什么?_。【答案】 (1). 5 (2). 4 (3). 4 (4). 略 (5). 不会,因为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脑啡肽的功能,如果氨基酸的顺序变了,新的物质就不具有脑啡肽的镇痛功能。【解析】【分析】1、脑啡肽的化学本质中蛋白质,其合成发生在核糖体中,属于基因表达过程中的翻译过程。脑啡肽的合成方式是脱水缩合,需要消耗能量,并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具有生物活性。2、分析图解:图示为脑啡肽分子结构示意图,该分子是由5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称为五肽,也称为多肽。组成脑啡肽的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

44、、-H、-CH2-C6H5、-CH2-CH(CH3)2。【详解】(1)脑啡肽中有四个肽键,一条肽链,故其是由5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五肽,图中从左到右第二、三两个氨基酸的R基均为-H,为同一种氨基酸缩合后的产物,则合成脑啡肽的氨基酸分子有4种,生成的水分子数目等于肽键数等于4。(2)氨基酸分子之间连接的化学键叫肽键,用-CO-NH-表示,在图中标出即可。(3)因为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脑啡肽的功能,如果氨基酸的顺序变了,新的物质不具有脑啡肽的镇痛功能。【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考查对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结构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可首先找出其中的肽键,根据肽键个数推断氨基酸个数,根据

45、R基种类判断氨基酸种类。32.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来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c、d分别是_。(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的特点。(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等。(4)细胞器膜、_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_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答案】 (1). 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 (2). 一

46、定的流动性 (3). 脂质和蛋白质 (4). 细胞膜和核膜 (5). 选择透过性【解析】分析】1、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组成。2、分析题图:a是高尔基体;b是溶酶体;c是内质网;d是线粒体;e表示膜包裹的衰老细胞器线粒体,f表示b与e正在融合,g表示消化过程。【详解】(1)分析题图细胞器的形态可知:a由一个个单膜结构组成的囊状结构垛叠而成,是高尔基体,c由单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内质网,d由两层膜构成,内膜凹陷形成脊是线粒体。(2)生物膜之间的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3)细胞器膜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相似,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4)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47、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的各种膜在组成、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可以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组成、主要成分、不同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与功能上联系的知识,对于各种细胞器形态的记忆和辨认是解题的突破口,对生物膜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33. CO2浓度增加会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丙组先在浓度倍增的环境中培养60d,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

48、分供应,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随着CO2浓度的增加,作物光合作用速率_(填“减慢”、“加快”或“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2)在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是光反应为喑反应提供的_不足,也可能是喑反应中_,有机物积累较多。(3)丙组的光合作用速率比甲组低。有人推测可能是因为作物长期处于高浓度CO2环境而降低了固定CO2的酶的活性,当恢复大气CO2浓度后,已降低的酶活性_,又失去了高浓度CO2的优势,因此会表现出比大气CO2浓度下更低的光合速率。【答案】 (1). 加快 (2). CO2是暗反

49、应的原料,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CO2浓度增加。暗反应加快,光合作用速率也加快 (3). ATP和NADPH(H) (4). 固定CO2的酶活性不高(数量有限),C3的再生速率不足 (5). 未能恢复【解析】【分析】根据图文分析:甲组和乙组之间进行比较可知,CO2浓度升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甲组和丙组比较可知,作物长期处于高CO2浓度条件下有可能会使固定CO2的酶的活性降低或者是数量减少。【详解】(1)CO2是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原料,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越高,暗反应速度加快,光合作用速率也加快。(2)光合作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50、当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ATP和H不足,或者暗反应中固定CO2的酶活性低(或数量不足),从而影响CO2的固定,C3的再生速率不足。(3)丙组在CO2浓度倍增环境中培养了60d,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但是其光合速率低于甲组(提供的是大气CO2浓度),可能的原因是长期处于CO2,浓度倍增环境使得作物固定CO2的酶的活性下降或酶的含量降低,当恢复大气CO2浓度后,已降低的酶活性未能恢复,又失去了高浓度CO2的优势,因此会表现出比大气CO2浓度下更低的光合速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

51、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以及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34. 美花石斛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因细胞分裂不活跃,其生长缓慢。研究表明,美花石斛在一天中细胞分裂存在高峰期(日节律)。下列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日节律的实验步骤与结果: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集美花石斛的茎尖。茎尖固定8h后,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的混合液中36min。取出茎尖,用蒸馏水漂洗3次,每次不少于10min。用改良苯酚对茎尖染色20min后,制作临时装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裂期的细胞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拍照,其中一张照片如图A所示。统计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及观

52、察的细胞总数,计算其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_。(2)步骤中“茎尖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混合液中”的目的是使_。步骤中漂洗3次,洗去解离液的目的是_。(3)通常情况下,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4)实验结果表明,在日节律上,美花石斛细胞分裂高峰期的时间为_左右。【答案】 (1). 茎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 (2). 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3). 防止解离过度 (4). 分裂中期 (5). 9:00【解析】【分析】图B是探究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节律的实验结果,日节律中,9:00分裂指数(处于分裂后期的

53、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值)最大,为分裂高峰期。【详解】(1)由于新生茎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所以选其作为实验材料。(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步骤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步骤漂洗的目的是防止解离过度,便于着色;步骤 中得改良苯酚品红属于一种碱性染料,其作用是使染色体着色。(3)通常情况下,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佳时期。(4)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日节律中,9:00分裂指数最大,为分裂高峰期。【点睛】本题结合实验步骤和结果,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该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采用的化学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基本知识;能分析表中数据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