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琵琶行并序平“语”近人习大大语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县级官员的选拔任用。古人早就总结出“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这样的历史现象。历史上,许多名人志士为官从政是从县一级起步的。经典释义上面是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的时候讲的一段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两句话出自韩非子显学。“州部”就是古代的基层行政单位,“卒伍”就是军队的基层单位。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想做宰相,必须首先从州部这样的基层官员做起;要做大将,首先得学会做副将,做小将,一级一级地做起来。人才的成长、干部的成长,就像盖楼一样,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非常重要。如果地基不稳,楼越
2、高塌得越快。国学经典大学经典名句解读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注释】选自大学第三章。润:润泽,润饰。广:宽平。胖:安舒。【译文】有钱的人能够光彩他的房屋,有仁德的人会修养他的身心,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赏析】作为君子,一定要有诚意,在意念将发未发的瞬间要告诫自己,使意念真实无妄。由于意念必然表现在各种言行上,而意念真诚又是美好道德品质的表现。所以有仁德的君子,做事光明正大,内心毫无愧疚,自然心胸坦然开朗,身体舒适健壮,这全是诚意的结果。诗海拾贝秋雨夜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
3、起,霜叶满阶红。【赏析】这首诗大约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当时的诗人官务清闲,体衰多病,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诗中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全诗紧扣“安闲”二字展开,“卧迟”“睡美”“寒未起”等词语都表现出老翁的安闲,此诗也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简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下邽人(今陕西渭南县附近),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长庆时,累迁杭、苏二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
4、致仕,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作品】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评价】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二、人物颂歌铁肩担道义,巨笔写良知的勇士白居易您是一个“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诗人,更是一个铁肩担道义,巨笔写良知的勇士。您用“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的深情感叹和对人生的黯然神伤来抒怀;然而尘世太污浊,太黑暗,您报国无门,请缨无路,于是您只能生活在诗歌世界里,成为诗歌世界里的士大夫,成了一朵同情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伤感之花。无论是古老的荒路,还是荒废的古城,在荒路瓦砾间都有您亮丽的身影。凭您的才华,
5、本应该是这个尘世王国中的宠儿,结果却成了尘世的遗弃儿。于是您把目光投向了田野,看到人民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您把心灵融进了土地,体察到了人民耕田种地的艰辛;您把悲悯送给穷人,把忏悔留给自己,用诗歌见证了一种苦难的命运,折射出一个肩负社会责任的正直作家的心灵光芒。三、背景探寻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在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王承宗派遣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书,请求朝廷缉捕凶犯,以雪国耻,没想到却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嫉恨,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当时是太子左赞善大夫,已经离开了谏官的位置。那些人说他不该越职言事,并诬称白居易写过“新井”和“赏花”的诗(其实是子虚乌有),不
6、顾忌他母亲是因看花坠井而死,大逆不道。其中真实的原因是,白居易在此前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向皇帝上书言事,剖析朝政,还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得罪了很多权贵。这一次政治打击在白居易的一生中是最为沉重的。从此,他虽然也不失关心国计民生的赤子之心,但干预政治的热情却大大减退。被贬九江的第二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一传世名篇。四、相关知识1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意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7、。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后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琵琶行属于后者。 2行行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3古代官职(一)【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节度使】唐代总揽数
8、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唐以后地位渐低。【教头】宋
9、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
10、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一、认读字音 (1)荻花(d)(2)铮铮然(zhn)(3)贾人() (4)悯然(mn)(5)管弦(xin) (6)轻拢慢捻(nin)(7)幽咽(y) (8)水浆迸(bng)(9)钿头银篦(b) (10)呕哑(u)(y)(11)嘲哳(zho)(zh)二、积累名句(一)课内名句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
11、曲调先有情。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相关名句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3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长恨歌)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1.赏析诗歌中比喻、反衬、侧面烘托等艺术手
12、法。2.理解诗人情感。1阅读诗歌,根据诗歌内容,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全诗以人物为线索: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的感受为线索。前者为明线,后者为暗线。两条线索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交织,谪情离恨喷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江州司马青衫湿”更是对主题的形象阐释,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琵琶行明写琵琶女,暗写诗人自己,写琵琶女的知音难求,其实也在写诗人自己的政治失意。把琵琶女的身世与自己的谪居生活有机结合,层层铺展,是本诗的结构特点。2行文图解秋江夜送客一、诵读诗前小序,回答以下问题。1解释下
13、列加点的词语。(1)予左迁九江郡司马_(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_(3)遂命酒,使快弹数曲_(4)因为长句,歌以赠之_(5)闻舟中夜弹琵琶者_(6)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_明确(1)左迁:贬官,降职。(2)明年:古今异义词,第二年。(3)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4)因为:古今异义词,因此创作;歌:名词用作动词,作歌。(5)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6)言:第一个是“话语”,第二个是“字”。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译文:意念被动句意念被动句指无标志的被动句,句子中的动词本身表被动。这种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语意来判别。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
14、之中。(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译文:(3)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译文:(4)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译文:状语后置句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于”“以”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作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翻译时,应把它调到谓语前作状语。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5)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译文:(6)因为长句,歌以赠之。译文:明确(1)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被动句)(2)第二年秋季的一天,我到湓浦口送别朋友。(省略句)(3)探问这个人,她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乐师学艺
15、。(省略句、状语后置句)(4)现在漂泊沉沦,面容憔悴,在四方各地辗转迁徙。(状语后置句)(5)被这个人的话触动,这天夜里才有被贬谪的感觉。(被动句、省略句)(6)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诗,作歌并赠送给她。3请概括小序的内容及作用。明确内容: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4请分析小序中“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的内涵。明确“恬然自安”,是话中有话,实际是说遭受贬谪的苦闷始终萦绕心头,一直无法自安,而“迁谪意”当然也不是“是夕”才感受到的。这两句反话,既是委婉地表达自
16、己的抑郁愤慨之情,也是强调这次与琵琶女偶然相遇的事件给他的感受之深,是扣住下文“同是天涯沦落人”来说的。二、诵读第一、二段,回答以下问题。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浔阳江头夜送客_(2)移船相近邀相见_(3)低眉信手续续弹_(4)间关莺语花底滑_(5)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_(6)东船西舫悄无言_明确(1)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2)相:副词兼有指代作用。前一个“相”,指代其后“近”字的宾语“那船”;后一个“相”,指代其后“见”的宾语“她”。(3)信手:随手。(4)间关:形容鸟声婉转;滑:流畅。(5)乍:突然;突出:古今异义词,突然出击。(6)舫:船;言:说话的声音。6翻译下列句子
17、。(1)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译文:互文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具体地说,就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用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意思。常见互文的形式有:(1)单句互文(即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2)对句互文(也叫互文相补),例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译文:(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译文:(4)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译文:(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
18、声胜有声。译文:明确(1)我们下了马,上了船,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2)千呼万唤她才肯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脸面。(3)大弦浑厚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4)一会儿如黄莺在花丛下鸣唱一样婉转流畅,一会儿像清泉呜咽,在冰底下滞涩流淌。(5)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7. 作为叙事诗的开头,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用诗句中的一个字概括这一段所渲染的气氛特点。明确这一段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引出了琵琶声。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
19、。这种气氛可用诗中的一个“惨”字加以概括。8. “寻声”以下四句中的几个动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这几句中“寻”“问”“移”“邀”“添”“回”“开宴”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听到琵琶声后的惊喜心情和邀见琵琶女的急切心情。9. 第二段运用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描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空缺处。 诗句声音特点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小弦切切如私语轻柔尖细(委婉缠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悠扬婉转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10. 在乐曲终了之后,诗人以“
2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结尾,有何作用?明确诗人没有直接写听者的热烈反响以说明琵琶女技艺非凡和乐声的感人至深,而用“东船西舫悄无言”的寂静无声,烘托“有声”的音乐效果,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了。同时,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了浓重的氛围,与复杂的乐声融为一体,共同表现了琵琶女与诗人息息相通的复杂情感,是那么的忧愤、哀怨、凄楚、苍凉,给整个音乐形象补足了画龙点睛之笔。三、诵读第三至五段,回答以下问题。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整顿衣裳起敛容_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指古汉语中大量的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大致有如下几种:1.词义扩大。如“好”,古义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今义
21、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2.词义缩小。如“金”,古义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3.词义转移。如 “涕”,古义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等义。 (2)钿头银篦击节碎_(3)暮去朝来颜色故_(4)老大嫁作商人妇_(5)商人重利轻别离_(6)梦啼妆泪红阑干_(7)如听仙乐耳暂明_(8)凄凄不似向前声_(9)江州司马青衫湿_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或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明确(1)整顿:古今异义词,整理。(2)碎:形容词用作动词,敲碎。(3)颜色:古今
22、异义词,容貌。(4)老大:古今异义词,年纪大了。(5)重、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看轻。(6)梦:名词作状语,在梦中;泪:名词用作动词,流泪。(7)暂:忽然,一下子。(8)向前:古今异义词,以前。(9)湿:形容词用作动词,湿透。12翻译下列句子。(1)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译文:(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译文:(3)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译文:(4)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译文:明确(1)她沉思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理好衣裳起身,显出庄重的神情。(2)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是曾经相识!(3)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按那
23、曲调写一首琵琶行。(4)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的泪水湿透青衫衣襟。13. 作者运用反衬手法从四方面来写琵琶女身世,请简要分析。明确用昔日的年轻美貌反衬如今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门庭若市反衬如今门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欢笑反衬如今的满腹辛酸;用夜梦往事来反衬孤寂、伤感的情怀。14诗人认为自己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们同在何处?试完成下面表格。相同具体内容都来自琵琶女本是京城女京都白居易去年辞帝京皆有出琵琶女名满京都的艺人色才华白居易才华横溢的诗人如今都琵琶女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落魄失意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15. 第四段诗人先说无音乐,又说听惯了伤感的
24、啼鸣,再说山歌与村笛难听,目的是什么?明确一方面突出处境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衬琵琶女演奏的优美绝伦。揭示作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感慨的原因。16. 三闻琵琶,为何 “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却“泪湿青衫”? 明确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泊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不似以前;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鉴赏诗歌的侧面烘托手法【课内链接】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三次描写月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
25、明江水寒”。这些描写分别烘托出了琴声的美妙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中的烘托手法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经常涉及的题型,通过对本文的学习鉴赏,我们要掌握此类题的规范答题思路。【考点解读】1内涵: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侧面烘托就是对事物的侧面描写。它的艺术效果,可以与渲染媲美。2侧面烘托的常见类型:(1)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2)物烘托物。如“蝉噪林逾静
26、,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是以闹衬静。(3)以物烘托人(情感)。如琵琶行中几次写江中之月,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3作用:运用侧面烘托手法不仅可以使主体事物的特征得以强化,更加鲜明突出,而且还可以在对照中使读者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主要事物的认识,从而达到单纯用正面描写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解题指津】明确诗歌所写的主体事物找出其他事物根据诗歌主旨,联系诗句分析侧面烘托手法从表达内容、情感方面分析作用。即时应用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课所学方法解答后面落实应用案中的第11题。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课内挖掘】诗中对琵琶女的形象塑造主要通过简练的语言、神态、
27、动作表现出来。作者善于捕捉具有代表性的细节,把人物的情态、心理形象地描绘出来。在诗歌的第二段,诗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情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就非常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女子在生人面前迟疑、腼腆的情态及她欲出不出的矛盾心理。又如在诗中描写女子弹过一曲而要述及自己遭遇的时候,“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用两个描写动作、神态的句子向“自言”句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矛盾内心;“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
28、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最后一段,女子听到诗人一席同情的话后,“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其中“良久立”则表现了琵琶女对诗人把自己当作知己叙述自身遭遇引起的感叹,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有同病相怜之意。“却坐促弦弦转急”是动作的描绘,描写弹奏急迫,通过外部情态写出琵琶女听到诗人所言后激动的心情,展示了女子内心复杂的精神世界,到这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乐曲互相照应,完成了对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使人物形象丰富、生动。【技巧指导】一、细节描写的分类1肖像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肖像进行细节描写。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职业等不同,在外貌细节上会各有特点。因此,在描写人物外
29、貌时一定要把握人物的显著差异,从表情、神态等细微的地方来表现不同的人物。2语言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1)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说的话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对人物的语言进行细节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社会特征。(2)在对人物进行语言细节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不同性格。(3)对人物的语言进行细节描写时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说话内容、说话方式、语气都有所不同。3动作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典型行动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就是利用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腿足动作等都可以作为笔
30、下的细节描写材料。动作细节描写的注意点: 要写出人物的动作特征。 要富于个性化。 要表露思想感情。 要准确使用动词。4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心理细节描写的方法有很多种,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梦境或幻觉描写等,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细节烘托、动作语言神态等细处的衬托描写。心理细节描写的注意点:第一,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和性格特点;第二,要把握人物的思想脉搏;第三,要善于对人物心理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设身处地地体验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第四,心理描写要真实、细腻,符合当时的情景;第五,心理描写要写出波折,写出冲突,写出变化。心理描写的具
31、体方法:(1)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细致地描写下来,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2)幻觉描写。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能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3)环境细处烘托心理。一个人处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
32、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例如,在紧张的状态下,人会焦虑、烦躁等,因而对声音、光线会产生与平时不同的感受。把这些经过眼睛选择过的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4)语言、行动、神态等衬托心理。语言、行动、神态等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神态等向外界传达。例如,人在紧张的状态下语言、行动、神态等会与平时不同。写作时抓住这些细微的不同,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二、细节描写步骤1选好典型细节。细节是展示文章主旨思想、灵魂的关键处,所以一定要根据中心需要选好描写的细节“点”。2调动各种感官,细致观察。要使细节描写生动
33、形象,就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做细致的观察。3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细节描写中,要选择恰当的词语,精心锤炼,做到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4运用反复,借用标点,增添亮点。让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肖像等反复出现,也可以使一个物件反复出现,能很好地表现中心。一些标点的变化,既能节省笔墨,还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利于中心的表现。5变换不同角度,从多个层面来写细节。对同一细节,可以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来考虑。三、写好细节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抓住特征。我们要善于抓住事物、人物的特征,开展区别
34、性思维,“求小同而存大异”,大题小做,小处见大,写出令人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的“闪光点”来。2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我们在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小处着眼,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3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物、人物。4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人物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针对训练】
35、1根据你平时测验时的观察(或体验),改写下面一段话,要求运用心理细节描写,字数150字左右。昨天测验英语,我几次想拿出书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还是被老师发现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答:参考示例: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慌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严肃的“老英”的两只眼正像激光似的在教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某某,干什么呢?!”只听“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2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下列两类人物的吃相。每一处80字左右。(1)淑女答
36、:(2)粗汉答:参考示例:(1)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2)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和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得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课内挖掘】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
37、庞,永远都无法抹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诗人对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是自己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的倾泻。“天涯沦落”,它道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情感体验,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适用话题知音、同情、共鸣【运用范例】一千二百多年前,白居易左迁九江郡司马,在鄱阳湖边住了下来。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被一支琵琶曲惊醒了,循着琵琶声,诗人发现了自己,在鄱阳湖流下了两行清泪。琴声和着泪水沉到湖底,千年之后这里仍然能够听到嘈嘈切切的琴弦声。 我也是被琵琶声惊醒的,走在湖畔,千年之前的那声裂帛,仿佛就在耳边,仿佛就在昨天。 那一个瞬间,白居易走在歌女的弦上,琵琶声响在诗人的诗里,拨弦的人轻拢
38、慢捻,弦上的人醉不成欢,琵琶声渐行渐远,在心头响起,在诗里隐没,书案前,只留下江州司马,泪湿青衫。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新醅的酒,明前的茶,饮不醉但求一醉的白司马,湖心的飞鸟,湖边的荻花,挑不明诗人的醉眼昏花。你来了吗?你醉了吗?你要走吗?你醒了吗?诗人与秋风,一问一答。江南的秋雨扯天扯地,诗人的酒杯,举得起,却放不下。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石狮子立在湖边有上千年了,你们还记不记得那个白司马?白司马怕是已经记不得你们了。那天,晚归的诗人真的醉了,烈酒灼烧着他的胸膛,他的胸中,只有难酬的壮志;烈酒蒙眬
39、了他的双眼,他的眼里,只有模糊的背影。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声并未远去,但春天还是来了。 白居易的长归皈依龙门是一代清官官场失意之后的人生选择,是一代诗人仕途绝望之后的人生归宿。唐文宗大和三年,一个秋天的傍晚,长安古道之上,中国文学史上的顶级大师白居易默默地坐在一匹老马牵拉的破车里,一路颠簸朝洛阳的龙门而来。古道两旁的老树缓缓地向后退去,几只乌鸦在头顶盘旋,发出凄厉的长鸣。这就是公元829年白居易从反腐败的战场上败下阵来,从此归隐田园、沉湎山水的人生转折。当看到白居易这副满脸沮丧、穷困潦倒的模样,谁会想到他曾在庙堂之上和腐败势力舌战斗法的英雄模
40、样?那个29岁就进士及第,34岁成为翰林学士,35岁担任左拾遗,38岁升为户曹参军,仕途上可谓春风得意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个连续上书提出广开言路、惩贪倡廉、举贤任能等十大改革主张的斗志昂扬的白居易哪里去了?那个用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倡导“新乐府运动”,写出大量讽喻诗,义愤填膺地揭露贪官权贵丑恶和人民大众疾苦的刚正不阿的白居易哪里去了?是的,当年意气风发的白居易已不复存在,眼下,他坐在破车之上,或许还在慢慢回想着唐宪宗元和十年那次对他的致命一击吧。恐怕文学史要好好地感谢唐宪宗的忠奸不辨,也要感谢贪官权贵的阴险狠毒他们把白居易从庙堂之高打入江湖之远,反而把他推上了文学艺术之巅。
41、如果白居易不是沦落江州,也就创作不出让千古陶醉、让历史定格、让世界喝彩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然而,白居易因为琵琶行而一举成名,13年之后他却又选择了龙门琵琶峰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长归是他政治上四处碰壁之后的败退,是他文学上功成名就之后的回归,也是他人生寻觅求索之后的绝望。当然,此时此地的白居易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长归更是大唐文学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唐诗走向衰败,最后居然由黄巢用“我花开后百花杀”给辉煌的唐诗充作了封笔名诗。此时,白居易无言地望着古道瘦马和老树昏鸦,西下的夕阳把这位断肠人的苍苍白发染成了金黄。想到自己的人生,举头眺望那近在眼前的龙门,只见卢舍那大佛正在凝望着
42、洛河对岸的香山琵琶峰,他想,那里便是自己死后的悲惨归宿了。其实,这岂止是白居易个人的悲剧?这是整个大唐王朝的历史悲剧呀!白居易就是半个盛唐。他败了,就是盛唐的衰败;他走了,更是带走了盛唐思想王国的半壁江山。【佳作赏析】唐统治者把白居易从庙堂之高打入江湖之远,反而把白居易推上了文学艺术之巅,白居易的长归是他政治上四处碰壁之后的败退,也是他文学上功成名就之后的回归。作者能够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白居易的政治悲剧,读罢文章哀而不伤。作者对白居易从反腐败的战场上败下阵来失落地颠簸在那古道之上的情景,充分想象,生动写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写作借鉴】1学总领开头段用“人生选择”和“人生归宿”总领文章内容
43、。“人生选择”实乃官场失意后的无奈,“人生归宿”实乃仕途绝望后的最大悲剧。2学描写第二段描写白居易长归洛阳龙门的情景,组合了“秋天”“傍晚”“老马”“破车”“古道”“老树”“乌鸦”等典型意象,以此渲染凄清悲凉的氛围,突出长归的悲剧性。3学发问第三段连续发问构成排比。使用了一个反问和三个疑问,进一步突出白居易长归的悲剧性,语言富有气势,感情充沛。4学辩证作者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白居易仕途的失意,由失转到得,从而引出让千古陶醉、让历史定格、让世界喝彩的名篇琵琶行,进而引出第五段文学方面的悲剧。5学联想第五段紧承上文,由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联想到他长归的龙门琵琶峰,又由白居易的长归联想到唐诗的转折,如此
44、联想合情合理,又进一步突出了白居易长归的悲剧性。6学深化主题结尾段将白居易个人的悲剧升华到整个大唐王朝的历史悲剧,深化了主题。末句使用整句,内容很有高度,语言富有文采。“干部能上能下”新规刺激了谁的神经?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会议指出,制定和实施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使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显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是全面从严治
45、党的大势所趋,更是民心所向。在官员们感叹为官不易、民众愤慨官员为官不为的博弈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必将成为选人用人的新导向。简单而言,能上,是为了让有为者有位,及时将那些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能下,是为了打通问题干部的退出通道,让无为者让位、退位,也更有力地促进有位者有为,真正让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毫无疑问,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的出台,势必会触动各方神经,特别是“能下”导向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为官不为”问题提出了针对性举措。对社会不同群体而言,也将重新定位如何为官、如何做一名好干部。首先,领导干部必然绷紧了神经。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
46、,“老虎苍蝇一起打”,及时处置了一批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为官不易论逐渐开始主导一些领导干部的从政思维,消极懈怠、不敢担当、为官不为等不适应新常态的问题愈发突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向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开刀”,完善效能问责、责任倒查机制,将极大震慑各级领导干部,让他们绷紧神经,增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其次,年轻干部重拾了信心。受大环境及部分领导干部消极影响,一些年轻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逐渐消退,进取意识弱化,不愿主动接受历练成长,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久而久之,能力危机、本领恐慌问题日益突出,在政治、经济待遇与期望值相差较大的影响下,一些年轻干部开始主导着新一轮公务员辞职
47、潮。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必须加强干部的梯队建设,让年轻干部坚定信念,主动作为,有想头,有奔头。再次,“考碗一族”减少了公考盲目性。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将考取公务员作为就业目标,不辞辛劳,四处奔波,甘当“考霸”,对公务员职业的意识评价是体面、安稳、待遇好。如此职业定位,抱以享受优越、安稳度日的心态,偏离了公务员职业的价值取向。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坚持从严监督管理干部,让公务员职业从“金饭碗”“铁饭碗”成为“瓷饭碗”,降低其优越性和稳定性,将有效避免“考碗一族”的公考盲目性。当然,“干部能上能下”也刺激了社会舆论的神经。干部能上能下既是用人导向,也将引导社会舆论形成良性监督态势。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
48、乱为等问题,时时刻刻敏感地触动着社会舆论的神经。今后,普通民众将拿起“干部能上能下”的武器,及时监督干部的一言一行。归根到底,“干部能上能下”的积极作用在于重申用人导向,并通过明确激励、奖惩、问责等一整套制度安排,有力处置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这点要求,需要广大干部正确认识、务必警醒。 (时间:45分钟分值:45分)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27分)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使快弹数曲:畅快B寻声暗问弹者谁 :悄悄C弦弦掩抑声声思 :思念D如听仙乐耳暂明 :忽然解析:选C。C项,思:悲伤。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49、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歌以赠之A浔阳江头夜送客B遂命酒C问君西游何时还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解析:选B。B项和例句相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C、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明年秋B铁骑突出刀枪鸣C老大嫁作商人妇D相逢何必曾相识解析:选D。A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B项,突出:古义,突然出击;今义,指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C项,老大:古义,指年纪大了;今义,指长子、长兄。D项,相逢:古今义都是指相遇。4下列关于琵琶行并序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B“初为霓裳
50、后六幺”中的霓裳和六幺均为唐代的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C“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官”是指京官外调,一般指被贬谪。D“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是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解析:选B。六幺并非“相传为唐玄宗所制”。5名句默写。(6分)(1)琵琶行并序一诗的开头,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2)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犹豫不决、羞怯矜持的情态的诗句是:_,_。(3)琵琶行并序中表现诗人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产生共鸣的诗句是:_,_!答案:(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同是天涯沦落
51、人相逢何必曾相识6学校将举行大型朗诵会,请你为白居易的琵琶行写一段报幕词。要求:语言生动,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引用琵琶行中的诗句;不超过60字。(6分)答:答案:(示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曲琵琶行,司马青衫湿。这是同情的泪,是伤感的泪,更是心灵呼应的泪。请欣赏诗朗诵琵琶行。7如图所示,这幅图片是描绘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的,请你发挥想象,描写图片中的情景。要求:语言鲜明、生动,50字左右。(7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作答时,扣住画面内容,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定情景即可。答案:(示例)浔阳江头,月光如水,琵琶女一袭素衣端坐船头。她怀抱琵琶,纤纤玉手拨动琵琶弦,悠扬的琵琶
52、声如潺潺流水,与清风明月相应和。二、阅读提升(1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9分)夜筝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紫袖”“红弦”,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以“紫袖”代弹者,与以“皓齿”代歌者、“细腰”代舞者(李贺将进酒:“皓齿歌,细腰舞。”)一样,选词造句十分工整。B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这并不等于说独处,而是旁若无人的意思。它写出弹筝者已全神倾注于筝乐的情态。C音乐之美本在于声,可诗中对筝乐除一个笼统的“弹”字外几乎没有正面描写,接下去却集中笔力,写出一个无声的时刻。D
53、. “别有深情一万重”,是因为上句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起的突变“声停”,它不同于真的无声,因而弹者从里面能获得这种感受。解析:选D。D项, “别有深情一万重”,是听者从里面能获得这种感受。9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中的哪几句诗?(6分)答:答案:有丰富的暗示性,不仅引导读者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可以使读者通过这一无声的时刻去领悟那筝曲的全部妙处。同时也暗示出了弹者的不幸与悲苦。这一句是琵琶行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化用。(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9分)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
54、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绿绮:古代名琴。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与敬佩。B“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侧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的动作;“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C“客心洗流水”,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的畅快、愉悦。同时运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D“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这句诗写琴音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解析:选B。B项,“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是正面描写蜀僧弹琴。11.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6分)答:答案:描写了曲终时的景色。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表现了琴声的魅力,表现出演奏者技艺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