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401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中南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汕头金山中学南区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一文科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 “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西周分封制A. 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B. 森严等级制度特征C. 尚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王奈何不得候”可知,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下国家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

2、的王的手上,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材料反映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无法体现相互制衡,排除D。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王奈何不得候”,结合所学分封制的特点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解答。2. 出土于云梦县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语书是南郡郡守腾给本郡各县、道发布的一篇文告,其强调“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据此可知,郡守A. 可以任免属县的官员 B. 权力类似西周的诸侯C. 有地方民风教化之责 D. 掌管地方的监察事务【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说明郡守不仅要负责对辖区的行

3、政管理,还有负责对治下百姓的民风教化。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郡守权力远小于西周诸侯,排除B项;郡守掌管行政事务,排除D项。3. 唐开元以后,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至政事堂裁决。甚至出现了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谍报汴州刺史倪若水进行灭蝗之事。这反映出A. 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B. 玄宗重视三省间的分权制衡C.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控 D. 相权对皇权形成明显的制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原本由尚书都省会议裁决的政务,逐渐转移至政事堂裁决,中书令原来掌管决策,而姚崇以中书令的身份去管本该由尚书省分管的行政事务,反映出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B、C、D三

4、项内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4. 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A.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 宦官与内阁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在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获得“票拟”职权的同时,又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种做法是通过宦官与内阁的共同参与、互相制约来保证皇权独尊。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结论片面,排除;D

5、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5. 古代雅典某思想家认为,“没有比政治权力分配均等更为荒谬的了,应当作为权力分配主导原则的不是一种算术的(机械的)均等,而是一种几何的(按照公民的才能来划分等级的)均等。”这一观点旨在A. 保障公民民主权利 B. 反对贵族把持政权C. 鼓励公民理性思考 D. 确立民主政治基础【答案】C【解析】“原则的不是一种算术的(机械的均等,而是一种几何的”的信息说明鼓励公民不要机械思考,要从理性角度思维,故C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6. 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

6、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这说明罗马法的发展A. 使奴隶的地位提高 B. 是奴隶的斗争推动的结果C. 冲击了贵族的权威 D. 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愤怒的群众”冲到元老院,促使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故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巩固罗马统治,D项正确。材料体现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不等于废除奴隶制,故不是奴隶的地位提高,排除A。罗马平民为了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与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排除B。罗马法的实质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废除债务奴隶不意味着冲击了贵族的权威,排除C。7.

7、 从法律上看,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首相和内阁是英王的臣仆。而实际上,英王临朝而不理政,从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其全部政务活动根据内阁的“建议”执行。这说明A. 英国法律具有象征性 B. 英王实际对内阁负责C. 英国政体存在大缺陷 D. 英王的法理地位较高【答案】D【解析】根据“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首相和内阁是英王的臣仆”可知,英国国王在法律上地位很高,故D正确;英国法律并非具有象征性,而是具有实际法律效力的,A表述错误;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而不是英王对内阁负责,排除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材料无法体现英国政体存在缺陷,排除D。8. 1820年,在美国国会

8、讨论密苏里加入联邦问题的时候,南北双方又发生了争吵。后来,南北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入合众国,但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合众国。美国设立缅因州的目的在于A. 消除大小州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B. 平衡南北双方在参议院的席位C. 确保北方在众议院的优势地位 D. 维护三权分立的共和政治体制【答案】B【解析】1787年宪法调和了美国南方与北方、大州与小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形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相对平衡局面。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入合众国,就会导致南方新增两个参议员,为保持南北双方在参议院席位的平衡,从北方的马萨诸塞州划出个缅因州,也增加两个参议员,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

9、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9. 俾斯麦在回忆录中写下了最后的忏悔和期盼:“我过去的尽职行为也许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没有骨气的原因。现在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巩固帝国议会,使它不再退化。”这表明,俾斯麦期望A. 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 B.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C. 强化德皇的政治权威 D. 完善德国民主政治【答案】D10. 1840年12月11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禀”文体。这表明A. 中国主权的丧失 B. 天朝体制逐步崩溃C. 中西方地位平等 D. 西方凌驾清廷之上【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谕”“禀”是下对上的

10、报告文体,清政府同意此后英国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禀”文体,说明清政府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天朝体制逐步崩溃,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丧失一系列主权,排除A。材料涉及外交方面的内容,不一定意味着中西方地位平等,排除C。材料反映清政府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没有体现西方凌驾清廷之上,排除D。11. (天国)认为与外国“彼此通商,理所当然”通过对外贸易,太平天国购进了大炮、火药和粮食等军需品,并大量出口丝茶为了获取军火武器,称外国人“尽是兄弟之辈”,准许英人在南京江面停泊兵舰,以“保护”英国过往商船。以上材料突出反映了A. 中国沦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B. 太平天国昧

11、于国际交往准则缺乏外交经验C. 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采取“中立”政策D. 太平天国借自由通商与列强发展友好关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为了获取军火武器准许英人在南京江面停泊兵舰”可知,太平天国在对外交往中不熟悉国际交往准则,缺乏外交经验,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沦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且A项说法错误,中国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材料体现西方国家与太平天国进行军火贸易,而不是中立政策,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太平天国借自由通商与列强发展友好关系,而是强调太平天国昧于国际交往准则缺乏外交经验,排除D。12.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

12、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A.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C.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答案】B【解析】据材料“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开展,故维护主权、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流,这体现了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故C选项正确;当时晚清政府进行戊戌变法,没有再坚持“天朝上国”思想,故A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意

13、识开始逐渐觉醒,故B选项错误;西方的“主权”思想在中国传播,这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故D选项错误。故选C。13. 学者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中国上的薄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A. 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C. 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 共和制难以植根中国社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以看出,费正清认为共和制的政体与中国国情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即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新政体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差距,排除A项;缺乏群众支持是新政体与社会现实脱节的表现,但并非全

14、部,排除B项;材料不是探讨确立新政体的方式,排除C项。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影响14. 1919年5月31曰,申报刊登了一个社会团体的通电:“全省议会、教育会、商会、农会、工会暨全国公民均鉴北京政府反民好恶,任用内奸,视爱国行动为煽惑,共和国家主权在民,安能任其压制而不思抵抗?”由材料可知A. 五四运动得到了各界的支持 B. 参加巴黎和会引起广泛不满C.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D. 推翻北洋政府成为民众共识【答案】A【解析】根据“全省议会、教育会、商会、农会、工会暨全国公民均鉴北京政府反民好恶,任用内奸,视爱国行动为煽惑安能任其压制而不思抵抗?”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社会各界

15、的支持,故A正确;由“北京政府反民好恶,任用内奸,视爱国行动为煽惑”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对北京政府的不满,排除B;C材料没有体现;材料无法体现“推翻北洋政府成为民众共识”,排除D。15. 彼得格勒起义当晚,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苏联解体后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宫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苏联政府这样叙述历史细节,是为了A. 赞扬列宁的英明决策 B. 证明革命具有必然性C. 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 D. 证明敌人的凶恶顽固【答案】D【解析】材料中彼得格勒起义者是和

16、平地占领冬宫的,但是苏联官方坚称发生了激烈战斗,在这个细节上存在巨大差别,只能解释为苏联政府的政治需要。这一做法与赞扬列宁的英明决策无关,故A错误;这一做法与证明革命具有残酷性无关,故B错误;苏联政府这样叙述历史细节不是还原历史真相,故C错误;在强调阶级斗争的形势下,要充分证明敌人的顽固与凶恶、不会轻易放弃权力,最好是捏造出激烈战斗的场面,故D正确。故选D。16. 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路线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1937年2月,中共中央宣布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随后制定承认地主土地所有权及地主减租减息政策;1947年,中共要求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

17、“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些土地政策的变化A.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C.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D. 适应了民主革命新形势的需要【答案】D【解析】国公十年对峙时期主要是针对国民党政府,抗战时期主要团结各个阶级抗战,解放战争时期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随着民主革命任物便化而变化,D正确;A是大革命时期;B是解放战争时期;C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7. 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

18、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A. 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 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了C. 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 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参加下层民众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畸形的发展”导致了国共合作的分裂,故C正确;当时的工农运动是配合北伐战争的,因此工农运动不可能会决定战争的走向,故A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故D错误。【考点定位】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国民革命运动的认识,考查考生

19、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结论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到了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把握材料的主旨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本题材料主旨可简化为“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专做下层工作,由此形成了一种畸形发展”,然后进行排除得出答案。18.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A. 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的实际 B.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C. 中国尚未

20、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D. 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答案】D【解析】从“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可以看出,作者认为革命应遵循城市中心论。注意这则材料的时间:1930年,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但是人们对革命道路的问题仍有争议,因此本题选A选项。B选项错误,实践证明农村包围城市是正确的,并最终实现了革命的胜利;C选项错误,当时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已经探索出来;D选项说法错误,俄国的道路是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清楚材料出现的时间,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30年,这个时间中共已经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21、权的道路,但这条道路并未得到党内所有人的支持,明确这一点,本题便容易解答。19.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历来强调治吏不求致用的顾颉刚、傅斯年等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史学研究与民族救亡密切联系,提出加强中国民族史与地理学研究,以改造民众历史观,增强民族意识。这种现象反映了A. 国民政府加强对史学研究的指导 B. 民族矛盾尖锐使民族主义高涨C. 国共两党为民族大义而合作抗日 D. 列强联合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答案】B.20. 五四宪法起草时,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料,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1952年波兰宪法、德国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捷克宪法、旧中国1913年天坛

22、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等。这主要体现了五四宪法A. 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B. 是社会主义宪法的集大成者C. 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 D. 科学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答案】D【解析】从宪法参考文献的广泛程度来看,五四宪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与历史相结合与实际相结合,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从宪法的分布看并没有局限在社会主义阵营下;B选项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C选项错误,五四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1.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最终苏联先撒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

23、明A. 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 B. 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C. 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 D.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期间互有攻防,且时有缓和,并非一直剑拔弩张,他们的关系取决于彼此的利益及实力对比。材料体现出在20世纪六十年代,因为实力问题,苏联处于劣势,进行了妥协,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局势的缓和,故B项错误;暂时妥协并不意味着淡化意识形态冲突,故C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是在20世纪七十年达,故D项错误。 22. 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被法国看成是美国埋的“伏兵”,会使美国控制欧共体,并挑战法国地位。1967年英国的申请又遭到法国否决

24、。法国拒绝英国的意图是A. 强调欧共体的独立地位 B. 保持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C. 削弱与英美的经济联系 D. 注重欧共体成员国平等交往【答案】A【解析】据材料“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被法国看成是美国埋的“伏兵”,会使美国控制欧共体,并挑战法国地位”可知强调欧共体的独立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保持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削弱与英美的经济联系,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注重欧共体成员国平等交往,故D项错误。23. “中国利用苏联技术生产武器,由同盟者逐渐演变为反对者的危险性变为现实。因此,发生在1960年的意识形态激烈争论,成为苏联领导人对中

25、国日益增长的独立与自主行为的回应,由此造成所有民族主义结论的出现。”该学者认为中苏关系恶化是因为A. 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 B. 中国不正当的行为威胁苏联利益C. 意识形态的根本冲突 D. 苏联要求中国追随他的世界战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苏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是苏联实行大国霸权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的一些军事和外交行为,但是并没有表达其“不正当”的意思,故B项错误;中苏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上都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由同盟者逐渐演变为反对者的危险性变为现实”,说明中国行为损害了苏联的利益;“争论,成为苏联领导人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独立与自主行为的回应”从侧

26、面表明了苏联想方设法对中国的控制,故D项正确。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0世纪60年代外交关系24. 1969年,尼克松曾说:“考虑到将来,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的同时,我可能也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这反映出A. 中国是超级大国争霸的中心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美国考虑改变对华遏制政策 D.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69年还处于美苏两极格局对峙时期,但此时美苏之外的国家也在崛起,多极化趋势初现,中国便是其中之一;尼克松认为在与苏联对话时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有利地位,说明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27、引起了美国的注意,影响了美国的对外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美国想改变对中国的策略,没有体现苏联对中国的争夺,排除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发表,排除B。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但与材料强调美国考虑改变对华遏制政策不符,排除D。二、综合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

28、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胜”。国民党制订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防守充分杀伤敌人,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但同年蒋介石又下令,对各地自发组织的游击队“一律勒令取消”,李宗仁说国民党把抗战“前途建立在欧战和世界大战之上”,因此在日本进攻面前被动应敌、苦撑待变。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

29、较材料二: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且全部为军火贷款,苏联援助的飞机、坦克、大炮等军火物资通过新疆和甘肃的西北国防大通道输送到内地抗战前线。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为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品和稳定货币。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将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从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通过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等地,租借法援助总额达到13亿美元左右。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

3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共两党抗战如何体现了有异有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的变化及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的影响。【答案】(1)从战略上看,两党都坚决抗战,认为抗战是持久战;在作战方针上,都认识到游击战术的重要性,但中共执行较好,而国民党在实践中更注重阵地防御战;都有发动民众的意愿,中共真正依赖民众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则更多依靠政府军队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且有严重依赖英美(外援)的心理。(2)变化:主要援助国从苏联变为美国;援助通道由西北转为西南;美国对华援助由非军事性援助转为军事援助。影响:在道义上、精神上鼓舞了中国人民,坚定了抗战的决心

31、和信心;缓解了中国抗战的物资困难,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国共双方关于抗日战争战略和实践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学关于抗日战争的知识。由材料可归纳为:从战略上看,两党都坚决抗战,认为抗战是持久战;在作战方针上,都认识到游击战术的重要性,但中共执行较好,而国民党在实践中更注重阵地防御战;都有发动民众的意愿,中共真正依赖民众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则更多依靠政府军队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且有严重依赖英美(外援)的心理。(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

32、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的变化为:主要援助国从苏联变为美国;援助通道由西北转为西南;美国对华援助由非军事性援助转为军事援助。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的影响为:在道义上、精神上鼓舞了中国人民,坚定了抗战的决心和信心;缓解了中国抗战的物资困难,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 人民战争路线和片面战争路线26. 史料分析、问题探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贵国皇帝树立友谊,改进北京和伦敦

33、两个王朝的友好来往,增进贵我双方臣民之间的商业关系,英王陛下特派遣自己的“亲和参议官、贤明干练的马戛尔尼勋爵作为全权特使,代表英王本人谒见中国皇帝,深望通过他来奠定两者之间的永久和好。”。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则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摘编自清史编年等材料二:对于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义和团毁电线、拆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

34、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1)研读材料一,与英国平等的通商建交请求相比,两总督上呈的译文体现了怎样的外交理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从解读材料视角的不同,简析两位教授对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看法不同的主要原因。【答案】(1)理念: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不平等外交原因:政治上的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与落后性;对外交往上的闭关锁国。(2)两位教授的结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所持的史观不同。张海鹏教授从革命史观出发,认为它是反抗侵的手段,应该给予肯定;袁伟时教授从文明史观出发,认为它是排斥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应予以否定。【解析】(1)理念:

35、根据“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可以得出外交理念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不平等外交。原因:根据清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对外政策分析回答。(2)根据“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看出张海鹏教授从革命史观出发,认为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是反抗侵略的手段,应该给予肯定;根据“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表明袁伟时教授从文明史观出发,认为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是排斥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应予以否定。27.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6-1947年美国对华军火禁运是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一

36、个重要举措。二战期间,美国在中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帮助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它希望一个和平稳定的中国能够作为美国的朋友在亚洲发挥稳定作用,而中国内战一旦爆发会摧毁美国这一战略目标。更重要的是,美国并不认为蒋介石政府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另一个因素是,美国不得不担心国共战争的升级会让“苏联政府采取公开或隐蔽的干涉行动”。随着内战的扩大,同时到来的还有中共及其影响下的人民群众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美国和美援。美国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蒋介石所奉行的武力政策极大地威胁了美国利益。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开启了全面内战。为了压制蒋介石配合调停,7月29日马歇尔宣布停止向国民政府

37、提供美援。在蒋介石未做出相应回应的前提下,8月18日杜鲁门总统认可了这一禁运令。同时,美国通知英国、加拿大和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要求它们采取同步的行动。在禁运令颁布后半年,国民党军队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军火匮乏状况。此时,正是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大量获得苏联武器和日本遗留兵工厂的时候,此消彼长之下,国共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47年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指出,如果“收回对国民政府的支持,苏联在中国的影响就将随之增强”。在国际冷战加剧背景下,经历了十个月的禁运之后,美国最终解除对华军火禁运。摘编自胡美、任东来1946-1947年美国对华军火禁运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国

38、民政府实行军火禁运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国民政府解除军火禁运的影响。【答案】(1)原因:美国称霸世界的战需要;美国希望一个稳定的中国作为美国在亚洲战略基地;美国对蒋介石政府取得战争的胜利信心不足;美国担心国共战争的升级会引发美苏直接对抗;内战的扩大引发中国人民反美呼声。(2)影响:助长了国民政府的气焰但未能扭转国民党军队的颓势;是冷战政策在亚洲的表现;加剧了东亚局势的紧张。【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中国内战一旦爆发会摧毁美国这一战略目标”能够得出美国希望一个稳定的中国作为美国在亚洲战略基地,实行军火禁运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蒋介石的内战作为,从而为美国称霸服务;根据

39、材料“美国并不认为蒋介石政府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能够得出美国对蒋介石政府取得战争的胜利信心不足;根据材料“美国不得不担心国共战争的升级会让苏联政府采取公开或隐蔽的干涉行动”能够得出美国担心国共战争的升级会引发美苏直接对抗;根据材料“随着内战的扩大,同时到来的还有中共及其影响下的人民群众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美国和美援”能够得出内战的扩大引发中国人民反美呼声。(2)根据材料“正是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大量获得苏联武器和日本遗留兵工厂的时候,此消彼长之下,国共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能够得出美国对中国实行军火禁运削弱了国民党力量,而解除禁运则能增强国民党军事实力;中国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解除禁运无非是担心中国即将成为红色地带,增强国民党实力有利于对抗社会主义阵营;随着禁运的解除,中国内战再次紧张,引起苏联在东亚的警惕和东亚局势的紧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