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调节1反射完成的两个条件(1)必须具备“完整”反射弧:反射弧任一部分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2)必须具备“适宜”刺激:刺激的“种类”需适宜,刺激的“强度”也需适宜。2兴奋产生的机制及传导(1)产生机制(2)兴奋的传导形式: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膜内则相同。特点:可双向传导(在机体内反射弧中只单向传导)。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递过程(2)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神经递质的释放、性质及作用效果1反射活动所需时间长短与刺激时间长短有关吗?决定反射活动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是什么?提示:无关,决定反射活动时
2、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反射弧上突触的数量,突触的数量越多,反射活动维持的时间越长。2某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可以阻断突触处神经冲动传递,其主要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提示: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止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或抗体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等。3下图为神经元特殊的连接方式。利用图中标注的A、B、C三个位点,请设计实验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写出简单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现象。提示:设计思路:把某药物分别放在B、C两处,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观测电流计N的指针能否偏
3、转。预期实验现象:把药物放在C处,N的指针不偏转;把药物放在B处,N的指针偏转。1(2018全国卷)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D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此时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比膜外高很多倍,而钠离子浓度的分布与钾离子相反,因此A、B、C错误,D正确。2(2019全国卷)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2)排尿过
4、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解析:(1)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2)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会受到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的控制。(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感受器,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答案:(1)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脊髓大脑皮
5、层(3)感受器3.(2016全国卷)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这一运输方式释放到_,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解析:(1)分析图示,AC(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发挥作用后,可在D酶的催化下分解为A和C,其中C能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吸收用来合成AC。神经递质除乙酰胆碱外,还有多巴胺、一氧化
6、氮、去甲肾上腺素等。(2)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再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被分解,会持续发挥作用,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答案:(1)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年份考查内容和角度2016借助图示考查对乙酰胆碱合成与释放过程的演绎推理2018根据神经细胞内外Na、K分布不平衡分析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2019考查反射弧的结构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备考建议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兴奋传导、传递的机理,比较归纳神经系统的功能等考查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1(2019济南市高三期末)下图是膝
7、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直接刺激处引起屈肌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屈肌D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没有离子进出细胞的过程B直接刺激处引起屈肌收缩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错误;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伸肌,C错误;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钾离子外流,D错误。2(2018海南高考)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
8、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_。(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_。(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_(填“能”或“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_。解析:(1)剥去甲脊蛙的左后趾皮肤,会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破坏,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因反射弧不完整,即缺失感受器,因此不出现屈肌反射。(2)将分离出的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阻断,已导致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不完整,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
9、.5%硫酸溶液中,不会出现屈肌反射。(3)脊髓是屈肌反射的神经中枢,若捣毁乙的脊髓,即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不能出现屈肌反射。答案:(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2)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3)不能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有关反射及感觉的3个易错点(1)反射的完成路径为反射弧,反射弧的任一部位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2)感觉都形成于大脑皮层,其产生路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上行传导至大脑皮层,可见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时仍可产生感觉,但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受损时将不能形成感觉。(3)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
10、受器的敏感性。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机制的分析1(2019临沂市高三质检)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c段Na通道开放使Na大量内流,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cf段K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恢复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Cfg段细胞排出Na和吸收K的跨膜运输不消耗ATP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膜电位会低于30 mVCfg段Na出神经细胞逆浓度梯度跨膜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同样, K进神经细胞也逆浓度梯度跨膜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C错误。2(2019潍坊市高三一模)下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
11、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重新吸收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都需要消耗ATPB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无法传递兴奋D过程说明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间双向传递C过程、需要消耗ATP,过程不消耗ATP,A错误;从图看出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引起Na内流,应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B错误;根据题目信息“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无法传递兴奋,C正确;过程只是突触前膜重新吸收神经递质,兴奋不能从突触后神经元传向突触前神经元,D错误。膜电位变化的3个易错易混点(1)膜外Na浓度不影响静息电位,只影响动作电位。(2)膜外无Na,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膜外Na浓度升高,动作电位的峰值升高。(3)Na运输到细胞外和K运输到细胞内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