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250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4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7(人民版必修1).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 西周政治宗法制:1含义:按血统关系为标准来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2目的:维护周王朝统治和政权稳定。3基本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和宗法等级制4作用与影响(1)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2) 重亲情、重家庭、重宗族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3)巩固和完善了政治上的分封制5对今天: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团结海外华侨华人,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但它讲人情讲亲情及重男轻女等观念与现代法治平等民主时代不符合.分封制:1含义:周天子把土地和臣民授给诸侯,诸侯享有权利同时要向周天子服一定义务。连结周天与诸侯王的

2、关健是土地与义务的关系.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3.主要封国有燕、鲁、宋等(分布黄河中下游)至今一些省别称与分封制有关,如山西称为晋等.4内容: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4影响(1)积极:西周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2)消极:埋下分裂割据的祸根,导致战乱和国家分裂。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互为补充,共同维护西周统治。1,宗法制是分封制的纽带2,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二,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

3、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4.家与国相结合,加强王权统治.第二节 秦朝统一和政治制度一,秦朝统一(选修内容)(一)统一原因:1,客观条件:生产发展,各地联系加强。长期战乱,民族融合。长期战乱,民心渴望统一。长期兼并,形成局部统一。法家思想提供理论。商鞅变法,秦国富国强兵。2,主观条件:秦王雄才大略(招用人才,远交近攻)(二)统一过程1,秦灭六国(1)概况:前230年221年,秦先后灭亡韩、赵、燕、魏、楚、齐(2)意义:结束分裂局面,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符合民心。2,巩固北方边防(1)措施:北击匈奴、收回河 、修筑

4、长城、修筑直道、移民戍边等(2)意义:形成有较北方边防,有利北方安定与发展。保护中原先进文化与生产。3,经略岭南(1)措施:南征越族、修筑灵渠、设三郡等等。(2)意义:平定岭南,把岭南纳入中央版图。加强岭南与中原联系,促进岭南发展。4,管理西南(1)措施:任命官吏,修五尺道等。(2)意义:加强对西南管理,西南纳入中央版图,加强西南与内地联系和促进西南发展。(三)统一结果:形成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四)统一意义:1、结束分裂割据,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符合民愿。2、开疆扩土,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二,巩固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建立原因:1,地主土地所有制要求

5、中央集权保护地主,镇压农民反抗。2,分散小农经济要求中央集权保证小农经济持续生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含义:1,专制主义:中央听皇帝,皇权至高无上。针对中央制度而言.2,中央集权:地方没有独立性,听中央决策。针对地方制度而言.(三)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四)内容1,皇帝制度(1) 由来:秦始皇取三皇五帝之称而创立。(2) 特征:终身制和世袭制,决策具有独立性和随意性。(3) 本质:皇权至高无上,君主专制。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1) 职责:(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史大夫监察)(2)特征: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服务于皇权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1)原因:秦王吸取历史教训。(即分封制后果)

6、,商鞅变法影响,小农经济的需要.(2)内容:地方推行郡县(道)两级,县下设乡里与亭(治安)(3)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五)评价1,积极性(前期)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2,局限性(后期)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第三节 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 皇帝制度1,创立:秦始皇2,特点:终身制和世袭制,决策具有独立性和随意性。3,核心(本质):皇权至高无上,君主专制。控制各级官吏的任免权。4,影响:历代沿用,影响深远。有利于维护统一、促进发展等,但也易形成暴政、腐败。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辛亥革命时

7、被推翻。(二) 中央官制演变演变:1,秦朝:三公九卿制(太尉、丞相、御史大夫)2,两汉:内外朝制度(原因:相权过大,目的:加强皇权,做法:皇帝亲信形成内朝起决策,丞相等形成外朝起执行作用)3,唐朝:三省六部制(职责: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作用:分工明确,互相制约,提高行政效率。相权一分为三,起加强皇权作用,古代政治制度完善的标志)4,宋朝:中书门下以设三个幅相(目的:加强皇权,做法: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院)5,元朝:中书省、御史台、宣政院6,明朝:(1)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2)设内阁(明成祖)7,清朝:(1)军机处(2)理藩院特点:君权越来越强,相权越来越弱。明时没有相权。(三)

8、监察制度演变演变1,秦朝:御史大夫2,汉代: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制度3,以后历代:走向健全,都察院、御史台。评价:服务于专制主义,实际效能有限,无法抑制腐败。(四) 选官制度演变1,世官制(范围:贵族,标准:血统论,特点:世袭)2,秦朝:皇帝任免。3,两汉:(1)皇帝任免(2)察举制(方式:自下而上推举官员制度,标准:西汉以才能和品德,东汉以门第出身,作用:西汉人才济济,形成汉武帝全盛局面,东汉时造成地方分裂)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做法:中央设中正官负责选取德才,以门第为标准)5,隋唐明清:科举制(以学识为标准)(1)发展:隋创立,唐完善,宋改革(王安石变法),明清疆化(八股取士)(2

9、)原因:魏晋以来农业发展,庶族地主壮大。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破坏。(政经发展结果)(3)评价: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扩大统治基础。但忽视实用科学人才的培养。形成尊师重教、体现公平公正,被历代沿用,影响深远。(五) 地方行政制度1,演变:(1)秦汉:郡县制(州)(2)唐朝:道州县(3)宋代:路州县(4)元代:行省制、直辖地、宣政院、土司制(解说行省制)(5)明朝:三司制(6)清代:省道府县四级2,特点:地方权力越来越弱,中央权力越来越强。3,地方行政制度三次大变革(1)分封制 (2)郡县制 (3)行省制第四节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 强化:明朝1, 中央:(1)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

10、原因:丞相专权,加强皇权,)(2)设内阁(明成祖)(了解内阁特点)2, 地方:三司分权(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司)3, 选官:八股取士(考试范围、考生观点、文体结构。本质:文化专制,影响:钳制思想,摧残人才)二, 顶峰并衰落:清朝1, 中央:(1)军机处(原因:加强皇权需要、西北军务需要。时间:雍正年间。标志专制主义顶峰)(2)密折制(大大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3)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和宗教事务中央机构)2, 地方:(1)省道府县四级(2)西南:改土归流三, 原因:1,封建末期,社会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四, 影响1君主专制空前强

11、化,中央集权加强,有利于巩固统一和维护国家主权2封建制度走向腐朽衰落(政治)3严重阻碍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社会的落后(经济)4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产生(思想文化)五,明清时期中外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对比中国西方政治体制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经济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工业革命开展思想文化文化专制空前(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人性理性、科学、民主思想兴起)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到闭关政策实行殖民扩张政策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1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2地方绝对服从中央,缺少自主

12、权3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4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5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 6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 7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8实行人治。 第二单元第一节 列强入侵和民族危机一,时代背景(一)世界形势: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资料与市场。(必然)(二)国内形势:中国清朝腐败,国力衰落(可能)二,入侵表现(一)鸦片战争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原料和市场。对外侵略扩张。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禁烟运动(为了利润,英走私鸦片,危害中国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开展禁烟运动)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A

13、内容 B 危害(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等破坏)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等)(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法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原料与市场,联合英国发动战争。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3,危害: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入侵由沿海到内地,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四)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日本进入帝国主义,日本大陆政策,列强默许与支持,清政府腐败,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2,典型战役黄海海战(主要人物表现)2,结果中国战败和签订马关条约(1)内容 (2)危害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反映列强资本输出要

14、求。(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原因: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义和团运动打击帝国主义。2,结果辛丑条约(内容,危害)3,危害:半殖民地半封建完全形成。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第二节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一,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1)英俄在新疆扩张势力,(2)阿古柏政权入侵新疆(3)俄占侵伊犁2,经过:(1)清命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2)中俄改订条约和中国收回伊犁(3)新疆行省设立(1881年)3,意义: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稳定新疆形势。加强对西北管理。三,黄海海战1,背景:甲午战争,列强向帝过渡,加紧侵略。日本制定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列

15、强默许,清政府腐败,朝鲜东学党起义是导火线。2,概况:(人物表现:丁汝昌、 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叶祖眭、李鸿章)3,结果:中国失去黄海制海权,致使日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灭亡。4,败因:清政府腐败,李鸿章避战自保政策。5,影响:洋务运动失败,列强资本输出为主。引起分割中国,引起中国反抗(义和团,戊戍变示,辛亥革命等)对远东国际格局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地位下降,日本势力壮大,加紧扩张,吞并朝鲜,加剧列强争夺远东,即三国干涉还辽。五,义和团运动(一)背景:1,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19世纪末)民族矛盾产物。2,清政府腐败,袒教抑民。激怒民愤。(二)经过:1,开始:山东(起源于山东直隶的

16、秘密民间结社,主要成员农民和手工业者)2,发展:京津(主要抗击八国联军侵华)(1)事例:廊坊阻击战、包围东交民苍和西什库教堂(2)评价:反抗外来侵略,具有爱国,打击侵略势力,但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3,清政府态度:(1)镇压(事件:袁世凯为山东巡府,原因:义和团发展引起恐慌)(2)招抚(原因:义和团发展迅速,想利用义和团抗击外来侵略)(3)镇压(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事件:下诏铲除)(三)结果:被镇压而失败1,标志:北京陷落和清下诏铲除2,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四)意义1,性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2,积极: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粉碎列强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企图。维护

17、和捍卫,体现。3,说明:在半殖半封的中国,单纯农民阶级无法领导取得革命的胜利。(五)口号分析:1,积极:争取清支持和官兵的同情,有利于发展,反映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具有爱国性质。2,局限:放松对清朝的警惕,被清镇压,具有盲目排外性质。第三节 伟大的抗日战争一,日本入侵1,既定方针:东方会议(征服满蒙),灭亡中国,称霸太平洋。思考: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扩张的原因?(1)明治维新保存大量封建残余。(2)资本主义发展困难需要弥补。(3)明治维新保存军国主义传统2,条件:经济危机和日本法西斯化,国共双方斗争提供客观条件。3,表现军事上(1)九一八事件(经济危机和国共斗争)和东三省灭亡(2)侵犯长城

18、和国民政府攘外安内政策(3)华北事变和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4)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5)八一三事变和日本进攻上海(6)南京大屠杀(30万以上)(7)化学武器(毒气战和细菌战)(8)对敌后进行扫荡和三光政策。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经济上:进行经济掠夺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二,中国人民抵抗(一)局部抵抗:1,中共: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2,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3,国民党:(1)长城抗战(2)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3)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4)十九军淞沪抗战4,学生:一二九运动(背景、地点、时间、结果)(二)全面抗战一,全面抗战的过程抗战防御阶段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过程、意义

19、)2,国民: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台儿庄战役(结果:丢失大片领土、败因:实行片面抗战路线)3,中共:平型关战役、开辟敌后战场:洛川会议和人民战争路线确定,陕甘宁边区成立,(结果: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胜因:实行人民战争路线)抗战相持阶段(1938、101944春)1,中共:取得百团大战胜利 2,国民:枣宜会战失败和张自忠殉国抗战胜利阶段(1944春1945、10)1、事件:局部反攻(1944年春),中共七大召开(1945春、延安)(1)背景:抗战即将取得胜利。(2)内容:党的任务、指导思想(3)意义: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政治思想基础。全面反攻(1945、5),毛发表对日寇最

20、后一战2、原因:具体因素:苏武、屈原、毛隧主因:全民族抗战结果(共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援。3、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8、15),正式投降(9、2),台湾光复(10、25)二,抗战胜利的意义1,性质:近代史上最伟大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取得完全胜利。2,意义:(1)国内意义:洗雪耻辱,捍卫尊严,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2)国际意义:世界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专题三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一,原因:(1) 清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尖锐(2)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3)自然灾害严重(4)主观:拜上帝教创

21、立和组织反清活动。二,指导思想:拜上帝教。把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平均主义思想相结合。三,经过11851金田起义)2永安初步建政权3定都天京(正式建同清政府对峙的政权)4全盛(1856 )5由盛转衰(1856“天京变乱”)6失败(1864天京陷落)四,革命纲领:-前期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平均分配土地,平均分配产品,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评价:革命性: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空想,无法实现-后期资政新篇:提出:1859;内容政治上:主张以法治理国,设新闻官,官吏由公众选举;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文化上:

22、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外交上: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评价: 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局限性:打上了洪仁玕在香港生活经历的烙印,没有提出解决土地问题,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不具备实行资本主义必需条件.五,性 质: 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六,意 义: 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推动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七,失败原因:(1)主观上: 战略上的失误;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2)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

23、绞杀。八,“新”特点: 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使命;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遭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九,教训:在半殖半封的旧中国,农民由于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第二节 辛亥革命一,时代背景1,戊戍变法失败,改革道路行不通. 2,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3,帝国主义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4,清朝统治腐败二,准备工作1,组织准备-同盟会成立(时间,地点,性质,)2,纲领准备-三民主义提出(内容,性质,评价)3,军事准备-黄花岗起义(概况,意义,败因)4,导火线:四川保路运动三,过程1,发生:武昌起义2,发展:各省响应,清土崩瓦解(思考革命中

24、心及原因)3,高潮(1)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国旗:五色旗 纪元:中华民国性质: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革命政府(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内容:国家的权利归属(权利归国民全体所有)、政权的组织形式(责任内阁制)、国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和三权分立的原则。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目的:为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4,失败(1)标志: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2)原因:主观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强大.(3)教训:半殖半

25、封的旧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四,评价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的统治,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深入人心。D、颁布一系列法令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四运动 1、 原因:国内原因:政治: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阶级矛盾加深。(根本原因)。阶级: “一战”期间,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思想: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国际原

26、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剧。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导 火 线: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过程:第一阶段: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二阶段:6月,中心:上海;主力:工人。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绝和约签字。胜利原因: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巨大作用。4、性质:一次彻底(彻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一次广泛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5、意义: 其主

27、要历史功绩是“启发了人们的觉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青年学生起先锋作用,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五四精神:爱国(核心)、进步、民主、科学。二,中共诞生1,条件:北洋军阀黑暗统治,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壮大,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2,过程中共一大1921年内容: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心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央机构:陈独秀为书记。意义:标志中共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 1922

28、年内容: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能够提出科学纲领的原因: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三,国民革命运动 (1924-1927)(一)背景1,北洋军阀黑暗统治,2,帝国主义加紧入侵,3,反封反帝成为全国人民心愿.(二)条件第一次国共合作1,背景:中共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愿意与共产党合作共产国际帮助2,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3,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4,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内容,特点,意义)5

29、,意义: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的兴起和发展。(三)标志:北伐战争。19261,目的: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统一中国;2,对象:吴佩浮、孙传芳、张作霖3,成果: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四)主要成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五)最终结果:失败。其中“四一二”政变(局部失败);“七一五”政变(完全失败)。1,失败含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任务,没有改变社会性质。2,败因:主观上:以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客观上:敌强我弱,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3,教训:中共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并开展武装斗争。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进行井

30、冈山会师.由城市转入农村.2,标志:井冈山道路: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3,意义: 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五,红军长征 1934、10-1936、101,含义:革命斗争中心地区的转移2,原因:根本原因: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3,过程(1)开始:江西瑞金出发.1934年(2)转折-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内容:在军事上、组织上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和红军,是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

31、折点。(3)胜利: 1936年,红一、二、四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4,意义:胜利的意义: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使革命转危为安。5,长征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不怕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六,抗日战争(具体见专题二第三节)1,胜利原因:国共第二次合作下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全民族抗战)2,胜利意义: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完全胜利的战争.七,解放战争1、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形势美 国:扶蒋反共,企图建立亲美政权。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和内战。共产党:冲破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人民大众: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焦点:建立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2、中共争取

32、和平民主的斗争重 庆 谈 判: 时间:1945;目的:揭露蒋介石的阴谋,争取和平;口号:“和平、民主、团结”;成果:双十协定;意义:表明了中共和平的诚意,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不足: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问题未能达成一致。重庆政协会议:时间:1946;斗争焦点: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达成的成果:改组国政府、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实施和平建国纲领等;最终结果:被国民党撕毁。评价:中国失去一次发展的良机。3、内战(1)开始:1946、夏(2)经过防御阶段(1946、61947、6):概况: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共产党先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33、后又粉碎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反攻阶段(1947、61948、9):概况:共产党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概况:共产党先后进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国民党的主力基本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由于国民党缺乏诚意,1949、4国共北平谈判破裂。(3)胜利:1949、4渡江战役,4月23解放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标志: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2、意义:完成孙中山的未竞事业;推

34、翻帝、封和官僚“三座大山”,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3、胜利的基本经验:坚持中共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走社会主义道路。专题四第一节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政协会议(1949、9)议题:筹备新中国的成立。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选举领导人(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改北平为北京,为首都;五星红旗为

35、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公元纪年。职能: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能。意义:它的召开,标志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国大典1949、10、1(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时间:1954年 一届人大召开2、方式:以根本大法的方式确立3、性质: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4、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5、组织形式:分为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来源:人民普选 任期6年。6、意义: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奠定了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昭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重难突破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度

36、人民代表大会制议会制经济基础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阶级本质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组织原则按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按分权制衡的原则行使权力主体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是以金钱为后盾的。议员对选民不负责任,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中共领导下的多

37、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中共始终处于领导核心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时 间:初步建立1949年;正式建立1954年。2、主要形式:政治协商3、基本组织:政治协商会议4、职 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5、指导思想:(1)1956年“八字”方针 背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目的:为了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2)1982年“十六字”方针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意义:激发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设社会主

38、义的热情。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原因: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2、含义:国家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3、法律依据:1949共同纲领(提出)和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4、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5、过程:(1)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自治区。 (2)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5个。除内蒙古自治区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于2

39、0世纪50年代成立。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成立。除5个省级自治区外,全国还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了100多个自治县(旗),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6、作用: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3)“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1、“文革”出现的原因 党内“左”错误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根本原因) 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面临被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林彪、江青、康生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2、破坏的表现:人民生命财产无保障; 各级党政机关瘫痪,社会秩序混乱;法律

40、形同虚设; 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3、教训: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 依法治国战略的确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方针;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进了宪法(5)“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一国两制”的理论 1、构想的提出:1979年,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1981年,委员长叶剑英阐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2、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1、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港、澳实行资本主义。3、保障:1982年“一国两制”入宪;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基本国策。4、意义:国内: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港澳台的稳定、繁荣与发展;国际: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依据。香港、澳门的回归时间:香港: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历史意义: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1

42、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商谈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该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过渡时期总路线 内容: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说明:过渡时期总路线对整个过渡时期的估计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当时预计需要三个五年计划,加上建国初期三年恢

43、复国民经济时期约需18年的时间。应当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对这一过渡的长期性和困难性是有一定准备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这两者的进行关系的同时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 (19531957年)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三大改造 农业参加合作社1内容 手工业参加合作社 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我国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土地改革后实行

44、的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一种个体的土地私有制。这种个体经济,分散、落后、很难抗拒自然灾害,也提供不了足够的商品粮。个体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很不稳固,经常会出现贫富分化,导致农民出卖土地,使部分农民沦为赤贫,部分农民则可能成为新的富农,使剥削关系重新出现。国家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粮食。个体农民生产的粮食易被粮商抢购和操纵,使国家征购粮食困难。个体农业难于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根源: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发展 )对手工业改造的原因:分散的小规模的手工业生产,不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能适应工业化的要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原因: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所有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45、日益尖锐。项目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赎买原则自愿互利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统购统销、加工订货、公私合营步骤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直接控制某些企业。如官办或官商合办的银行、铁路、公用事业,工人受国家为代表的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国家能加以限制和规定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它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资本家利润占全部利润四分之一左右,四分之三是为工人(福利费)为国

46、家(所得税)及为扩大生产设备而生产的。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2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消灭了剥削制度,实现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中心任务。)4局限:过急、过粗、处理不当,遗留了一些问题。合作探究:在三大改造中,中国政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工商业,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为什么政府又允许发展私营企业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就是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的经济结构。私营经济是对公有制经济有益的补充。三大改造中一

47、刀切的做法,违背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的?(1)基础的奠定:政治上,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巩固政权,取得和平的环境。 经济上,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2)路线、计划指导,法律保证: 思想上:过渡时期总路线经济上:第一个五年计划政治上:1954年宪法(3)途径:三大改造。 中共八大1956年主要内容:A基本国情; B基本矛盾; C主要任务。 D建设方针: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意义:中共八大创造性地提出了正确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在它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起来。 “大跃进”和人

48、民公社化运动 出现的原因: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概况: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总路线。接着,党中央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A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 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B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C导致我国出现了连续三年(1959 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时期。调整: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49、的方针结果: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恢复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1)改革开放的政策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2)对内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策有: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定实施改革开放。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背景内容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第二次在

50、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第三次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巨变结果任务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

51、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1)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2)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道路。(3)1958年在农村错误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A改革管理体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B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改革产权制度,实行

52、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D改革分配制度: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作用: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原因:历史;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 现实;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离不开世界。内容: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立足点: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2过程: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1988年)开放沿海城市 14个(1984年)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53、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开放内地城市3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4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5格局;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背景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而被迫开放的;今天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内容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今天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影响不同: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

54、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今天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今天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邓小平的南方谈话1992年春 (1)背景: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2)谈话内容: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三个有利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等。(3)意义;冲

55、破思想束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中共十四大1992年 主要内容: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1997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十五大的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把建设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2)主要内容;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共指导思想等。(3)当前两大主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

56、确立 1、国际环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2、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外交关系,重新建立外交关系。这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这使中国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不仅第一

57、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万隆会议1955年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同”指共同的经历和现实愿望;“异”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完成。(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原因: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帮助; 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3、意义: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1)从美国方面看: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

58、提高;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2)从中国方面看: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2、过程: “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民间交往推动政府外交。1972尼克松访华,签定上海联合公报,双方关系开始正常化(尼克松说:“我宣读这个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1978 中美建交公报,1979、1、正式建交。3、意义: 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中美关系的改善是70年代

59、中国外交转机的关键点。许多国家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中日关系邦交化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谋求同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种“越顶外交”的做法,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高涨。2、结果: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两国关系邦交化。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3)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60、。(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重难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1)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特点:“一边倒”。原因: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于孤立。(2)20世纪70年代:特点:扩大外交,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作用:中日、中

61、美关系正常化,促使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3)80年代起:特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原因: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饰的变化 1服饰方面(三大阶段)(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

62、和现代服饰并存。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寻找)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影响: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居室建筑的变化传统建筑 北京四合院中西合璧 北京西站新式住宅 “新村”、“花园”、“别墅”、“公寓” 婚姻观念与

63、婚丧礼仪等社会习俗的变化1.分别说明这些旧的风俗办随着近现代脚步的到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婚姻自由、火葬、女子放足且可以接受教育并走出家庭、破除迷信等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众报业的发展1历史渊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2大众报业出现原因(1)进入19世纪,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社会呼唤着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的产生。(2)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3过程(1)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64、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3)辛亥革命后,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4通俗性报刊特点近代报刊按办报人员国籍可分两类:一是在华传教士办报;二是国人办报:又可分为新闻、商情、政论性及通俗性报刊四类。通俗性报刊的特点(1)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取材世俗,运笔浅显,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2)根据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按戏曲、电影、体育、生活、文艺、娱乐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读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购买相应的报纸。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1)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2)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3)中

65、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6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4)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5)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2电影(1)发展: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具有真、奇、活等特点。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2)优秀影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姊妹花、渔光曲。抗战结束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小城之春、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3)发展特点:电影在中国的放映经历了从

66、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段。3电视(1)问世:20世纪30年代(2)发展过程: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到197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3)现状(特点):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民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原因: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2出现: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3、互联网应用的事例:4、影响:(1

67、)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2)互联网在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3)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4)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5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更加尖锐。鸦片战争以来,各种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同盟会成立。2、三民主义的提出:1894年11月在兴中会的秘密誓词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68、,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5年在日本成立的同盟会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革命纲领解释为“三民主义”。3、三民主义的内容:内容关系来源具体主张评价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前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积极:局限:(见下面)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核心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补充发展平均地权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定地价”“国民共享”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4、三民主义的评价:性质: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积极:三民主义被孙中山称为

69、“救国主义”,描绘了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鼓舞人民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局限: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些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5、三民主义实践及结果:实践:1905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维护民主共和。

70、结果: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都先后失败。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提出原因: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1914年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护国运动中,发表讨袁檄文和讨袁宣言,揭露袁世凯破坏共和,复辟帝制的罪行。护法运动中,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会师北伐,同封建军阀展开斗争。十月革命和中共的影响,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第一

71、次国共合作实现;2、提出标志:1924年,地点:广州,国民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3、主要内容:新三民主义主要内容民族主义突出反帝内容,提出争取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由和独立。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给反帝国主义的团体或个人以自由权利。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强调政治机构民主化,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选举制度,使人民真正管理政权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主要原则。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增价归公,对佃户以土地.后提出耕者有其田主张。节制资本:一些企业由国家经营,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对 工 人:由国家制定劳工法,改

72、善工人生活。新旧三民主义特点之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突出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民权主义只抽象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反帝反封相结合民生主义只有平均地权又提出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生活。4、重要影响: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高潮的到来。5、评价:进步性: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是他一生中最伟大转变。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2)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井冈山时期)1、历史条件:现

73、实需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不断受挫,需要新的科学理论。阶级基础:随着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发展.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实践基础: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主观因素:毛泽东长期革命实践和对国情的正确分析。国际条件:十月革命开辟了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2、思想诞生:萌芽中共创建和大革命时期(1921-1927)重要活动:1921年7月参加中共“一大”。1925年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农民是最广大最忠实的同盟军。1927年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强调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萌芽标志:开始关注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形成

74、井冈山时期(1927年30年代初)重要活动:实践:27年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理论:中国的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成标志: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二、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延安时期)1、成熟条件: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及其成功与挫折的经历,抗战时延安作为大后方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毛泽东总结革命斗争经验和新的理论探索,先后撰写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2、主要思想: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命性质: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

75、命。革命动力: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孤立和打击最主要敌人。革命前途: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并向社会主义过渡政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建立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经济: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企业,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富农经济存在。文化: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成熟标志: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4、历史意义:它为中共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1、历史背景:中国人口

76、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2、发展标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理论的阐述。3、主要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理论总结: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严格区分并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四、对毛泽东的评价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3)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和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一)理论形成:中

77、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1、历史背景:“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人民急切期待迅速摆脱困境。“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个人崇拜仍在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国家前进的脚步十分艰难。邓小平恢复工作,强调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2、宣言书:78年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后,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3、开 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地:1978年12月,北京内容:(中心内容:拨乱反正)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毛评

78、价:正确对待毛泽东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意义:确立了正确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正式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二)理论发展: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邓小平南方谈话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时地:1992年,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内容:本质,关系,标准,借鉴,关键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关系:计划、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对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 (三个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79、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三个是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借鉴: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精髓: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意义: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2、中共十四大时地:1992年10月,北京。内容: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3、两次会议意义: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从实际出发,坚持

8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三)理论入党章:中共十五大时地:1997年9月,北京。内容: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指出邓小平理论 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党章规定,邓小平理论是党的行动指南。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提出背景:国际形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

81、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竞争更为激烈。国内形势: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关键时期。2、提出时间:2000年3、内容(含义):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核心问题:进一步回答了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4、地位:中共十六大写入党章。5、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三大理论成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两弹一星”

82、载人航天 杂交水稻技术 时间重大成就作用与意义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200310、15自行研制的“神舟” 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A、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B、

83、杂交水稻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重要贡献C、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节专题五专题六 古代希腊、古罗马政治文明第一节 民主政治摇篮古代希腊(一)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1,崇山峻岭,小块平原。2,海岸线曲折漫长,多港湾。3,地中海式气侯,干旱少雨,气侯温和。4,欧亚非三洲交界,(二)古希腊地理环境对社会影响1,粮食少,经济作物多,农业欠发达。2,商品经济发达,尤其是对外贸易发达3,航海业发达,海外活动,海外殖民4,人们形成平等互利,自由宽容的社会氛围。总之,优越的地理环境成

84、就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先决条件。(三)城市国家城邦的出现1,含义2,特点:小国寡民(提供了公民直接参政的可能性) 3,特征:政治:独立自主(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公民:政治参与权(君主专制难以发展)经济:商品经济发达(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文化:文化繁荣,多元一体。4,检验:希波战争总之,希腊城邦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四)希腊公民1,地位:主体阶层,核心力量。2,构成:城邦成年男子组成。(有财产的希腊籍的成年男子,除奴隶与外邦人)3,素质:从小接受系统培训:积极参与城邦政务: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总之,古希腊公民的素质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第二节 民主政治先驱雅典民主政治一, 原因:1,经济:雅典工商

85、业发达。2,政治:城邦制度提供条件,平民与贵族斗争结果。二, 过程:(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梭伦改革1、背景:(1)平民与贵族矛盾。(2)工商业发展和工商业奴隶主壮大。(3)贵族奴隶主专制统治2、内容(1)经济: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发展工商业措施, (2) 政治:实行财产等级制,组成四百人会议和最高法院。 3、特点,一定革命性,中庸特色和不彻底性。4、意义:一定程度改变贵族专权的避面,促进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发展,但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1、改革内容以地域部落代替血统部落。成产五百人会议和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2、改革意义打破贵族对政

86、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所有公民有机会参与政权,标志民主政治确立。(三)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伯里克利时期1、时代环境:希波战争2、高峰表现:(1)所有官职向公民开放,并由抽签产生。(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3)公民担任公职和参与政治享有津贴。3、意义:贵族权力被大大削弱,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三, 评价雅典民主政治1,性质: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2,积极性:激发每个公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去从事各项事业,有利于人的聪明才智的发挥,从而产生巨大的效率;政权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使决策更全面;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对群众负责,受社会监督,减少了以权谋

87、私的可能性。3,局限性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利,被排除在民主之外。一切公职由抽签与选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的特点并不能保证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导致民主制的最终衰落与夭折。4,特点:(1)人民民主(2)轮番而治5,创新: 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君主专制以外的政体形式,这种集体管理的政体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形式,实现了轮番而治的政治设想,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第三节 罗马人的法律一,起源:习惯法1,概念:所谓习惯法就是未经政府明确承认,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法律

88、方式,2,原因:祖辈传承3,局限: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了方便。二,形成十二铜表法(一)出台的背景1,原习惯法局限性2,贵族与平民矛盾(二)法律的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 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三)法律的评价1,积极:(1)第一部成文法(2)限制贵族专横,保护平民利益(3)罗马成文法发展点的起点。2,局限: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三,发展:万民法(一)出现的背景1、对外扩张导致疆域扩大,矛盾增多; 2、给外邦人以司法保护;3,原法律体系无法适应新形势。(二)概念: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三)评价:适

89、应帝国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巩固罗马统治重要工具。四,成熟:自然法1,代表:西塞罗(“自然法之父”)2,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抽象的法律观念。 (人人平等、公正至上)3,意义: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五,罗马法的世界地位(一)作用:1,共和国时期(公民法)提高了平民的地位,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2,帝国时期(万民法)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实质:维系罗马持久统治的重要工具(二)地位(1)对罗马法的研究两度掀起热潮(2)罗马法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3)

90、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总之,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专题七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一节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背景: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英国光荣革命和议会胜利。二,过程:(一)确立:权利法案1、内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2、意义: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3、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91、。(二)发展:责任内阁制1、内阁的由来:“光荣革命”前是国王的顾问和助手。2、权力的加强: “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行政职责。3、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4、责任内阁制: 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如果议会对政府通过了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故称“责任内阁制”。5、确立时间:19世纪中期。(三)完善:议会改革1,原因: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力量壮大。要求改变原来不合理

92、规定。2,内容:见教材3,实质:选举权扩大4,作用:工业资产阶级参政,君主立宪制完善。(四)强化:内阁强化1,表现:(1)取得部分立法权。(2)取得行财权。(3)议会监督权下降。2,评价:体现内阁专横和19世纪晚期政治格局发展。三,特点:1,虚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是国家象征)2,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行政权,由下院多数党领袖组成,议会大权,对内阁监督)3,选举权扩大(由于工业革命开展,议会改革,选举权扩大)4,内阁专横(内阁权力扩大)四,作用:1,否定专制,是历史进步。2,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英国发展。3,对世界其他国家提供政治模式。第二节 美国1787年宪法一,背景:邦联制政治体制的局限(

93、无力保护国内外贸易,无力偿还债务,无力保护国家安全)二,内容:1,确立联邦制国家(维护统一和促进发展)2,中央机构:三权分立(权力制衡,防止绝对权力出现)(1)总统(选举产生,任期4年,享有行政等大权)(2)国会(分参议院和众议院,享有立法权)(3)最高法院(享用最高司法权)3,民选总统和议员(体现一定民主性)4,允许奴隶制和不承认黑人相同权力(打下种族歧视烙印)三,意义1,性质: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积极性:(1)三权分立防止绝对权力出现。(2)民选总统和议员体现一定民主性。(3)联邦制维护美国统一,总之,为美国长期稳定与发展奠定基础。3,局限性:埋下种族歧视烙印(不承认黑人同等政

94、治权力,允许奴隶制存在)第三节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一,背景:法国政局动荡(帝制与共和斗争)法大革命法兰西第一共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保皇派与共和派斗争)二,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1875年)1, 内容:总统:享有大权、议会:参议院享有大权,众议院权力小。家族成员不可任总统。2, 评价:共和政体确立三,意义:法国走上共和制资本主义国家,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四,艰难原因:1,法封建势力强,2,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3,革命形势发展结果。第四节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 确立的背景:1、王朝战争和德意志统一。2、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

95、二, 确立的标志:帝国宪法颁布(1871、4)1, 内容:确立联邦制确立君主立宪制:国王:享有大权。丞相:享有行政权,对国王负责。议会:分为联邦议会(享有立法权)和帝国议会(权力很小)2, 分析:维护德国统一,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使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封建残余。三, 确立的意义(一)性质: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二)积极性:1, 德走上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2, 促进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欧洲强国3, 改变欧洲政治格局。(二)局限性:保留浓厚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成为近代欧洲富有侵略性国家。四,特点:浓厚专制和军国主义传统。特点原因:统一前分裂阻碍德资

96、本主义发展。封建传统影响。德国容克地主势力强大。王朝战争和铁血政策影响。第五节 从英、美、法、德政治体制的异同点,综合认识西方代议制一,对比法德代议制法国代议制德国代议制相同点国家元首总统,选举产生皇帝,世袭产生议会权力政治中心,立法权作用小、名义立法立法与行政关系总统内阁对议会负责皇帝大权,议会受限不同点三权分立、与反民主势力妥协、元首权力大思考:法国代议制比德国进步和完善原因:1,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比德国快和充分。2,法国经历多次革命洗礼,封建影响较小。3,法国经历启蒙运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思考:德国代议制不完善原因:1,德统一前长期分裂阻碍德资本主义发展。2,德国经王朝战争统一,封建

97、因素强大。3,德保留浓厚封建色彩和军国主义传统。二,对比英德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德国君主立宪君主虚君享有大权内阁对议会负责对皇帝负责议会下院实权,上院较小联邦议会实权,帝国议会较小三,对比英美法德政体异同点英国德国法国法国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行政权首相内阁皇帝与丞相总统总统内阁立法权上下院联邦议会国会国民议会权力中心议会皇帝总统议会特点虚君、议会至上专制军国主义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相同点:有代表民意的议会、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四, 结合认识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1,确立:19世纪70年代2,特征:(1)议会由选举产生。(2)坚持制衡分权原则。(3)实行政党政治3,作用:(1)体现资产阶级意

98、志,巩固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成果。(2)否定专制,缓和矛盾,稳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发展。(3)影响世界其他地区,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2)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但总统权力较为突出,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3)法国:总统执掌行政权,但权利受到议会的限制,

99、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议会掌握立法权。(4)德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专题八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诞生一,时代条件(一)客观条件1,资本主义发展和弊端暴露(经济基础)(1)发展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2)弊端表现:经济危机和工人运动思考:经济危机原因?(自由主义政策是直因,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矛盾是根因)(3)启示: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和它走向灭亡的必然性。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阶级基础)(1)表现:法国里昂、英国宪章、德国纺织(2)意义:标志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败因:没有科学理论指导。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4)

100、启示:工人运动必须要有科学理论指导。3,欧洲三大思想(理论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原因:工业革命后两极分化严重。人物: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主张:统一生产取代私人生产,教育与生产结合,解放妇女,消灭城乡差别。评价:积极: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之一。 局限:空想的,无法实现(思考原因:未成熟经济和阶级,无法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使命,因而无法找到正确的道路。)(二)主观条件:马、恩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马克思: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标志成为共产主

101、义者。恩格斯:缀学经商,自学成才,深入工人,成为共产主义者。马恩品质:1,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思想,2,国际主义精神,3,坚持真理与进步品质。伟大友谊(1842年,1844年,1845年)二,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2。1,内容:(1)揭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2)提出阶级斗争学说。(3)提出无产阶级暴力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4)提出无产阶级斗争策略(团结力量,批判思潮,建立政党等)2,意义: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三,意义:1,从此工人运动有科学理论指导。2,促进国际工人运动新发展第二节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一,第一国际成立(一)时代条件1,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阶级壮大(经济前提)2,

102、经济危机和工人运动走向国际联合(新特点)3,英法德工人世博会会晤(直因)4,英法工人声援波兰起义(导火线)5,马克思恩格斯努力。(二)成立概况1,成立(1864年,英国)2,性质:国际工人联合组织3,机构:临时中央委员会4,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三)存在斗争1,反对资本主义斗争。2,批判非马克思主义流派。(四)意义: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产物,标志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促进国际工人运动的新发展。二,巴黎公社(一)历史背景1,普法战争和法国战败(民族矛盾)2,临时政府反动政策(阶级矛盾)3,偷袭蒙马特尔高地和巴黎革命发生(二)成立(1871、3、28)(三)措施:1,打碎旧国家机器,成

103、立新国家机器。(革命首创)2,有选举和监督机制思考有利条件:1,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2,资本主义发展。3,工人斗争经验积累。(四)结果:失败1,标志:五月流血周和拉雪兹神甫公墓牺牲。2,败因:(1)外因:反动势力强大(能举例说明)(2)内因:巴黎公社自身不足,如:无统一政党领导,无农民支持,无经验可借鉴。无马克思主义指导。(五)意义1,性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2,积极性(经验):(1)采取无产阶级暴力方式夺取政权胜利。(2)打破旧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首创)(3)精神与原则永垂不朽。丰富马克思主义。3,局限性(教训):失败原因。第三节 俄国十月革命一,背景(一)客观条件1,俄国已进

104、入帝国主义阶段(基本条件)2,俄国中等发达和国内交织众多矛盾(主要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与农民,俄罗期民族与少数民族,俄罗斯民族与外来民族。(二)主观条件: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和列宁主义指导。1,条件:(1)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壮大(2)马克思主义在俄传播(3)列宁创办星火报2,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1903年)3,意义:标志列宁主义产生,指导和领导俄国十月革命。(三)直因:一战和俄国政治经济危机。二,经过(一)二月革命1,起因:一战影响2,性质: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概况:1917、34,结果:推翻俄国专制统治(二)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形成1,表现: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

105、苏维埃。2,表明:革命超出资产阶级革命范围。3,结束:七月流血事件(三)七月流血事件1,原因;一战俄惨败和人民请愿2,表明:政权无法和平过渡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四)俄国十月革命1,概况:1917、112,领导机构:革命军事委员会3,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4,结果: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三,颁布三大法令1,政治上告俄国工人士兵书2,外交上和平法令3,经济上土地法令四,意义1, 性质:无产阶级革命。2, 对俄国意义:为俄国成为工业化强国创造条件。3, 对世界意义:打击帝国主义,促进无产阶级革命发展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4, 对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五,

106、对比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异同点法国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相同点斗争方式武装斗争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革命革命对象资产阶级不同点领导政党无政党领导有坚强的政党领导革命结果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指导思想无马克思主义指导有马列主义指导参加阶级无农民参加有农民阶级支持六,十月革命的特点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先例。 走以城市为中心,武装夺权的革命道路。 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专题九第一节 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锋一,形成的背景(一)战后初期雅尔塔体系的形成1,背景:美成为头号强国,苏成为政军大国,西欧日本衰落2,含义:依据二战

107、后期召开的雅尔塔会议等内容确立的战后国际关系。3,实质:划分美苏两分的势力范围。4,意义:美苏两极格局国际关系取代传统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二)苏美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原因:共同敌人消失,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利益不同(主要)(三)美国成为头号强国和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二,形成的表现(美苏冷战表现)(一)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背景:苏联和共产主义影响,英国及西欧衰落。2,主张:英美等联合对抗苏联的影响3,意义:拉开苏美冷战的序幕。(二)表现:政治方面1,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3)(1)内容(2)意义: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是冷战开始的标志。2,苏联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

108、方面1, 美国马歇尔计划(背景,实质,意义)2, 苏联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方面1, 美国组织北约组织(1949)2, 苏联组织华约组织(1955)三,影响冷战下的国际关系(一)消极影响:1,造成一些国家分裂(1)德国分裂(背景:美苏争霸,原因:美国冷战)(2)朝鲜分裂(3)中国大陆与台湾分离2,造成世界局部地区动荡不安(亚洲热战)(1)朝鲜战争(2)古巴导弱危机(3)越南战争(二)积极影响1,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世界大战发生2,双方互相学习与借鉴,促进世界整体发展3,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日益壮大。四,启迪1, 霸权主义害人害已。应当反对霸权主义。2,世界各国应当和平共处,互相尊重3, 世界文

109、明多样性,应当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第二节 新兴力量的兴起一,欧洲联合(一)原因:1,美苏争锋下确保欧洲的安全。2,经济发展和各国联系加强。3,欧洲各国有共同传统文化。4,法德和解(关健)(二)过程1,欧洲共同体形成(1951年,1958年,1967年)2,欧洲联盟形成(1991年,1993年)(三)影响1,经济一体化推动政治一体化(举例说明)促进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2, 对世界格局: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有力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二,日本崛起(一)战后日本发展的原因:1,战后日本的民主化改革,2,美国的扶植与帮助,3,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110、,5,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6,日本经济非军事化等(二)战后日本发展的过程1,50年代中期:高速发展2,60年代末: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3,80年代以后:进一步增张,居世界首位。4,80年代末90年代:泡沫经济时代,(三)影响:1,对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对世界: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有力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三,中国的腾飞(一)发展历程1,1949年2,1953年3,1957年4,19561966年5,196661976年6,1978年后(1)综合国力增强A 农村经济B 城市经济C 外贸经济D 科教文卫事业(2)国际地位提高A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B 奉行独立自

111、主和平外交C 维护世界和平作用作出重要贡献。四,发展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一)背景:1,二战后许多新兴独立国家2,美苏争锋下不愿介入,3,它们积极谋求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二)形成:1961年(印度,南斯拉夫,埃及)(三)原则:独立自主和非集团(四)内容:(五)意义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多极化趋势。 第三节 走向多极化一,原因:(一),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根源)(二),苏联解体(直因)1,原因:(1)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非但没有成效,反而激化矛盾。(2)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严重的弊

112、端,已无法适应苏联社会的发展。(3)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2,过程:a、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人们的思想严重混乱;造成苏联局势更加动荡;民族矛盾加剧,民族分离活动剧烈。) 1985年经济领域改革,但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 1988年,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初行多党制,加剧了政局动荡。b、八一九事件原因:1991年8月,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把这个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结果: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13、。c、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发表3,影响:标志两极格局结束,推动世界朝多极化发展二,表现(一)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综合实力第一,建立单极世界,霸极主义如阿富汗伊战争等)(二)欧盟成立1,背景:苏解体和两极格局结束、欧洲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迈进。2,标志:1991年马约产生,1993年欧盟形成,1999年欧元通行。3,影响:欧盟国际地位上升,成为当今世界重要一极。(三)日本谋求政治军事大国1,谋求政治大国:如改革联合国,想参与常任理事国,注重与美关系,同时注重与亚洲。2,谋求军事大国:修改宪法,海外派兵等。(四)俄罗斯1,面临问题:(1)车臣分裂问题,(2)生产下降问题2,采取措施:先依西方援助,后发生自救呼声。3,全方位外交:加强与欧盟关系,强硬对待分裂势力,保持独联体内地位,发展与亚太。4,普京:(1)有利条件:军事文化大国,自然资源丰富,国民素质高,教科基础好。(2)采取措施:改组政府,应对车臣分裂,强化中央集权等(3)意义:俄走出低谷,成为重要一极。(五)发展中国家的发展1,不结盟运动发展2,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上升。三,结果:1,当今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2,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四,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