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205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诗论普遍认为,真正的好诗是“神品”“逸品”,其中有一种似乎是人力难以达到的“东西”,可称之为“天机”“灵气”等。如果用现代诗学术语说,这就是诗的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这种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是怎样发现的呢?中国古代诗学对此的回答是有分歧的, 形成了“苦吟”和“快吟”的对立。“苦吟”派以中唐以后的幸郊、贾岛等为代表,“快吟”派以苏轼为代表。苏轼认为写诗不必冥思苦搜、琢刻藻绘,要快吟,要“冲口而出”,“无意于佳乃佳”。苏轼的观点作为古代

2、诗学的一种理论,广有影响。“无意于佳乃佳”“冲口而出”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诗学悖论。一方面,诗人无意于诗,无意于佳;可另一方面却在不经意间“冲口而出”,而有了诗,有了佳诗。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创,淮南子说山训就有:“求美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历代名画记也有:“夫运思挥毫,自p以为画,则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对这一 思路的新的发挥。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反对为写诗而写诗、为艺术而艺术,强调写诗的社会功利目的,强调有感而发。这样,诗就是不吐不快、无所避讳的率真之词,无意为诗而终为传世之佳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无意于佳”,即在写诗时精

3、神完全放松,不把写诗当作一回事,不去冥思苦想;“乃佳”,即是在这种不经意间“冲口而出”倒创作出了佳篇。表面上看,诗人的精神状态与产生的结果是矛盾的,实际上却符合心理活动规律。首先,覃思竭虑的精神状态,对科学研究来说十分必要,但对写诗这种审美创造活动来说有时就未必好。因为这种精神状态意味着诗人处于有意识注意中。有意识注意,使诗人完全清醒,意识聚焦并高度活跃,这样诗人的思维是准确的、谨严的、规范的,但也可能由于思维过于准确、谨严、规范而陷入狭隘,不能自由挥写,无法寻找到“灵气”与“天机”。格式塔心理学对意识聚焦作了详尽的研究,证明人类的大脑有一种压倒一切的需要,这就是从眼前任何杂乱形式中选择出一种

4、准确、集中、简单的模式来。对于诗这种复杂的充满自然灵气的结构来说,意识聚焦的这种选择性、集中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太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了。这也正是苏轼主张“无意于佳”“冲口而出”的原因。其次,诗歌创作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结合的产物。对诗人来说意识诚然是重要的,但无意识是辽阔的“非洲大陆”,资源非常丰富,营养特别丰足,如果完全没有无意识的滋养,诗歌创作也难以达到极致。苏轼之所以强调“无意于佳乃佳”, 强调“冲口而出”,其原因之一就是发现了无意识对诗歌创作的作用。如果说“苦吟”派更重视求助于意识的话,那么“快吟”派则 更重视求助于无意识。因为在“无意”的情形下,人的精神放松了,意识对无意识的压力减小了,这时

5、无意识就可能冲破意识的“防卫”,出来施展它的才能。这样,诗人就会出现一种神思恍惚的、弥散的、具有张力的审视和快捷的捕捉,这可能是最富于创造性的一瞬间,自然灵气似乎不思而至,意外佳构仿佛纵手而成。当然,苏轼强调“无意于佳”“冲口而出”,并不是无条件地乱嚷乱叫。他认为要达到“无 意于佳乃佳”的创作境界,既要长期“科学”,又要为人豪爽,即以创作主体的学问与性格为条件。诗人只有在根柢深厚、自身强大而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摘编自童庆炳诗的潜在次序的发现释“无意于佳乃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诗论认为,真正的好诗蕴含

6、“天机”“灵气”,而现代诗学不认同这种看法。B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的分析,都揭示了“无意于佳”的创作态度如何能产生佳作。C格式塔心理学通过研究认为,对诗歌创作而言,意识聚焦存在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之弊。D若精神放松,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促成佳作诞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围绕苏轼的诗学思想,无揭示内酒和思想渊源,再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最后指出达成条件,逻辑上逐层递进。B文章引用淮南子说山训和历代名画记中的话语,意在论证“无意于佳乃佳”这一诗学悖论并非苏轼首创。C文章对两种心理活动进行了深人分析,以此阐明诗人在“无意于佳”的状态下能收 获佳作

7、,实则符合心理活动规律。D文章使用喻证法,以资源丰富、营养丰足的“非洲大陆”喻指无意识,形象地论述了无意识对诗歌创作的巨大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以孟郊、贾岛等人为代表的“苦吟”派冥思苦想,雕琢语言,反复推敲,更注重求助于意识。B“无意于佳”“冲口而出”的创作方式,能让意识聚焦无法形成,从而使诗人免于陷入狭隘,有利于发现“天机”。C覃思竭虑的精神状态之所以对诗歌创作和科学研究作用有别,是因为作诗与科研相比,二者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D南宋诗人刘克庄认为:“不求工而自工者,非有大气魄、大能量不能。”这种看法与本文论述的重点基本相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

8、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从乡村群众患病找“赤脚医生”,到现在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从缺医少药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医疗卫生机构3670个,医疗床位8.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0.5万人。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现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9.7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952.9万人。70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

9、35岁上升到77岁。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所有三甲医院都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1995年我国位列第110名,2015年提高到第60名,2016年提高到第48名,是全球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摘编自健康中国 步履稳健,人民日报2019年6月4日)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卫生健康部门进一步细化措施,将妇幼健康作为重要内容。一是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不断加强经费投

10、入和人才培训,实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等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加强贫困地区出生缺陷防治,启动实施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和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截至2018年底累计救助出生缺陷患儿1.3万名,拨付救助金超过1.5亿元。二是加强对患病贫困妇女儿童的救治保障。通过确定定点医院、诊疗方案和单病种收费标准,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中患有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的进行集中救治,并逐步扩大救治病种。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健康管理和指导。对患有重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行倾斜性保障政策,提高报销比例,采取“一站式”结算,切实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摘编自

11、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材料三:“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在2月29日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以下简称考察报告)中,这一表述令人印象深刻。这是25名来自中国、德国、日本、美国等8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通过对中国9天的实地考察得出的一致结论。联合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博士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谈了实地考察后的感受:“中国的方法是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中国展现的强大动员能力、果断的执行能力以及利他主义的集体意愿,给考察组留下深刻印象。

12、让专家们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手段救治病人的努力。此外,为了挽救生命,中国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巨大投入也获得了联合考察组的认可。短短数日,超过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考察报告里说,中国人表现出的真诚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联合考察组所有成员。(摘编自实地考察后,国际专家一致肯定中国说明了什么?,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年3月1日)材料四:自2020年1月20日起,我国政府建立起来的防控疫情体系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在经过持续近三周的防控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面对如此巨大的公共卫生灾难,我国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3、。但是,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仍存在短板。因此,未来我国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摘编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在路上,经济参考报2020年2月19日)4下列对我国现行“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覆盖城乡的医疗

14、卫生服务体系在我国逐步建成,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我国人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B70年来,我国医疗技术能力日益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推进, 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正不断提升。C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了所有县域医共体,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是维护我国人民健康、落实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D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依托现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运用多种措施控制疫情蔓延,短时间内疫情已出现积极向好态势。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大幅提高做出了贡献

15、。B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卫生健康部门大力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已经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需求。C在中国进行9天实地考察之后,世卫组织对中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多方面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赞了中国人的真诚和奉献精神。D我国对新冠疫情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体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提醒人们深入思考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6根据材料概括分析我国在现有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体系。(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药砚练建安阳光朗照,河头城浮动飘忽的浓雾渐渐消散。石钵头赤裸脊背,噔噔踏入

16、石坝码头肉铺摊点,立定,双肩一耸,大块猪肉扇啪嗒一声脆响,平摊在了肉案上。两个伙计手忙脚乱,将猪肉扇挂上一根铜皮红木大秤。一个掌挂钩,一个挪秤砣报数:“二百三十一斤半。”石钵头斜了他们一眼,操起两把剔骨尖刀,咔咔磨擦,笑骂:“黄疸后生!”墟镇巷道,湿漉漉的,水气淋漓。此时悠悠然走来一位身穿灰布长衫、手摇折扇的精瘦老人。他迈着方步在猪肉摊边踱了三二个来回,瞧瞧,点点头,似笑非笑。石钵头认得此人,是个老童生。传说是满腹诗书,考到胡子花白,连一个秀才也没捞着。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看着老穷酸装模作样赛百万的架势,石钵头扭头噗地吐出了一口浓痰。华昌驻足停步,收起折扇,倒转扇柄指点,问:“前蹄

17、,几多钱啊?”石钵头利刀游走剔骨,沙沙响。“老弟,几多钱?”华昌再问。石钵头说:“现钱,不赊账。”华昌说:“你这后生哥啊,好没道理,咋就说俺要赊账呢?”石钵头说:“搞笑嘴!”华昌在衣兜里摸索良久,拍出了一把制钱。石钵头将制钱收拢、叠好,放在案板前沿,说:“钱你拿走,莫挡俺做生意。”华昌说:“无怨无仇,做嘛介不卖?”石钵头斫下猪蹄,说:“看好了,可是这副?”华昌点头。石钵头抓起猪蹄,猛地往后抛入汀江,说:“俺要敬孝龙王爷。不行么?”华昌拣起制钱,一声不吭地走了。身后传来阵阵哄笑声。半个月后,华昌带着几个破蒙童子江岸踏青,歇息于城东风雨亭。彼时,石钵头正惬意地嚼吃着亭间售卖的糠酥花生。一扬手,花生

18、壳撒落遍地。石钵头说:“咦,巧了,今天倒有八副猪蹄,老先生有现钱么?”华昌面无表情,牵着童子匆匆离去。走不远,就听到石钵头的两个伙计阴阳怪气地高唱一首当地歌谣:“先生教俺一本书,俺教先生打野猪。野猪逐过河,逐去先生背驼驼”后来,他们还遇过几次。石钵头迎面昂首阔步,华昌就背向闪在路边。有一次,看到石钵头从远处走来,华昌竟绕上田塍,避开了他。华昌是邻县武邑山子背人。山子背距河头城七八铺远。他那蒙馆设在张家大宗祠里。夜晚,细雨,倒春寒风吹动西厢房窗棂。昏黄油灯下,华昌翻阅旧日诗稿。当他读到“学书学剑两不成”时,不由得悲从中来。嗒,嗒嗒。有轻微的叩门声。没错,是叩门声。开门,竟是多年未见的老友李半仙。

19、奇香扑鼻。李半仙拎着一副卤猪蹄,笑眯眯地看着他。转眼到了仲夏。这个午日,童子早散学了。华昌困倦欲睡。宗祠内,闯入了一个莽汉。定睛一看,却是石钵头。石钵头拎着一副肥硕猪蹄,恭恭敬敬地放在书案上。华昌轻摇折扇,说:“得非有辱斯文乎?”石钵头懵懵懂懂。华昌合上折扇,说:“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石钵头愕然。华昌站起,迈方步,七八个来回,用了大白话:“有嘛介求俺?直说吧。”石钵头苦着脸,说:“俺老娘瘫了。李半仙的药方,求您老给半块端砚,做药引子。”华昌坐下,说:“奇了怪了,这端砚何处无有?为何要俺给你?”石钵头说:“李半仙说了,定要半块阿婆坑的端砚,甲子年中秋日戌时月圆蓄墨的。百砚斋掌柜的说,那时日,方圆

20、几百里,只有您老先生买了一块。”“哦。”华昌说,“桌上有。识字么?”石钵头苦笑:“开过蒙,又被先生赶回家啦略识几个字。”华昌微闭双眼,说:“自家看,可要看清喽。”石钵头抓过端砚。长九寸,宽五寸,厚二寸一分,份量颇重。抬起,勾头看去,砚底刻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甲子年中秋日戌时练华昌购置于河头城百砚斋。”石钵头认得时日数字,说:“就是这块,就是这块!”说着,掏出一锭约摸五两重的银子。华昌正色道:“做嘛介?百善孝为先。拿开,俺不收钱。”石钵头嗫嚅不知所措了。华昌自言自语:“李半仙?这个李半仙搞嘛介名堂?”石钵头急了:“老先生,俺俺”华昌举手截止,说:“后生哥,半块,何谓半块?就不能

21、有丝毫差错,分得来么?”石钵头额上冒出冷汗,说:“刀斧斫开?”华昌笑了:“何须如此麻烦。”华昌接过端砚,手执两端,正对天井。天井里阳光热辣,后龙山高树有蝉声传来,高一声,低一声。华昌十指紧扣,双腕抖动。端砚分成两半,齐整如刀切。(原载天池2016年第6期)7下面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第二段中“赤裸脊背”、“双肩一耸”、“两个伙计手忙脚乱”等处,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地塑造了石钵头强悍霸道的屠夫形象。B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是因为看他“长衫洗得发白,几块补丁格外刺眼”,嫌他穷困潦倒,认定他付不起钱。C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子景物描写非常精炼,第一处重在交代故事发

22、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处则主要烘托了华昌此刻惆怅的心情。 D小说以“药砚”为题,含义深刻:这“砚”既是给石钵头老娘治瘫病的药引子,也是教育他要尊师重道、宽以待人的良药。8请结合全文概括华昌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6分)9小说的结尾构思巧妙,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

23、:“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

24、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

25、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节选自苏洵张益州画像记)注重足:站立时双脚相叠,形容很害怕。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B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C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D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朕:人

26、称代词。秦代以前是人称代词,指“我的”或“我”,如离骚中“回朕车以复路”。自秦始皇起专用于皇帝的自称。B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月末,与“望”“既望”“晦”等均指农历每个月的特定日子。C苏洵:眉阳人,与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被世人并称为“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D稽首:指古代跪拜礼,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稽,停留,拖延。稽首就是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一会儿。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方平深领皇帝要旨。到任后,撤去守备军队,让郡县长官、老百姓一如既往地办公、生活,践行了皇帝的治理策略,也收到了实效。B张方平

27、深得民众认可。当初他在“祸乱马上就要发生但还没有出现”之际走马上任,且连续两年让蜀地相安无事,所以当地百姓坚持为他塑像。C眉阳人苏洵赞誉张方平。张方平“为天子牧小民不倦”,并且治理好蜀地之后,他也毫无居功自傲之心。苏洵希望百姓世世代代牢记张方平的功德并为他塑像。D张方平深爱、厚待蜀地民众。他认为百姓如果生活在歧视和酷刑之下,很容易狠心抛下家人参与叛乱,所以他用对待齐、鲁百姓的方法对待蜀地百姓,礼法行事。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28、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暗香姜夔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注)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何逊:南朝梁诗人,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作咏早梅。1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前小序介绍了作

29、词缘起。当时词人姜夔冒雪到朋友范成大隐居的石湖作客,范成大要求他创作新曲,于是词人就创作了这两首词曲。B开篇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从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回忆。那时,词人同美人在一起,折梅相赠,境界幽雅。C“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两句,是说何逊年纪老迈,诗情锐减,面对红梅, 也不能像词人一样,有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了。D下阕先写词人想折梅投赠,却又怕水远山遥,风雪隔阻,难以寄到;次写想借酒浇愁,但面对盈盈翠盏,反而是“酒未到,先成泪”。15“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名句,意境优美,试赏析其精妙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0、1)李凭箜篌引“ , ”两句,写仙人听箜篌入迷,竟然忘记补天,以致石破天惊,秋雨倾泻。(2)苏幕遮“ , ”两句,写动静,说作者在室内闷热难忍,忽然听到窗前檐头的鸟语,颇有惊喜之情。(3)临安春雨初霁“ , ”两句,表明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品茶消遣,貌似悠闲,实则不平。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我国迄今可见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不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现存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独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 了下来,这对增

31、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意义重大。120年前,当爱国学者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时,中国正处于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大批甲骨被西方列强 ,流亡海外。甲骨的发现、挖掘与研究浸透着一大批学者的血泪。120年后,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甲骨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走向海外,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 ”。( )。今年正值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名为“ ”的甲骨文文化展。一方面,通过“契文重光”“契文释史”“契于甲骨”三个单元近一百九十件甲骨、 青铜、玉石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共同讲述那段甲骨被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

32、;另一方面,通过展览叙事,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悟,让文物“活”起来,让甲骨文成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构筑民族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延续 横征暴敛 信使 证古泽今B保留 巧取豪夺 纽带 震古烁今C延续 巧取豪夺 信使 证古泽今D保留 横征暴敛 纽带 震古烁今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片片甲骨,是中国近代史的变迁的见证,也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B由这片片甲骨,中国近代史的变迁得以见证,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也被昭示C中国近代史的变迁和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都在这片片甲骨中得以彰显D这片片甲骨见证了中国近代

33、史的变迁,也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展览叙事为了让文物“活”起来,把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给人民群众感悟B通过让文物“活”起来的展览叙事,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悟C为了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知,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展览叙事D展览叙事让文物“活”起来,使甲骨文中传承的文化基因为人民群众所感知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一直以来,科学家们把遗忘看作是记忆的一个小故障。然而,过去10年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_,而更像是一种主动的过程

34、,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主动遗忘。那么,如果遗忘机制是主动发生的,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启动呢? 通过对人类在睡眠中的监测,科学家发现,_。目前关于在睡眠中遗忘机制的启动主要有两种观点,_。日本学者发现一种仅在REM期(快速眼动期)激活的一类神经元可以分泌一种“黑色素聚集激素”的物质,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的激活在促进REM期睡眠的同时,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活性,导致遗忘。另一种是与突触重整来达到突触稳态有关。21读下面一则材料,请概括作者关于怎样防止“校园欺凌”的主要观点。不超过50个字。(5分)学校是教育圣地,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不被允许的,学校必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学校要

35、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优良传统教育,启迪和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和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爱憎观。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全方位、立体化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占领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奏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组织学校巡逻队、观察点、信息员,增设报警电话和必要的防范装备,争取做到环环紧扣,步步为营,一处触网,全域皆动。一旦“欺凌”事件出现,情节轻微的由学校对“欺凌”制造者批评教育;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心造成明显伤害的可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的学生予以训诫;屡教不改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将实施欺凌的学生转送专门学校进行教育;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

36、事件,按照相关法律严格惩处。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模范辈出的激情岁月,标志偶像:雷锋、焦裕禄、革命先烈20世纪60年代从单一走向多元,标志偶像:陈景润、中国女排、朦胧诗人、港台明星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飞速发展,谁都有可能被万人欣赏,做做偶像梦?为什么不呢?21世纪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答案1.B.A.“现代诗学不认同这种看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如果用现代诗学术语说,这就是诗的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可知,现代诗学给了

37、“天机”“灵气”新的术语,而非“不认同这种看法”C.张冠李戴,“对诗歌创作而言,意识聚焦存在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之弊”是作者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见原文第四段“对于诗这种复杂的充满自然灵气的结构来说,意识聚焦的这种选择性、集中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太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了”。D.“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错误,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这时无意识就可能冲破意识的防卫,出来施展它的才能。这样,诗人就会出现一种神思恍惚的、弥散的、具有张力的审视”可知,应该是先“冲破意识的防卫”,再出现“神思恍惚的审视”。2.B.“这一诗学悖论并非苏轼首创”错误,论证的应是“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

38、创”,见原文第二段。3.D.“这种看法与本文论述的重点基本相同”错误,刘克庄的话重在揭示实现“不求工而自工”的条件,即要有“大气魄、大能量”;而本文论述的重点是“无意于佳”,为何能得到佳作,即揭示原因。4.C.“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了所有县域医共体”错,材料二为“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B.“已经满足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需求”于文无据。6加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夯实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能力;针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的特殊群体,深化健康扶贫,继续重视妇幼健康;深刻认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所面临的短板,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把生物安

39、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7.B (石钵头不肯卖肉给华昌主要是因为他对华昌这样的读书人的憎恶和鄙视。)8斯文谦和,穷困落魄。身怀绝技,隐忍退让。正直善良,宽容大度。(要结合原文分析)9精瘦落魄的读书人竟能徒手分砚,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但巧设伏笔,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使人信服。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深思。华昌明明身怀绝技,却不计较石钵头的多次挑衅,突出表现了他的隐忍大度,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小说结尾意味深长,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宽容大度。(答对一点得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10D上句“众言朋兴”中“众言”为主语, “朋兴”是“众言”的谓语。后句和前句结构相似,故

40、 “朕志”做主语,排除AC两项。“变”是下文主语,故排除B项。断句为: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11B“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月末”错误。“朔”指农历月的初一。12C“苏洵希望百姓世世代代牢记张方平的功德并为他塑像”错误。由“且公意不欲,如何?”可知,张方平反对塑像。13(1)人们都说蜀地的人们常常生变(作乱),在这种情况下(在此时)用对待(防备)盗贼的心思来对待(防备)他们,而且(还)用约束(制裁)盗贼的法度来约束(制裁)他们。(2)(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责备那个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出来,没有

41、能够尽情享受那游玩的乐趣了。参考译文:至和元年秋天,四川一带人传说敌寇将要侵犯边界。驻边军士夜里惊呼,乡间没有人居住(城外百姓全都逃光)。谣言流散,京城上下大为震惊。正准备命令选派将帅,天子说:“不要酿成祸乱,不要助成事变。虽然众人传说纷起,但我的主意已定,外患不一定会酿成,事变将会从内部兴起。这事既不可一味用文教感化,又不可以一味用武力解决。只需要我的一两个大臣去妥善处理。谁能够处理好这文、武之间的事情,承担使命去安抚我的百姓?”于是众人推荐说:“张方平就是这样的人。”天子说:“好!”张公以侍奉双亲为由推辞,未获批准,于是就动身出发。冬季十一月到达蜀地。到任的那一天,就命令驻军回去,撤除守备

42、人员。派人对郡县长官说:“敌寇来了由我负责,不必劳苦你们。”到了第二年正月初一早上,蜀地百姓像往年一样庆贺新春,于是相安无事。再到了第三年的正月里,百姓相互商量要在净众寺里安放上张公的画像,张公没能禁止得住。眉阳人苏洵向众人说道:“祸乱没有发生是容易治理的;祸乱已成也容易治理。有祸乱的苗子,没有祸乱的表现,这叫做将要发生祸乱。祸乱将发未发之际最难治理,既不能因为有祸乱苗子而操之过急,又不能因为还没有形成祸乱而放松警惕。这至和元年秋季(的局势),就象器物已倾斜,(只不过)还没有倒地。只有你们的张公,却能在它旁边安坐,面色不改,慢慢地起身扶正。扶正之后,从容退坐,没有一点骄矜自得之色。替天子管理百

43、姓孜孜不倦,这就是你们的张公。你们是因了这张公而得生,他就是你们的再生父母。而且张公曾对我说道:老百姓没有不变的性情,只看上司如何对待他们。人们都说蜀地人经常发生变乱,所以上司就用对待盗贼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用管束盗贼的刑法去管束他们。对于本来已经战战兢兢、连大气也不敢出的百姓,却用残酷的刑法去管束他们,这样百姓才忍心不顾及自己这父母妻儿所依靠的身躯,而抛弃他们自己沦为盗贼,所以常常发生大乱。倘若以礼义来约束他们,用法律来差使他们,那么只有蜀人是最容易管理的。至于逼急他们而发生变乱,即使是齐鲁的百姓也会如此的。我用对待齐鲁百姓的方法对待蜀人,那么蜀人也会把自己当成齐鲁之人对待自己。假如任意胡来不

44、按法律,用淫威胁迫平民,我是不愿这样做的。啊!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我还未曾见过。”大家听了,一齐再重新行礼,并说:“是这样的。”苏洵又说:“张公的恩情,记在你们心中;你们死了,记在你们子孙心里。他的功劳业绩,记载在史官那里(史册上),不用画像了。而且张公自己又不愿意,如何是好?”众人都说:“张公怎么会关心这事?即使如此,我们心里总觉不安。如今平时听得有人做件好事,一定要问那人的姓名,跟他的邻里住在哪里,一直问到那人的身材长短、年龄大小、面容美丑等情况。更有甚者,还有人讯问他平生的爱好,以便推测他的为人。而史官也把这些写入他的传记里,目的是要使天下人,不仅铭记在心里,

45、而且要显现在眼前。音容存现在人们目中,所以心里的铭记也就更加真切久远。由此看来,画像也不是没有意义。”苏洵听了没有别的话来答对,就为此写了这篇画像记。14C“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两句,是说何逊年纪老迈,诗情锐减,面对红梅, “也不能像词人一样” 分析错误。这里是诗人以何逊自比。15()用字匠心独运。“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人回忆当年西湖繁梅盛开的情景。一个“压”字,写出了梅之繁盛。令人赏之不尽“寒碧”则写出了湖水的清冷似冰,澄澈如玉。千树红梅与寒冷碧波相互映照,冷峻中透着热烈,显示出旧时情景之美好,更衬出今日思念之情深。()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此词咏梅怀人,思今念往。全词以婉曲的笔法

46、,咏物而不滞于物,言情而不拘于情;物中有情,情中寓物。通过今昔对比,抒写盛衰之感。如由“旧时月色”展开回忆,到“而今渐老”回到现实,都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跌宕变化,情感的波澜起伏。最后两句写梅花的凋落飘零,“又片片吹尽也”,语似平淡却满含感叹惋惜之情。16.(1)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3)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17.C.保留:保存不变。延续: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主语是“古文字体系”,它并非保存不变的,所以选“延续”较好,这里指延长下去,没有中断或消亡。巧取豪夺: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大批甲骨被西方列强

47、“巧取豪夺”,巧取:软骗;豪夺:强抢。横征暴敛:指向人民强行征收苛捐杂税,进行残酷剥削。信使,奉派担任使命或传达消息、递送书信的人。加上引号,表特殊意义,联系上下文,此处指的是真实可靠的使者。证古泽今:指见证古代、泽被今世。甲骨文作为文字,是真实可信的历史证明。震古烁今: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18.D.上下句的衔接,补写的部分在语境中是前后照应的,前文两句先写120年前,再写120年后,D两句分别对应这两句,进行了总结。就句式来说,A.一般说更连贯。B.被动句略啰嗦,在此处是不符合要求的。C.动词用“彰显”不如“见证”,这里强调的是“甲骨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突出的是一种历史文化。19.D.A.“把感悟”搭配不当,应为“为感知”。B.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C.让文物“活”起来,不是“展览叙事”的目的,而是效果。D.表意最简洁顺畅,且逻辑合理。20.(1)记忆的丧失并不是被动的过程(2)人在睡眠中会“主动遗忘”(3)一种是与黑色素聚集激素有关21.学校应当坚持正面教育,培养正能量,同时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并且对欺凌者依法依规适度惩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