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考纲考点解读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注意高考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考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二知识梳理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1)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19491952) 表现:经济全面崩溃,交通瘫痪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原因:帝国主义的掠夺国民政府的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 国民经济恢复的意义: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 国民经济的起步 (1953-1956) 起步标志“一五计划” (1953-1957) A背景:我国
2、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B目的: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C内容(一化三改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基础 ;有步骤地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D成就: 1957年,一五计划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重工业建设成就尤其突出,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代表企业有鞍山钢铁厂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E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奠定初步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1953-1956): A状况:1953 年起,我国开始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
3、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资本主义性质的私有制工商业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工商业,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消失。B内容:农业 -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 -“和平赎买”政策,公私合营方式(三大改造中最具创造性的措施)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 1956 年)内容:A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 农业国 工业国 (2)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
4、民公社化运动(“三面红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表现:“大跃进”片面追求高指标 ;人民公社化运动认为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平均分配,是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评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观上它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客观上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影响:导致国民经济严重失调(工农业比例失调),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19591961年,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
5、3)成功探索初步纠正错误:国民经济的调整 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决定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 左 ”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3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9671968年,国民经济急剧恶化。原因: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1973年,国民经济复苏。原因: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975年,国民经济迅速回升,原因:邓小平全面整顿4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2)发展经济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6、5)国民经济必须搞好平衡。三重点难点知识突破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二者之间互相关联,不可分离。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二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被比喻为“一体两翼”。2.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内在联系 “一五”计划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个具体阶段的实施方案。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质是解决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
7、会主义改造问题,而“一五”计划是这场变革中的具体实施,是上层建筑在经济领域里的反映。“一五”计划在工业化建设方面有具体的经济建设项目指标,“一五”计划的实施即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31957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以经济建为中心并予以坚持,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4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经验:党勇于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犯了
8、错误,就严肃对待,勇于正视,努力纠正,体现党对国家人民的忠诚态度和负责的精神,并且在50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仍取得丰硕的成绩。 教训:必须对社会主义的矛盾和基本国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是坚持和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基础。必须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健全民主和法制,正确处理领袖政党和群众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防止个人崇拜,保证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既防右又防“左”,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
9、局面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课时训练11一选择题1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过程2(2011安徽质检)建国之后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共同点是( ) A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B继续完成民主革命 C把土地分给农民 D调整生产关系3.“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可知: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 ) A.史料正确,理解准确,史论合理 B.史料正确,理解准
10、确,史论不合理 C.史料不正确,理解不准确,史论不合理 D.史料正确,理解不准确,史论不合理 4(江苏泰州2010届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打头的游行方阵分别命名为:开天辟地艰苦创业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下列史实与“艰苦创业”相关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一五计划制定与实施 C开辟经济特区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2011徐州)有人认为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A完成了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 C基本完成国民
11、经济调整的各项任务 D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普遍建立6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现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很好地贯彻7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 ) 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 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到19
12、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8(2011通州模拟)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幅墨汁对联依稀可见:“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初9.口号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下列口号中,与“汽车工业放异彩,半年制成两百种”“每天都有一种拖拉机诞生”等口号在同一历史时期提出的是 ( ) A“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1953年)B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年)C“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1970年)D“抓住时机,
13、推进改革”(1985年)10(2010.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B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仍取得巨大成就C中共八大的错误方针直接导致了后来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D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11(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9题)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全体手工业开始年415324307206结束年545171
14、27200412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12.(2011淮安)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出现下表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原粮植物油猪肉1957年2032.45.11960年163.51.851.55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B互助合作运动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1957至1960年我国出现严重自然灾害D“文革”的“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二材料问答题13:(改编题)材料一 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合作社材料二 19571961年我国农村粮食生产状况(单位:万吨)材
15、料三 我们有六亿人口,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材料四 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时期中国的土地制度与过去比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重大影响?根据材料二,这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从我国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材料三强调了什么?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政府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16、忽视了什么? 这种指导思想导致了实践中怎样的严重错误? 材料四1961年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是事实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了什么问题?14历史小论文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指出,在前后约达二十年(19571976年)之久的长时期中,我党在两个问题上一再失误。试问这两个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如何防止这样的失误再发生?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5 ADDBB 612 DABBCBA13:(1)变化:土地由农民私人占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公有制)。影响:解放了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状况:社会生产力在1958年后
17、遭到极大破坏。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3)材料二强调了主观能动性,追求高速度,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实践中的错误: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并以此向共产主义过渡。(4)实质是部分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材料中所说的“已有的胜利”并非事实,因为当时国民经济出现异常严重困难的局面。决议中的这种说法反映出对“左”倾错误的认识不足,“左”倾错误并未得到根本的纠正,并最终发展为“文化大革命”的极端“左”倾错误。14:两大问题: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内主要矛盾的问题,即如何理解阶级斗争的问题;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即如何确定规模和速度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要认清国情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规律办事。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