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188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月考高一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语言综合运用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_,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_,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_,所以又称之为“中和”, _。_,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中”,恰当之谓也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A. BC D2. “山寨”是

2、目前引起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以下是一个搜索引擎中对于“山寨”一词的解释,请你将这个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山寨”是涉及手机、游戏机、汽车等不同领域进而发展到文化领域的具有仿造性、快速性、平民化、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的一种产业现象。 答:_第II卷(非选择题)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语言文字运用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竟相 峥嵘 遒键 磅礴 滂沱 猝不及防 B.目眦 碣石 碾压 箕踞 悉索 嗔目而视C.愤懑 杀戳 淬火 慷慨 惊愕 千钧一发 D.萧瑟 树阴 辞藻 斑澜 笙箫 声名狼籍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

3、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逾垣 谕旨 熨帖 卖官鬻爵 钟灵毓秀B黄鹂 罹难 黧黑 淋漓尽致 管窥蠡测C圭臬 噬啮 妖孽 涅而不缁 摄生养性D颀长 崎岖 畸形 歧路亡羊 旗开得胜5. 给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倾向(qing) 褒词(bao) 前仆后继(pu) 桑田苇泊(po)B嫉妒(ji) 远飏(yang) 谬种流传(miu) 星陨如雨(yun)C竦身(song) 黑魆魆(xu) 提纲挈领(qi) 有的放矢(shi)D刊载(zai) 吮血(sun) 生吞活剥(bo) 延口残喘(chuan)6.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奇葩p 发酵jio 罗绮q 咀嚼

4、 ju 意味隽永 junB陨落yn 排行xng 拔擢 zhu剽悍pio 臧否人物 pC殄灭tin 联袂mi 艾蒿go 愤懑mn 戊戌变法 xD谪居zh 澄澈dng 抨击 png诅咒z 自出机杼zh7.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源远流长 合盘托出 没精打采 唉声叹气B针砭时弊 记忆犹新 奋发图强 关怀倍至C束之高阁 坚苦卓绝 一切就绪 仗义执言D墨守成规 烦躁不安 以逸代劳 赋予使命8.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山阿()浸渍(z)长歌当哭(dn)B绯红(fi) 尸骸(hi) 面面相觑(q)C干练(n) 喋血(di) 殒身不恤(yn)D寥落(lio) 菲

5、薄(fi) 从容不迫(cn)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9. 填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开创了我国_的体例,它分_(12篇)、世家(30篇)、_(70篇)、_(8篇)、表(10篇)等五种体裁,共130篇,50余万字。鲁迅曾高度赞誉史记为_。作者_,字子长_,(时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曾任太史令,他曾自述编著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10. 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距关,毋内诸侯沛公不胜杯杓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范增数目项王令将军与臣有郤秋毫不敢有所近拔剑切而啖之张良出,要项伯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A BC D11.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

6、译。(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译文:_(2)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译文:_(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译文:_(4)群臣侍殿上者。( )译文:_(5)嘉为先言于秦王。( )译文:_(6)燕王拜送于庭。( )译文:_(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译文:_(8)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_评卷人得分四、古代诗歌鉴赏1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1)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古人对于后两句诗曾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请结合三、四两句诗来赏析一下。13. 阅读下面这首

7、诗,然后回答问题。海棠郑谷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莫愁1粉黛临窗懒,梁广2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注释】1莫愁:古乐府中所传的洛阳美丽勤劳的女子。2梁广:善画海棠的画家。 (1)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哪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 (2)本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评卷人得分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4. 对下面语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包身工与世隔绝的处境,而成为工厂老

8、板放心剥削的工具。B“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文明”是反语,更加突出了东洋婆的阴险。C“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运用象征手法,预言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必将到来。D“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运用类比手法,说明包身工死的人数之多。15. 选出对选段的议论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A通过类比说理,尖锐

9、地揭露了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B通过类比说理,揭露了带工老板的狠毒嘴脸和“船户”的残酷。C通过比喻说理,揭露了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D通过比喻说理,揭露了带工老板狠毒的嘴脸和“船户”的残酷。16.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譬如讲芦柴棒吧

10、,她的身体实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检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让她扎一两根油线绳吧!骷髅一样,摸着她的骨头会做噩梦!”但是带工老板是不怕做噩梦的!有人觉得太难看了,对她的老板说:“譬如做好事吧,放了她!”“放她?行!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他随便地说,回转头来对她一瞪:“不还钱,可别做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1破折号之前罗列六个短语的作用是什么?_2文中加点的“猪”和“泥土”的比喻角度分别是()A“猪”的比喻是从包身工地位的角度;“泥土”的比喻是从包身工毫无人身保障的角度。B“猪”的比喻是从包身工工作条件恶劣的角度;“泥土”的比喻是

11、从包身工地位低下的角度。C“猪”的比喻是从包身工饭食条件差的角度;“泥土”的比喻是从包身工毫无安全感的角度。D“猪”的比喻是从包身工物质生活待遇恶劣的角度;“泥土”的比喻是从包身工地位低下和毫无人身保障的角度。3画线句子采用的修辞方法及抒发的感情各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_4这段文字中有一处细节描写,下列对其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细节描写是:包身契上写明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突出包身工受到的虐待程度之深。B细节描写是:“抄身婆”也不愿意用手去接触“芦柴棒”的身体。突出包身工生活的凄惨,无情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野蛮压榨。C细节描写是:咳着,喘着,淌着冷汗,

12、还是被逼着做工。突出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带工老板的凶残。D细节描写是:带工老板恶狠狠地说:“不还钱,可别做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突出带工老板的凶残和毫无人性。17. 阅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完成14题。波兰布热金卡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

13、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

14、?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来说特

15、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

16、。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

17、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1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集中营的美丽景色和孩子们的追逐嬉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2这篇特写之所以征服读者,不仅在于写出了事实,还在于它写出了情绪。请分析本文作者是如何表现情绪的多层次变化的?答:_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

18、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答:_4课文第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答:_1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一)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

19、般骚动起来。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地在男人面前换衣服。(二)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

20、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1(一)段“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生物”来指代“包身工”,用“蠕动”来代替“起床”。答:_2(一)段中画线句用了七个短语,这些短语按什么顺序排列?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答:_3

21、如何理解第(二)段中加点的“饲养”一词?答:_4谈谈你对(二)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答:_评卷人得分六、作文19.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咫,古人称八寸为咫。成语“咫尺天涯”,原指距离虽然很近,但是很难相见, 就 像在遥远的天边一样。在古代,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社会的、人为的原因以外,通讯不便, 当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咫尺天涯”的情况不多见了,“天涯咫尺 ”倒是习以为常。请以“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内容不限于通讯技术进步方面,说社会现象,谈人际关系,畅想未来世界 只要切合题意就可以。可以根据自己所选定的内容,添加一个副标题。除诗歌以外,不限文体;全文不少

22、于800字。第13页 共14页 第14页 共14页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参考答案一、语言综合运用1.【答案】D【解析】句的“和谐不是”与上文句尾“和谐”相接。句中的“不强调”与下句“强调”衔接。只有句能引出文段末句“孔子”例;由此推出前后衔接最恰当的排序是。2.【答案】(1)“食品安全现状令人担忧”或“对食晶安全的监管存在漏洞”。(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2)对食品生产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二、语言文字运用3.【答案】B4.【答案】B5.【答案】B6.【答案】A7.【答案】C【解析】A项,“合盘托出”应为“和盘托出”。B项,“关怀倍至”应为“关怀备至”。D项,

23、“以逸代劳”应为“以逸待劳”。8.【答案】B【解析】A项,“渍”应读z ;C项,“干”应读n ,“殒”应读yn ;D项,“菲”应读fi 。三、文言文阅读9.【答案】纪传 本纪 列传 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西汉10.【答案】D【解析】“距”通“拒”,“内”通“纳”;“倍”通“背”;“郤”通“隙”;“要”通“邀”;“蚤”通“早”。11.【答案】(1)判断句 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2)“与”后省略“之” 荆轲要等待一个人,打算跟他一起去。(3)定语后置句 太子和门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4)定语后置句 站在殿上陪侍君主的臣子们。(5)状语后置句 蒙嘉先替荆轲在秦王

24、面前说好话。(6)状语后置句 燕王还在朝廷上举行了拜送仪式。(7)被动句 父母及宗族都被杀死了。(8)被动句 而燕国被欺侮的耻辱可以消除了。四、古代诗歌鉴赏12.【答案】(1)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作用:A、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2)“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被誉为“造语之奇,构思之巧”,“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同时,也化用了李商隐的“

25、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照残酒”(花下醉)却又无斧凿之迹。故这首绝句流传千古。13.【答案】(1)本诗中三、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意思对即可) (2)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意思对即可)【解析】【赏析】 大地春回,诗人放眼

26、望去,只见微风过处,洒下一阵阵雨点,海棠新沾上晶莹欲滴的水珠,尘垢洗尽,花色格外光洁鲜妍。此时此刻,诗人惊讶地发觉,“新著雨”的海棠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人们知道,海棠未放时呈深红色,开后现淡红色,它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刚着雨珠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前人形容海棠“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明王象晋群芳谱花谱),唐人誉之为“花中神仙”。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秾丽娇娆的丰姿神采,着意刻画,把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三联诗人又从侧面对海棠

27、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末联写诗人面对海棠,饮酒赋诗,留连忘返。看不足,写不完,甚至对蝴蝶能在海棠花上偎依抚弄而产生了艳羡之情,简直把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从艺术家对海棠的审美活动中突出花之美与魅力,用的是一种推开一层、由对面写来的旁衬手法。这种手法从虚处见实,虚实相生,空灵传神,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真不愧是一首咏

28、海棠的佳作。前人谓“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正道出此诗的艺术特色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4.【答案】D15.【答案】A16.【答案】1. 表现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抒发作者强烈的悲愤之情。2.D3. 反复、排比、比喻。控诉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和资本家的野蛮残酷。4.B17.【答案】1.作者描绘了一幅和平优美的景象,目的是和当年的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表现纳粹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沉思考。2.参观者从最初默默匆匆地走过到步履沉重,他们“呆望”着毒气室和焚尸炉,“浑身发抖,毛骨悚然”,进而“惊叫”,“不忍卒睹”,“憋得喘不上气”,变得“跌跌撞撞”,以至“

29、相互恳求地对望”,认为“够了”。这些情绪的变化富有层次,而且极其强烈。但是作者的描写极为克制,几乎是不动声色。但是正是这样,形成了巨大的欣赏反差,让读者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这些参观者所经历的情绪体验。3.反衬,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菊花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4.(1)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2)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蕴涵了作者强烈的感情,突出了文章主题,深刻揭露了纳粹的罪恶。18.【答案】1.用“生物”而不是用“人”来指代“包身工”,表明“包身工”处在非人的地位,已不是完整意义上的“

30、人”。用“蠕动”,首先和主语“生物”搭配得当;其次,表明房间之狭小拥挤,“包身工”生活境况之差。2.按起床时动作先后的顺序排列。这一连串动作的记叙与描写具体表现了骚乱的情况。3.“饲养”本义为喂养动物,用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虐待与剥削。4.这是作品主题的升华。作者感情激荡,思绪万千,字字闪烁着思想的火花,使千千万万个像“猪猡”一样的包身工看到了一线希望;也给压榨包身工的反动势力营造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气氛。六、作文19.【答案】1、天涯成咫尺。 从历史上的“天涯”变成了今天的“咫尺”写起,表现科 技的巨大进步。2、距离。 从“咫尺”与“天涯”是一种抽象的心理距离出发,虚构一则故事。3、牵挂。 将“天涯”与“咫尺”拟人化为兄妹俩,通过虚构的故事表现母爱的无私。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