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天天练(5) 成语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B. 吴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C社会上有一些人禁不住毒品暴利的诱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制造、贩卖毒品的道路,他们最终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D. 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答案 ( )(选自本溪一中2013届高三
2、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病题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B. 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C. 虽然大家都中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 ,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D. 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答案 ( )(选自本溪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衔接题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内心里拥有善, , , 。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
3、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 ,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 , 。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A B C D (选自本溪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1分)(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李白蜀道难)(2)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用心躁也。 (荀子 劝学)
4、 (选自辽宁省本溪一中2013届高三三次月考)(4)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6)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7)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8)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选自辽宁省沈阳二中12-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1A/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式。B.模棱两可: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C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D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2 C/A.不合逻辑,属否定失当。“切忌不要”,“忌”本身就含有“不要”的意思。将“忌”改为“记”或将“切忌不要”后的“不要”删去;B.缺少主语,应去掉“关于”;D.搭配不当,“挑起了重担”或“承担任务”。3、B/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句应接在首句后,根据逻辑关系,“同情”与“雪中送炭”形成递进关系,所以应接在后,与“循环”相应,句是递进关系,应排在句末。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