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真题演练(含详解)2011年考题1.(2011江苏高考)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解析】选B。从题干上看,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正是工业革命的重要表现之一。A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只是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并不是根本性的因素,且有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还需要解决动力和产品流通等其它问题。工业革命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机器使用所需
2、要的动力问题,而蒸汽动力正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由此判断B正确。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是在1825年修建的,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C、D两项都不正确。2.(2011天津高考)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 B.C. D. 【解析】选C。提取图片重要信息“1851年伦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此时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的中心。故、符合题干要求。而与题干无关。故正确选项为C项。
3、3.(2011安徽高考)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解析】选A。材料所给1914年的国家平均关税率,英国最低,美国,俄国高,此时第一经济大国是美国,排除D,从材料中无法看到自由贸易政策的放弃和争夺世界市场矛盾的加剧,排除B、C两项。英国关税率最低,体现了英国坚持自由贸易政策。故正确选项为A项。4.(2011海南高考)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
4、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 )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解析】选D。阅读材料可知:虽然这位英国女工“暂时不再贫穷了”、“ 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但是,“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
5、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故D项符合材料表述,B、D两项不符合材料叙述;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5.(2011海南高考)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解析】选C。材料中“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
6、探讨和阐述”、“ 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由此可以判断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都突出反映了整体史观。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6.(2011山东高考)(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
7、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问题三:交流与发展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20字左右。【解析】第(1)题是开放性命题,答案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最佳的应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偶
8、然”指他最初的目的是向西航行到达亚洲(印度),而且到他死,他都不认为自己发现的是一块未知的新大陆。“必然”主要指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第(2)题“发现美洲”主要体现的就是以欧洲为世界的中心;而“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则是考查了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第(3)题是借鉴了上海高考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写一个短文,考查学生全球史观,中国史和世界史相联系。【参考答案】(25分)(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二
9、: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人文主义倡导冒险精神;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 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想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 分)(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
10、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分)评分标准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了。 而明清时期的中国, 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7.(2011全国高考)(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11、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
12、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材料三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反杜林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
13、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再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的认识。(13分)【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设问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第二,把握好材料的时代特点。第(1)题材料中机工大量出现,民营的发展等可以归纳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第(2)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第(3)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作为突破口。【标准答案】(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
14、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2)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4分)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12分)(3)答案略。8(2011上海高考) 从分散到整体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问题:(15分)(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2分) (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
15、响。(13分)【解析】第(1)题比较简单,主要是解读这幅地图,确认A、B两处的大体位置,再联想到曾经在此辉煌的文明,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第(2)题首先要明确时间:1500-20世纪初;过程:由分散到整体;内容: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然后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美(独立战争)、法资产阶级革命;工业社会的来临/英国工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最后,组织答案要时间准确,按阶段叙述且成结构。【参考答案】(1)答案1:A一两河流
16、域或美索不达米亚;B一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2分)其他答案:两者颠倒或其他区域的文明。(0分)(2)史实(10分)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转折。1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政治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来临。政治与经济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
17、形成。答案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性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按与题意相符程度给分)早期殖民扩张、英国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德国统一、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的具体内容。其他答案。(0分)组织(3分)答案1:时间准确,按阶段叙述且成结构。(3分)答案2:以上三要素缺一。(2分)答案3:只具备以上某一要素。(1分)其他答案:(0分)9.(2011广东高考)(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
18、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二: 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年份国别18201875191319261931195219651985英国4555004171761.7美国3445405033205396.73.5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
19、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7分)【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工业革命和自由贸易的关系,同时要注意经济危机会影响一国的经济政策包括进口税率等问题。【参考答案】(1)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由材料一中“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可以知道,英国由于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产品增多,因此要求自由贸易。(2)根据材料二,1926年1985年美国的进口税率不断的下降,只是在1931年迅速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929年之前美国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但是在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提高了关税。在二战
20、结束后,美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经济霸主,倡导成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所以关税就逐渐降低。(3)区域一体化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出现阻碍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10. (2011北京高考)(28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图12英国煤产量增长图(1)结合材料和所学
21、,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解析】第一问根据图示直接概括即可;第二问可以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的变化需求作答(木材等传统能源煤)。【参考答案】(1)变化:英国煤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 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2010年考题1.(2010江苏高考)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
22、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解析】选C。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辟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地球是圆的等技术和理论上的突破。所以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2.(2010广东高考)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D.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寻找黄金和白银是新航路开
23、辟的主要动因,最先开辟新航路和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抢夺,而并非大西洋;继西葡之后,荷兰、英法也先后加入到殖民争夺的行列,教皇子午线的划定只是暂时承认了西葡殖民掠夺的成果。3.(2010山东高考)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火车是工业革命的成就,以蒸汽机改良为特征的工业革命不仅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使无产阶级形成和科学社会主义理
24、论的诞生,而且拉大了东西方的差距,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答案A符合题意。4.(2010广东高考)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上述证据体现了交通、商品、人员和资本,在欧、亚、美几大洲之间,或者说全球间的流通,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的表现。5.(2010辽宁高考)表一,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
25、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表一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数量虽然减少,但产量和投资额都是增长,再结合表格中的时间“18701900”,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垄断组织形成。6.(2010辽宁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
26、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
27、说明文明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答案】(1)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对祖国做出了贡献。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需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2)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遗址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
28、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7.(2010浙江高考)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材料一(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
29、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并
30、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理解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和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及对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解读的能力。第(1)题的回答需要注意材料一中所给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正确回答。第(2)题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到社会生产对动力的需求,再结合所学回答。第(3)题既要从材料中概括又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要全面。【答案】(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
31、贸易提供了来源。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试验科学的长期孕育。(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009年考题1.(2009海南高考)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
32、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参与殖民扩张的国家最初是西、葡两国,后又荷兰、英法等,因此可排除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列强的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为主,与材料反映的不符,因此可排除C、D。2.(2009广东高考)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A
33、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现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字面上理解“乌木”,再结合所学,18世纪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殖民掠夺,其中黑奴贸易是重要的表现,因此正确的选项应为B。3.(2009江苏高考)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
34、。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所指,即“1500年至1763年”这段历史的地位,符合这段历史期间的历史事件有A、B、D三项,工业革命以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为开端,从实际上可以判断不能佐证作者的观点。4.(2009宁夏高考)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解析】选A。本题以工业革命
35、成果和思想文明成果的一个类比切入,体现了高考对世界整体史观的关注。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以工业革命的成果对世界的影响为铺垫,意在说明人类的思想文明成果也在影响整个世界,B、D两项没有能够抓住核心观点,而C项忽略了共产党宣言,故答案选A。5.(2009海南高考)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始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读懂材料,题干强调的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36、起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那么它的时间就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所以选C。6.(2009江苏高考)右图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一幅画,它最可能创作于( )A.18世纪末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后期D.20世纪初期【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的能力。从画中可以观察到有了飞机,而飞机较普遍的认为最早是由美国的莱特兄弟在1903年发明的。所以正确选项是D项.7.(2009北京高考) “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封建主势力加强 劳动人民日益贫困A B 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新航路开辟后引起了“价格革命”,此过程加速了欧洲封建地主阶级的衰落和资产阶级的兴起。8.(2009重庆高考)下列对图7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B项在图中体现不出来,故答案为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