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浙江专用)章末练习: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047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浙江专用)章末练习: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浙江专用)章末练习: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浙江专用)章末练习: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浙江专用)章末练习: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浙江专用)章末练习: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浙江专用)章末练习: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浙江专用)章末练习: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浙江专用)章末练习: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过关检测( 二 )地球表面形态学考层级下列是某同学经过地貌观察绘制的四幅地理素描图。读图,完成12题。1四图中,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甲B乙C丙 D丁2四图中,最有利于农业生产以及发展城市的地区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1.C2.B第1题,读图可知,图甲是峡谷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乙是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图丙是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丁是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和城市都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区。多数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形成的,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34题。3

2、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风向垂直地面支离破碎土墩奇形怪状A BC D4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A山东 B云南C新疆 D广东解析:3.D4.C第3题,本题考查雅丹地貌特征。结合图示判断,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正确;垄槽延伸方向应与盛行风风向一致,错误;地面支离破碎,正确;受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正确。D正确。第4题,本题考查雅丹地貌的分布。多数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形成的,说明雅丹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C正确;山东、云南

3、、广东位于季风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A、B、D错误。河流蛇曲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其形状似希腊字母。在永和的晋陕大峡谷中,却存在特殊的嵌入式蛇曲景观(如图)蛇曲嵌入地下岩石中。据此完成56题。5一般蛇曲进一步发展,会使该段河流()A曲度不断减小B最终可能自然裁弯取直C流速逐渐增大D含沙量会先增大再减小6推断晋陕大峡谷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是()A地壳断裂下陷,河流流经低矮处且不断下蚀和侧蚀B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形成峡谷并继续侧蚀形成曲流C河流侧蚀形成曲流,地壳下陷形成谷地并继续下蚀D河流侧蚀形成曲流,地壳抬升保留弯曲并继续下蚀解析:5.B6.D第5题,一般蛇曲形成后,河

4、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道的弯曲程度不断加大;流速逐渐减小;流水沉积作用增强,河流含沙量逐渐减小。A、C、D错误。与此同时,蛇曲扭转处上游与下游的河段也越来越接近,形成如瓶颈般的“地峡”。洪水来临时,地峡很容易被冲破,河水沿着裁弯取直后的捷径顺直地注入下游河道,B正确。故选B。第6题,嵌入式河曲的形成要先经历侵蚀与堆积,地壳的抬升是这种嵌入式蛇曲形成的重要原因。一条河流先是在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平原和盆地中形成了蛇曲,后来遇到了地壳的持续抬升,给了河流向下切割的力量,而河流的流动已经被束缚在早先形成的蛇曲之中,因此河流就保留着原有的蛇曲形态,一直向下切下去,直到深深地切到地壳的岩石圈中,看上去

5、好像嵌进去一样,D正确。故选D。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下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大窝凼”附近的岩石类型是()A侵入岩 B喷出岩C沉积岩 D变质岩8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质过程,顺序正确的是()A BC D解析:7.C8.B第7题,由材料可知,“大窝凼”附近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化学溶蚀而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C对,A、B、D错。第8题,喀斯特洼坑是厚厚的石灰岩层被流水溶蚀加剧的过程。观察四幅图:图和图中均有地下溶洞,区别在于图中的溶洞受溶蚀进一步扩大,且裂隙进一步发育,落水洞连通溶洞顶

6、部,故先后;图和图中溶洞顶部均塌陷,应发生在溶洞进一步扩大、落水洞发育之后;再区别图和图,图中溶洞空间更大,且顶部受风化侵蚀,岩石剥落,故先后。综上,喀斯特洼坑的形成过程是。B对,A、C、D错。下图为我国两地区的典型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9图示两地区典型地貌分别属于()A风成地貌、河流地貌B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C海岸地貌、冰川地貌D冰川地貌、风成作用10图示两地区典型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 B侵蚀C搬运 D堆积11下列地形区中,最可能广泛分布图示地貌的是()A江南丘陵 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解析:9.C10.B11.D第9题,是海蚀拱桥,应属于海岸侵蚀地貌,

7、地区有冰斗和角峰,应是冰川侵蚀地貌。第10题,图中为海岸侵蚀地貌,为冰川侵蚀地貌,因而都属于侵蚀作用。第11题,图中为冰川侵蚀地貌,应该分布在寒带地区或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有冰川地貌分布。下图为某年9月某地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A滑坡和泥石流 B地震和滑坡C火山和泥石流 D地震和火山13甲、乙、丙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C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丘陵地形,坡度大,地势起伏大解析:12.A13.D第12题,

8、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图中地质灾害气象等级最高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处和台湾山脉处,且受台风带来的降水的影响,因此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第13题,甲、乙、丙分别位于武夷山、雪峰山、南岭附近,三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为丘陵地形,坡度大,地势起伏大。14阅读考察报告,回答下列问题。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考察报告2018年11月17日 晴13 风力23级考察地点概况: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南与河北省交界处,有丰富的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溶洞景观,是北方地

9、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考察记录单:地点孤山寨石花洞类型地表岩溶地貌地下溶洞地貌景观地貌景观描述形态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物质组成以石灰岩为主以石灰岩为主色彩岩石呈灰褐色,可见漫山红叶岩石呈灰色、乳白色,有五颜六色的彩灯照耀地貌形成条件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而形成拓展学习: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种多样。搜集四幅地貌景观图,描述其景观特点并进行分类。(1)考察报告中处最可能记录的是_。(双选)A奇峰林立 B冰川广布C地势平坦 D地表崎岖(2)阅读考察报告,概括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3)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解析:第(1)题,由考察报告可知,处地表岩溶地貌(

10、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奇峰林立,故A、D正确,C错误。图中信息未见冰川发育,而且房山地区纬度、山体海拔较低,无冰川发育,故B错误。第(2)题,分析考察报告可知,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并探究其成因。第(3)题,分类并说出理由,合理即可。答案:(1)AD(2)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并探究其成因。(3)分两类。峰林、洪积扇为一类,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沙丘为一类,属于风成地貌。选考层级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

11、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堆积形成B风力侵蚀残留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D流水沉积作用2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原因是()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解析:1.D2.B第1题,由“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可判断先有流水沉积过程;后经风化、流水与风力侵蚀而成图片中地貌形态;流水沉积形成的地表会较平坦。故D正确。第2题,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大风的地区,迎风坡因风力强而侵蚀作用强

12、,破坏更严重而残留物少,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背风坡因风力小而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B正确。蛇形丘是一种冰水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脊部平缓,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大陆冰川是在两极地区发育的冰川)。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A中国 B巴西C加拿大 D澳大利亚4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A湖泊 B冰面河C塌陷沉积 D冰下河道解析:3.C4.D第3题,由材料可知,蛇形丘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因此该地貌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温度较低的陆地区域。加拿大纬度较高,有大陆冰川,C正确;中国、巴西和澳大利

13、亚纬度相对较低,不存在大陆冰川,A、B、D错误。第4题,在冰川消融期间,冰融水沿着冰裂隙渗入冰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河道。河道中的冰融水挟带的许多冰碛物不断堆积,堵塞河道。当冰体全部融化后,这种河道堆积物出露地表,成为蛇形丘。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冰下河道。故选D项。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金庸先生笔下的丘处机道长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1)推断丘处机道长登临之处的位置(选择图中序号)。(2)图示甲区域地貌风格独特,简要说明该地貌的主要特点。研究显示,甲区域地貌的物质组成主要为大气粉尘堆积物。(3)简要分析该地貌的形成原因。解析:第(

14、1)题,材料信息表明,登临之处位于太行山以北,西北荒漠地带以南。图中处不能“向南俯视太行诸山”;图中、两处既不能向南“俯视太行诸山”,也不能“北顾但寒沙衰草”;只有地符合题意。第(2)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形态判断,甲区域位于黄土高原,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地区,黄土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从而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当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较高。第(3)题,该地貌为黄土高原地貌,一般认为黄土高原是风力作用形成。黄土高原离西北沙源地区较近,强劲的西北风挟带来自其西北部荒漠、沙漠中的沙尘进入该地区,遇山地(太行山、秦岭等山地)阻挡,风力减小,大气粉尘沉降,经长时间风力沉积而形成高土高原。答案:(1)地。(2)黄土广布,规模大,千沟万壑,支离破碎。(3)西北风挟带来自其西北部荒漠、沙漠中的沙尘进入该地区,遇山地阻挡,风力减小,经长时间风力沉积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