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分数_(考试时间:4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第卷(选择题 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国商鞅实行军功授爵制度,其中规定:有爵位之人可以
2、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如无爵位“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该制度()A确立了新的等级秩序B受到贵族政治的影响C提高了平民参政的热情D表明宗法制根深蒂固【答案】B【解析】据材料“有爵位之人可以具有升官、抵罪和免除徭役的资格”,可知商鞅变法实施的军功爵制将爵位作为享受特权的条件,类似于世卿世禄制下以血缘作为特权的条件,故选B项;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还未建立新的等级秩序,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军功爵制,与平民参政关系不大,排除C项;军功爵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宗法制,排除D项。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商人参与政治,出将入相的现象,如管仲有身为齐相的权势,子贡有与诸侯“分庭抗礼”的礼遇,乌氏保有位比封
3、君的地位。这反映了()A商人阶层壮大瓦解宗法体系B专制王权形成依赖商业发展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等级秩序D农商并重思想得到广泛认可【答案】C【解析】据题干中“商人参与政治位比封君的地位”等信息可知商人地位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这主要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故选C项;宗法体系遭到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血缘关系的疏远,排除A项;专制王权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排除B项;当时重农抑商的思想尚处在形成时期,不可能广泛认可农商并重思想,排除D项。3历来的政治斗争本质上都是权力和利益之争,而政治制度则是实现和维护权力与利益的重要工具。以此角度来认识先秦时期的重要制度,下图图
4、中至依次应填入() A王位世袭制 礼乐制度 分封制 井田制B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礼乐制度 井田制C分封制 王位世袭制 礼乐制度 井田制D王位世袭制 井田制 礼乐制度 分封制【答案】B【解析】根据图1反映的“宗法制”“权力核心”等信息,结合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可知,王位世袭制体现了“权力继承”,分封制体现了“权力分配”,礼乐制度体现了“权力维护”,井田制是各种权力制度的经济基础,故选B项;礼乐制度是维护权力的制度,不能体现“权力分配”,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不能体现“权力维护”,排除A项;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不能体现“权力继承”,王位世袭制是权力继承制度,不能体现“权力分配”,排除C项;井田
5、制是各种权力制度的经济基础,不能体现“权力分配”,分封制是分配权力的制度,不能体现“权力基础”,排除D项。4据国语记载,管仲佐政,行考选制度,每年由乡长将乡中子弟之贤者报告给国君,国君召见,试以官职,成绩好的可以上升到“上卿之赞”,“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这表明春秋时期()A墨家思想得到认可B宗法制度走向瓦解C选官制度得以确立D贵族政治受到冲击【答案】B【解析】根据“行考选制度”“试以官职,成绩好的可以上升到上卿之赞”等信息可知,优秀的乡中子弟通过国君主持的考试,可以做官任职,这表明春秋时期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逐渐走向瓦解,故选B项;管仲推行的“考选制度”,体现的是法家思想,排除A项
6、;春秋时期仍然以世卿世禄制为主,题干中反映的“考选制度”并没有得以确立,排除C项;春秋时期贵族政治仍是当时社会的主要政治形态,管仲在个别诸侯国推行的“考选制度”不会对贵族政治造成冲击,排除D项。5西周的国家制度和政府机构较之商代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君统宗法化、王权专制化、封国宗亲化。下列叙述可印证“君统宗法化”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文王孙子,本支百世”D“王后无嫡,则择立长”【答案】C【解析】西周时期“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即周文王的后代,按照嫡庶秩序,百代传承,强调了周王室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传承秩序,体现了君统宗法化,故选C项;“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指分封
7、制,体现的是封国宗亲化,排除A项;“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指井田制,是宗法分封制的基础,排除B项;“王后无嫡,则择立长”只是宗法制的具体内容,没有体现君统的传承,排除D项。6商朝王位的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原则。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但传末弟之子抑或传其先兄之子,似无定制:多数是传末弟之子,但有不少例外。这表明商代()A宗法分封制初步形成B宗法制度已经出现C王位世袭制并未确立D世袭制并不成熟【答案】B【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分封制的相关提及,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商朝王位的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原则。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
8、后传子”可知,宗法制度在商代已然出现,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商朝王位的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原则”可知,王位世袭制在商代已然出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商朝王位的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原则。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可知,商代的世袭制已较为完善,故D项错误。7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 。据此可知,在秦朝()A君主专制制度创立B中外朝彼此牵制监督C“三公”分工明确D地方自主权力过大【答案】C【解析】仿效中央政府,用“守”、“尉”和“监御史”,分别掌管地方民政、
9、兵事和监察,分别对应中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公”分工,说明“三公”分工明确,故选C项;君主专制制度的创立是指创立皇帝制度,材料的内容是指郡的官员的分工,排除A项;中外朝彼此牵制监督是在汉朝,不是在秦朝,排除B项;秦朝的郡县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地方有一定的自主权,地方自主权受到中央的制约,排除D项。8秦朝法律答问载:“甲盗窃不满一钱,前往乙家,乙没有察觉,问乙方如何论处?不应论罪。如系知情而不加捕拿,应罚一盾。甲盗钱用以买丝,把丝寄存在乙方处,乙收受了,但不了解盗窃的事,乙方如何论处?不应论罪。”上述规定旨在()A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轻罪重罚以减少偷盗行为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以立法手
10、段维护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题干反映了秦朝对犯罪情形的分类做了明确而详实的规定,有利于维护被盗窃者的利益和社会稳定,故选D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权贵与平民若犯罪,不徇私情,排除A项;题干对犯罪情形进行了合理区分并合理定罪,没有体现轻罪重罚,排除B项;题干并未突出盗窃一定要判罪,以打击任何情形的犯罪,排除C项。9一般来说,汉代监察官只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以随时上书弹刻监察官。这表明汉代()A监察体制完备具有独立性B形成了对地方有效管理C建立了对监察的反向机制D监察体系具有多层次性【答案】C【解析】
11、根据材料“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知汉代对监察官的权力进行制约,建立了对监察的反向机制,故选C项;根据材料“一般来说,汉代监察官只拥有监察权而没有处置权。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可知汉代对监察官的权力进行制约,监察体制不具有独立性,排除A项;根据材料“对监察对象的处罚要报请所属长官,或与司法部门协调处理。各级官吏对监察官的行为也有监督作用”可知汉代对监察官的权力进行制约,形成了对监察官有效管理,并非“形成了对地方有效管理”,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层次性”是指程度由低到高的一种差别性,与
12、材料主旨“对监察官的权力进行制约”不符 排除D项。10汉武帝时期以“孝”名科,为儒生以“经明行修”入仕开启了大门;光武帝时为察举制度增加了“务授试以职”的规定,即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定官职,合格者方能举至中央。这一变化()A反映了官吏选拔程序更加规范B导致了选官标准的根本变化C消除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控制D有利于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定官职,合格者方能举至中央”,说明察举制发展的内容更加务实、程序更加规范,故选A项;根据材料“以孝名科经明行修”、“察举的茂才、孝廉”,表明选官的标准未发生根本性的变
13、化,仅是增加“授试以职”,排除B项;根据所学,察举制下容易任人唯亲、形成小利益集团,排除C项;材料的变化有利于选拔官僚队伍需要的人才,与行政效率提高不存在直接必然的联系,排除D项。11秦汉代发行铸币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发行时间 名称 重量 币面文字 是否垄断发行 自秦延续 秦半两 半两 半两 否 文帝五年(前175年) 四铢钱 四铢 半两 否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 三铢钱 三铢 三铢 不准私铸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郡国五铢 五铢 五铢 由郡国垄断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 赤侧五铢 五铢 五铢(带红色镶边) 由中央垄断 表中铸币变化反映出()A汉承秦制,但有损益B王国问题的日趋
14、严重C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D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答案】C【解析】材料中国古代货币从不垄断发行到汉武帝时期由中央垄断,说明汉代经济管控能力逐渐增强,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故选C项;从秦朝不垄断发行到汉武帝时期由中央垄断,没有汉承秦制的关系,排除A项;汉朝中央垄断铸币权,说明加强对王国的控制,有利于解决王国问题,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央对铸币权管控,没有体现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排除D项。12表一 记述 出处 “方六里为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五部命之曰聚。聚有市五聚命之田乡” 管子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直,其事乱” 国语齐语 “不以农战,则无官爵” 商君书 “夫籴,
15、二十病用,九十病农。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籴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史记货殖列传 表一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A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先秦时期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先秦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答案】B【解析】四则史料均未涉及“百家争鸣”现象,故A项错误;四则史料分别反映了市的设置、对士农工商四民的管理、以农战授爵、农末并重的思想,体现了先秦时期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正确;史料一无法体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故C项错误;史料三反映了以农战立国的思想,不能体现“重商
16、”,故D项错误。13老子主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孟子向滕文公宣讲:仁政应该从恢复西周井田制着手,因为井田制下人人都有一块份地,贫富分化不甚显著。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道家经济思想比儒家激进B和谐安定是重大社会关切C儒家民本思想植根于道家D道家和儒家治国理念趋同【答案】B【解析】材料中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孟子主张仁政,目的都是建立和谐安定的社会,故选B项;材料中老子论述的是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并未提及其经济思想,排除A项;儒家民本思想根植于商周时期的民本思想,而非道家,排除C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儒家提倡德治、仁政,二者理念并不趋同,排
17、除D项。14 “今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既已具矣,大人肃然奏而独听之,将何乐得焉哉?其悦将必与贱人,不与君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上述观点的提出者最有可能是()A孔子B韩非子C庄子D墨子【答案】D【解析】材料大意是现在大钟、鸣鼓、琴瑟、竽笙各种乐器,既已齐备,大人们独自安静地听着奏乐,将会得到什么乐趣呢?不是与君子一同来听,就是与贱人一同来听。与君子同听,就会荒废君子的听狱和治理国事;与贱人同听,就会荒废贱人所作的事情,即墨子的“非乐”主张,故选D项;孔子主张“仁”,坚守与传承礼乐文化,排除A项;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法、术、势相结合,加强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18、,排除B项;庄子主张“齐物”“逍遥”,排除C项。15(2020高考全国卷模拟考试24)孔子施教的地区主要在鲁(今山东),讲学游学的足迹主要是在陈、宋、曹、郑、卫等地,墨子在宋,荀子在赵。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B先秦黄河流域经济相对发达C宗法分封等级制度趋于瓦解D学在官府逐渐走向学在民间【答案】B【解析】据材料“孔子施教的地区主要在鲁(今山东),讲学游学的足迹主要是在陈、宋、曹、郑、卫等地,墨子在宋,荀子在赵”,可知诸子百家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这些诸侯国思想的活跃,故选B项;材料强调诸子百家的活动区域,并不是学
19、术的繁荣程度,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并不是政治制度,排除C项;百家争鸣的出现说明已经学在民间,并不是逐渐走向,排除D项。16(2020山东高考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无礼义,则上下乱”“义者,君臣上下之事”可知此时孟子和韩非子所说的“义”是君臣之间做事情的原则,实质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故选D项;秦朝确立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孟子“养浩然正气”强调衡量道德修养的标
20、准,与“无礼义,则上下乱”不符,排除B项;西周时期的礼为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与材料所述时间“战国时期”不符,排除C项。17春秋时期,齐人陈不占听闻国君有难欲奔赴救援,但因害怕而浑身发抖。他的车夫劝道:“怯如是,去有益乎?”不占曰:“死君,义也;无勇,私也。不以私害公。”最终他在赴君难的途中“闻战斗之声,恐骇而死”。时人对陈不占的评价最有可能是()A胆小懦弱B仁者之勇C愚忠可笑D知机识变【答案】B【解析】陈不占为国君牺牲自己,履行了道义准则,遵循了“忠恕之道”,是“仁者之勇”的表现,故选B项;陈不占固然胆小但依然“赴君难”,表明他不软弱,排除A项;陈不占 “赴君难”在当时是“仁义” 之举,符合潮
21、流,排除C项;知机识变指能了解、掌握时机,识别、适应时局的变化,这显然与“赴君难”不符,排除D项。18下表反映出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学派 主张 儒家 以德治国:有德行的君主能治理好天下 道家 以道治国:遵从规律,无为而无不为 墨家 以爱治国: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法家 以法治国:制定法律、制裁民众不法行为稳定社会 A重建政治秩序B变革政治制度C发扬民本思想D构建官僚政治【答案】A【解析】材料中“以德治国、以道治国、以爱治国、以法治国”都体现了“治”,即治理好天下,构建稳定的政治局面,故选A项;据所学,儒家不提倡变革,排除 B项;材料(法家)“制裁民众”没有体现民本,排除C项;官僚政治重
22、要的特征是官员的任命和选拔不再依据血缘,材料体现是各家的治国主张,排除D项。19表1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儒、法部分思想家对“天道”与“人道”的相关认识。由此可见()表1 派别 认识 道家 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儒家 孟子离娄“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仁心)者,人之道也” 法家 韩非子心度“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家思想家们还提出“循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量可能、务明易”等立法原则 A天道更侧重人的主观能动性B人道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C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D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相互对立【答
23、案】B【解析】根据材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仁心)者,人之道也”“循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量可能、务明易”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道、儒、法部分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强调“人道”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故选B项;根据材料“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仁心)者,人之道也”可知人道更侧重人的主观能动性 ,并非“天道”,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诸子思想在天人关系上具有某学相同点,但并非“具有同源异流”特征,排除C项;根据材料“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仁心)者,人之道也”可知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相互统
24、一,并非“对立”,排除D项。20汉初存在多种社会势力,包括六国宗室和贵族后裔、私人豪富、强宗豪右、封君、军功地主等。这些社会势力形成各自的社会秩序,与国家对立甚至冲突。这种状况()A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体制B使国家陷入分裂割据状态C说明土地兼并严重威胁政权稳固D影响了董仲舒的学术方向【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这种状况说明地方势力强大、迫切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对此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主张,故选D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不可能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体制,排除A项;这种状况只是使国家面临陷入分裂割据状态的危险,但并未真正陷入这种状态,排除B项;土地兼并指的是土地愈来愈集
25、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21(22分)(2020北京昌平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秦朝的大一统 材料一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结合文字内容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 (10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6分)【答案】(1)史料类型:材料一是文献史料,材料二是实物史料。(4分)价值:史记中记载的秦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得到了出土的铜诏版铁权和秦简的印证。文献
26、史料和实物史料的结合有助于历史的研究。 (6分)(2)历史意义:秦统一后,在政治上创立了皇帝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其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经济交流。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12分)【解析】(1)第一小问史料类型,由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得出文献史料,由材料二“秦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里耶秦简”得出实物史料。第二小问价值,由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材料二“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迁陵洞庭郡”
27、得出史记中记载的秦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得到了出土的铜诏版铁权和秦简的印证;由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记述内容的结合得出有助于历史的研究。 (2)由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材料二“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得出秦统一后,在政治上创立了皇帝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其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由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得出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2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战国时代,百家并起,而秦是用商鞅而强国,用李斯而得天下的。秦始皇又力主任法为治,这时候,法家之学,自然盛行。在
28、汉初,最急切的要求,便是休养生息,黄老清净无为之学,当然要见重于时。所以虽有一个叔孙通,制朝仪,定法律,然而只是个庙堂上的事,至于政治主义,则自萧何、曹参,以至于文帝、景帝,都是一贯的。武帝是个好大喜功之主,什么兴辟雍、行巡守、封禅等,在他都是不惮劳费的。于是儒家之学,就于此时兴起了。武帝既听董仲舒的话,表彰六艺,罢黜百家。又听公孙弘的话专为通五经的博士置弟子。于是在教育、选举两途,儒家都占了优胜的位置。于是“一经说至百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儒家之学遂臻于极盛了。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一角度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战国到秦
29、汉的变迁推动了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3分) 战国时期,诸侯并立,战乱频繁。法家强调集权专制,主张奖励耕战,适应了各国富国强兵的现实需要。商鞅、李斯等法家人物在秦国受到重视,推动了秦国的强大。秦朝建立后,法家思想成为巩固集权统一的主要思想武器。西汉初年,社会凋敝,急需恢复国力。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奉行黄老无为思想,执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武帝时期,国力日益强盛,但也伴随着王国和匈奴威胁的加剧,专制集权统治面临挑战。董仲舒适应时代需要,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新儒学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学成为教育、选官的思想基础,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12分) 综上可知,学者对战国到秦汉时期社会主流思想演变影响因素的认识,体现了唯物史观,具有合理性。(3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设问要求首先从一个角度或整体评析材料中的观点,据材料“战国时代,百家并起”、“秦始皇又力主任法为治,这时候,法家之学,自然盛行”、“在汉初,最急切的要求,便是休养生息,黄老清净无为之学”、“武帝既听董仲舒的话,表彰六艺,罢黜百家”,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主流思想是不一样的,可以从整体上提取观点“战国到秦汉的变迁推动了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然后分别对不同时期主流思想兴起的背景、影响等展开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呼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