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026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一、基础巩固(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名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这个观点的本质是想通过战争使英国A鸦片贸易合法化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它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供应地,这就是材料中的所谓保护“商务”的本质,故答案为D项。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不仅仅是因为鸦片贸易,排除A项;由于对中国走私鸦片,英国对中国存在贸易顺差,排除B项;鸦片战争之前中英已有贸易往来,排除C项。

2、2林则徐在给英国女王的信中写道:“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贵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观历次进贡表文云:凡本国人到中国贸易,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平恩待等语。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称者,赖有此也。”这反映了林则徐A主张与英国通商贸易B坚持“闭关锁国”政策C熟悉英国的政治制度D具有“天朝上国”思想【答案】D【解析】从材料“历次进贡”“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平恩待”中可以看出,当时林则徐仍然有“天朝上国”的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英之间的贸易和“闭关锁国”政策,故排除A、B两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早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就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英王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实权,故C项错误

3、。3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如下表。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1841年1月6日贵州1000广东1842年3月24日甘肃1000浙江1842年6月1日山西1000江苏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D清军装备落后且训练不足【答案】A【解析】由表格中清政府从各省调兵增援东南沿海的执行情况可知,其时间间隔大,调出、调往省份路途遥远且调出的兵员人数很少,由此可知,清朝的军事动员体制落后,A项正确;题干表格只提供了贵州、甘肃和山西三省的调兵情况,无法体现出“全民动员”,B项错误;题干并

4、未提到清朝的军备情况,C、D两项错误。4有学者指出,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A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B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C引发了中国内部的革命运动D刺激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意识【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引起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思想观念、经济结构等一系列的变化,使中国由独立完整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是最深刻的影响,故选B。5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从外交角度来讲

5、,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中国同意打开门户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这封信最早当写于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以后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涉及长江口岸的开放和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等内容,这与天津条约有关,所以C项正确。6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的统治中枢在北京。第

6、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故选B。7“当默深(魏源)先生之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这里所说的“实倡先声”是指A组织编著四洲志,引导国人了解世界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C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D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编著了海国图志,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故C项正确。A项是林则徐的活动,排除;B项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D项指的是资政新篇,排除。8著名学者李时岳认为,他们“认识了在当时世界潮流下改革的主要方向:向西方学习”,但其“人单

7、力薄,在权贵的压抑下不能有所作为,主张只不过成为一种珍贵的思想资料在历史文库里闪闪发光”。材料中的“他们”A注重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C主张兴办实业挽救国家D强调兴民权以启迪民智【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他们”属于早期地主阶级抵抗派,早期地主阶级抵抗派侧重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但其主张未能付诸实施,故答案为A项。早期维新派已“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实业派主张“实业救国”,维新派“强调兴民权以启迪民智”,故排除B、C、D三项。9徐继畲曾说:“逆夷以商贩为生,以利为命,并无攻城掠地、割据疆土之意,所欲得者中国著名之马(码)头,以便售卖其货物耳

8、。”他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掠夺工业原料B割占中国领土C进行资本输出D抢占商品市场【答案】D【解析】徐继畲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并非为了割占疆土,而是为了占领商品销售市场,D项正确,B项错误。A项不符合“以便售卖其货物耳”,排除;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侵略的目的是资本输出,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拓展提升(单选3个,每个5分;材料解析题2个,13题12分,14题28分)10(2018天津文综,5,4分)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

9、帖服。”这表明当时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A【解析】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具结承诺不再夹带鸦片并且被发现夹带鸦片甘愿接受处理,体现出清政府禁烟态度坚决,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各国政府对禁烟政策的态度,也不能说明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B、C两项错误;当时列强还未获得在华治外法权,D项错误。11(2017江苏单科,6,3分)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不均B莠民

10、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从材料信息看,耆英认为,官吏“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是不能抵御外寇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折射出清政府吏治败坏,故选D项。材料信息未涉及贫富不均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莠民作乱,故B项错误;“民性懦弱”是百姓不敢“闹事”的原因而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121842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A中国近代印刷业滞后B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C社会变革意识淡薄D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答案】C【解析】海国

11、图志“在国内几无反响”,所以印数不过千册,不是因为中国近代印刷业滞后,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故B项错误;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在中国反响低迷,但在日本畅销,中日之间的对比体现了中国社会变革意识的淡薄,故C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需要,故D项错误。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一 近代中国沦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民族的深重灾难,国家的积弱不振,社会的贫弱穷困,正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李文海先生曾形象地指出:“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像蚊子吮血似的将坚船利炮的尖刺刺入近代中国的孱弱肌体,造成近代中国的

12、大出血”。摘编自李育民血写的条约与近代中国材料二 只有蒋廷黻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谈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时明确说:“条款虽很多,主要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他认为开放通商,密切与西洋的关系是必要的,关键是要自己振作。在看到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这点上,他是先驱者。袁南生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不平等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主要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4分)(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认识。(4分)【答案】(1)影

13、响: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2)另一面:加强了中国同外国的联系,推进了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4分)(3)认识: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起了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4分)。【解析】第(1)小题,从材料“近代中国沦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民族的深重灾难,国家的积弱不振,社会的贫弱穷困,正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中可以概括出答案。第(2)小题,从材料“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密切与西洋的关系是必要的,关键是要自己振作”可以分析出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第(3)小题,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近代西方列强对

14、中国的侵略起了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14(28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材料一 17世起中叶,欧洲出现了以法律条约为基础的新型国家平等关系秩序。然而这一新的国家秩序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又形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际秩序”。西方将暴力强权灌注到条约形式之中,用有悖于国家主权原则的条约制度,不断将更多的国家纳入新的“世界国际秩序”之中。18世纪末,英国商人和政府开始谋划与中国建立条约关系;1816年,带着“将公司贸易建立于安全、稳固和平等的基础上”的使命来到中国的英国代表阿美士德,却连嘉庆的面都没有见到便被送回。此时,英帝国开始放弃长期实行的和平协商方式,用武力与中国建立条约制度

15、的與论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普遍形成。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材料二 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19世纪60年代后,英、美等国分头向清政府递交一项声明,对各省执行条约的状况表示不满,并向清政府提出警告。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1884年,总理衙门表示:“惟我中国办事,均系十分遵约,一本万国公法而行。”至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

16、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方“世界国际秩序”的主要特征(8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期,英国将中国纳入“世界国际秩序”的历史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变化作出简要评价(5分)。【答案】(1)特征:以欧洲强国之间相对平等、尊重主权的国家关系为基础;在对欧洲以外地区不断进行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形成;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作为秩序的维系手段;世界国际秩序伴随着强国力量对比与殖民扩张加剧而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之中。(8分)背景:工业革命对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大(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优势形成后自由贸易思潮的推

17、动;英国与中国和平协商市场开放的失败,英国对华贸易逆差局面未能改变;英国以印度为中心的亚洲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传统朝贡体系(华夷秩序)与西方“世界国际秩序”的内在冲突;清王朝走向衰落。(12分)(2)变化:从因对国际法的无知而漠视条约到有意识遵守、利用国际条约再到谋求修改不平等条约。(3分)评价:清政府对近代条约由漠视、遵守到合理利用,一方面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反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的见证;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被动融入世界,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对外关系的近代化和中国社会的进步。(5分)【解析】第(1)小题第一小问,特征,根据题文信息“17世起中叶,欧洲出现了以法律条约为基础的新型国家平

18、等关系秩序”、“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又形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际秩序”、“西方将暴力强权灌注到条约形式之中,用有悖于国家主权原则的条约制度,不断将更多的国家纳入新的世界国际秩序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背景,将时间定位在19世纪上半期,根据材料一信息“英国代表阿美士德,却连嘉庆的面都没有见到便被送回”并结合英国的经济、思想、殖民扩张等情况和中国的对外政策以及中英两国的政策、文化差异等思考作答。第(2)小题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信息从“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到“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再到“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等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评价,一分为二的进行,既要看到它是屈辱外交的见证,也要看到危机中存在的机遇,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对外关系的近代化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