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清二中 历史学科 编题人 高泽峰 审稿人 闫明刚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用三个子目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教材一方面系统介绍了各项政策的的发展演变历程;另一方面介绍中国古代政策对近代社会的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的基本知识。(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经济政策,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用历史唯物主
2、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以及土地制度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2、过程与方法(1)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2)初步掌握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等探讨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3)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讨论评价“重农抑商”“海禁”“闭
3、关锁国”等政策所带来的影响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体察农民生活的艰辛。(2)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产生的背景,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正确评价“重农抑商”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3)理解古代中国的哪些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认识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4)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和危害,培养和树立开放的世界观。(5)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农、工、商的关系,认识国家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自觉维护改革开放局面,对新生先进生产力及新生事物要呵护、宽容,并自觉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6)以史为鉴,在国
4、家独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富强。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 “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四、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为我们授课的重点。五、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项政策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
5、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练习。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2004年农民阿牛在承包的10亩土地上种植玉米,总产量约3000公斤。它认为种玉米无利可图,2005年他把土地卖给小强建房子。教师可以设问:阿牛收获的玉米将如何分配?试评价阿牛的卖地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土地所有的几种形式(国家的还是集体的,或是个人的),区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从而导入新课。(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中国古代土地制
6、度的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了,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1)含义:井田制形成于商代;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夏、商、周时期,国君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君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井田”(又称公田)里集体劳作。井田制的实质就是王田制,即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
7、它是国君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2)瓦解: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从西周中期开始的土地关系的松动,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标志:鲁国实行“初税亩
8、”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1)形成: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2)分类:按土地占有形态分类,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如均田制,即是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作为征收赋税、增加国家收入或壮大军队、维护统治的依据。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其特点是个人所有,土地可以买卖。由此,土地兼并成为封建社会不可避免也无法根除的现象。小农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占有很少土地。其中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国家政权控制部分土
9、地,小农土地私有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3)措施: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二、“重农抑商”【合作探究】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原因: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商农争劳力)2、目的: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维护基础,征收赋税)3、演变:(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措施: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
10、工商业,为末业;(农本商末)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国家控制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作用: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同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西汉汉武帝大规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促进西汉国力的强盛。(3)明清继续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明清固守)内容:明太祖和雍正帝沿袭“重本轻末”治国理财思想;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常经营。影响: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
11、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重农抑商”政策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4、评价:积极作用:重农,能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中也发挥过巨大作用,比如商鞅变法时期秦发展最为强大,汉武帝时国力强盛,都与此项政策有关。消极作用: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从政府行为与经济自身规律来看,抑商政策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束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12、阻碍了社会进步。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作用各有侧重。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为主。三、“海禁”和“闭关锁国”【合作探究】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并从积极和消极正反两方面对闭关锁国政策予以评价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频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材料二:顺治二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海船悉行烧毁,寸板不准下海。凡溪河装栅栏,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12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
13、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材料四: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海禁”和“闭关锁国”:1、明代的“海禁”:(1)原因:倭患日本武士流为浪人,他们与走私商人勾结,在中国沿海进行走私、抢劫。倭寇与东南沿海当地土豪、奸商、海盗勾结,构成倭患,危及到明朝统治。因此,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2)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3)实质:闭关锁国。2、清初
14、厉行“海禁”:(1)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2)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3、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2)内容: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并不是禁绝海外贸易。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时只开广州一处通商,并设立政府特许的贸易机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3)后果: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
15、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家的安全。拓展提高:(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前三课的内容,分析一下古代的经济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需要的条件有资金、市场、劳动力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都限制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这些条件。(2)教师还可以情境设置:夕阳与曙光。引导学生进行17-18世纪中西方比较。比较一:政治方面 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
16、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比较二:经济方面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比较三:文化方面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落时,伽利略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晋剧范进中举 教师可以设置问题:17-18世纪中国显露出哪些危机?中 国西 方政治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8世纪中后期开始工业革命对外关系“海禁”、“闭关锁国”;闭目塞听,盲目自大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17、思想文化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解放(四)教学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本单元古代经济制度的特点,以及17-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明清(鸦片战争前),随着中国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在自然经济的母体内,产生出一种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的萌芽。这种萌芽显露出向近代工业文明演进的曙光,体现了中国近代前夜的发展。但是,由于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的压制阻碍,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能迂回曲折地缓慢发展,未能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洪流。最终,中国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中衰落。当堂检测1、(2010年广东卷文综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
18、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2、(2010年浙江卷文综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3、(2010年海南卷历史3)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w_w w. k#s5_u.c o*m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4、
19、(2010年四川卷文综16)“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答案C B C D(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航路的开辟。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课后练习。九、板书设计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土地国
20、有制井田制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二、“重农抑商”1、原因:(商农争劳力)2、目的:(维护基础,征收赋税)3、演变:(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2)西汉汉武帝大规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3)明清继续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明清固守)4、评价: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作用各有侧重。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为主。三、“海禁”和“闭关锁国”:1、明代的“海禁”:(1)原因:倭患(2)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3)实质:闭关锁国。2、清初厉行“海禁”:(1)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2)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
21、人民片板下海。3、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2)内容:严格限制对外贸易。(3)后果: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家的安全。十、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通过学习,认识到封建制度
22、的落后性,明确封建制度束缚商业发展的原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教学中的不足,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参与课堂教学,以便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学校临清二中学科历史编写人高泽峰审稿人阎明刚课前预习学案设计 一、预习目标1、了解中国土地制度发展演变的发展概况。2、认识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即影响。3了解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危害。二、 预习内容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 所有。2、奴隶社会:井田制(1)性质:奴隶社会的 制度。(2)内容国王把 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 。受封者要向国王缴纳 。庶民和 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耕地成方块,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3
23、)瓦解由于 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开垦为 。 使 关系进一步发展。井田上耕作的 不断减少。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1)背景:井田制遭到破坏。(2)过程公元前594年,鲁国 的改革实际上承认了 合法性。战国时期秦国的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 。(3)弊端:土地兼并原因:地主依靠 ,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危害:造成社会 ,社会动荡不安。抑制a.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 ,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 ,限制 。b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 和 多寡收取赋税。二、“重农抑商”1、含义: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 生产,限制 的发展。2、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和与农业争夺 、影响 甚至危及到 等问题。3、目的:保护 和小
24、农经济,确保 和地租征收,巩固 。4、提出:战国时期, 首倡。5、发展(1)西汉、原因:经济凋敝, 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措施:汉武帝推行 、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 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 的势力。(2)、明清措施:封建政府依然固守 政策,继续实行 ,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阻碍 的发展。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朝“海禁”(1)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 ,危及统治。(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 ,对外贸易只能在 主持下进行。2、清代“闭关锁国”(1)原因对付东南沿海的 。清政府认为天朝大国无需与 贸易。(2)表现:政府厉行 ,禁止 。(
25、3)危害妨碍了 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 ,阻碍了 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 。 课内探究学案一、 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的基本知识。(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经济政策,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以及土地制度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征。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26、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二、学习过程1、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指名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2、合作探究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1)含义:(2)瓦解:原因:根本原因周王室衰微由于战争频繁, 。标志: 3、封建社会: (1)形成:(2)分类:按土地占有形态分类,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地主土地私有制:小农土地私有制:(3)措施: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二、“重农抑商”【合作探究】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海禁”和“闭关锁国”【合
27、作探究】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并从积极和消极正反两方面对闭关锁国政策予以评价3反思总结:明清(鸦片战争前),随着中国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在自然经济的母体内,产生出一种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的萌芽。这种萌芽显露出向近代工业文明演进的曙光,体现了中国近代前夜的发展。但是,由于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的压制阻碍,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能迂回曲折地缓慢发展,未能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洪流。最终,中国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中衰落。当堂检测1、(2010年广东卷文综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
28、,“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2、(2010年浙江卷文综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3、(2010年海南卷历史3)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w_w w. k#s5_u.c o*m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4、(2010年四川卷文综16)“重农抑商”
29、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答案C B C D课后练习与提高一、 选择题1、(2010年浙江卷文综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
30、“海禁”政策2、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上述言论A指出了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B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2、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BA禁止走私贩运B抑商、海禁C重农抑商D保护深林、渔业资源3、“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主张重农抑商倡导依法治国力求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利益A、 B、 C、 D、4、中国古代历朝大都
31、强调重本抑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其目的是发展农业 发展商业 限制商业 限制城市贸易A B C D5、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农民受到残酷剥削,购买力极低地主商人投资于土地,手工业生产资金短缺科学技术不发达,手工业产品质低价高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A B C D6、“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7、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B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C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D巩固
32、封建统治8、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造成的结果中不包括A市场狭小B原料不足C劳动力缺乏D资金短缺9、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私有权B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C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铁犁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10、(2010年海南卷历史26)(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
33、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太祖)赦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势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偻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w_w w. k#s5_u.c o*m(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6分)1-9答案C B A D B D D C D10、答案要点:(1)扶持商人;保护商人;利用商人。(4分)(2)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重视农业,防止弃本逐末;一定程度上保护商人,为特殊需要利用商人,保证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妨碍商业的正常发展。(6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