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其原因是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 天主教不断拓展势力,与封建王权争夺势力 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 天主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及社会生活方面形成了大一统神权统治A B C D2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卡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
2、建主的利益 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3德国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天主教会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B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的政治主张 C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试验 D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压榨4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在于( )A揭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B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 C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D提出了“因信称义”的思想5.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3、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6.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7“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8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农民阶级和马木鲁克封建统治
4、集团的矛盾奥斯曼帝国和马木鲁克势力的矛盾 A B C D918世纪末,英法侵略埃及的根本原因是 A埃及战略地位优越 B埃及国力衰弱C出于建立殖民地、拓展市场、倾销商品的需要D拿破仑的个人野心10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是( )埃及面临着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 埃及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外来入侵 马木鲁克反动势力控制着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社会的安宁 1805年阿里被拥立为帕夏,建立了阿里政权A B C D11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
5、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据此,你认为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马木鲁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C穷兵黩武、对外扩张 D欧洲列强的干涉12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改革中,规定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都由自己亲自任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A 咨议会没有实权 B 维护专制集权 C 仍仿效欧美民主制度 D 改革了政治机构13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工业发展的重点是( )A民族工业 B官办工业 C纺织工业 D军事工业14穆罕默德阿里政治改革的影响有结束了分裂割据 加强了中央集权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A B C D 15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
6、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16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 )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17、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对资本主义的主要作用是()造成资本的集中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强化了中央集权A. B.
7、C.D.18、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俄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农奴的地位有所提高19.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行改革B.废藩置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C.倒幕派掌握政权,进行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D.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20.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习气”,“其弊害大不
8、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消防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21、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22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
9、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23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24.俄日两国以改革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其主要原因都是A.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C.封建建统治基础牢固,没有发生社会危机 D.人民的反抗斗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25、通过三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的胜利,日本树立了东亚强国的地位。这三次对外战争是 、占领台湾 、侵略朝鲜 、甲午
10、中日战争 、日俄战争A、 B、 C、 D、26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最能说明:A日本实行征兵制B日本实行募兵制C日本以武士道精神来教育熏染军队D日本积极准备对外扩张27、“大阪富豪一怒,天下诸侯惧惊。”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幕府统治已经被推翻 B、商品经济快速发展C、日本民族危机严重 D、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强大28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对外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A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
11、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2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30.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12、”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32、“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A、烈士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33、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最能说明的是( )A、康有为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 B、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
13、产阶级先天性的政治软弱34、戊戌变法运动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了民族危亡 B推动了政治改革 C发展了社会经济 D推进了思想启蒙35.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B.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C.维新派的软弱妥协 D.帝国主义的破坏第卷(非选择题 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1868年日本天皇颁布五条誓文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放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
14、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4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4分)(3)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个改革都遇到这个难题。请运用你所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
15、的?(4分)(4)依据材料三,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2分)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领导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却又被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暗杀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亚历山大二世开始改革的时候,中国也掀起了一场“自强”运动。两国都在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变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材料二认为中国“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的理由是什么?(2分)(3)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中国“自强”运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4分)产生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二、材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