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一语文2022.04(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准考证号要填涂清楚。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卷的整洁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
2、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材料一:“饭圈”,即粉丝圈子,是由粉丝组成的群体。“饭”“粉丝”的第一要义是情感,是对特定的人或事物投入强烈的赞赏、爱慕或崇拜之情,也就是说情感是粉丝联结成“圈”的最初纽带。然而伴随着“饭圈”的野蛮生长,其赖以生存的情感被异化为狂热的非理性行为,随之而来的是以应援打榜、刷量控评、互撕互黑等现象为代表的流量争夺战,甚至为非法集资、诱导借贷等违法行为提供土壤,“饭圈”成为乱象丛生的“怪圈”。具有非理性和组织性特征的“饭圈”建构起和外部世界“有壁”的“黑话”体系,以“黑话”为媒介的信息分享和情感交流逐步强化群体和外部之间的区隔,巩固群体内部价值认同。如此
3、,“饭圈”不仅形成了成熟完整的产业链条,还生成了为诸多乱象背书的话语生产场,源源不断地生产极富蒙蔽性、煽动性的话语样态和价值观念,将唯利是图合理化,将违法失德合法化。“饭圈”渐成“怪圈”,是资本贪得无厌的表征,不仅扰乱文艺和经济秩序,还挑战公序良俗和法律底线,更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饭圈”通过消费性、非理性、组织性、专业性等属性,以及以“黑话”为核心的话语和意识形态体系建构起坚固的利益圈和价值圈,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方式难以撼动其根本。监管部门针对“饭圈”的一系列整治行动,正是从法律和行政等方面进行治理,通过发布相关规定、惩处违法主体、封禁违规账号、清理有害信息等形式,重拳打破“怪
4、圈”的坚固壁垒,引导“饭圈”经济和文化向着健康向上、和谐有序、风清气正的方向发展。每一个时代都有偶像,那本应是青少年获取自我投射和情感认同的载体,承载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奔赴更好未来的青春愿景,是激励青年人不断奋进的宝贵精神动力。而“饭圈”所关联的文化产业、网络经济、社群经济、粉丝经济则是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活跃经济局面、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在贡献国民经济产值、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相关产业在文化输出方面的巨大潜能,明星偶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借助的文化政治手段。由此观之,治理“饭圈”不是一竿子打死,而是堵与疏相结
5、合,趋利避害、因势利导。重拳出击是堵,涵育良好的文艺生态则是疏。(摘编自“饭圈”渐成“怪圈”,“破圈”势在必行)材料二:包括“饭圈文化”在内的娱乐圈种种乱象的出现,显然与一些人缺乏健康正大的审美观有关。由于一些人只知道追求世俗的欢乐,感官的愉悦和虚妄的幸福,审美趣味日趋平俗和杂芜,再加上碎片化、功利化造成的审美标准的单一和审美取向的混乱,结果所作所为离真正的美越来越远。而盲目跟风的青少年既缺乏判断力,更缺乏批判意识,对什么是恒久有价值的美远未形成明确的认知,加以心理上常渴望将虚拟理想和不切实际的欲望对象化,不仅以为追星并不出格过分,相反,还认为是都市时尚的当令趣味,由此主动接纳,积极传播,以抱
6、团取暖,结成内聚性极强的群体自傲,完全没有认识到因为抽空了意义或原本就没有赋予它意义,这种借助网络等移动互联技术结成的共同趣味,不过是“娱乐至死”的场景化的喧嚣而已。美育无疑是关于审美的教育,但更是关于情操的教育,关于心灵的教育。所以,我们要认真探索凸显美育价值并促使其落实的有效途径,结合时代精神和当代趣味,给青少年以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审美训练,从而培养其对美的感悟,以看破“颜值崇拜”和所谓“颜值即正义”的极端片面,看清资本提供的所谓“人设”不过是“滤镜偶像”,再完美也只是失魂的躯壳,是没有完整精神世界的纸片人,进而能唾弃“黑红也是红”这类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的畸形成就观、审美观,领略到真美和大美
7、带给人的快乐,直至加深对生活真实的体验,对人生真义的思考,并最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个体素质。席勒说:“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我们确信审美教育联通着主体的自由意志,具有包含生理、心理等多个维度的多元包容特性,既为青少年必需,又易为其所接受,它的功用和意义一点都不亚于意志训练和品格训练,全社会都应该共同提倡,并积极践行。若不能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体恤他们生命展开过程中必有的迷失和狂乱,而只是一味地指责批判,则“饭圈”转为暗流,他们对社会关闭自己并进一步“内卷”,这会非常危险。(摘编自汪涌豪亟待展开的心理建设与审美教育)1. 下列对材料一中“饭圈”的理解和
8、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饭圈”是指粉丝圈子的简称,对特定的人或事物投入强烈的爱憎之情,是粉丝联结成“圈”的最初纽带。B. “饭圈”成为乱象丛生的“怪圈”:各种劣迹屡见不鲜,野蛮生长,因此造成了资本的渗透。C. “饭圈”具有组织性和非理性的特征,粉丝通过“黑话”体系建构起和外部世界相对封闭的新场域,将自身与外界隔离开来。D. “饭圈”在网上互撕谩骂、应援打榜、造谣攻击,会破坏健康向上的网络生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2. 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数量众多的学生“粉丝”由于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和独立思考能力,容易盲从,陷入“饭圈”怪象,可见饭圈具有非理性的特
9、点。B. 针对目前存在的“饭圈”的怪象,监管部门必须重拳出击,从法律和行政等方面进行治理,辅之以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措施。C. 每个时代的偶像都是青少年获取自我投射和情感认同的载体,承载着成为更好自己、奔赴更好未来的青春愿景,是激励青年人奋进的精神动力。D. 当今“饭圈”乱象迭出,对“饭圈”的整治并非将其完全取缔,其规范对象也不是粉丝,而是无节制的资本导致的各种恶劣现象。3.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缺乏健康正大的审美观,就可能会导致包括“饭圈文化”在内的娱乐圈乱象出现,离真正的美越来越远。B. 被青少年当作都市时尚的追星,其实是借助网络等移动互联
10、技术结成的共同趣味,是“娱乐至死”的喧嚣而已。C. 美育是关于情操和心灵的教育,所以要对青少年进行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审美训练,使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D. 美育联通着主体的自由意志,为青少年必需,但是往往不易为其所接受,尽管如此全社会仍应该共同提倡,积极践行。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5. 如何治理“饭圈”怪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 D 2. C 3. D 4. 材料二采用层层递进式,首先提出问题:“包括饭圈文化在内的娱乐圈种种乱象的出现,显然与一些人缺乏健康正大的审美观有关”;其次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进行审美教育;最后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5. 监管部门从法律和行政等方面
11、进行治理,通过发布相关规定、惩处违法主体、封禁违规账号、清理有害信息等形式来治理“饭圈”怪象。以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方式,从思想上对“饭圈”怪象进行治理。涵育良好的文艺生态树立正面典型,通过偶像的力量对广大粉丝进行引导。结合时代精神和当代趣味,对青少年加强美育训练,体恤他们生命展开过程中必有的迷失和狂乱,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批判。【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爱憎之情”错误,原文是“赞赏、爱慕或崇拜之情”。B.因果倒置,应该是“资本的渗透造成了饭圈产业链日趋畸形,各种劣迹屡见不鲜,野蛮生长,饭圈成为乱象丛生的怪圈”。C.“将自身与外界隔离开来”错误,
12、根据材料一第2段内容“具有非理性和组织性特征的饭圈建构起和外部世界有壁的黑话体系,以黑话为媒介的信息分享和情感交流逐步强化群体和外部之间的区隔,巩固群体内部价值认同”可知,只是逐步强化群体和外部之间的区隔。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每个时代的偶像都是青少年获取自我投射和情感认同的载体”错。材料一第4段“每个时代都有偶像,那本应是青少年获取自我投射和情感认同的载体,承载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奔赴更好未来的青春愿景,是激励青年人不断奋进的宝贵精神动力”,原文含有“本应”一词,表明这是作者的期望而非现实。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
13、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往往不易为其所接受”错误,材料二原文“审美教育联通着主体的自由意志,具有包含生理、心理等多个维度的多元包容特性,既为青少年必需,又易为其所接受”,是“易为其所接受”,而不是“不易”。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包括饭圈文化在内的娱乐圈种种乱象的出现,显然与-一些人缺乏健康正大的审美观有关”,提出了人们缺乏健康正大的审美观。第二段“所以,我们要认真探索凸显美育价值并促使其落实的有效途径,结合时代精神和当代趣味,给青少年以更多更有针对性的审美训练,从而培养其对美的感悟,以看破颜值崇拜 和所谓颜值即正义”的极端片面,看清资本提供的所谓人
14、设不过是滤镜偶像”可知,提出了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是对问题的解决。第三段“我们确信审美教育联通着主体的自由意志,具有包含生理、心理等多个维度的多元包容特性,既为青少年必需,又易为其所接受,它的功用和意义一点都不亚于意志训练和品格训练,全社会都应该共同提倡,并积极践行”,表明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监管部门针对饭圈的一系列整治行动,正是从法律和行政等方面进行治理,通过发布相关规定、惩处违法主体、封禁违规账号、清理有害信息等形式,重拳打破怪圈的坚固壁垒,引导饭圈经济和文化向着健康向上、和谐有序、风清气正的方向发展”可知,监管部门从
15、法律和行政等方面进行治理,通过发布相关规定、惩处违法主体、封禁违规账号、清理有害信息等形式来治理“饭圈”怪象。根据“饭圈通过消费性、非理性、组织性、专业性等属性,以及以黑话为核心的话语和意识形态体系建构起坚固的利益圈和价值圈,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方式难以撼动其根本”可知,以劝导教育、批评谴责、道德约束等方式,从思想上对“饭圈”怪象进行治理。“每一个时代都有偶像,那本应是青少年获取自我投射和情感认同的载体,承载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奔赴更好未来的青春愿景,是激励青年人不断奋进的宝贵精神动力。我们不能忽视相关产业在文化输出方面的巨大潜能,明星偶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
16、故事可以借助的文化政治手段”可知,涵育良好的文艺生态树立正面典型,通过偶像的力量对广大粉丝进行引导。“我们确信审美教育联通着主体的自由意志,具有包含生理、心理等多个维度的多元包容待性,既为青少年必需,又易为其所接受,它的功用和意义一点都不亚于意志训练和品格训练,全社会都应该共同提倡,并积极践行。若不能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体恤他们生命展开过程中必有的迷失和乱,而只是一味地指责批判,则饭圈转为暗流,他们对社会关闭自己并进一步内卷,这会非常危险”可知,结合时代精神和当代趣味,对青少年加强美育训练,体恤他们生命展开过程中必有的迷失和狂乱,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批判。(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
17、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雷雨(节选)曹禺四凤端过药碗来。鲁四凤 您喝吧。周繁漪 (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鲁四凤 我。周繁漪 太不好喝,倒了它吧!鲁四凤 倒了它?周繁漪 嗯?好,(想起朴园严厉的面)要不,你先把它放在那儿。不,(厌恶)你还是倒了它。鲁四凤 (犹豫)嗯。周繁漪 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周冲由中门进,穿一套白西装上身。周冲 妈,我现在喜欢一个人。周繁漪 哦!(证实了她的疑惧)哦!这个女孩子是谁?周冲她 是世界上最(看一看繁漪)不,妈,您看您又要笑话我。反正她是我认为最满意的女孩子。她心地单纯,她懂得活着的快乐,她知道同情,她明白劳动有意义,不是小姐堆里娇生惯养出
18、来的人。周繁漪 可是你不是喜欢受过教育的人么?她念过书么?周冲 自然没念过书。这是她,也可说是她唯一的缺点,然而这并不怪她。但是我仍然是尊重她,帮助她的,我希望她现在受教育,我希望父亲允许我把我的教育费分给她一半上学。周繁漪 你真是个孩子。周冲 (不高兴地)我不是孩子。我不是孩子。周繁漪 你父亲一句话就把你所有的梦打破了。四凤由饭厅门入,端了碗普洱茶。周冲 我现在想跟爸爸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周朴园 什么?周冲 (低下头)我想把我的学费的一部分分出来。周朴园 哦。周冲 (鼓起勇气)把我的学费拿出一部分送给四凤端茶,放朴园前。周朴园 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鲁四凤
19、 煎好了。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鲁四凤 (看繁漪,不说话)周繁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周繁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周朴园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鲁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周朴园 (低而缓地)倒了来。周繁漪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四凤走到左面倒药。周冲 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周繁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
20、。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周繁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周繁漪 (声颤)我不想喝。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周冲 (反抗地)爸!周朴园 (怒视)去!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周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周萍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周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周繁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周朴园 (冷峻地)蔡,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
21、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周繁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周萍 爸!我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周萍走至繁漪面前。周萍 (求怒地)哦,爸爸!周朴园 (高声)跪下!周萍望繁漪和周冲;繁漪泪痕满面,周冲身体发抖。周朴园 叫你跪下!周萍正向下跪。周繁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半晌。周朴园 (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22、周萍 (抬头,慢慢地)什么?周朴园 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周萍 (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周朴园 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周萍 (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文本二:夏天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酷热会逼走人的理智。一切都是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一场。所以在雷雨的氛围里,周繁漪的生命烧到电火一样地白热,也有它一样的短促。情感、郁热、境遇,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当着火星也消灭时,她的生机也顿时也化为乌有。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她有火样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桔,做一次困兽的斗。(节选自曹禺序)
23、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倒了?哦?倒了!药还有么?”这一句连用三个问号一个感叹号表明了周朴园的冷酷和专制,暗示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将要爆发。B. “爸,妈不愿意,您何必这样强迫呢”一句,周冲抢断话语,为蘩漪说情,表现了他天真善良、打抱不平的形象。C. 周朴园强逼繁漪喝药,一方面是他对家庭内的叛逆者进行压制和教化,另一方面也是对结婚数十年的妻子的关爱。D. “喝药”原本是一件很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在周家却最终演变成全面的矛盾冲突,由此可以看出周家家庭关系的扭曲。7. 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喝药”这一情节中,四凤是一个功能性角
24、色,她没有鲜明的面目、典型的个性,但在情节发展中却起到重要作用。B. 周朴园向周冲询问“刚才说的事呢”是“喝药”事件的余波,既照应了前文的情节,又暗示了“喝药”事件带来的影响。C. “周萍望繁漪和周冲;繁漪泪痕满面,周冲身体发抖”这一舞台提示,既展现了人物的各有所思,又引出了下文戏剧高潮部分。D. 文中繁漪的相关舞台说明,很好地揭示了繁漪从一开始的痛苦,到无奈接受,最后反抗的复杂的变化过程。8. 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常常有“言外之意”,也就是“潜台词”,请联系上下文分析文本一中画线语句的潜台词。(1)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2)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9. 文本二中,曹禺说:“(繁漪)是
25、一个最雷雨的性格。”请结合文本一、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6. C 7. D 8. (1)这句中的“苦药”含有双重内涵,既是药本身的苦,更是多年来周朴园带给她的精神折磨。(2)既有对父亲的失望,也有自己理想破灭的苦涩,周冲已经明白,将自己的学费分一半给四凤读书的美好愿望终将落空。 9. 蘩漪不屈服于命运,敢于反抗周朴园的专制,在极端的压抑下敢于爆发,具有鲜明的“雷雨”性格:在周朴园逼迫她喝药这一情节中,她从一开始直言让四凤把药倒了、坦言自己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的宣泄,到后来同意先把药放着的顺忍,再到和周朴园直接对抗,最后面对周萍和周冲的恳求而不得不喝下药的不忍和无奈;这一切都反映了她内
26、心深处最深的痛苦,最强的渴望,积累着近乎疯狂的“雷雨式”的感情力量。【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另一面也是对结婚数十年的妻子的关爱”错,没有关爱之情。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D.“从一开始的痛苦,到无奈接受,最后反抗的复杂的变化过程”错误,舞台说明应该很好地揭示了繁漪从痛苦、到反抗、最后无奈接受的变化过程。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含意的能力。“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一句,这里的“苦”是语意双关,话中有话,不仅指药苦,更重要的是表达周繁漪内心和精神上饱含的辛酸,甚于药苦,这句话就可谓含蓄有味。“我
27、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这句话是周冲面对周朴园时,对父亲的失望,更是将自己的学费分一半给四凤读书的美好愿望终将落空的一种苦涩,代表了周冲理想的破灭。【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蘩漪是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人,她敢爱敢恨,不计后果。蘩漪的反抗性,主要表现在她对周家人人惧怕的周朴园的反叛上,显示出“雷雨”般的性格。根据“太不好喝,倒了它吧”“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可知,她一开始直言让四凤把药倒了、坦言自己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声颤)我不想喝”,后来同意先把药放着,再到和周朴园直接
28、对抗;“(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最后面对周萍和周冲的恳求而不得不喝下药;这一切都反映了她内心深处最深的痛苦,最强的渴望,积累着近乎疯狂的“雷雨式”的感情力量。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5分)10. 下列各组课内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29、,其皆出于此乎(师说)B.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C.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D.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其”,语气副词,还是,表婉商语气。句意:用分裂来代替团结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其”,副词,大概。句意: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B.“举”
30、,拿。句意: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施加到他人身上罢了。“举”,尽、完。句意:杀人只担心不能杀完,对人用刑只担心不能用尽。C.“过”,都是“过错”之意。句意: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句意: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D.“善”,擦拭。句意: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善”,友善、与交好。句意: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故选C。11. 下列课内文言文句字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申之以孝悌之义 何厌之有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莫之能御也未之有也 将军战河北夫子之谓也 异乎三子
31、者之撰为击破沛公军 甚矣,汝之不惠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状语后置,正常句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句意: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宾语前置,正常句式为“有何厌”,句意:有什么满足的呢?主谓倒装,正常句式为“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句意:百姓认为我很吝啬是应该的啊。宾语前置,正常句式为“莫能御之也”,句意:没有人能够抵御他。宾语前置,正常句式为“未有之也”,句意:没有过这种情况。省略句,应为“将军战(于)河北”,句意:将军在黄河之北作战。宾语前置,正常句式为“谓之夫子也”,句意: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
32、人啊状语后置, 正常句式为“乎三子者之撰异”,句意: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省略句,应为“为(我)击破沛公军”,句意: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主谓倒装,正常句式为“汝之不惠,甚矣”,句意:你太不聪明了。综上: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省略句。故选B。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增论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
33、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
34、。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 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注卿子冠军:宋义,为楚军统帅。楚怀王孙心: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即后文的义帝。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
35、丈夫也哉/B.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C.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D.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13.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和课内文言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和“国子监”意思一样。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B. 易诗都属于五经。五经,具体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儒家经
36、典。C.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另外两部是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传是指解释经文的著作。D. “东向坐”指向东而坐,古代在室内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鸿门宴的座位安排体现了项羽的自高自大。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易和诗等引文,意在表明范增如果能见微知著,在项羽杀卿子冠军时,其实就应该离开项羽了。B. 全文由义帝之明推测项羽之杀宋义,义帝必不能堪,又推测义帝必杀项羽,项羽故必杀义帝,层层推论,有很强的逻辑性。C. 苏轼评论义帝是天下的贤君,派遣沛公入关而非项羽,在稠人广众中赏识并提拔宋义做上将军可以说明这一点。D. 这篇
37、文章作为一篇策论,主要论述范增离开项羽是正确选择,同时也讽刺了项羽的猜忌多疑。1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文中画横线的)(2)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文中画横线的)(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答案】12. B 13. A 14. D 15. (1)天下的事情己经安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您)准许我退休回家(告老还乡)。(2)在众人中发掘(识别)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3)(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解析】
38、【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在项羽杀卿子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的名分。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大丈夫吗?“卿子冠军”应是“杀”的宾语,应断在前句;“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中“增与羽”指范增和项羽,作后句的主语,应在其前面断开,排除AD。“比肩而事义帝”中“而”表修饰,“比肩”作“事义帝”的状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C。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A .“庠序和国子监意思一样”错误。庠序泛指学校,而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39、也是教育行政机构,两者意思不同。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主要在论述范增离开项羽是正确选择”错误,范增论是一篇史论,属于翻案文章。而且根据第一段引出的观点句“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和第二段“然则当以何事去?”与“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可见下面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范增应该在何时离开项羽,作者苏轼为范增没有在正确的时机离开项羽而感到遗憾,叹息范增不懂得“去就之分”。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定”,安定;“为”,处理;“赐骸骨”,准许退休;“归卒伍”,告老还乡
40、。(2)“识”,识别、发掘;“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状语后置,“于稠人之中识卿子冠军”,在众人中发掘(识别)卿子冠军;“擢”,提拔;“是”,这样。(3)“所以”,的原因;“备”,防备;“出入”,偏义复词,这里偏向“入”,进入;“非常”,意外的变故。参考译文: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楚国君臣。项羽怀疑范增和汉私下勾结,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回乡时,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
41、项羽不听,终因此而失去天下。(那么范增)应当在此时离开项羽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因此离去呢?易经说:知道选择恰当时机,那不是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那气象,若要下雪,水气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陈涉能够得民心,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扶苏的旗号。项氏的兴盛,是因为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而诸侯背叛他,也是因为他谋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
42、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猜疑的君主呢?我曾经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而却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
43、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在项羽杀卿子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的名分。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大丈夫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相合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浅陋啊!即使这样,范增还是被汉高祖所畏忌。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咏白海棠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咏白
44、海棠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16.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薛诗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表现诗人非常珍惜白海棠,也很珍重自我。B. 薛诗颔联使用倒装写法,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写出了白海棠的生长环境和气质。C. 林诗首联既交待白海棠生长的环境,又着重写看花人的风姿,从正面描写了白海棠的冰清玉洁。D. 林诗颔联写白海棠花色如梨蕊,韵如梅花,“偷来”“借得”巧用拟人手法,新颖别致,颇显诗人慧心。17. 两首诗皆以花自比,请选择任一首诗
45、,概括诗人形象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6. C 17. (示例一)薛诗:表现了薛宝钗矜持娴雅、端庄稳重的形象。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写白海棠因“珍重芳姿”以致白昼掩门,表现宝钗的矜持;颔联“洗出胭脂影”“冰雪魂”写白海棠颜色如冰雪般洁白,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写白海棠洗尽铅华、淡极反艳,表现宝钗的淡雅雍容;尾联写白海棠默然地以无痕的清洁回报自然,表现宝钗的安分稳重、宁静娴雅。(示例二)林诗:表现了林黛玉风流高洁、多愁善感的形象。首联“碾冰为土玉为盆”,种花之人“碾冰为土”,以“玉为盆”,表现黛玉的高洁;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写白海棠的洁白坚贞,表现黛玉的高洁与孤傲;颈联“
46、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写白海棠的幽怨悲愁,表现黛玉乖僻孤傲、多愁善感:“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写白海棠无处诉说的情态,突出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解析】【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C.“从正面描写了白海棠的冰清玉洁”错误,应是从侧面描写了白海棠的冰清玉洁。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薛宝钗笔下的白海棠是端庄矜持、稳重和平的淑女化身,也是她理想中的自我形象。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
47、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 ,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冰雪魂” 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亦是宝钗自写身份。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进一步描写白海棠色彩、丰韵之美。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实写自我身份:安分随时,藏愚守拙,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下句承“冰雪”开掘,谓白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岂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愁
48、多” 句应是以宝黛之多愁善感反衬自己的宁静娴雅。尾联“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白帝”在此实指自然,全联的意思是说:白海棠愿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语,迎来了又一个黄昏。这实际上是宝钗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写照。“不语”一词可见宝钗的稳重,“凭清洁”之语更可见她自誉自信的心理状态。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内心世界。林黛玉的咏白海棠特点是以人写花,新颖别致。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又都是她的自我写照。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潇酒、机灵、高洁、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
49、,碾冰为土玉为盆”,写湘帘半卷,门亦半开,种花人已呼之欲出,但与“珍重芳姿昼掩门”之人风韵却截然不同:一潇洒活泼,一稳重矜持,恰成明显对比。次句写种花之人“碾冰为土”以“玉为盆”,则种花人之高洁可知,玉盆冰土中白海棠之清雅更可知。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正面描写白海棠,特写其得梨蕊、梅花之长的风度精神。颈联“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为流水对,将白海棠花比作“秋闺怨女”用以“拭啼痕”的“缟袂”,而此“缟袂”又系“月窟仙人”所缝制,可见诗人想象力之丰富。全联的意思是说:深闺中幽怨的女儿将婵娥所缝制的白色娟袖揩拭眼泪。这“秋闺怨女”就是黛玉自己。其时黛玉正居父丧,身穿白孝服
50、,诗人将写实与幻想糅合,画出了白海棠哀愁的形象。尾联“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继续以人写花,她倦倚昏夜西风之中,娇羞默默,无处诉说自己的一片深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_,_”两句运用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手法,营造了一个宏观的意象,呈现出洞庭湖境界广阔、气魄宏大的特点。(2)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_”和“_”两句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和普通的市井生活,打破了纯自然的景物描写,使画面顿时生动丰富了起来。(3)杜甫用“心迹喜双清”表现自己的品格之美,同样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_”一句表明自己是一
51、个光明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大丈夫;王昌龄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自况,同样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用“_”一句表明自己光明磊落、心地纯洁、肝胆照人的品质。(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_,_”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答案】 . 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 归帆去棹残阳里 . 酒旗斜矗 . 表里俱澄澈 . 肝肺皆冰雪 . 加之以师旅 . 因之以饥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坼、乾坤、棹、矗、澈、旅、馑。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元
52、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都可谓宋韵的典范之作。在春晚上被演绎为创意音舞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便把其中“雅”的一面趋向了“俗”化,为今人追慕古人,理解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宋人郭熙林泉高致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富春山居图与千里江山图无疑都是妙品,只是其妙何以体现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沉浸感,今人对此种理论概括,难免有_之痛。而春晚的节目只此青绿与忆江南就把这种沉浸感_地表达了出来。舞蹈只此青绿不但化人为山,以山作人,还把千里江山图变为整个演播大厅声光电的山水屏,曲折典雅;忆江南更将“家在富春江上”的生存体验通过演员的直接演绎,表现为毫无阻隔感
53、的“诗意的栖居”,使中华美学的韵味扑面而来。其实,人们对宋韵并不陌生,陆游、苏轼的诗词可谓_。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是沉浸式审美体验得以生发的重要缘由。中华传统美学,不只是挂在墙上的_,更是百姓日用浸染其间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在宋代,它就是丝绸、茶酒、瓷玉、园林,就是饮食、服饰、花饰、香道,就在普通人的寻常生活之中。今人传承中华传统美学,要紧的也是打造这种富有当代生活气息的“文化”一种令人愿意长久沉浸其间的文化。19.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无的放矢 淋漓尽致 鲜为人知 曲高和寡B. 隔靴搔痒 浓墨重彩 妇孺皆知 曲高和寡C. 无的放矢 浓墨重彩 鲜为
54、人知 阳春白雪D. 隔靴搔痒 淋漓尽致 妇孺皆知 阳春白雪20.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百合花)B. 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雷雨)C. 非常荣幸在这里接受今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一生物医学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D.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雷雨)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种典范在春晚上被演绎为创意音舞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便把其中“雅”的一面趋向了“俗”化,
55、为今人理解古人,追慕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B. 这种典范在春晚上被演绎为创意音舞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便把其中“雅”的一面趋向了“俗”化,为今人追慕古人,理解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C. 在春晚上被演绎为创意音舞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便把其中“雅”的一面趋向了“俗”化,为今人理解古人,追慕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D. 在春晚上被推演为创意音舞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便把其中“雅”的一面趋向了“俗”化,为今人追慕古人,理解古人,提供了崭新的途径。【答案】19. D 20. C 21. A【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处,无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不看对象,
56、不结合实际,盲目乱来。隔靴搔痒: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抓住要害,不解决问题。第一处语境强调今人对这种理论没有抓住要害,故填“隔靴搔痒”。第二处,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第二处语境强调节目把沉浸感充分地表现出来,故填“淋漓尽致”。第三处,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此处强调人们很熟悉陆游、苏轼的诗词,应用“妇孺皆知”。第四处,曲高和寡:原比喻知音难得,后用“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不能为多数人所了解或欣赏。阳春白雪:春秋时楚国歌曲名。因为高深难懂,能和唱的人很少。后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
57、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此处和“百姓日用浸染其间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相对,应用“阳春白雪”。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例句表示补充说明。A.表话题、意思的转折。B.表说话断断续续。C.表示补充说明。D.表话题、意思的转折。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把“在春晚上被演绎为创意音舞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改为“这种典范在春晚上被演绎为创意音舞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二是语序不当 ,把“追慕”和“理解”调换顺序。修改正确的只有A项。故选A。22. 请仿照文中画线句句式,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
58、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展示着运动员挑战极限、追求梦想的精气神,也展示着冰雪运动多姿多彩的魅力。冬奥会上,人们领略着勇气之美。徐梦桃、齐广璞最后一跳定胜负,在最高级别的较量中激发出最佳状态。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挑战4A(阿克塞尔四周跳)动作,落冰时承受的冲击力大约是8倍体重,相当于航天员在离心机内的旋转训练_。高山滑雪的冬奥赛场上,向来高手如云。中国队运动员孔凡影要参加高山滑雪6个项目的比赛,“和顶尖选手有差距,但我确实也已尽力。这个结果没有白付出、白努力。”单板滑雪选手蔡雪桐、刘佳宇,征战4届冬奥,依然有“继续拼下去”的愿望_。谷爱凌说,自己从滑雪中学
59、到的东西,希望和他人分享,这是心中最大的金牌。拿到一金一银的苏翊鸣,赛后总是在第一时间与其他选手拥抱,那一刻,他们已不是对手,而是共同在为这项运动代言【答案】 . 冬奥会上,人们感受着拼搏之美。 . 冬奥会上,人们感悟着风度之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语段抒发了冬奥会上人们对冰雪运动的感受。语段整体为总分结构,第一段为总说,点评了冰雪运动的意义,后三段为分说,抒发了冬奥会上人们对冰雪运动的感受。两处空缺处根据第二段开头画横线的句子推断,句式为“冬奥会之美”,谓语应该为双音节动词,能与后面的宾语“美”搭配表达人们对美的感受之意即可,定语应该是双音节词语,应该概括出
60、中国队运动员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第三段从“我确实也已尽力”“继续拼下去”推断,可以用“拼搏”之类的词语。第四段根据“自己从滑雪中学到的东西,希望和他人分享”“赛后总是在第一时间与其他选手拥抱”推断,应该用“风度”之类的词语。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从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罗翔的“在黑夜中看到了微火,你就朝着微火的方向走过去,虽然有时候你会怀疑是不是走错了,但所有怀疑就是为了确信”,再到2022北京冬奥会上“微火虽微,永恒绵长,生生不息”“微火”精神是永葆希望,是烛照幽暗学校校刊举行“微火精神”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
61、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微火何以成炬片片雪晶凝成巨大雪花,点点微光燃起耀眼火炬。冬奥向我们展示了微弱力量聚为宏大的盛景,展现了由微小到宏大的过程。星星之火汇为燎原之炬,微火成炬中蕴含着个体与国家的联系,体现着民族摆脱病弱、走向世界的实力。“微火”之“微”,在于其力量的弱小与分散,在于其形态的不稳定、不成熟;而“火炬”之“明”,则强调其每一星火苗均向同处的团结,强调每一点微火相互映衬、相互助燃所达到的整体“稳”而“光照明亮”的状态。由微火与火炬的区别联系,方知微火何以成炬。微火成炬,需立于微渺之态时的自
62、信,与坚信“星火可聚”的信念。海明威在战乱颓势中,不轻视自己一人之力,坚信小的力量必能带动众人奋起反抗。他写文章、做演说,竭尽自己的微光,终成众人领袖,唤起人们希望的火焰,带领众人点燃反法西斯、追求和平的火炬。每一束明亮火焰都源于微弱的火苗,个体只有不轻贱自己的力量,保持信念,方能积小流成江海,积烛光成火焰,将微火的渺茫汇成火炬的光亮。除去个体因素,微火成炬仍需背后的坚实力量支持。张桂梅成功办女校,既有其自身的不懈与信念,更有社会对其的支持与国家“教育兴国”的政策支撑。由此可知,微火的弱小与虚渺,想摆脱“微”的标签,需社会团体中“以萤烛末光增辉日月”的团结与帮助,也需如“背后站着的是中国”所表
63、现出的情感支撑与政策保障。微火成炬,更展现了民族给养深厚,走向世界的步伐。从外交官王毅忍受嘲笑于工厂烟气中学习英语,到阔步走向国际会议,从“东亚病夫”放弃奥运资格,到如今晋级田径百米决赛这一点点微火,一个个民族脊梁,燃起今日中国的熊熊大火。中华民族,于微火之时受尽冷眼侮辱,却仍韬光养晦,暗自积累实力;于微火之基坚持“弱者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于微火之暗淡,却不忘中华复兴,不忘播惠于世界的雄心,终得在沉默中爆发,在国际舞台中燃起熊熊民族之火。微火何以成炬,值得我们每个青年思考。只有每点微火都具有“自我始”的意识,都带有为整体、为国家的责任与担当,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方能以己之力,助祖国江河滚
64、滚向东,民族之火熊熊燃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作文题目。材料先列举了毛泽东、罗翔及2022北京冬奥会上的“微光”,然后阐释了“微光”精神的实质。也就是说,材料主要目的在于让考生先对“微光”有一定的理解,并明白其精神实质。写作任务是学校校刊举行的“微光精神”的主题征文活动,然后写一篇相关的文章。也就是说,写作的任务就是要求写一篇关于“微光精神”的作文,可以阐释你对这种精神的理解。从材料来看,所谓的“微光”指的是微小的、微弱的光,但是它可以成燎原之势,可以生生不息,可以给人带来希望,也可烛照幽暗等,这就是“微光”精神的实质。因此,写作的时候,可以从这些
65、角度进行挖掘。写作时,需要把“微光”的隐含意义再拓展延伸开去,“微光”可以指平凡普通的人,可以指弱小的力量,但是正是这些平凡普通的人最终点亮了星河。比如红船上的共产党,在当时的情形之下,他们就是微光,他们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他们以燎原之势,带领全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真正做了主人。再比如,疫情当前,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每一位志愿者,他们都是微光,但是正是他们的努力,换来了我们的健康和生活的安定和幸福。类似的人物或事件有很多,因此,可以安排成并列结构。当然,如果以层进的形式对作文进行安排也可以。立意:1小微光折射大精神。2微光虽小,可以点亮星河。3微光之势,照亮中国。4微光可以成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