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831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说明: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编纂(zun)粮囤(dn)处女作(ch) 翘首以待(qio)B剽悍(pio) 角逐(jio)露马脚(lu) 色厉内荏(rn)C给予(j) 症结(zhn)唾液腺(xin) 顺蔓摸瓜(wn)D档期(dn) 奇葩(p)混凝土(hn) 螳臂当车(dn)解析:选D。A项,“翘”读qio,B项,“角”读ju,C项,“症”读zhn。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的传承

2、,没有任何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每一个人休戚相关。B面相看上去颇为能干的政客,竞选获胜的概率会更大一些。颐指气使的CEO,更可能经营一家有前景的公司。C一部三国,让后人望洋兴叹。威震华夏的关云长,终因刚愎自用,大意失荆州;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竟千虑一失,错用马谡,出师中原功败垂成。D足协掩耳盗铃,在搞政绩足球,一切都为了“出线”;俱乐部自我膨胀,在搞成绩足球,一切为了名次;球员上下其手,在搞金钱足球,一切都为了挣钱中国足球闭目塞听、黑白颠倒,终成今日之败。解析:选D。D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A项,“休戚相关”,形容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此处可用

3、“息息相关”。B项,“颐指气使”,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时的傲慢态度。此处可用“聪明睿智”。C项,“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这里可以用“赞叹不已”。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随着营养观念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不再一味贪图便宜,而是专挑贵的买,哪个品牌贵买哪个。B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C消费者认为,个人银行帐户密码重置作为银行一项必须的服务业务,应该不必再向客户收取额外费用,如果这么收费会令客

4、户难以接受。D“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近期目标,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解析:选C。A项,“营养观念”与“提高”不搭配。B项,“90%以上”存在歧义,指“未得过麻疹”的人还是“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不明确。D项,成分残缺,“表达了”后面缺少宾语“的愿望”。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发明是涉及科学、社会与人文的全方位活动,需要多种智慧和资源参与,_,_。_,_,_,_。科学是长出红苹果的树教育是培育这棵树的土壤和肥料如果把新技术发明比作美丽的红苹果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科学文化则是看不见的地

5、下水、合适的温度和阳光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ABC D解析:选A。是观点,提出“新技术发明”出现的条件;句提示这一条件更重要的是“文化”,是比喻论证;是前提,可以根据提出的“科学”“教育”“文化”三个条件来确定。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吏道宋邓牧与人主共理天下事,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

6、下阴受其赐。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 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 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

7、,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豹蛇虺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注】宜若:似乎应该。二帝三王:指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食力:靠劳动为生,自食其力。为民:治民者,指官吏。以:而。货殖:财物。搂:聚集,引申为搜刮。虺:毒蛇、毒虫。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人主共理天下事理:治理B才且贤者又不屑为 为:当官C岂有厌治思乱 厌:满足D敢怒而不敢诛 诛:谴责解析:选C。厌:讨厌,厌恶。6下面

8、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人之乱也,由夺其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乃至有乱与危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选C。C项,两个“乃”均为“竟然,却”。A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指示代词,这。B项,“以”,介词,用;介词,因为。D项,“者”,代词,指人,“的人”;用在主语后,表示停顿,无实际意义。7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是作者认为“社会混乱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使不肖、游手往往入

9、于其间盗贼害民,随起随仆吏无避忌,白昼肆行ABC D解析:选B。是上古时期使用官吏的情况,是盗贼不能猖狂为害的原因,使用排除法可得。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恶浊、黑暗的封建官僚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提出变革要求。 B文中指出,当时的官吏名义上是“理民”,实际上是夺民之食,竭民之力,无异于虎豹。 C文章指出:不论上古还是后世,凡是为官者,剥削和压迫人民的本质都一样。 D全文从什么是“吏”,到古今之吏的对比,到当时“小大之吏”的酷虐,层层推进,有极强的说服力。 解析:选C。C项由第二段“故世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可以看出上古之官是施惠于民的好官。

10、9断句与翻译。(10分)(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段断句。(4分)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2)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3分)译文:_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3分)译文:_答案:(1)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2)所以为官的人常因迫不得已而做官,因而天下百姓暗中受到他们的福泽。二帝三王(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治理天下的办法是像这样的吗?参考译文:与人主共同治理天下事的是官吏。朝廷之内有九卿、百官,外有刺

11、史、县令,其次为佐、史、胥徒。像这样的人,级别不同,但都属于官员。古代君主百姓之间相安无事,固然少不得官吏,但人员不多。陶唐氏(远古部落名,其首领为尧)、虞氏(远古部落,其首领为舜)设置官制,这是可以考查的,这是他们距离百姓很近的缘故(贴近百姓的需要)。选择有才学并且高尚的人,但贤士又不愿意做官。上古之世的贤士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国君求访他们,诚恳相待恐怕他们不肯出来做官。所以为官的人常因迫不得已而做官,因而天下百姓暗中受到他们的福泽。后世用危害人民的人治理人民,因为惧怕百姓作乱,严密的防范措施不得不周备,禁令和法制不得不详尽,然后大小官吏遍布天下。榨取百姓财物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

12、。有才学且高尚的人越发不肯来做官,天下越发不可治理了。如今一名官员,大到封邑数万户,小到虽无采邑的奉养,却也依靠(在衙门里的差事)混口饭吃以代替耕作。数十名农夫的劳动不够奉养他们,这使得不贤之人和游手好闲之人混入官吏的行列。带领虎豹放牧猪羊,然后希望它们繁衍滋生,(这样的事情)难道能够办到吗? 天下人并非那么愚蠢,哪能厌恶安定而盼望混乱,忧惧安乐而渴望危难呢?(这样一来)好像应该可以长治久安了,却还有混乱与危难,为什么呢?因为夺取了他们的食物,不能不使之发怒;耗尽他们的气力,不能不使之怨恨。人民作乱,是由于夺取了他们的食物;人民有危难,是由于耗尽他们的气力。而号称治理百姓的人,耗尽人民的气力而

13、使他们有危难,夺取他们的食物而使他们作乱,二帝三王(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治理天下的办法是像这样的吗? 上天诞生了这些民众,所从事的职业不同,都能够自食其力。如今治理百姓的人不能够自食其力,而日夜窃取人民的财物,搜刮而得到它们,不也跟盗贼的心一样吗?盗贼危害百姓,一有盗贼就予以消灭,(因此盗贼)没有达到很厉害的地步,是存有害怕顾忌的缘故。官吏没有害怕和顾忌,公然肆意横行,使天下百姓敢怨恨而不敢言说,敢生气而不敢谴责。难道是上天不仁义,鼓励、助长贪婪奸邪的人,使他们与虎豹蛇等毒物一起危害百姓吗? 然而拿它怎么办呢?说:得到有才学且高尚的人启用他们;如果(一时)还办不到,废除专司,罢去县令,

14、听任天下人自己治理混乱安危,不是还要好一些吗?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冥冥寒食雨刘一止冥冥寒食雨,客意向谁亲?泉乱如争壑,花寒欲傍人。生涯长刺促,老所尚轮囷。不负年年债,清诗断送春。【注】刘一止(10781167),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此诗作于宋室南渡之后。(1)颈联的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联系首联来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分)答:_(2)有人认为,这首诗既有思乡之叹,又有忧国之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4分)答:_答案:(1)春雨后的山泉暴涨,夺路奔流,鲜花因天空畏冷欲投人怀来保持温暖。“客意向谁亲”,诗人用移情手法,借山泉、鲜花在

15、雨中的感受,表达客居异地思念亲人之情。(2)同意。前两联言他乡客绪,后两联道家国之慨。长年在外奔走,老气勃郁在胸,但却难有作为,只好用清诗送春、不负诗债作自我安慰。诗人表达了虽心系国事,却难有所作为的感慨。参考译文:寒食节的雨昏昏暗暗,客居他乡的愁苦向谁倾诉。湍急的泉流争着涌向沟壑,花在寒风中靠拢仿佛是互相依靠。我这一生大开大阖,坎坷不安,但到老时却依然气血方刚。不要让过去的时光成为心中的负担,就用这首诗来送走(度过)这个春天吧。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1)_,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前赤壁赋)(2)冰泉冷涩弦

16、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_,六十而耳顺,_,不逾矩。(论语为政)答案:(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五十而知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洞前有水名韩江。皆因韩愈而名。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公元819年,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修路盖庙,劳民伤财。韩

17、愈对这件事有看法,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也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但是,当他到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18、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

19、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不可想像,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州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面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韩愈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

20、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韩愈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

21、于民,求成于心。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荒蛮之地视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选自梁衡人杰鬼雄有删节)12关于韩愈被贬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韩愈是因为宪宗迎佛骨而勇敢进谏,最终被皇帝认为抗龙颜、揭龙鳞而遭到贬谪,也因为这次贬谪成就了韩愈的身后名。B潮州的韩公祠、韩山、韩水都是因为潮州的人民纪念韩愈的功绩,同时以此为韩愈洗清冤屈并

22、对朝廷表示抗议。C韩愈虽然因为遭贬而心境凄苦,但之后看到百姓之苦便泰然处之,尽力而为。D韩愈遭贬谪和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的挫折相比更为严重,一度心情低落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E韩愈被贬后,面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于是奋不顾身地坚决抨击。解析:选BE。B项见第自然段末:“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E项“韩愈被贬后”说法不当,无论是贬前还是贬后,韩愈都是这个态度。1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的人生的逆境大概可以分为四种,韩愈是处在人生的逆境中第二、第三两种逆境。B韩愈比屈原、李白多一层高明的原因在于

23、他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叹难上,而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C潮州地方偏僻,文化落后,有很多弊政陋习,在韩愈的努力之下大为改观。D韩愈在潮州发现当地乡学不兴、文化落后,所以他提倡古文运动,并由此发展成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古文运动,开一代文章先河。解析:选D。D项,分析不当,古文运动跟潮州之事没有必然联系。14文章第自然段说:“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请结合韩愈的经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答:_答案:韩愈一生屡遭贬斥,仕途十分不顺,这是“悲”;韩愈能走出个人低落的心境,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做出了诸多业绩,这是“壮”。如果韩愈没有为老百姓做出贡献,老百姓也不会纪念他为之所受遭遇,也就无“悲壮”

24、二字。15结合全文,韩愈言行一致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_答案:为官铁骨铮言:针对宪宗迎佛骨冒死进谏;为文不说空话:倡导古文运动,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为政务求实绩:为潮州人民做的四件实事,亲自参加平定叛乱,晚年时还亲自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8题。在这三年中,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菜园。但渐渐地,城中便知道玉家少主人在北京大学读书,极其出名的事了。其中经过自然一言难尽,

25、琐碎到不能记述。然而在本城,玉家白菜还是十分出色。在家中,稍稍不同的是做儿子的常常寄报纸回来,寄新书回来,做母亲的一面仍然管理菜园的事务,兼喂养一群白色母鸡,自己每天无事时,便抓玉米喂鸡,与鸡雏玩,一面读从北京所寄来的书报杂志。母亲虽然五十多岁,一切书报煽起二十岁年轻学生的种种,母亲有时也不免有些幻梦。 当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于可以回家来住一个月时,欢喜极了。来信还只是四月,从四月起做母亲的就在家中为儿子准备一切。凡是这老年人想到可以使儿子愉快的事通通计划到了。一到了七月,就成天盼望远行人的归来。又派人往较远的长沙市去接他,又花了不少钱为他添办了一些东西,如迎新娘子那么期待儿子的

26、归来。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一面还在心中小小埋怨,一面把“新客”让到自己的住房中去,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 见到脸目略显憔悴的儿子,把新媳妇指点给两对工人夫妇,说“这是我们的朋友”时,母亲欢喜得话说不出。 儿子回家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本城,美丽的媳妇不久也就为本城人知道了。因为地方小,从北京方面回来的人不多,虽然绅士们过从仍然缺少,但渐渐有绅士们的儿子到玉家菜园中的事了。还有本地教育局,在一次集会中,也把这家从北平回来的儿子与媳妇请去开会了。还有那种对未来有所倾心的年轻人,从别的事情上知道了玉家儿子的姓名,因为一种倾慕,

27、特邀集了三五同好来走访了。 从母亲方面看来,儿子的外表还完全如未出门以前,儿子已慢慢是个把生活插到社会中去的人了。许多事皆仿佛天真烂漫,凡是一切往日的好处完全还保留在身上,所有新获得的知识,却融入了生活里,找不出所谓迹。媳妇则除了像是过分美丽不适宜于做媳妇值得忧心以外,简直没有疵点可寻。 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回北平,所以做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各处寻觅佳种,督工人整理菊秧,母子们自己也动动手。已近八月的一天,吃过了饭,母子们同在园中看菊苗,儿子穿一件短衣,把袖子卷到肘弯以上,用手代铲,两手全是泥。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

28、理的祖母的幻梦。 一面同母亲说北平栽培的菊花,如何使用蒿草秆接枝,开花如斗的事情,一面便同蹲在面前美丽到任何时候见及皆不免出惊的夫人用目光作无言的爱抚。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轻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轻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 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 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缘故而得着同样灾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 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下来,也没有把菜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而苦笑

29、的老年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 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选自沈从文乡土小说选集,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16文章一再写“母亲”对儿子的喜归、关心等内容,作者写这些内容有何作用?试简叙述。(4分)答:_答案:意在表现“母亲”对儿子的疼爱,表现出深挚的母子之情,这就突显出儿子被杀的“残酷”,为后面写母亲的病倒埋下伏笔,表现出母亲在儿子被杀后仍坚持活下去的可敬,从而达到了谴责当局的凶残与社会黑暗的目的。17文章结尾段“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有何作用?结合文体具体分析一下。(5分)答:_答案:(1)通过写景,表达出物是人非的伤感。母亲为儿子媳妇所种的菊花开遍了一地

30、,但儿子、媳妇已被杀害,睹菊思人,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2)菊花具有象征意义。黄巢曾写过一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这里,菊花象征着饱经沧桑的勇敢坚持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作者写“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是对儿子媳妇的革命精神的赞颂,是相信革命者是杀不完的,革命必定成功。(能结合文章内容、主题谈出看法即可)18鲁迅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选文看,哪些人生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了?(6分)答:_答案:“凡是一切往日的好处完全还保留在身上”,把工人看成朋友,无限珍爱自己的妻子的“儿子”被杀害了;“美丽到没有疵点可寻”的媳妇

31、被杀害了;玉老太太当祖母的幻梦破灭了;没有政治黑暗的田园生活被破坏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1题。李清照传(节选)国难当头之时,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却愈加激烈,朝廷章法大乱,众官无所依从。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被命移知湖州,但未到任即被免。三月,清照与明诚乘船上芜湖,入姑苏(准备移居赣水上),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秦亡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失败。项羽垓下兵败后,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欲助项羽渡江,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

32、乎!”言罢,拔剑自刎。面对历史遗迹,抚昔思今,清照思绪难平,于是作诗一首,题为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中通过歌颂项羽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活,要活得昂扬,出类拔萃,有声有色;死,要死得壮烈,慷慨英武,可歌可泣。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诗人还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了无气节和昏庸无能。五月,明诚把家属送到池阳(安徽贵池),又接到旨意复知湖州。六月十三日,盛夏酷暑,明诚离池阳,“涂(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金石录后序)行至建康时,病势已重。七月末,清照于池阳闻讯,心急如焚,急解舟赴建康,然而已无力回天。八月十八

33、日,明诚病逝。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再没有“相对展玩咀嚼”金石书画藏品的欣慰,再没有“相向惋怅者数日”的余韵,再没有坐归来堂斗茶大笑的乐趣,更不会再有苦苦相思之后团聚的甜蜜了。相见直要待来生。前路漫漫,等待着她的,是孤苦伶仃颠沛流离,是世情险恶中伤欺侮。遭此一击,刚毅的清照,也难以承受了。“葬毕,余无所之,余又大病,仅存喘息。”(金石录后序)李白是“拔剑四顾心茫然”,而清照此时是“葬毕夫君心茫然”。山河破碎,家破人亡,清照无限悲痛,大病一场。蘸着血泪,她写下了“祭赵湖州文”,其中有句云:“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白日”句典出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襄州居士

34、庞蕴将入灭(佛教称僧人死亡为入灭),令其女灵照观日之早晚来报。其女回报说:“日已中矣,而有蚀也。”待父出门观看时,其女“即登父坐,合掌而亡。”父见其状,夸其女“锋捷”,庞延至七日之后乃亡。此句即谓明诚先己而亡,死得其所,较之后亡者之处境为好,以了示自慰,寓己悲痛之深。“坚城”句典出杞梁妻哭夫的故事。孟子告子下中有“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的话。刘向说苑善说篇载:“昔华周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阤”(zh)即溃塌之意。此句意谓己之悲伤同于杞妇,而“坚城”一词,语涉双关,且以暗示赵明诚为国之长城之意。这组骈文对句是此篇祭夫文中仅存下来的残句。对于夫君于乱离中暴

35、病身亡,清照含着无限的悲痛,这一“叹”一“怜”中,哀之痛、伤之切已溢于言表。19从选文看,李清照创作乌江一诗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分)答:_答案:背景:李清照随夫来到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抚昔思今,感慨万千。目的:展示自己的人生追求:生,要堂堂正正,出类拔萃;死,要轰轰烈烈,慷慨悲壮。讽刺了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了无气节的昏庸无能。20“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答:_答案:从文章结构角度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从文章内容上讲,这句话表明李清照从此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开始了一个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痛苦历程,感情、境遇也从此改变,

36、这是她一生最大的一个转折点。21作者在读到李清照乌江一诗的时候感慨地说:“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气节”的理解。(6分)答:_答案:(示例)气节是一个人活着的尊严,安身立命的前提。拥有气节的人,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英名将永垂不朽、万古流芳,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与景仰。李清照本人不南渡,不投降,充分显示个人的气节;其丈夫赵明诚抱病赴任,死于途中,为国之长城,显示其为国而死的气节。失去气节的人,是民族的耻辱,国家的蛀虫,他们将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22下面是“插花艺术”的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四个重

37、要词语。(不超过8个字)(6分)插花艺术,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答:_解析:关键的词语就是插花艺术的步骤。答案:剪切、加工、配置、再现。23有人建议废除现在大陆通用的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并提出了三个理由:简化汉字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成了“无心之爱”;现在很多人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所以不能再说繁体字难认难写,不利于传播了;现在台湾地区依然用繁体字,恢复使用繁体字

38、有利于两岸统一。下面是针对第一个理由提出的反驳,请参照这一示例,从第二、第三两个理由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反驳,要先写出一个反问句,再简要简述反驳的理由。(6分)示例:“爱”字里有心就真有爱了吗?一个人有没有爱心,不在他怎样写字,而在他怎样做人。答:_答案:(示例):用电脑打字就不用先认先写了吗?文字是否难认难写,不在使用什么工具,而在文字本身的繁简。用了繁体字就能使两岸统一了吗?两岸能不能统一,不在写字用简用繁,而在思想感情是否和谐一致。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蓬野花,在刀削斧劈般的崖壁高处怒放着,洁白灿烂,热烈舒展,丰美的姿容仿佛不是开在没有阳光、没有土壤的绝地,而是土肥水美的家园。她不在乎有没有人欣赏,也不管有没有人呵护。也许我们与她的这一次相逢和对她的赞叹,只是她一生的一次机缘,但在她简单朴素的生命里,所有的追求与意义会永远纯粹如初,从生到死。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个字。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