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五)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820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五)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五)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五)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五)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五)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五)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五)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五)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五)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五)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2语文全新教程精品练习:单元综合检测(五)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说明: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哺育(b)埋怨(mi)一筹莫展(chu) 敷衍了事(f)B熨帖(y) 木讷(n)为虎作伥(chn) 咄咄逼人(du)C吮吸 (shn) 蛊惑()长歌当哭(dn) 引吭高歌(hn)D骁勇(xio) 要挟(xi)羽扇纶巾(un) 言简意赅(i)解析:选D。A项,“埋”读mn,B项,“讷”读n,C项,“当”读d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现在在如此强大的利益诉求面前,只能痛心疾首在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文物古迹方面的无所作为。B

2、在股市的漫漫路途中,股民们盼星星盼月亮,盼望股市利多政策和管理层救市政策的出台,但市场结果却并不尽人意,依旧一跌再跌。C赞美和鼓励需要技巧,要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不可虚与委蛇,应付了事。D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运多舛。解析:选C。 A痛心疾首,表示痛恨的态度,不能带宾语;B.不尽人意,应为“不如人意”,不能说成“不尽人意”,动词“如”不可省略,规范问题;D.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本发生的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进而引发核电站爆炸的灾害,是近年来地球灾害

3、事件爆发最严重的事件之一。B英国生理学家爱德华兹因发明体外受精技术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4日公布后受到很多记者想第一时间的采访。C虽说陈真一角是个虚构人物,但在历史上我们还是能够找出陈真的原型。目前,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与陈真有相似经历的霍元甲大侠的徒弟刘振声。D美国务院提醒在欧洲旅游的美国游客警惕针对可能发生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其他旅游设施的恐怖袭击,采取适当安全措施保证旅途安全。解析:选C。A项,“灾害”与“事件”不搭配;B项,“受到”缺宾语,去掉“想”,;D项,语序不当,把“针对”放到“可能发生的”后面。4在横线处填入短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这是都市西部一大片茫无涯际的

4、树林。这是一片自然生长的树林。_,_,_。_,_。一只鸟在不远处的密林深处栖息,张开鹅黄的小嘴啁啾几声,阵阵类似葡萄酒香的芬芳在柔和的秋气中弥漫开来。杂草中零星地点缀着紫色的白色的碎花斑驳的树叶在阳光下显示出微妙的层次,裹着湿气的轻风飒飒吹来脚下那些不知名的杂草牵绊着你的脚踝细长的枝条如鹿角在黄昏透明的空气中悄然兀立,煞是美丽树叶便矜持地悄然絮言、微语荡漾起来ABC D解析:选D。应按照从下到上,从大到小的逻辑顺序。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仲兄字文甫说苏洵洵读易至涣之六四曰:“涣其群,元吉。”曰:“嗟夫,群者,圣人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盖余仲兄名涣,而字公

5、群,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而可乎?他日以告,兄曰:“子可无为我易之?”洵曰:“唯。”既而曰:“请以文甫易之,如何?”且兄尝见夫水之与风乎?油然而行,渊然而留,渟洄汪洋,满而上浮者,是水也,而风实起之。蓬蓬然而发乎太空,不终日而行乎四方,荡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纡余委虵,蜿蜒沦涟,安而相推,怒而相凌,舒而如云,蹙而如鳞,疾而如驰,徐而如徊,揖让旋辟,相顾而不前,其繁如縠,其乱如雾,纷纭郁扰,百里若一,汩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滂薄汹涌,号怒相轧,交横绸缪,放乎空虚,掉乎无垠,横流逆折,旋倾侧,宛转胶戾,回者如轮,

6、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鹭,投者如鲤,殊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故曰:“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故曰:此天下之至文也。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以论乎自然。故夫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昔者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功成则天下以为贤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呜呼此不可与他人道之唯吾兄可也。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可无为我易之易:更换B安而

7、相推,怒而相凌 凌:挤压C疾而如驰,徐而如徊 徐:舒缓D而风水之极观备矣 观:观察解析:选D。观:景致,景观。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他日以告则天下以为口实B子可无为我易之二物者非能为文C且兄尝见夫水之与风乎而不可以论乎自然D群者,圣人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满而上浮者,是水也解析:选D。D项,都是判断句的标志。A项,“以”连词,相当于“而”;介词,把。B项,“为”介词,替;动词,成为。C项,“乎”疑问语气词;介词,相当于“于”。7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B纡余委虵,蜿蜒沦涟C纷纭郁扰,百里若一D则天下以

8、为口实解析:选A。解散:文中的意思是“消除”,现代汉语的意思是“队伍的分开”。8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仲兄名涣,字公群。这是根据易经上“涣其群,元吉”对“涣”字的解说定的字号。B作者根据自己对“涣”的理解,认为“风行水上涣”,仲兄的字应该与风行水上的“文”字有关。C本文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十分动人。D文中作者用风水相遇激起的各种水波,来比喻不同情境下所产生的不同风格,可为变化无穷。解析:选B。“风行水上涣”不是作者自己的理解,是易经上的语句。9断句与翻译。(10分)(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4分)昔

9、者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功成则天下以为贤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呜呼此不可与他人道之唯吾兄可也。(2)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请以文甫易之,如何?(3分)译文:_故夫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3分)译文:_答案:(1)昔者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功成/则天下以为贤/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呜呼/此不可与他人道之/唯吾兄可也。(2)请用文甫替原来的表字,可以么?因此,天下没有刻意追求而产生文章的只有水和风而已。参考译文:我读周易看到涣的六四卦,卦辞说:“消除群众的灾害,大吉大利。”我说:“唉!群众,这是圣人想要消除他们的灾害,

10、以便统一天下的。”我的二哥名叫涣,表字公群,那他就是以圣人所要解散、消除的各种祸害自许了,可以这样做么?有一天,我把这些告诉二哥。二哥说:“你可不可以替我改改表字?”我说好。过了一会儿又说:“请用文甫替原来的表字,可以么?”二哥曾见到那水跟风相互作用么?自然而然地流着,停下来就显得很深很深,风平浪静、一片汪洋,涨得满满、浮动前行的,这是水啊!实际上是风激起它。呼呼风声来自太空,不到一天就已走遍四方,摇摇荡荡没有形状,飘飘然从远方走来。已经走了,但是找不到它留下的遗迹。这是风啊!可是水能显现它。如今风和水在一个大湖里相遇。水浪曲曲折折,波纹蜿蜒弯曲,平静时就相互推动,发怒时就相互冲犯,舒缓时就像

11、云朵,收缩时就像鱼鳞,快速波动时就像马在奔驰,缓慢时就像在远处,彼此以礼相让、旋转回避,相互对视、谁也不敢前进,繁密的样子像绉纱,混乱的样子像弥漫的大雾,纷纷连连。有时停滞,有时波起,百里以内都是一样。风急流速、顺流而下到了沧海边,波澜壮阔、澎湃汹涌、怒号相压,水波纵横交错,相互连结,在天空里放纵恣肆、在无边无际的海上摆荡,横着流过去又倒着折回来。大水喷涌回旋,翻起倾倒。水浪宛转回环、曲曲折折,旋转的像车轮,环绕的像带子,波浪矗立的像烽烟,奔涌向前的像火苗,跳动的像白鹭,腾跃的像鲤鱼,奇形怪状、姿态万千,风和水最值得观赏的景象全都展现了。所以卦辞说风在水上吹行就是涣,这也是天下最好的文章啊!然

12、而风和水,难道有意要形成文章么?他们无意中形成文章,事先没有约定就互相遭遇了,那么文章就产生了。这里的文章,不是水面的文章也不是风吹的文章。这两样东西,不能形成文章,可是不得不形成文章。事物之间相互作用,文章就在他们中间产生了,所以说这是天下最好的文章。如今的玉,颜色柔和润泽,并不是不美丽啊!可是它不能形成文章,雕刻刺绣之类的花纹,并非不是花纹,却不能把这样的花纹和自然产生的花纹相提并论。因此,天下没有刻意追求而产生文章的,只有水和风而已。以前,君子生活在世上,不要求有什么功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功成名就了。天下人就认为他是个贤人。不要求有什么言论流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言论就流传了。天下人就

13、把这些作为立论的资料。唉!这种道理是不能对别人讲的,只有我的哥哥可以。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7分)徐州汪元量白杨猎猎起悲风,满目黄埃涨太空。野壁山墙彭祖宅,花粪草项王宫。古今尽付三杯外,豪杰同归一梦中。更上层楼见城郭,乱鸦古木夕阳红。【注】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灭亡,元朝一统之时,诗人来到徐州写下此诗。(m),是尘埃之意。(1)此诗炼字很有特色,诗歌前两句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3分)答:_(2)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答:_答案:(1)“涨”字用得最好,形象地描绘出黄尘由地面向上浮动,好似水涨的状态,以动写静,增添了立体感。(或:“悲”字用得最好

14、,奠定了全篇情感基调,是全诗的诗眼)(2)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故国不在的孤独、凄凉和悲愤之情。诗人将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融入到对风吹白杨、黄埃满天、荒凉破败景象的描写之中。参考译文:风吹白杨猎猎作响,黄埃满天涨满了太空。彭祖宅、项王宫经不住岁月的销蚀,如今惟剩断壁残垣、残花衰草。钟鸣鼎食的旖靡都逐着香尘熏风而散,逐鹿天下的豪情也随着王朝之兴废,世事之变迁成为一场空梦。登上城楼远眺,城墙外乱鸦古木残阳,愈见凄婉。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1)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2)大弦嘈嘈如

15、急雨,_。_,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_,_。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答案:(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2)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中国历史上一场最大的是非垓下一战,项羽的人生之路走到了尽头,而他的命运的悲剧性的显露也就达到了顶点。在整部史记中,司马迁写得最为动情的,大概就是这一段。从四面楚歌,到乌江渡口,中间经过了霸王别姬的柔肠百转,误入大泽的挣扎不前,斩将

16、夺旗的叱咤生风,而终归于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的羞容惭颜。英雄一死,千秋改容。在秦汉之交的风云变幻中,历史真正的主角,其实只是嬴政和项羽。一个要将中国归于中央集权下的专制一统,一个要恢复天下到六国时代诸侯联盟的松散政制。这看上去好像只是一个是否认同统一的历史趋势的问题,现代人常常站在统一的立场上去批判项羽,仿佛只有用铁骑扫平了六国的秦王才算是一个民族英雄,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从历史的长时段看,统一的趋势是无法阻遏的。从根本上说,它是中华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文明内部各部分长期交往整合的必然结果。问题只在以何种方式统一。可以设想,即便没有秦的武力,天下也终将归于一体,这也为汉以后的历史实际所一次次证明

17、。无可否认的是,秦王的铁骑确实使这一过程大大简化了。看上去历史似乎少走了许多弯路,细想来却又未必。先不说铁骑下呻吟的民众,是否也有追求自己那一点卑微的生活自由的权力,就是从文明的发展来说,统一的后果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怀疑。中央集权确实加强了国家的权力,使秦汉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匹敌的强大力量。但是作为代价,从原始社会时代开始积累起来的那一种有限民主(哪怕是统治阶级内部民主)也彻底丧失了。春秋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士,逐渐变成了可以“倡优畜之”的文人。当秦军焚烧着六国的宫殿,将天下一切珍奇全都劫掠汇聚向咸阳时,中华文明也就从多元变成了一元,从多中心变成了一个或最多两三个中心(所谓“两都”或“三都”)

18、。项羽的恢复六国,常被看作是历史的倒退,但从另一面看,或许也可以从孔子所谓“兴灭国,继绝世,举遗民”的意义上去理解,说得更清楚一点,也就是从维护民族生存权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意义上去理解。虽然在细节上、性质上,存在着许多重要的差异,但从为文明一体化所选择的道路来说,嬴政与项羽的分别,或许可以拿欧洲近代的拿破仑和今日欧盟的推动者们作比(虽然项羽所行仍是“霸道”)。后世为项羽感到惋惜的人,大半都没有看到历史在这里所隐藏的深刻机微。司马迁写史记时,正感受着秦汉专制主义的压力,因而止不住要从感情上偏向项羽。李清照慨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只是借楚汉旧事,表达对南渡君臣的轻

19、蔑。杜牧从“兵家”立场出发,不轻言失败。虽然所论只是一时的成败,但也于无意中表达出一种对所谓“历史必然”的怀疑。统一的趋势是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路径选择中就不存在某种偶然。乌江渡口的一幕,其实是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历史时刻。项羽之死,事实上也就宣告了历史发展中另一种可能性的彻底丧失。 (节选自读者欣赏)12文中说“后世为项羽感到惋惜的人,大半都没有看到历史在这里所隐藏的深刻机微”,又说“项羽之死,事实上也就宣告了历史发展中另一种可能性的彻底丧失”,此处,对“深刻机微”“另一种可能性”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3分)()A嬴政与项羽的分别,并不在于是否认同统一的历史趋势,而在于所选择的实现文明一体化的

20、路径。与嬴政用铁骑扫平六国实现中央集权一统天下的方法不同,在维护民族生存权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走向中华文明一体化的可能。B嬴政与项羽的分别,在于是否认同统一的历史趋势。用铁骑扫平六国实现中央集权一统天下。C用铁骑扫平六国实现中央集权一统天下。维护民族生存权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走向中华文明一体化的可能。D嬴政与项羽的分别,并不在于是否认同统一的历史趋势。维护民族生存权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走向中华文明一体化的可能。解析:选A。从这两个语句的前后文中,可以发现A项说法最准确。1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秦王用铁骑扫平六国,天下归于一体。秦王的铁骑使统一的过程大大地简化了,历

21、史少走了许多弯路。B统一的趋势是无法阻遏的,它是中华民族发展到一定阶段、文明内部各部分长期交往整合的必然结果。C中央集权加强了国家的权力,使秦汉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匹敌的强大力量。中华文明也从多元变成了一元,从多中心变成一个或最多两三个中心。D从为文明一体化所选择的道路来说,以嬴政与项羽的分别,与欧洲近代的拿破仑和今日欧盟的推动者们的区别完全相同。E司马迁感受到了秦汉专制主义的压力,因而在写作史记时禁不住从感情上偏向项羽,使“垓下之战”大概成为整部史记中写得最为动情的一段。解析:选AD。注意原文中“似乎”、“细想起来却又未必”等处,故A项错;原文中有“在细节上、性质上,存在着许多重要的差异”

22、、“或许”等处,故D项错。14文中说“现代人常常站在统一的立场上去批判项羽,仿佛只有用铁骑扫平了六国的秦王才算是一个民族英雄,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4分)答:_答案:嬴政用铁骑扫平六国,以中央集权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是一个英雄;项羽要恢复天下到六国时代诸侯联盟的松散政制,从维护民族生存权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意义上看,同样能走向中华文明一体化,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也是一个英雄。 15文中第二段开头说:“在秦汉之交的风云变幻中,历史的真正的主角,其实只是嬴政和项羽。”作者为什么这么说?(4分)答:_ 答案:秦汉之交的纷争,从本质上说,只是实现中华文明一体

23、化两种不同途径与方法之争。践行以暴力将中国归于中央集权专制一统的嬴政和为维护民族生存权和文化生态多样性而抗争的项羽,正是这两种势力的代表人物,他们在这段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8题。三愣泰国曾心外面下着毛毛细雨,一个干瘦佝偻的病人,头上遮着一张旧报纸,步履蹒跚地推开一间医务所的弹簧门。正坐在案头看黄帝内经的李医师,抬头一看,见新来的病人,正扯下那张湿漉漉的旧报纸,一时觉得,他挂在鼻梁上的那副黑眼镜显得

24、特别大、特别耀眼。“请坐!”“嗯。”“贵姓?”“张亚牛。”“多大岁数?”“五十九。”李医师伸出三个指头给他诊脉。片刻,又叫他亮出舌头,然后说:“请把眼镜摘下!”病人似乎没听到。“请把眼镜摘下!”李医师又重复一遍。只见病人那干瘪的右手举到耳边,颤颤巍巍地脱下黑眼镜。李医师不禁一愣,原来他是个“独眼龙”,右边凹陷的眼窝,却不见眼珠子。左边那呆滞的眼睛,只发出直勾勾无神的光。李医师张开嘴,想再问下去,却见病人举着颤抖的手,把黑眼镜挂回鼻梁上,嘴角抽搐起一阵凄酸的蠕动。“哪里不舒服?”李医师用惯例的语气问诊道。“没有一处舒服。”“吃得下吗?”他慨叹说:“做人真工(辛)苦,过去爱(要)吃无好吃(没得吃)

25、,现在有吃唔(不)敢吃!”病人答话绕着圈子,李医师心里却完全理解他的话意,问:“有消渴病吗?”病人点点头。李医师安慰病人几句后,便伏案开处方。“服药三天后,再来看一次。”李医师把一张处方交给病人。“多少钱?”“一百铢!”“医生,八十可以吗?”他居然还起价来。李医师不禁又一愣!觉得他当了二三十年医生,从来是医生说多少,病人就给多少,甚至有些慷慨的病人还多给,还没遇上讨价还价的病人。这还是头一遭呀!李医师心里嘀咕着。“可以吗?”李医师不大自然地笑着,点头。病人拿出一张一百铢。李医师找给他二十铢。病人高兴地推开弹簧门走了。在细雨中,李医师看着那个佝偻的病人,头上遮着旧报纸,步履蹒跚地挤上一辆公共汽车

26、。李医师站在门口自忖:“也许他是个数米而炊的人!” 三天后,不见张亚牛再来看病,但是李医师偶然在另一个地方见到了他。 那天,李医师驾着轿车,到他三十年前读过的某所华文小学。这年学校已被封闭近半个世纪,最近又即将复办。许多校友和热爱华文的人士,闻讯都赶来捐款。 坐在捐献台前的,正是那个佝偻且戴着一副黑眼镜的张亚牛。他正在讲述自己一段求学不幸的遭遇:“三十年前,我曾在这所学校读过两个月书,不幸学校被封。我们组织了华文学习小组,才读不到两个月便来抓人。老师被抓走了,我越墙逃跑时,天黑不见五指,一个铁钩,把我的右眼球勾坏了。”他讲到这里,声音低沉且沙哑,伤心地从耳边脱下那副黑眼镜。在座的人的眼光即刻聚

27、成一串光束,焦点全落在他那只没有眼珠的凹眼窝里。 “读过书的人,无法理解没读过书的人的痛苦。我右眼瞎了,是痛苦的事。左眼虽能看见东西,但不识字,也就像瞎了一样。”也许他讲得太激动,血脉有点亢奋,脸不禁涨红起来。他又脱下眼镜,用手擦去滚动在左眼里的泪珠。 “现在学校要复办,我报名参加学习,当个胡子学生。” 在座的人都瞪大眼睛,哑然失笑。 “最近,我把一块地皮卖了,想把部分钱捐给学校。”他边说边把放在脚边的皮箱拿上台面来。他那颤抖而干瘪的双手慢慢打开皮箱。 呵!是一箱崭新的一千铢的纸币。 李医师和在座的人都愣住了。 看着捐献台上成叠的千铢纸币,李医师低头看着自己手上已写好的支票,脸上有点泛红,觉得

28、太少了。于是他提起笔来,在数字后面再添上两个零字,又在字旁签了名。(选自微型小说鉴赏辞典)16依据小说内容,概括标题“三愣”的具体内涵。并概括说明张亚牛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分)答:_答案:(1)一愣:李医师发现病人是一个“独眼龙”。二愣:病人张亚牛讨价还价,李医师首次遇上这一情况。三愣:李医师和在座的人对张亚牛当场捐献一箱崭新的一千铢一张的泰铢感到吃惊。(2)外表:独眼龙,口吃;付诊费时讨价还价;三十年来矢志不渝学华文;捐款办学,立志当胡子学生,学好华文。17小说中,作者写了张亚牛跟李医师讨价还价的情节。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答:_答案:作者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这是为了和三天后张亚牛

29、当场捐献一箱崭新的一千铢一张的泰铢形成鲜明对比,这样,人物的落差很大,艺术效果也更明显。18如果将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请联系全文,探究其理由。(5分)答:_答案:(1)删去好。这样可以避免将作者的情感直接呈现出来,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思索与想象空间;从结构上来说,“李医师和在座的人都愣住了”一句和标题形成照应,首尾结合,结构严谨。 (2)不删好。结尾写李医师之所以“看着自己手上已写好的支票,脸上有点泛红”,进而增加了捐款的数目,正是张亚牛这个榜样感召的结果。这对小说的主人公起到了烘托作用,进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丰富了人物形象。(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1题。我的父亲梁实秋(节

30、选)梁文蔷父亲翻译莎士比亚剧本始于抗战前,那时我只有四五岁。后来因抗战,颠沛流离,只译了10本,便停顿下来,因为翻译莎士比亚是没有钱的,为了我们一家,父亲必须谋生,教书、写文章。生活相对安定下来后,他又开始有计划地翻译。父亲给自己规定,每天要译两千字。台湾的天气很热,那时也没有冷气,父亲这个北方人对气候颇不适应,他又很胖,非常怕热,经常挥汗如雨。父亲非常有毅力,如果因为有事未能完成预计的工作,加班也要把拖下的工作补上。翻译莎士比亚,是胡适先生的建议,最初是父亲与另外两个人一起翻译,但那两位后来中途退出,只剩下父亲一人坚持。翻译莎士比亚是件苦事,因为他全部用古英文写作,我曾向父亲抱怨说,我根本看

31、不下去莎士比亚的原文,父亲笑着说:“你若能看懂的话,那就不是莎士比亚了。”父亲每译完一剧,就将手稿交给母亲装订。母亲用古老的纳鞋底的锥子在稿纸边上打洞,然后用线缝成线装书的样子。没有母亲的支持,父亲是无法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我在台湾与父母一起生活了10年,因为哥哥姐姐的失散,成了“独生女”。父亲与母亲的感情很好,他们后来跟着我到西雅图生活了一段时间,我时常在汽车的后视镜里很“嫉妒”地发现,他们还经常手拉手坐在一起。1974年4月30日上午,父亲与母亲照样手拉手到附近市场购物,市场门口一个梯子突然倒下,正好击中了母亲。母亲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因伤势很重,需要动大手术。临进手术室前,母亲以一贯的自

32、我克制力控制自己,既不抱怨,也不呻吟。进手术室前,她似乎已有所预感,对父亲说:“你不要着急,治华(注:梁实秋的学名为梁治华),你要好好照料自己。”几个小时后,护士出来通知,母亲已不治。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父亲坐在医院长椅上开始啜泣,浑身发抖,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 就在母亲去世后一个月,父亲终于辗转知道了哥哥、姐姐仍然在世的消息。他特地跑到西雅图母亲的墓地前,告慰母亲。1981年夏,我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回到了儿时居住的庭院,却已是物是人非。临行前,大姐文茜折了一小枝枣树叶,上面还有一个小青枣,让我带回台湾,送给父亲。这棵枣树是我们在北京时老枣树的后代,老树早已被砍去。我小心翼翼地把枣叶包好,回到台

33、湾后,把在大陆的见闻一五一十地向父亲汇报,其中包括姐姐文茜、哥哥文骐33年的经历,讲到激动处,与父亲相对而泣。那个枣和树叶后来都枯萎了,父亲把叶子留下来,放在书里,珍存着。1986年,我最后一次赴台探望父亲。临走时与父亲在客厅中道别,父亲穿一件蓝布棉外衣,略弯着腰,全身发抖。他用沙哑的声音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怎么叫出租车,怎么办出境手续等,那一刻,他又把我当作他的没出门的小女儿。那一次,我充满了不祥之感。1987年11月3日,父亲因突发心脏病住院。当时,小量地输氧已经不够。父亲窒息,最后扯开小氧气罩,大叫:“我要死了!”“我就这样死了!”此时,医生终于同意给予大量输氧,却发现床头墙上大量输氧的气源

34、不能用,于是索性拔下小量输氧的管子换床。就在这完全中断输氧的5分钟里,父亲死了。父亲强烈的求生欲望一直支持他到心脏停止,他留下的最后五句绝笔之一是:“我还需更多的氧。”没想到父亲留在人间最后的字迹,竟然是这样的求生呼号。每想到此,我便有肝肠寸断之感。(口述:梁文蔷文:李菁据三联生活周刊)19节选部分回忆了梁实秋先生到台湾以后的生活,作者重点回忆了“父亲”的哪几件事?(5分)答:_答案:翻译莎士比亚剧本。父母之间的恩爱和母亲去世的情况。对故土的热恋。对我的关心。父亲去世时的情形。20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找出其中两处,并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答:_答案:写父亲坐在医院长椅上啜泣,浑身发抖,

35、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准确地表现了母亲的去世给父亲带来的打击,侧面表现了父母之间的恩爱。如把我从故乡带来的枣树叶子珍存在书中,表现了父亲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21文中作者说“那一次,我充满了不祥之感”,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6分)答:_答案:父亲年老了,略弯着腰,全身发抖,表明他身体不再健康;对我不厌其烦地叮嘱,表明他已经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对小女儿格外留恋;从父亲这些言行中,我感到了“不祥”。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22祖国的名山胜水,一直是哲人、诗人歌咏的对象。阅读下面的例句,根据情境,仿写两个含有描写名山胜水的诗句的句子。(6分)例:面对泰山,杜甫写下“会当

36、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漫步西湖,_搏击长江,_答案:(漫步西湖,)白居易喜吟“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留下了对西湖美景的留恋之情。(搏击长江,)毛泽东挥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搏击风浪的伟大气魄和襟怀。23下面是名为“四季花城”住宅小区的广告,请你赏析这一段广告。(6分)四季花城,总有一盏灯,为晚归的人守候,灯盏在夜色里,点亮一种温暖,一种只有家才有的温暖。正因为有了它,才有了对家的思念。留一盏灯,给晚归的人。灯盏在夜色初降时,悄悄亮起,像孩子的等待,像亲人的惦念。使远方归来的人,突然被一种情感击中

37、。四季花城六期已点亮,每一个爱家的人心中的思念。答:_答案:这是一段广告词,又是一首抒情诗,一首借助文字传递家的温暖的诗歌。单看几个意象灯火、晚归的人、亲人;再看几个动词的选用点亮、思念、等待、惦念,诚如广告词中所言,读者“突然被一种情感击中”。“四季花城六期”自然地穿插在其中,串联起了种种温暖的情愫,这里的房子,不再是空壳,而是家。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近日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的故事,她要求女儿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虎妈也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美国一些媒体认为,在教育子女方面,中国母亲的严格教育方式似乎更见成效。而正在素质教育之路上蹒跚起步的中国母亲们则开始困惑,宽松的家庭氛围,不是更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