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783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21年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政治史(人教版)1-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自主复习】考点一、君主专制的演进【清单串记】 【名师点拨】1.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2.宋代“二府三司制”3.古代中国削弱相权的方式【认知深化】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

2、,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典例.(2020山东卷3)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 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 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 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 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代翰林学士由备君主顾问到开始参与决策再到专掌诏令起草,正式参与决策,说明翰林学士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在朝廷内部决策

3、权力进行了重新分配,故选D;翰林学士是逐渐参与决策权力,决策权始终还是归皇帝所有,排除A;仅根据翰林学士地位的变化无法证明文官地位得到提高,排除B;三省六部制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前期就已经趋向成熟,排除C。故选D。考点二、中央集权的发展【清单串记】【名师点拨】 1.“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 2.宋代加强中央集权3.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央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

4、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认知深化】汉至元地方行政管理的措施及特点(1)措施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派文臣做知州,设立通判监督知州等。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监察,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措施,如汉武帝的“推恩令”。(2)特点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自主,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典例(2018天津高考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

5、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答案】A【解析】题干中“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推知行省在中央集权下拥有适度权力,故A项正确;题干中“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说明地方有一定实权,并不是缺乏实权,故B项错误;题干中“但

6、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推知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而不是集中专断,故C项错误;行省制处理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非君主决策问题,无法体现君主专制加强,故D项错误。考点三 选官用官制度【清单串记】【名师点拨】1.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2.科举制的特点及历史影响【认知深化】全面认识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

7、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发展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于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典例(2019江苏高考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

8、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唐朝皇亲国戚和宗室子弟屡试不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D项正确;唐朝科举考试重视考生诗才,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没有阻止贵族入仕,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宗室特权在科举取士中无法体现,没有涉及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故C项错误。【课时检测】1.西汉初年,贾谊重申周礼的重要性,对文帝提出“定礼制”,即对同姓王在制度、名号、衣饰、器物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礼制来标示人们的等级身份。这一主张()A.希望汉代重建西周的制度B.使

9、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C.意在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D.成为汉初政局动荡的根源【答案】C【解析】贾谊提出“定礼制”是对同姓王的等级进行彰示,意在通过礼制来约束同姓王,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故选C;材料中“定礼制”仅针对同姓王而言,不是普遍实施,因而贾谊的主张并不是重建西周的礼乐制,排除A;汉武帝采用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排除B;汉初政局动荡的根源在于王国的存在,不在于材料中“定礼制”内容,贾谊提出“定礼制”是通过礼制来约束同姓王,排除D。2.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西汉初年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刘邦晚年齐王刘

10、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濞、长沙王吴芮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B.加强了君主专制C.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D.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高祖晚年地方所封多为同姓诸侯王,随着同姓诸侯王势力的增强,威胁到皇权统治,容易产生地方割据势力,故A错误,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诸侯王,与中央的皇权加强无关,故B错误;C中消除边疆威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3.汉初诸侯王国之官吏任免,除了由中央直接任命之傅、相外,“皆令自置吏”,所谓“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诸侯国内之税收归诸侯,无须上缴中

11、央。据此可知()A.宗法分封制得以完全恢复重建B.大一统思想观念遭到普遍质疑C.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存在矛盾【答案】D【解析】题干中提及汉初诸侯国的官员除了由中央直接任命之傅、相外其余自行任命,税收不需要上缴中央,再结合所学郡国并行制带来的王国问题,可知答案D;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崩溃,封建社会的分封与宗法分封制有很大区别,排除A;西汉初年国家是大一统的,诸侯国是王朝的支持力量,排除B;题干中“汉初诸侯王国之官吏任免,除了由中央直接任命之傅、相”可知,诸侯国还是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中央,排除C。4.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

12、()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时间阶段数量(位)出身所在结果唐玄宗(44年间)8多科举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代天子巡边唐肃宗唐懿宗(100余年间)36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形成大量强藩唐僖宗唐哀帝(34年间)67强藩霸臣推荐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藩镇之间频繁征战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答案】B【解析】从出身、所在和结果的逐步变化可以看出地方独立性增强,故答案B;唐玄宗时期只是代天子巡边,并未形成藩镇割据,排除A;代天子巡边只是宰相的一项职责,并不能说明分割了宰相的权力,排除C;藩镇割

13、据致使唐代战争不断,排除D。5.史书记载唐代才女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2013年考古发现了上官婉儿的墓志,其墓志显示上官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这印证了()A.陈寅恪的“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B.王国维“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在古史新证中提到的二重证据法)C.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D.梁启超的“对旧史不可轻信,十之七八应取存疑态度”【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以前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韦后关系紧密,考古发现上官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史书与考古之间存在矛盾,考古发现否定了史书的记载。材料主旨不是“事物的演化和联系”,故A错误;史书是“纸上之材料”,考古发现

14、是“地下之新材料”,题干表述正解释了二重证据法,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假设,也没有求证,故C错误;材料虽表明史书不可尽信,但更强调了考古发现的可信度,梁启超的表述不全面,故D错误。6.(2020太原模拟)宋太宗选拔将领,重视其是否“循谨”,即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宋真宗御制武臣“敕七条”规定,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由此可见宋朝初年()A.治军突出理学思想B.实行重文轻武政策C.制衡兵权管控过度D.铲除地方割据势力【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宋太宗选拔将领的标准是“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到宋真宗时期,则进一步演化为“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

15、”,这充分说明在宋朝时期,统治者制衡兵权管控过度,故选C;根据宋真宗时期“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说明其以理学控制武将的目的在于严格控制其军权,而不是治军突出理学思想,排除A;题干主要反映宋朝统治者控制军权,而不是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B;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北宋建立之初,已经结束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排除D。7.据元史所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达1383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这些举措()A.开创了古代的驿传制度B.有利于

16、维护国家的统一C.导致了民族隔阂的加剧D.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答案】B【解析】由材料“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达1383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可知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故选B;古代驿传制度始于殷商时期,排除A;材料强调驿传制度而非民族关系,排除C;材料强调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而非交通工具的进步,排除D。8.(2019天津模拟)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A.宗法意识的淡薄B.考试入仕的开始

17、C.三省六部制的影响D.特权垄断的削弱【答案】D【解析】据材料墓志署名由魏晋南北朝时的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转变为唐代只写官衔,这说明门阀士族势力的逐渐衰落,即特权垄断的削弱,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墓志署名内容的变化,而不是宗法意识的淡薄,排除A;考试入仕从隋朝开始而不是唐代,排除B;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与材料无关,排除C。9.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后,“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称号不一,出于临时,最后乃有同品平章之名,然其为职业则一也”。传统宰相职务慢慢变成虚衔,真正宰相成为临时性职务。这一做法()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B.加强了吏治的建设C.实现了决策的民主化D.提高了行

18、政的效率【答案】A【解析】A表述与题目中“传统宰相职务慢慢变成虚衔,真正宰相成为临时性职务”相符,故选A;题目牵涉的是官员,与吏治无关,排除B;根据题意,有利于君主专制,不利于决策民主化,排除C;根据题意,增加了官员的数量,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D。10.(2020衡阳模拟)北宋的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台谏官称为“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宋太祖曾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宋朝的这一传统()A.保证了宋王朝长治久安B.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C.完善了古代的监察制度D.有效地制约了君主权力【答案】B【解析】

19、材料分两层信息,第一层是宋朝台谏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说明宋朝台谏官权力大,第二层中宋太祖的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说明宋朝文人地位大大提高,综合两层信息可知宋朝文官位高权重,这便大大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故选B;宋朝重文传统只会有助于政治清明,起不到保证宋王朝长治久安的作用,排除A;材料中宋朝台谏官的权力设置延续了前代制度,因而宋朝这一传统并非是对古代监察制度的完善,排除C;宋朝台谏官能在一定制度上限制君主权力,但起不到有效制约的作用,排除D。11.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命百官“议立三省、定内外官”,后决定实行一省制,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

20、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使之成为“外取信于行省,内责成于六部”的中枢机构。与唐宋相比,元代中书省的设立()A.标志着集权政治的日趋强化B.反映出明君贤相的理想愿景C.表达了精简机构的政治诉求D.有利于中央机构的不断完善【答案】A【解析】由材料“实行一省制,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只设中书省,使之成为外取信于行省,内责成于六部的中枢机构”可知中书省成为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的最高行政机关,最高统治者通过控制中书省以加强君主专制,故选A;材料强调君主专制的加强而非君臣关系,排除B;中书省的设立意在加强皇权而非精简机构,排除C;由材料“废除了唐宋以来的三省并立制”可知不利于中央机构的发展完善,排除D。

21、12.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汉书左雄列传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帝从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答案】D【解析】 “孝廉”为两汉时期选官的主要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故A错误;“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不能判断所选之人为贵族,故B错误;“太祖(曹操)少机警”所举时空依然属于两汉时期,不能体现魏

22、晋时期的发展,故C错误;“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符合孝廉的标准,可见与当初选官的标准有所背离,故D正确。13.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时期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这反映出唐朝()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B.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C.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D.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答案】C【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唐朝中后期,科举出身的宰相不断增多,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说明唐朝通过科举制选官大大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因而呈现出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故选

23、C;材料仅体现唐朝多数官员通过科举制选出,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而无法得出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排除A;材料仅体现唐朝多数官员通过科举制选出,未体现皇权专制体制的内容,因而无法得出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排除B;材料仅体现唐朝多数官员通过科举制选出,说明科举并非唐朝唯一的做官途径,排除D。14.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A.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B.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C.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D.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答案】D

24、【解析】依据材料,宋真宗作的劝学诗中劝诫读书人,书中自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说明宋代时期的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实现男儿平生志愿,所以是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故选D;八股取士是在明朝时期出现的,而材料是宋朝时期,排除A;材料反映了科举考试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并非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宋代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自己的平生志向,但不代表使社会各阶层都热衷科举,排除C。15.(2019南京模拟)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

25、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当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

26、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答案】(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

27、权,强干弱枝。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答出两点即可)(3)策略:平衡与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解析】第(1)题第一问不同,据材料一“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得出唐朝设节度使,地方权力大,重外轻内;据材料一“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得

28、出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第二问后果,据材料一“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得出唐朝藩镇割据;据材料一“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得出宋朝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第(2)题第一问特点,据材料二“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得出行省管辖区域大;据材料二“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得出行省权力大,据材料二“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出民族防范、民族控制。第二问原因,据材料二“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得出元朝疆域辽阔;据材料二“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得出吸取前朝教训;据材

29、料二“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得出民族征服。第三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要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代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题材的(这种题材特别多),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才子和佳人之间,发生故事是没问题的。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不仅才子佳人的故事如此,就是那些扬名立万、报仇雪恨的题材,也往往得考个功名,做上八府巡按之类的,才能实现。摘自张鸣从科举制到市场经

30、济转型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答案】观点一:宋代以后读书人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论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确立为读书人进入政治领域提供了机遇;宋代科举制的完善使大批无家庭背景的知识分子进入政治领域;中国古代官本位盛行和知识分子政治地位的提高使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观点二:科举制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论述:宋代以后民间戏曲小说以知识分子为主体说明了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提高;科举制广泛实行后知识分子有了公平进入政治领域的途径;尤其是平民知识分子大量进入政治领域,使政治地位提高的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也就成为了民间戏曲小说的主角。(注:答案只是示例,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可分别从两个角度分析论证。据材料中“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提炼得出观点一:宋代以后读书人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政治、思想等角度论述即可。据材料中“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就是那些扬名立万、报仇雪恨的题材,也往往得考个功名,做上八府巡按之类的,才能实现”提炼得出。观点二:科举制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政治、思想等角度论述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