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14 选修内容2022年高考真题1(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
2、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答案】(1)原因:洛阳旧城衰败;为迁都做准备;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举措:任用汉人筹划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统一规划里坊。(2)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
3、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古代城市建设。【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可知洛阳旧城衰败;根据材料“故有意迁都”可概括出为迁都做准备;根据材料“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可概括出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举措:根据材料“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可概括出任用汉人筹划重建;根据材料“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可概括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根据材料“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可概括出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根据材料“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
4、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可概括出统一规划里坊。(2)根据材料“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可概括出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根据材料“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可概括出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结合所学从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古代城市建设的角度补充。2(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李时珍(15181593)自幼对医学感兴趣,后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广读天下医书。蕲州遭
5、逢大疫,李时珍父子为民众治病,“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经此磨炼,医术愈精。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撰成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16部、60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仔细描述每味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用、方剂等,精心绘制药图。历时近30载,“稿凡三易,然后告成”。摘编自唐明邦李时珍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时珍
6、编著本草纲目的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所体现出的研究方法,并分别予以简要评价。【答案】【小题1】条件:个人对医学的兴趣爱好;深入百姓,艺术精湛;以往药书中存在错误;丰富的药物标本积累;名师的指导;前代医学的经验教训;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小题2】研究方法及评价:文献研究;观察实践;采访调查。评价:文献研究,能够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同时利于发现著作中的误注,从而促进医学著作的完善;观察实践,有利于获取关于药物的较为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保证著作的严谨性;采访调查,有利于获得口头上的大量资料,从而丰富医学知识。【详解】(1)条件:依据材料“李时珍(1518
7、1593)”并结合李时珍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依据“自幼对医学感兴趣,后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广读天下医书”可以得出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受到家庭医学氛围的熏陶;依据“李时珍父子为民众治病,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经此磨炼,医术愈精”、“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可以得出李时珍对医学的钻研与精通以及努力刻苦的个人品质;依据“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
8、为16部、60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可以得出前代丰富的中医药学成就为其奠定基础。(2)研究方法:依据材料“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可以得出观察实践;依据“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可以得出采访调查;依据“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16部、60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仔细描述每味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用、方剂等,精心绘制”可以得出方法为文献研究。评价:
9、结合第一问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献研究,能够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同时利于发现著作中的误注,从而促进医学著作的完善;观察实践,有利于获取关于药物的较为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保证著作的严谨性;采访调查,有利于获得口头上的大量资料,从而丰富医学知识。3(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有学者认为,“与万国对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最高目标,为扭转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治政府将“安内竞外”视为治国安邦之道,在日本官方文书中频繁出现类似“与万国对峙”的表述。1868年,日本以明治天皇名义发布的宣扬国威哀翰,主张“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勾勒出“大陆政策”的扩张方向
10、。此后,伊藤博文把废藩视为“抵御外辱,仲张皇威于海外”“与万国并立”的条件。木户孝允提出,“以文明开化为国家富强之途径”,1870年,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强调,“朝鲜国北连满洲,西与清国之地相接,使之屈服,实为保全皇国之基础,将来亦为经略、夺取万国之源也”。摘编自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提出“与万国对峙”的背景及实施方略。(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提出“与万国对峙”目标的历史影响。【答案】(1)背景:进行倒幕运动,国内政局动荡;开展明治维新运动,日本实力大增;西方殖民扩张,受西方侵略威胁;西方思想的传播。实施方略:对内推动社会改革,对外争取外交独立;
11、废藩置县,制定大陆政策;倡导文明开化,宣扬天皇权威。(2)有利于提升日本民族意识;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为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埋下伏笔。【详解】(1)背景:依据材料“与万国对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最高目标”、“为扭转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治政府将安内竞外视为治国安邦之道”并结合明治维新的背景可知,进行倒幕运动,国内政局动荡;开展明治维新运动,日本实力大增;西方殖民扩张,受西方侵略威胁;西方思想的传播。实施方略:依据材料“勾勒出大陆政策的扩张方向”、“伊藤博文把废藩视为抵御外辱,伸张皇威于海外与万国并立的条件”、“以文明开化为国家富强之途径”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解答,即对内推动社会改革,对外争取
12、外交独立;废藩置县,制定大陆政策;倡导文明开化,宣扬天皇权威。(2)影响:依据材料“主张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勾勒出大陆政策的扩张方向”、“朝鲜国北连满洲,西与清国之地相接,使之屈服,实为保全皇国之基础,将来亦为经略、夺取万国之源也”并结合明治维新的影响可知,为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埋下伏笔;依据“以文明开化为国家富强之途径”并结合明治维新的影响可知,有利于提升日本民族意识;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4(2022湖南高考真题)【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以前,一般认为国家拥有诉诸战争的权利。进入20世纪以后,国际社会开始通过法律形式限制战争权。主
13、要相关条款如下: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第十二条第1款:“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俟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非战公约(1928年)第一条:“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二条:“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联合国宪章(1945年)第二条第4款:“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第
14、四十二条:“安全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第五十一条:“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节选自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1)根据材料,归纳国际社会在限制战争权方面的阶段性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限制战争权的背景。【答案】(1)国际联盟盟约开始限制战争;非战公约宣布战争非法,强调只能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联合国宪章禁止非法使用武力,授权安理会维护世界和平,承认正当自卫权。(2)世界大战的教训;国际合作的加强。【解析】(1)变化:依据材料“20世纪以后,国际社会开始通过法律形式限制战争权”“
15、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得出国际联盟盟约开始限制战争;依据材料“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得出非战公约宣布战争非法,强调只能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依据材料“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得出联合国宪章禁止非法使用武力,授权安理会维护世界和平,承认正当自卫权。(2)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大战的教训;国际合作的加强。5(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
16、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摘编自荀子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军事改革。【答案】(1)原因:商鞅变法使百姓勇于公战,军队战斗力
17、强;秦国军队过于注重功利;秦国军队无礼义教化,不是仁义之师;秦国军队战斗是“独夫”行为,没有纪律约束;荀子的儒家立场。(2)评价:积极: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壮大了军事力量;沉重的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为后世军事改革提供借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秦国国内秩序的安定,保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尚功利、轻教化,军队的整体素质不高,不敌仁义之师,为后来秦国二世而亡埋下隐患。【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可知商鞅变
18、法使百姓勇于公战,军队战斗力强;根据材料“隆势诈,尚功利”可知秦国军队过于注重功利;根据材料“无礼义教化”可知秦国军队无礼义教化,不是仁义之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军队战斗是“独夫”行为,没有纪律约束。(2)评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要辩证看待,主要可从军事、政治、经济、后世等角度分析,具体分析可得积极: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壮大了军事力量;沉重的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为后世军事改革提供借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秦国国内秩序的安定,保证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尚功利、轻教化,军队的整体素质不高,不敌仁义之师,为后来秦国二
19、世而亡埋下隐患。1(2022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预测)【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清赋税普遍征银,百姓所缴的银子由于纳税量不太多,大多以小块的碎银为主,各州县衙府汇总上缴国库时,要将碎银熔炼成大块,在碎银熔炼过程中发生损耗。州县官吏要求百姓补足这部分“火耗”,于是在应缴税银之外,纳税人还要多缴一些。火耗最早出现在明朝,清朝初建时曾宣布禁止征收火耗。康熙年间,朝廷曾多次派以清廉著称的大臣到各地禁革重耗,但结果是“革火耗而火耗愈盛”。最后皇帝也只得默许。按照碎银熔炼损耗规律,一般损耗率在1-2左右。然而州县官吏实际征收的却比这个损耗率要大得多,到康熙后期各省征收火耗一般达到三四钱,最高达到七
20、八钱。针对火耗盛行的原因,雍正实施了“火耗归公”的制度。即由各省督抚将全省各州县的耗美提解集中,由督抚统一支配。一部分用于官员本俸不足的津贴,因其有助于养成廉耻,故名“养廉银”;其余部分用作各级地方政府日常开支和弥补地方财政亏空。“火耗归公”的改革在雍正朝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乾隆即位后在坚定推行该政策的基础上,将地方火耗收入全盘置于中央的严密监督之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央权力的全面介入不仅未能巩固“火耗归公”的成果,反而使“火耗”之弊愈发难以控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雍正时“火耗归公”新政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火耗”之弊难以解决的原因。【答案】(1)积
21、极作用:强化财政制度管理;有利于整顿吏治;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2)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官吏贪腐;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官俸不高。【解析】(1)根据材料“针对火耗盛行的原因,雍正实施了火耗归公的制度。”得出强化财政制度管理;根据材料“一部分用于官员本俸不足的津贴,因其有助于养成廉耻,故名养廉银”得出有利于整顿吏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2)根据材料“中央权力的全面介入不仅未能巩固火耗归公的成果,反而使火耗之弊愈发难以控制。”和所学知识可从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官吏贪腐、地方政府财政困难
22、、官俸不高等方面思考作答。2(2022江苏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蔡元培1917年开始在北大实行改革,他的改革对五四运动来说有着与新青年的创办同等重要的意义。北大源自康梁创办的“强学会,直到1898年5月才以“京师大学堂”之名成立,所有学生均从上等官员或已通过科举考试的人中录取。学生把大学看作是官场晋爵的跳板,而不是做学问的场所,对于大半由官僚而变成的教授,评论的标准不是教学和学问,而是官阶。蔡在1917年1月的就职演讲中指出,学生来到大学的目的是寻求学问而不是为了发财或做官。他宣布治校的三点方针。第一,学校是学术机构,研究并不仅仅意味着引入西方文明,也包括创造出一种新的文明,不仅是保
23、存“国粹”,而且要以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第二,学生不应把大学视为旧的科举制度的替代,也不应忽视自身专业之外的课程。第三,大学应维护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在此基础上,学校招聘了观点不同的教授,整个学校基本上是由教授而不是行政人员或官员管理。据周策纵著五四运动一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前北大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北大改革为五四运动做了哪些准备?(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蔡元培北大改革的现代意义。【答案】(1)问题:官僚化。准备:北大改革为五四运动做了人才上、思想上、精神上、组织上的准备。(任答三点)(2)意义: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思想独立;社会担当;教授治校;对
24、北京大学,乃至中国的其他大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推进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任答4点)【解析】【详解】(1)问题:根据材料“所有学生均从上等官员或已通过科举考试的人中录取。学生把大学看作是官场晋爵的跳板,而不是做学问的场所,对于大半由官僚而变成的教授,评论的标准不是教学和学问,而是官阶”可知,改革前北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官僚化。准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大成为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北大改革为五四运动做了人才上、思想上、精神上、组织上的准备。(2)意义:根据材料“大学应维护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可知,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根据材料“在此基础上,学校招聘了观点不同的教授,整个学校基本上是由教授
25、而不是行政人员或官员管理”可知,教授治校;根据材料“学生来到大学的目的是寻求学问而不是为了发财或做官”“学校是学术机构,研究并不仅仅意味着引入西方文明,也包括创造出一种新的文明,不仅是保存国粹,而且要以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可知,思想独立;社会担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蔡元培北大改革对北京大学,乃至中国的其他大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推进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3(2022河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20世纪初开始,就有一批仁人志士追求汉字简化,甚至期望实现拼音化,在他们看来,是繁杂的汉字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自195
26、6年由国务院颁布正式推行。汉字简化总表对汉字的简化方式大致有简化原字、简化偏旁、废除今字保留古字、合并同音字等四种。据统计,原有的繁体字平均每字16画,经过简化之后,平均每字降到103画,减少了35%的笔画。在7000个常用字中,有简化字2235个。简化字约占现代汉语用字的三分之一。汉字简化总表的积极作用在于大大地简化了笔画,减少了用字,便于识字,提高了书写速度。实施简化,有利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汉字简化总表的制定者的主导思想仅仅是把汉字看作是记录符号,追求把每个字的笔画限制在10画以内,所以简化笔画往往顾此失彼。摘编自杨新生汉字简化的回溯与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27、简析新中国“汉字简化”方案出台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汉字简化”方案。【答案】(1)原因:有识之士的推动;繁杂汉字的弊端;“双百”方针的开展;构建新中国政治认同的需要。(任答三点即可)(2)评价:汉字简化,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书写,提高了书写的速度;有利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大规模的“扫盲”运动的开展;但是,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汉字的美感;割裂了与传统的联系。【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20世纪初开始,就有一批仁人志士追求汉字简化,甚至期望实现拼音化,在他们看来,是繁杂的汉字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可知,有识之士的推动、繁杂汉字的弊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双百”方针的开展;根
28、据所学知识可知,构建新中国政治认同的需要。(2)评价:根据材料“据统计,原有的繁体字平均每字16画,经过简化之后,平均每字降到103画,减少了35%的笔画”可知,汉字简化,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书写,提高了书写的速度;根据材料“实施简化,有利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可知,有利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大规模的“扫盲”运动的开展;根据材料“追求把每个字的笔画限制在10画以内,所以简化笔画往往顾此失彼。”可知,汉字简化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汉字的美感;汉字简化割裂了与传统的联系。4(2022河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初,欧洲列强普遍部署军用信鸽,英军则试图倚重基于科学和新技术之上的通信手段
29、。与海军舰船只能携带信鸽向岸上单向传送消息不同,陆军的信鸽在收发位置大致固定后,有可能完成双向传送。在1915年6月的第二次伊普尔战役中,信鸽表现优秀,受到重视,信鸽部队也成为信号处下属的重要分支。英国国土保卫法细则规定:打死、打伤或骚扰信鸽,持有不属于自己的信鸽,或者未经主人允许持有其信鸽为犯罪行为。为了应对德国海军在北海的布雷行动,英国海军信鸽部队最先组建,其后是陆军信鸽部队,最后是空军信鸽部队。而国家竞翔联盟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动员了大批养鸽人参军,并向军队无偿提供信鸽。1918年3月21日,德军在西线突然发动猛烈的春季攻势,信鸽的战术作用和战略价值在英军抵抗与反击过程中得到突
30、出体现。信鸽送达的情报为协约国军队稳定战线、部署反击以及最终打退德军的攻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摘编自贾珺英国信鸽在“一战”中的角色转换与形象变迁(1)根据材料,概括信鸽在一战中受到英国重视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学知识,概述英国信鸽在一战中的作用。【答案】(1)原因:战时部队通信保障面临技术难题;陆战中优势明显;适合短途快速传递文字信息;群众基础广泛;组织有序得当。(任答三点即可)(2)作用: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及时传递了情报;为协约国在一战中的胜利赢得了时间;客观上也有助于保护信鸽和其他鸟类。(任答三点即可)【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20世纪初,欧洲列强普遍部署军用信鸽,英军
31、则试图倚重基于科学和新技术之上的通信手段”可知,战时部队通信保障面临技术难题;根据材料“与海军舰船只能携带信鸽向岸上单向传送消息不同,陆军的信鸽在收发位置大致固定后,有可能完成双向传送”“信鸽的战术作用和战略价值在英军抵抗与反击过程中得到突出体现”可知,陆战中优势明显;适合短途快速传递文字信息;根据材料“而国家竞翔联盟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动员了大批养鸽人参军,并向军队无偿提供信鸽”可知,群众基础广泛;根据材料“在1915年6月的第二次伊普尔战役中,信鸽表现优秀,受到重视,信鸽部队也成为信号处下属的重要分支”“为了应对德国海军在北海的布雷行动,英国海军信鸽部队最先组建,其后是陆军信鸽部
32、队,最后是空军信鸽部队”可知,组织有序得当。(2)作用:根据材料“为了应对德国海军在北海的布雷行动,英国海军信鸽部队最先组建,其后是陆军信鸽部队,最后是空军信鸽部队。而国家竞翔联盟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动员了大批养鸽人参军,并向军队无偿提供信鸽。1918年3月21日,德军在西线突然发动猛烈的春季攻势,信鸽的战术作用和战略价值在英军抵抗与反击过程中得到突出体现。信鸽送达的情报为协约国军队稳定战线、部署反击以及最终打退德军的攻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结合学知识,可从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及时传递了情报;为协约国在一战中的胜利赢得了时间;客观上也有助于保护信鸽和其他鸟类等方面概述英国信鸽在一战
33、中的作用。5(2022山西吕梁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8年9月28日,法国总理达拉第一改过去曾表现出来的较为强硬的态度,欣然接受了要他去慕尼黑的邀请。对此,法国公众舆论狂热地表示赞成,并竞相表达喜悦之情。一些知识分子在黎明报为慕尼黑会议欢呼“希望复活了”,并呼吁说,必要时可以向希特勒作出进一步的让步。9月30日达拉第在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回国途中,一度担心巴黎人民会耻笑他出卖了一个忠实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没想到迎来的却是狂热的欢呼声“和平万岁”“达拉第万岁,50万巴黎人民聚集在机场到总理府的大道上夹道欢迎,达拉第被当做英雄般对待。巴黎的报刊都在狂热地称颂达拉第和张伯伦、希特勒和墨索里
34、尼一起“拯教”了和平。10月4日,法国议会以535票对75票批准了慕尼黑协定。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公众舆论支持慕尼黑协定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议会批准慕尼黑协定的影响。【答案】(1)原因:一战给欧洲带来的心理阴影;盛行的和平主义思潮;孤立主义外交和恐战情绪的影响;长期反苏反社会主义宣传的影响;绥靖政策的欺骗性。(任答四点)(2)影响:助长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野心;使法国上下产生麻痹心理,消极备战;无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法国企图祸水东引,转嫁战争危机,影响了苏联外交政策的选择。(任答三点)【解析】【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法国公众
35、舆论狂热地表示赞成,并竞相表达喜悦之情”得出盛行的和平主义思潮;依据材料“必要时可以向希特勒作出进一步的让步”得出绥靖政策的欺骗性;依据材料“50万巴黎人民聚集在机场到总理府的大道上夹道欢迎”得出一战给欧洲带来的心理阴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孤立主义外交和恐战情绪的影响;长期反苏反社会主义宣传的影响。(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助长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野心;使法国上下产生麻痹心理,消极备战;无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法国企图祸水东引,转嫁战争危机,影响了苏联外交政策的选择。6(2022河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朝鲜战争可能是不用担心热核灾难威胁的最后一场战争。通过朝鮮战争,我们第一次了解
36、到“有限”战争的概念。朝鲜战争之前,我们的全部军事计划都是设想要打一场席卷世界的战争,并且认为,在这样的战争中,对一个遥远而又无法设防的半岛进行防御乃是愚蠢之举。可是,朝鲜战争却使我们懂得,自此以后的一切战争必定是有限战争。今后,是否应该打有限战争已不再成为问题,问题是如何避免打任何其他种类的战争。由于许多国家都拥有热核武器或者已经掌握了制造这种武器的技术,打无限规模的战争已经成为不可想象的事情。因为,打这种战争就意味着交战双方同归于尽。人们开始认识到,单凭军事力量再也不能解决诸如我们在越南、老挝等地所遇到的问题,必须辅之以能为各有关国人民所接受的、相辅相成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政策,而且应通过强
37、有力的领导加以贯彻实施。摘编自【美】马修邦克李奇微*朝鲜战争序言(1967年1月)*注:该书作者于1951年4月至1952年5月担任驻远东美军司令和所谓联合国军司令。(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后“有限战争”成为战争主流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奇微对“有限战争”的认识。【答案】(1)原因:核武器的发展和扩散;世界反战和平力量的壮大;两次世界大战的警示;各国对朝鲜战争的反思;联合国等多边协调机制的建立。(2)评价:该认识剖析了冷战背景下局部战争的特点和成因,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该认识以一个军事权威人士的身份否定了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行性,对维护世界总体稳定有一定
38、积极意义。答出一点即可)该认识回避了朝鲜战争的侵略性质,未能分析美国失败的根源;作为军事权威,该认识含有为美国发动局部战争提供战略参考的动机;该认识本质上仍是一种霸权思想,不利于实现世界和平。(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局部战争,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关于“原因”,材料中的“有限战争”指的是规模和杀伤力有限的局部战争,对于其成为主流的原因,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正面如反战和平运动、联合国成立等对战争规模发挥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反面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破坏性,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以及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失败的
39、启示等。第(2)问,关于“评价”,须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作答,这一认识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学术和政治两方面,学术上促进了战争理论的革新,政治上,从作者的特殊身份可知其对美国的政治的影响;局限性主要来源于作者的阶级立场和人生经历,可以从其否认侵略、为越战策略提供参考、维护美国霸权等角度进行分析。7(2022湖南衡阳市一中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蔡伦(?121),字敬仲。桂阳(今湖南耒阳市)人。永平末年,开始在宫廷做事,建初年间,任小黄门。和帝时,任中常侍,参与宫廷谋议。后又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他有才学,敢于谏诤。每当假日,往往闭门不接宾客,或亲历田野考察。公元97年,监制
40、秘剑及各种器械,都“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蔡伦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为原料制造了纸。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得到皇帝称赞,“自是莫不从用”,纸便推广应用了,当时称为“蔡侯纸”。公元114年,因邓太后说他长期宿卫宫廷有功,封为龙亭侯,邑三百户。后为长乐太仆,掌管长乐宫。元初四年,安帝选用刘珍、良史等儒者去东观,校正经传文字,令蔡伦监管其事。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述蔡伦的历史成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蔡伦取得历史成就的原因。【答案】(1)成就:主管皇宫御用器物制造;监制秘剑及各种器械;改进造纸术;监管校正经传文字。(2)原因:
41、 国家的统一; 官营手工业的发达;得到统治者的支持;长期任官,掌握大量技术人才;前代的经验基础; 自身的才学和努力;【解析】(1)成就:根据“后又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得出主管皇宫御用器物制造;根据“监制秘剑及各种器械”得出监制秘剑及各种器械;根据“蔡伦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得出改进造纸术;根据“元初四年,安帝选用刘珍、良史等儒者去东观,校正经传文字”可得出监管校正经传文字。(2)原因: 根据所学,可从国家的统一; 官营手工业的发达;得到统治者的支持;长期任官,掌握大量技术人才;前代的经验基础; 自身的才学和努力等方面概括。8(2022四川南充三模)材料钱缪(852-932
42、年),21岁投军,以“马上得天下”建吴越国,定都杭州,历事唐、后梁、后唐三朝。钱缪一统两浙后,始终“奉中原正朔”,确立“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外尊朝廷,交邻邦,开拓贸易;内敦恭俭,正刑赏,发展生产。他开创世界筑海塘史之先河,“钱氏捍海石塘”解除了钱塘江的潮患威胁;他三次拓建杭州城,为杭州从三等城市跻身一等奠定了基础;他对杭州建置作出改革,新设钱江县。他多次疏浚西湖,使西湖之水足用于杭州居民,同时,还疏浚太湖等;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桑。他组织兵民凿开钱塘江口的暗礁,开辟航道,发展南北及海外贸易,使杭州成为当时东南最大的商业都会。他推崇佛教,大规模修建灵隐寺使其成为江南名刹。吴越时期的杭州,经济繁
43、荣,兼有山水之美,佛教人文之盛,俗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摘编自“天堂”的奠基人钱谬(1)根据材料,概述钱缪治理吴越国的主要政绩。(2)根据材料非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钱繆取得上述政绩的原因。【答案】(1)尊奉中原王朝为正统,维护了局部统一;确定保境安民的国策,有利于国家的体养生息:改革杭州建置,提升了杭州的城市地位;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促进农业发展;开辟航道改善交通,加强南北经济交流和海外贸易发展;推崇佛教,厚植杭州文化底蕴。(任答四点)(2)正确的治国方路:运用多种手段发展经济:大兴水利与改善交通:个人不懈努力,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任答三点)【解析】(1)根据“奉中原正朔”得出尊
44、奉中原王朝为正统,维护了局部统一;根据“确立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得出确定保境安民的国策,有利于国家的体养生息;根据“他三次拓建杭州城,为杭州从三等城市跻身一等奠定了基础;他对杭州建置作出改革,新设钱江县。”得出改革杭州建置,提升了杭州的城市地位;根据“同时,还疏浚太湖等;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桑。他组织兵民凿开钱塘江口的暗礁,开辟航道,发展南北及海外贸易,使杭州成为当时东南最大的商业都会”得出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促进农业发展;开辟航道改善交通,加强南北经济交流和海外贸易发展;根据“他推崇佛教,大规模修建灵隐寺使其成为江南名刹。”得出推崇佛教,厚植杭州文化底蕴。(2)根据“钱缪一统两浙后,始终的基本
45、国策”可得出正确的治国方路;根据“同时,还疏浚太湖等;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桑。他组织兵民凿开钱塘江口的暗礁,开辟航道,发展南北及海外贸易,使杭州成为当时东南最大的商业都会。”得出运用多种手段发展经济;大兴水利与改善交通;根据所学可得出个人不懈努力;结合吴越国的地理位置可得出这里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9(2022河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陈垣(18801971),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清末,陈垣参与创办“在内地发行的唯一革命报”时事画报,并撰写了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1913年,陈垣当选为北洋政府众议院议员,后出任教育部次长并兼任京师图书馆馆长。1923年,受“曹锟贿选”丑闻波
46、及,陈垣毅然退出政坛,专心学术和教学。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他身处沦陷后的北平,在辅仁大学任教之余完成七部专著,数十万言,自叹“言史、言考据,皆托词,其实斥汉奸、斥日寇,责当政耳”。1949年,他拒绝了国民党的所谓“抢救计划”,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1951年,他在担任西南土地改革工作团的总团长期间“认识了群众伟大的创造力”,决心“要依靠群众的帮助,来彻底改造自己的思想”,志愿做一个“红专老人”。1959年,北师大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决定接受陈垣入党。1971年,陈垣的家属将他生前积攒的4万元稿费交作党费,将他生前珍藏的4万余册图书和几百件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摘编自魏书亮“红专老人”陈垣的入党初心等
47、(1)根据材料,概括陈垣对参与政治活动的态度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陈垣所做的历史贡献。【答案】(1)变化:从积极投身革命和民国建设,到退出民国政坛,再到热情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原因:陈垣始终具有报国救民的初心;北洋政府政治腐败,难有作为;国民政府无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实现;群众运动的刺激和启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感召力。(2)贡献:宣传革命思想,推动反清革命;潜心研究,推动史学研究发展;言传身教,培养大批爱国人才;自我改造,投身国家发展事业;营造良好家风,弘扬爱国、奉献精神。【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清末,
48、陈垣参与创办1913年,陈垣当选为北洋政府众议院议员,后出任教育部次长并兼任京师图书馆馆长。1923年,受曹锟贿选丑闻波及,陈垣毅然退出政坛,专心学术和教学”“1949年,他拒绝了国民党的所谓抢救计划,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可知,从积极投身革命和民国建设,到退出民国政坛,再到热情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垣始终具有报国救民的初心;曹锟贿反映了北洋政府政治腐败,难有作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无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实现;根据材料“1951年,他在担任西南土地改革工作团的总团长期间认识了群众伟大的创造力,决心要依靠群众的帮助,
49、来彻底改造自己的思想,志愿做一个红专老人”可知,群众运动的刺激和启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感召力。 (2)贡献:根据材料“清末,陈垣参与创办在内地发行的唯一革命报时事画报,并撰写了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可知,宣传革命思想,推动反清革命;根据材料“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他身处沦陷后的北平,在辅仁大学任教之余完成七部专著,数十万言,自叹言史、言考据,皆托词,其实斥汉奸、斥日寇,责当政耳”可知,潜心研究,推动史学研究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言传身教,培养大批爱国人才;根据材料“要依靠群众的帮助,来彻底改造自己的思想,志愿做一个红专老人”可知,自我改造,投身国家发展事业;根据材料“1971年,陈垣的家属将他生前积攒的4万元稿费交作党费,将他生前珍藏的4万余册图书和几百件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可知,营造良好家风,弘扬爱国、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