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612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宣威四中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高一生物高一生物一、单选题 1. 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农作物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及农作物抗寒性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图中能正确描述这种变化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当环境温度下降时,植物细胞中的自由水含量减少,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随着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下降,农作物抗寒性增强。综上分析,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定位】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名师点睛】对于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2. 关于观察DNA和RNA在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

2、质中B. R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C. 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使细胞膜保持稳定D. 甲基绿使细胞核染成绿色【答案】D【解析】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A错误;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错误;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使细胞膜丧失选择透过性,C错误;甲基绿能够将DNA染成绿色,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可以使细胞核染成绿色,D正确。3. 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生物。支原体细胞由下列哪些结构(或物质)构成()蛋白质外壳DNA或RNADNA和RNA核糖体线粒体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具有细胞膜A. B. C. D. 【答案】B【解析】支原体细胞属于原核细胞,而蛋白质外壳是病毒所特有的结

3、构,错误;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该细胞中既含有DNA,也含有RNA,错误、正确;核糖体是支原体中唯一具有的细胞器,正确;线粒体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错误;支原体没有细胞壁,错误;活细胞均具有选择透性的细胞膜,正确。因此说法正确的有,故选B。4. 下列四个遗传图中所示与血友病传递方式一定不一样的一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血友病的遗传方式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即女性患者的父子都患病。1家庭中女性患者的父或子正常;2号家庭女性患者的父亲患病;3号家庭女性患者的儿子正常;4号没有女性患者,所以不符合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家庭是1号和3号

4、家庭。考点:考查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点评:难度中等,理解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5. 如图表示培养液中K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细胞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正确的是()A. 曲线A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未达到饱和且能量充足B. 曲线CD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K过多,细胞大量排出KC. E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KD. 曲线BC、FG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有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曲线ab段是随着营养液中K+浓度增加,K+吸收速率增加,限制性因素是K+浓度,但能量充足,而且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未达到饱和,bc段可能是载体数量是有限

5、的,故A正确;曲线cd段的形成是由于培养液浓度过大,导致细胞失水,细胞代谢减弱,为主动运输提供的能力减少导致;故B错误e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来吸收钾离子;故C错误bc段限制因素不再是培养液中K+浓度,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也可能是能量供应;fg段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也可能是培养液中K+浓度;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6. 下列关于有氧呼吸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B.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

6、H和ATPC. 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ATPD. 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产生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产生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氧气与还原氢反应形成水,产生大量能量,合成大量ATP,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解:A、由有氧呼吸的过程可知,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B、葡萄糖酵解阶段产生的还原氢和ATP都较少,B错误;C、水产

7、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错误;D、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D正确故选:D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7. 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A. 24%,22%B. 22%,28%C. 26%,24%D. 23%,27%【答案】A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结构8. 美科学家研究发现唾液有望成为“改进版”的抽血化验,勾画出未来病人“吐口水看病”的前景。唾液腺细胞合成蛋白质并分泌出去要经过的膜结构及穿过膜层数

8、分别是 ()A.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0层B. 核糖体内质网细胞膜、3层C.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4层D.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4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无膜结构,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形成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经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部,没有穿过生物膜,所以A选项正确。考点: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 将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到未被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连续复制2次,则子代DNA分子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数是 ( )A. 0B. 2C. 4D.

9、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将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到未被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连续复制2次后,共得到4个DNA分子,由于DNA分子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故有两个子代DNA分子含有母链,故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在憋气时有氧呼吸停止B. 无氧呼吸因为分解糖类的效率低,所以释放的能量少C. 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都是酒精和CO2D. 人在剧烈运动时,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答案】D【解析】人在憋气时,会出现无氧呼吸,但是体内绝大部分细胞仍在进行有氧呼吸,A

10、错误;无氧呼吸因为分解糖类不彻底,所以释放的能量少,B错误;植物组织无氧呼吸的产物一般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有些植物组织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例如马铃薯块茎细胞,C错误;人在剧烈运动时,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11.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B. 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 ATP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PPPD. ATP中靠近A的高能磷酸键更易水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核苷,A错误;B、ATP中的T代表3个(磷酸基团),B错误;C、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C正确;D、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

11、键更易水解,D错误故选:C12.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 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 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的下降而减小【答案】C【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自然选择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错误;由于遗传和变异,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C正确;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的,D错误。【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名师点睛】现代生

12、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3. 下列以豌豆进行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杂交实验中,须在开花时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处理B. 孟德尔在豌豆遗传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并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测交、自交和杂交C. 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D. 自然条件下,以豌豆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

13、一代将表现为都是显性个体【答案】C14. 关于体内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解旋成两条单链后,再进行复制B. 需要酶的催化,也要消耗ATPC. 新合成的两条子链构成一个DNA分子D. 连续复制n次,含母链的DNA分子占12n【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DNA是边解旋边复制,故A错。需要酶催化,如DNA聚合酶,也要消耗ATP,故B正确。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分别和原来两条母链构成两个DNA,故C错。DNA一旦复制,两条母链就分离到两个DNA中,故连续复制n次,含母链的DNA分子占22n,故D错。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

14、的网络结构能力。15.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基因的说法B.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 “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答案】A【解析】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没有提出等位基因的说法,只提出了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错误;“测交实验”是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看真实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是否一致,证明假说是否正确,B正确

15、;“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C正确;“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演绎推理内容,D正确。16. 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的更为清楚。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B. 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 cm左右C.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

16、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D. 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A正确。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或看不清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C正确。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D正确。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近,所以B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实验的有关问题的原因,提高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1

17、7. 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 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的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C.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D. 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答案】D【解析】质壁分离是细胞失水引起的,因此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A正确;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浓度差越大,其扩散的速度越快,因此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B正确;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前提条件是保持细胞活性,所以发生质壁分离

18、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C正确;当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会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所以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也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D错误。18. 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w控制白色。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红眼雄果蝇B. 白眼雄果蝇C. 红眼雌果蝇D. 白眼雌果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先写出亲代基因型。红眼雌果蝇:XWXW或XWXw,红眼雄果蝇:XWY。若XWXWXWYXWXW(红眼雌果蝇)、XWY(红眼雄果蝇);若XWXwXWYXWXW(红眼雌果蝇)、

19、XWXw(红眼雌果蝇)、XWY(红眼雄果蝇)、XwY(白眼雄果蝇)。可见,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白眼雌果蝇。考点:果蝇眼色的遗传19. 鲁宾和卡门用和CO2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下列符合实验结果的是()A. 释放的氧气全是O2B. 释放的氧气一部分是O2,一部分是18O2C. 释放的氧气全是18O2D. 释放的氧气大部分是O2,少部分是18O2【答案】C【解析】根据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分析,水的光解产生氧气,而二氧化碳是在暗反应参与光合作用,因此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即题干中鲁宾和卡门用H218O和CO2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产生的全部是18O2,故选C。20. 下列与中心法则有关的

20、叙述,正确的是()A. DNA DNA,这一过程叫复制B. DNA RNA,这一过程叫逆转录C. RNA 蛋白质,这一过程叫转录D. RNA DNA,这一过程叫翻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DNADNA这一过程叫复制,A正确;DNARNA这一过程叫转录,B错误;RNA蛋白质这一过程叫翻译,C错误;RNADNA这一过程叫逆转录,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心法则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1. 奶牛乳腺细胞所含有的核苷酸中,含有A,U,T,G的核苷酸共有()A. 8种B. 6种C. 4种D. 3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奶牛乳腺细胞属于真核

21、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其中A、G两种碱基既可以参与脱氧核苷酸又可以参与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所以A、G参与的核苷酸共有4种,U只能参与核糖核苷酸的组成,T只能参与脱甩头核苷酸的组成,故含有A、U、T、G的核苷酸种类共有6种。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内核苷酸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22. 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成为不朽名句。请问此处和“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A. 叶绿体和细胞质B. 叶绿体和线粒体C. 叶绿体和液泡D. 细胞核和细胞质【答案

22、】C【解析】试题分析: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所呈现的颜色,而植物体叶片的绿色是由细胞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呈现的;海棠花鲜艳的颜色是由海棠花细胞的液泡中的花青素呈现的,故C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 23. 下图为细胞中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形成,据图回答:(1)若A是单糖,则在核酸中的种类有_和_。除上述两种外,还有_、_、_等。(2)若B是由2分子单体A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则B称为_。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是_和_,人和动物乳

23、汁中含量最丰富的是_。(3)若B是由大量单体A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则B称为_,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是指_,在马铃薯块茎中,主要指_和能形成高等植物细胞壁的_。(4)物质C是_,在动物体内除图示功能外,还有_作用。(5)与物质B相比,物质C作为储能物质的原因是_【答案】 (1). 脱氧核糖 (2). 核糖 (3). 葡萄糖 (4). 果糖 (5). 半乳糖 (6). 二糖 (7). 蔗糖 (8). 麦芽糖 (9). 乳糖 (10). 多糖 (11). 肝糖原 (12). 淀粉 (13). 纤维素 (14). 脂肪 (15). 保温、缓冲和减压 (16). 物质C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物质B中氧的含

24、量,而氢含量多,储存能量多【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分类及其功能,理清糖类的种类和功能,识记脂肪的功能,再结合题意作答。(1)若A是单糖,则在核酸中的种类有脱氧核糖和核糖,单糖还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2)由2分子单糖形成的是二糖,故B是二糖,植物细胞中的二糖有蔗糖和麦芽糖,动物中的二糖是乳糖。(3)大量的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是多糖,则B称为多糖,动物体中的多糖是糖原,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存在的是肝糖原,在马铃薯块茎中,主要指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4)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故C是脂肪,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5)物质B是多糖,物质C是

25、脂肪,脂肪作为储能物质的原因是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物质多糖中氧的含量,而氢含量多,储存能量多。24. 经测定,甲、乙、丙3种生物的核酸中碱基之比如下表,这3种生物的核酸分别为:_、 _、_。【答案】 (1). 单链DNA (2). 双链DNA (3). RNA【解析】试题分析:由表格中碱基种类可知,甲中有T无U,且碱基数目AT、CG,所以甲最可能是单链DNA;乙中有T无U,且碱基数目A=T、G=C,则可能是双链DNA;丙中有U无T,则可能为RN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是单链DNA,乙是双链DNA,丙是RN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DNA与RNA的判定方法:(1)若核酸分子中有脱氧核

26、糖,一定为DNA;有核糖一定为RNA。(2)若含“T”,一定为DNA或其单位;若含“U”,一定为RNA或其单位因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可探知DNA或RNA,若细胞中大量利用“T”,可认为进行DNA的复制;若大量利用“U”,可认为进行RNA的合成。(3)但T不等于A或嘌呤不等于嘧啶,则为单链DNA,因双链DNA分子中A=T、G=C、嘌呤(A+G)=嘧啶(C+T)。(4)若嘌呤不等于嘧啶,则肯定不是双链DNA(可能为单链DNA,也可能为RNA)。25. 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D的基本元素组成是_;SARS病毒体内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生

27、的物质是_。(2)G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主要由_决定。现有一免疫球蛋白,它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_个。(3)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E主要是指_。(4)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耗氧量较多的是_。(5)乙肝病毒和禽流感病毒中组成H的基本单位分别是_和_。(6)小分子D是_,是由_、_和_构成的。【答案】 (1). C、H、O、N、P (2). 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3).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空间结构 (4). 4 (5). 淀粉 (6). F (7). 脱氧核糖核苷酸 (8). 核糖核苷酸 (9). 核苷酸 (

28、10). 一分子五碳糖 (11). 一分子磷酸 (12). 一分子含氮碱基【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E为主物质要能源物质,为糖类,则A是葡萄糖;物质F为良好的储能物质,为脂肪,则B是甘油和脂肪酸;G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蛋白质,则C是氨基酸;H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为核酸,则D为核苷酸。(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物质D是脂肪,由C、H、O组成;SARS病毒为RNA病毒,即其体内的H为RNA,彻底水解后,产生的物质是核糖、含氮碱基、磷酸。(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G是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主要是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决定的。

29、已知免疫球蛋白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氨基酸形成该蛋白质过程中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4个。(3)E是储能物质多糖,在植物细胞中为淀粉。(4)物质E为糖类,F为脂肪,由于脂肪中C、H的比例高,因此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脂肪,耗氧量较多的是脂肪。(5)乙肝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故乙肝病毒和禽流感病毒中组成H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6)小分子D是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五碳糖组成。【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物质的功能判断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名称,进而判断各自的基本单位的名称。

30、26.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1)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模板是亲代DNA的_条链。(2)逆转录酶催化_(填序号)过程,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需要解旋酶的过程包括图中的_(填序号)过程。(3)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为图中的_(填序号)过程,场所是_。(4)在实验室中,科学家用链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来合成多肽。请用虚线在图中表示这一过程。_【答案】 (1).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2). 两 (3). (4). RNA (5). (6). (7). 核糖体 (8). 图中加一条虚线由DNA指向蛋白质【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生物

31、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为DNA分子复制过程;为转录过程;为逆转录过程;为RNA分子复制过程;为翻译过程。(1)图中为DNA分子复制过程,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模板是亲代DNA的两条链。(2)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催化;只有逆转录病毒侵染细胞后能进行逆转录过程,而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图中DNA分子复制、转录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催化。(3)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因此其最后阶段为图中的翻译过程,场所是核糖体。(4)根据题意分析,链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来合成多肽,即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因此图中加一条虚线由DNA指向蛋白

32、质。【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根据图中每一个箭头两端的物质的种类判断各个数字代表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的名称。27. 现有G、H、Q、W、X五个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它们的进化历程及亲缘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五个物种中,基因库相似程度最高的两个物种最可能是_。(2)由共同祖先进化形成上述五个不同物种的外部因素是_和_。(3)H、W两种物种都生活在海洋中,体形都为纺锤形的事实能够说明_。(4)如果将W物种始终处在一个没有地理隔离的环境中,W物种在它所生存的环境中将会进化吗?_,为什么?_。【答案】 (1). X、Q (2). 自然选择 (3). 隔离 (4).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33、(环境对生物的选择是定向的) (5). 会 (6). 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W所处的环境条件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解析】试题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基因库相似程度越高的生物应是亲缘关系越近的物种。据图分析,图中X和Q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两者的基因库相似程度最高。

34、(2)物种的形成需要经过隔离,一个物种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时,必然受到环境的自然选择。(3)由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相同环境中不同生物的形状相似。(4)由于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W所处的环境条件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所以W物种在它所生存的环境中将会进化。28. 某小组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如下图),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画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1)实验原理:蛋白质_,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2)实验步骤: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取3支

35、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和B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a),振荡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b)。a:_。b:_。(3)实验结果:_。【答案】 (1). 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 a错。更正:双缩脲试剂A液1 mL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 (3). b错。更正:不加热或直接观察 (4). 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解析】试题分析: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在鉴定蛋白质时,因此要先加A液,摇匀后再加入B液,据此答题。(1)蛋白质的鉴定原理是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2)a: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是先加A液1mL,摇匀后再加B液3-4滴;b、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3)由于大豆种子在最初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逐渐升高,而双缩脲试剂颜色深浅与蛋白质质含量成正比,因此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