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二课堂练习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557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二课堂练习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二课堂练习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二课堂练习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二课堂练习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单项选择题1.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2.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D.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所致3.苏俄新

2、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主要“新”在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4.苏俄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深远影响)是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B.明确了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C.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D.确立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5.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最大成绩是A.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B.使农业生产的发展达到苏联历史上最高水平C.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6

3、.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推行的主要方式是A.自愿互利 B.逐步推进 C.强制推行 D.典型示范7.“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差距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涨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8.斯大林决定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B.克服粮食收购危机C.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对粮食需求量大增D.扭转农业落后的状况9.斯大林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B.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C.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D.斯大林的个人

4、因素10.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经济影响的评价最全面、最准确的是A.给苏联经济带来了经济高速增长B.使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C.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长远看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实行余粮征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17-1918年度征购粮食7340万普特(1普特=0.016吨),1918-1919年度为10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为21250万普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走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还包括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口粮。付给农民的都是纸币,由于当时纸

5、币大幅度贬值,纸币不过是“彩色纸片”。内战基本结束时,苏维埃政府把国有化扩大到小企业。材料二: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行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所造成的不同后果说明了什么?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

6、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比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斯大林选集下卷材料二: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毛泽东选集材料三: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了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

7、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一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区收购小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面粉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苏联全国大约饿死1000万人。”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1)依据材料一分析,通常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要按这种途径进行?(2)斯大林认为,苏联产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采取这样的途径?(3)据材料二、三分析,苏联采取的工业

8、化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4)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13.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明斯克拖拉机厂 蓝鹰标记 法国国营企业核电站 1983年苏联的导弹图1 图2 图3 图4请回答:(1)由图1与图2你能联想到什么?(2)由图3与图4想想当时西方与苏联经济建设各有何特点?(3)由此,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些什么?参考答案12.(1)首先发展轻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发展轻工业所需资金较少,易于获得利润,为重工业积累资金。(2)苏联应首先发展重工业。苏维埃国家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必须首先发展重工业以保卫苏维埃政府。(3)造成轻工业生产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的消费

9、需要;货币不稳定;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4)必须保证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有比例地平稳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13.(1)图1: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比例失调,越来越阻碍经济发展。 图2:1929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调整工业生产,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资本主义获得新的发展余地和活力。(2)图3:二战后发达国家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把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的基础工业等收归国有,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图4: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加剧,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3)借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平发展;防止经济危机;加强宏观调控等。(只需两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