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十三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含详解)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073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十三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含详解)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十三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含详解)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十三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含详解)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十三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含详解)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十三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含详解)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十三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含详解)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十三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含详解)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练专题十三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含详解)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三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一、选择题1【2012乌鲁木齐一诊】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指的是A重商主义政策 B自由放任政策 C国家干预政策 D计划经济政策【解析】C 材料中的“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是指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改变传统的“古典”发展模式“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加强干预经济的新方式。C项正确。2【2012南京一模】2011年11月30日,英国逾200万公务员举行“世纪大罢工”,以抗议政府进一步提高

2、养老金保障门槛的计划,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再思考。下列有关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 B福利范围仅是社会低收入人群 C实施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解析】A “福利国家”制度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它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A项正确;福利范围覆盖社会多方面,不仅仅是社会低收入人群,排除B项;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实施的前提是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排除C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是由于制度本身造成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弊端就不会消除,因

3、此“福利国家”制度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排除D项。故选A。3【2012安徽名校模拟】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C当时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上述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状态【解析】 C 从漫画中的交易所、“股东”、“跳楼”可知与1929年经济大危机有关。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首先在股市发生危机,题中正反映了股市危机的概况。A、B两项时间上不符,可排除;D项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状态是在20世

4、纪70年代,排除D项;罗斯福新政改变自由主义政策,采取国家加强干预的方式,C项正确。4.【2012安徽名校模拟】21下图是世界银行的第一任总裁凯恩斯,1936年他因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而开创了宏观经济学。西方学者对此评论道:“凯恩斯是在致命危机威胁资本主义世界时挽救和巩固了这个社会。”以下观点,符合其理论的是A经济上实行自由主义 B国家应减少公共事业和行政开支C国家应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 D政府干预只会引起经济的动荡或失衡【解析】C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凯恩斯著作发表时西方刚刚经历大危机,由“挽救

5、和巩固了这个社会”可断定正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帮助西方渡过了危机,联系罗斯福新政即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本题选C项。5.【2012卢湾区期末考】31“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美国总统罗斯福)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他采取的最主要的 “新政”措施是 A缩减农业产量 B规范金融秩序 C调整劳资关系 D以工代赈 【解析】D 罗斯福新政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D项符合题意。6.【2012黄山质检】21

6、、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包括: 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 实行“福利国家”政策 第三产业的兴起 知识经济的出现A B C D【解析】C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同时建立“福利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符合题意。第三产业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而出现的,知识经济是20世纪

7、90年代初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二者都不属于“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排除。故选C。7.【2012石景山期末考】28.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解析】 B 材料显示生产率的增长55远远超出工资2的增长,这样工人就无力购买产品,于是造成生产相对过剩严重,B项符合题意。8.【2012

8、金华十校联考】23右表反映了1913年、1938年、1973年三个年份英国、法国、美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由此得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三国政府均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解析】 B 表中三个国家三个年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呈逐步上升趋势,说明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开始于1947年,A项不正确;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逐步上升,并不能说明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是20世纪70年代,是指美国、日本与西欧,D项错误。B项为正确

9、答案。9.【2012开封一模】33.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材料中英美等国做法的共同目的是A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B促进世界市场的扩大 C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 D倡导国家干预经济发展【解析】 A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意。10.【2012石家庄质检】16西汉宣帝五凤四年,“耿寿昌请于边郡皆

10、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籴,名曰 常平仓”。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 A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 B明清王朝的海禁政策C苏联农业集体化 D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解析】 D “常平仓”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与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稳定农产品价格等相符,D项正确。11.【2012石家庄质检】20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

11、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从1978年到l997年,英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因此英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欺诈现象严重 B政府的财政负担严重 C经济发展缓慢 D阶级矛盾的缓和【解析】 B “福利国家”制度是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而实行的,因此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这正是材料中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直接原因。答案为B。12.【2012合肥一模】18“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

12、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有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材料中的“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是指A放弃自由市场体制 B第三次科技革命C发展“混合经济”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解析】 D 通过材料中“对大萧条所具有的免疫力”“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可知与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有关,故“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是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项正确。13.【2012德州期末考】12史学家艾伯特林德利指出:“罗斯福先生是正当美国旧制度一败涂地之时就任总统的。”这里的“旧制度”是指( ) A资本主义民

13、主制度 B自由资本主义体制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 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解析】 B 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由此可知题干中的“旧制度”是指自由资本主义体制。B项正确。14.【2012泰安期末考】11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19.9军费;21.6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返还科研1。由此判断这则材料的主题是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B科

14、研地位的下降: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C福利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D政府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解析】 C 仔细阅读材料,可知与福利制度有关,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C项正确。A、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来,B项理解错误。故选C项。15.【2012福州期末考】22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这表明当时法国 A运用了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 B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C采用了斯大林的计划经济模式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

15、场经济模式【解析】 B 二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材料中的“计划”“指导性”等信息表明法国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B项符合题意。16.【2012潍坊期末考】14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上述言论主要着眼于 缓和社会矛盾 扩大内需 降低失业率 提供社会保障 A B C D【解析】A 罗斯福新政为老人、病人、失业者等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

16、消费和生产,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A项符合题意。17.【2012太原调研】272010年美国历史学家伯顿福尔索姆出版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一书,从是否符合史实的角度看,最不可能成为支持作者观点的是:罗斯福新政( )A.“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 B“对劳资关系置若罔闻”C“浪费性支出严重” D“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解析】 B 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是反对罗斯福新政的言论。18.【2012吉林期末考】16. 2011年2月17日,英国政府宣布了福利改革方案,其中的重要一项就是减少对长

17、年依赖“低保”度日的懒汉们的津贴福利。而英国每日镜报却反驳政府道:“人人各尽其能,服务社会自然是好事,可老百姓并非都有这样的机会。”上述材料不能反映A. 英国政府要激励人们的进取心 B. 英国社会存在失业问题C. 英国政府要解决贫富分化问题 D. 英国政府存在财政负担【解析】 C 英国政府减少长年依赖“低保”度日的懒汉们的津贴福利,目的是为了减少财政负担,同时激励人们的进取心,自食其力;“老百姓并非都有这样的机会”表明英国社会存在失业问题;因此A、B、D三项都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但材料体现不出要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所以C项符合题意。19.【2012烟台期末考】13.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

18、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厉,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充分说明这种政策实际上是 A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B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C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解析】 B “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实际上就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B项正确。20.【2012苏北四市联考】18.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19、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解析】D 19291933年的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于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综上所述,D为正确答案。21.【2012保定调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材料一 (1921年)列宁: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則的尝试已经失敗了我们的新经济玫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笫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

21、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1)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11分) (2)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8分)(3) 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

22、。(6分) 21.(25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各国不同经济体制的认识和评价。第(1)问的“退却”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回答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时,要注意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目的和内容三个方面回答。第(2)问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联系教材知识比较容易回答,解答“如何体现”要注意“农业方面”和“混合经济”这两个限制语。第(3)问的启示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4分)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

23、迂回过渡”。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巩固苏维埃政权。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社会经济。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7分)(2)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4分)(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灵活制定或调整相应的

24、经济政策。(6分)22.【2012日照调研】28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 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 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 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 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

25、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1)依据材料,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3分)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4分)问题二 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

26、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2)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6分) 问题三 福利制度能走多久 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如图),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3)依据对材料的分

27、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4分)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福利制度的认识和评价。第(1)问要仔细阅读材料,概括出“特点”。“时代意义”可直接回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即可。第(2)问可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滞涨”现象、福利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政府的财政负担等方面回答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第(3)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只要围绕福利制度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特点: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缩小贫富差距(社会公平)等。(任3点,3分)意义:19291933年,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分) (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涨”现象,需要消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6分)(3)民众和政治团体必须放弃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4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