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北省随州市2018度上学期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3056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随州市2018度上学期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随州市2018度上学期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随州市2018度上学期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随州市2018度上学期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随州市2018度上学期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湖北省随州市2018度上学期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湖北省随州市2018度上学期五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19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五年级语文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 分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p wynshijian sh l yuhu ()()( ) ( )() bu rugo ji fn fxio xn y y ()() ( )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踮(dindin)起脚尖 夹(jiji)丝玻璃 榨(zh z)油 苔藓(xinxin)潺潺(chnchn) 粘(zhnnin)在一起三、把四个字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毫不() 能书 ( ) 低头( ) 安然(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2、,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

3、“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丝连 小心( ) 不容( ) 星罗(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四、要求改写句子,一定要看清要求。(8分) 1、数不清的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着。(改成拟人句) _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

4、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2、即使你对干部有些意见,你就提出来。(修改病句) _ 3、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改成陈述句) _4、爸爸妈妈经常严厉地斥责法布尔。爸爸妈妈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用上关联词)_五、按照课文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0分)1.一日无书( )2.读书有三到( )3.悠悠天宇旷

5、( )4.江南几度梅花发( )5.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 )6滴水能把石穿透( )7宝剑锋从磨砺出( ) 8冬风似虎狂,( ),整日呼呼响,( )六、我会选择关联词填空。(5分)不是而是尽管还是如果就即使仍然只有才只要就1、()噪音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2、()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只剩下12分贝了。3、它们在树上做窝、生活,()树被风刮得太厉害,()到地上来。4、“夹丝玻璃”()被打碎了,碎片()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5、鲸生活在海洋里,虽然体形像鱼,可它()鱼类,()哺乳动物。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14分)1京口

6、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1)填空:(2分)(2)请写出第三、四句诗的意思(2分)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2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 ),愈是(),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将短文中的空格补充完整(2分)(2)用横线划出梅花秉性的句子。(2分)(3)外祖父的这段话,用梅花赞美了怎样的人?(2分)(4)你能举出中国历

7、史上几个有气节的人物吗?(至少两个)(2分)九、课外阅读。(12分) 简单道理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

8、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1.联系前后文理解词语意思。(4分)狼吞虎咽: _ 意味悠长: _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2分)4“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3分)这个道理给人什么样的生命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3分)_十、习作。(30分)1.我的读书故事2.二十年后回故乡 以上两篇任选一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