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6单元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901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6单元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6单元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6单元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6单元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时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6单元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时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6单元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时作业.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必修1 第6单元 第14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时作业.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1 第6单元 第14讲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4潍坊一模)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指出,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是国际局势紧张和冲突的根源,还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国际经济领域“新秩序”的口号。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 D主持国际正义、维护世界和平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A、D两项涉及政治领域,没有体现国际经济领域,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反对霸权主义,排除C项。故选B项。答案B2. 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

2、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解析 本题考查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欧洲共同体的扩大不包括波兰,排除A项;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就被确立为战败国,排除B项;华约1991年解体,排除C项;联邦德国属于冷战时期的资本主义阵营,波兰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故勃兰特的举动有利于缓和欧洲的紧张局势,答案选D项。答案D3(2014吉林实验中学一模)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

3、世界变平”的标志是()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苏联解体 D.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第一个阶段“界线分明”显然是指美苏两极对峙时期;“世界变平”应指两极格局结束,故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性事件是苏联解体。A、B两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的,当时还是处于两极格局对峙时期;D项是说的经济方面,和材料国际关系联系不大。故应选C项。答案C4(2014西安五校一模)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

4、起”的时代。材料中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是指()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一超多强格局形成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各国势均力敌解析本题考查当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结合材料“群雄竞起”指的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下主要国际力量的布局特点,而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故应选C项。答案C5(2014南京、盐城一模)2013年8月日本读卖新闻评论指出,“安倍的父亲曾任日本外相,安倍那时担任父亲的秘书,因此安倍对外交有着强烈的兴趣。安倍自去年12月上任以来已出访了20个国家,这个速度比他的前任都要快,安倍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整体。”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代日本()A积极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B

5、极力提升政治诉求C具有强烈的全球化意识 D已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材料中的“安倍自去年12月上任以来已出访了20个国家,这个速度比他的前任都要快”说明日本政府这时采取的外交策略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结合当今日本面临的形势可知其目的是提高日本的国际政治地位。故选B项。答案B6(2014潍坊期末)“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经济的衰退B经济区域集团化C第三次科技革命D两极格局瓦解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材料中所

6、说的“过去50年”应该是二战后至苏联解体的50年;两个联盟指的是北约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在美苏两极格局下,政治上的北约与华约的对抗是主要的,但在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局势的特点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以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竞争的主要方式,所以经济发展是最主要的,符合材料中的“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故选D项。答案D7(2014徐州质检)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后,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等国先后成为观察员国家。2013年1月,土耳其提出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想法。4月,土耳其成为北约国家中第一个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上海合作组织是()A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B亚欧国

7、家的自由贸易区C亚欧国家多方合作的政治集团D区域反恐政治联盟组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今国际关系格局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对内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开放原则;上海合作组织是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故选A项。答案A8(2014德州校际联考)美国学者霍尔德里奇在1945年以来美中关系正常化中说:“尽管1969年时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还没有完全定型,但构建美、苏、中三角关系的战略思想已经确立。”这段话反映出国际形势是()A美国利用中国来对抗苏联B美苏中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C美

8、国准备与苏中结成战略同盟D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解析从材料“构建美、苏、中三角关系的战略思想已经确立”说明中国成为新兴力量,冲击美苏两极格局,反映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故D项正确;从三角关系说明A项错误;美苏中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美苏是对抗的,故C项错误。答案D9(2014龙岩质检)1965年,法国拒绝参加北约的军事演习,第二年,戴高乐在总统府爱丽舍宫宣布法国将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法国这样做的原因是()A法国实力的恢复与民族主义的崛起B欧洲共同体开始了一体化进程C华沙条约组织不能对西欧构成威胁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名存实亡解析北约以美国为首,法国拒绝及退出北约

9、,是为了对抗美国,故原因应该是法国实力恢复及民族主义的崛起,故A项正确;B项同题干现象不构成因果关系,故B项错误;C、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C、D两项错误。答案A10(2014淮南一模)一位同学查阅1970年某份老报纸时看到以下报道:“在过去的十年里,政策已在国际生活中得到了有力的确认,因为它在人类处于灾难的边缘的时候指出了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必须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该报道中的“”部分字迹不清,它最有可能是()A全球化 B冷对抗C不结盟 D争霸权解析从材料“在过去的十年里”可以判断该政策是在20世纪六十年代提出;又从材料“摆脱黑暗的冷战时代的出路必须加

10、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可以看出与冷战有关,与发展中国家有关,结合不结盟运动产生背景,可以判断是不结盟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政治问题,全球化主要是经济问题,故A项错误;冷对抗是指冷战,显然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争霸权与材料“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4黑龙江统考)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A两极格局B单极世界C多极化和多元化D“一超多强”解析由“意

11、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分析可知,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以及题干材料强调“文明的冲突”,说明众多文明形成下的多元化特征。C项正确,排除A、B项;“一超多强”是多极化加强的体现,但题干并没涉及具体的国家,具体世界主要国家的实力问题,排除D项。答案C12(2014宜宾一诊)“(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这场“求变之风”最终()A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C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D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解析解答本题

12、的关键词是“20世纪80年代”和“最终”,20世纪8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趋于解体,这场政治风暴最终结束了两极格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A项为这场“求变之风”的影响,但不是最终影响,故A项错误;B项观点错误,其结果应该是国际社会主义力量遭遇重大挫折,故B项错误;C项观点错误,世界政治文明仍然保持着多样性,故C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13(2014黑龙江统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政治上,西欧各国深感在“华盛顿和莫斯科所控制的世界里”,西欧谋求生存的唯一出路是“设法使欧洲统一”,阿登纳、舒曼、莫内等西欧政治家都竭力主张建立“欧洲合众国”或“欧洲联邦”;在经济上,西欧

13、各国也普遍感到光靠一国力量,无法改变经济一蹶不振的局面,从而产生了经济联合的愿望。但是,西欧经济复兴和经济联合的最大障碍是严重缺乏资金特别是缺乏美元,唯有美国提供资金才行。竺培芬马歇尔计划材料二法国不只是在政治和军事上与美国分庭抗礼,还试图打破美国在经济上对西方世界的垄断。且不说别的,单说戴高乐对法国经济的独立性就十分看重。靠着一个马歇尔计划,美国成功将自己的经济触角伸到了西方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法国的种种经济渗透,戴高乐表现得非常警惕,对法国经济的核心区域尽可能地严防死守。文天尧新欧洲风云材料三法国国民议会2009年3月17日经过辩论和表决,通过了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决定。总理菲永在

14、辩论开始前发表讲话说,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只是外交政策的一个“调整”,不牵涉法国外交战略改变,法国也不会因此而成为美国的“附庸”。一些反对派议员在发言中强烈反对政府决定,认为此举将影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特殊地位与影响力”。部分执政党议员对此也提出异议,担心政府通过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争取加强在北约内部影响力的努力将得不偿失。法国总统萨科齐日前强调,此举不会影响法国的独立,法国由此可以全面参加北约决策,加强法国在北约内部的影响力,推动欧洲防务取得进展。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决定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西欧国家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马歇尔计划的? (2)概括说明材料二中法国

15、的举措及其反映的问题。(3)简评材料三中法国重返北约的观点。解析第(1)问,据关键信息:西欧各国深感在“华盛顿和莫斯科所控制的世界里”、“西欧经济复兴和经济联合的最大障碍是严重缺乏资金特别是缺乏美元,唯有美国提供资金才行。”依据关键信息分析,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归纳。第(2)问,关键信息:法国不只是在政治和军事上与美国分庭抗礼,还试图打破美国在经济上对西方世界的垄断。举措依据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法国这些举措施说明法国试图摆脱来自于美国的控制,这意味着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第(3)问,关键信息从材料三对于法国重返北约有两种观点,开放性作答,任选一观点,史论相结合,言之有理即

16、可。答案(1)情况:西欧各国受到美苏的威胁,希望实现经济联合来抗衡美苏;但西欧国家经济普遍衰落,只有依靠美国资金才能达到目的,因而西欧国家普遍接受了马歇尔计划。(2)举措: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法国不愿继续唯美国马首是瞻,在政治、军事上与美国抗衡,在经济上与美国竞争。问题:表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3)答案一:法国重返北约可以参与北约决策,加强法国在北约的影响力,借北约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理由:略。(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二:法国重返北约会束缚住法国,降低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对法国而言得不偿失。理由:略。(言之有理即可)14(2014湖北百校联考)“三环外交”是二战后英国外

17、交的指导思想,同时反映了战后英国外交的基本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后英国以“英美特殊关系”为核心的外交政策有一个形象的注释,就是丘吉尔于1948年提出,他上台执政(19511955)后,继续推行的所谓“三环外交”政策。所谓“三环”就是英联邦关系、英美关系、英国与西欧关系,这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关系是英国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处于这三种关系中的只有英国。只要处理得好,英国就可以发挥在这三种关系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俞可平主编当代各国政治体制英国材料二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英国实力的下降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英美“特殊”关系的基础逐渐削弱。苏伊士运河危机以后,美英之间矛盾和摩擦

18、不断。与此同时,英国的利益越来越欧洲化,1973年正式加入了欧共体。英国外交重心转向西欧后,并不意味着英美特殊关系的结束。因为决定这种关系的诸多因素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民族心理和文化纽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更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这就决定了英美特殊关系存在的长期性。另一方面,西欧也绝不是英国永远的外交重心,随着英国的实力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英国的外交重心会一直变化,80年代和冷战后英国外交重心重新回到英美特殊关系的史实就证明了这一点。略论战后英国外交重心的转移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推行“三环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判断这一目标在当时能否实现并分析理由。(2)根据材料一、二

19、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英国外交重心转移的趋势及启示。 解析第(1)问,可以从“三环外交”的内容入手,分析英国在三环中的地位回答“目标”:英国希望保持大国地位。从二战后国际实力对比变化可知英国的目标无法实现;联系二战后英国实力衰落、殖民体系瓦解、美苏对峙等知识回答“理由”。第(2)问,从材料信息看,英国外交重心由注重“英美特殊”关系到转向西欧,同时又注重英美特殊关系。据此回答“趋势”。联系国家实力、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的关系回答“启示”。答案(1)目标:继续保持英国大国的地位。实现:不能。理由:二战后英国实力严重削弱,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殖民体系不断瓦解;美苏对峙,美国才是西方政治集团真正的首脑;战后欧共体的崛起,法德力量的强化,都不利于英国在“三环外交”中扮演中心地位的角色。(2)趋势:从美英“特殊”关系到“重归欧洲”;在以欧洲为重心的同时又注重英美特殊关系。启示:外交政策的制定一定要立足于自身实力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外交政策是内政的延续,根本上是为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