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 课 宋明理学情景思考 鹅湖辩论 南宋淳熙二年(1175 年),吕祖谦因鉴于朱熹、陆九渊两派学说论点不同,常引起争论,故而发起约会,邀请朱、陆两家集会于鹅湖寺。当时,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皆应邀赴约。在这里,发生了朱、陆两派学说的第一次面对面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认识论的问题。朱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为之约”;陆九渊则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这就是朱、陆两派的分歧点。朱熹认为陆学太简易;陆九渊则认为朱学太支离。这次争论,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二人的观点是否有本质的不同?他们发生争执的原因何在?提示:朱熹和陆九渊都是理学大师,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二人的观点
2、没有本质的区别。二人发生争执是因为朱熹认为理源于客观存在,而陆九渊认为理源于主观存在。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一、形成背景1.儒学逐渐吸收佛、道精神(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主张“贵儒”又“尊道”。(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2.儒学复兴运动的开展(1)唐朝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2)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他们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新儒学体系理学。拓展延伸 北宋士大夫们掀起的儒学复兴运动
3、,使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二、理学派别及主张 派别代表人物主张程朱理学二程提出了理学的核心思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朱熹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因此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陆王心学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强调“宇宙便是吾
4、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王阳明更多地吸收佛教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理学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完备形态,是儒、佛、道长期斗争和融合的产物。它基于孔孟的根本立场,又吸收佛道思想,因而使儒学和儒家伦理思想获得了完备的理论形态和新的特点。三、理学的深远影响1.对中国(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2)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对世界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
5、日本和朝鲜还形成了“朱子学”学派。知识补充 宋明理学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也有其消极作用。它强化了封建礼教、三纲五常,铸造了束缚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问题 1】理学是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它对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试分析理学产生的社会原因。提示:分析理学产生的社会原因,要结合唐末至北宋初年的政治、经济形势进行思考。把握本问题,能够从更多的角度认识理学产生的必然性。(1)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2)理学的兴起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6、密切相关。宋代,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3)理学的兴起与思想史自身进程密切相关。理学是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果实。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出现一个重要转折,韩愈倡儒学道统,辟佛、道,打破了三教并盛的局面。宋代儒学为了与统治建设相适应,儒学道统自然成为其承续的对象。理学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注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问题 2】宋明理学是中国儒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
7、要阶段,它在许多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宋明理学有哪些突出的特点?提示:宋明理学是哲理化的儒学,它克服、弥补了儒家哲学原有的直观思维、缺乏严密逻辑体系的缺陷,抛弃了汉儒“天人合一”的神学形式,采取了纯哲理的思辨形态,把中国的儒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1)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吸收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利用这些外国的和传统的文明的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传统的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这一富于思辨性的理论形态,表现在构建了从
8、宇宙观、认识论、方法论、道德论、人性论到历史观诸方面都能相互统一起来的庞大而又缜密的理论体系。(2)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的佛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两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3)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家们讲究操守,强调气节,提倡“舍生取义”的精神。他们充分肯定精神生活、道德修养的重要,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生的意义,力求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他们将道德作为本体,重建了
9、人的哲学。【例题 1】(2013课标全国)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解析:南宋朱熹将孟子一书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由于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因此儒学也就被称为“孔孟之道”,故选C 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血缘制度已经开始瓦解,A 项说法错误;“仁政”理念一直是儒家的主要思想,排除 B 项;陆王心学没有成为统治思想,影响没有孔孟之道、程朱理学深远,排除 D 项。答案:C【例题 2】(
10、2013福建文综)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解析:A、B、C 三项都只是涉及了材料中朱熹所述的一个方面,只有D 项最全面地反映了材料中朱熹的思想,不论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还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都要符合理学的“理”,因此 D 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体现了 A 项;“知所遵守,去恶从善”体现了 B项;“保家守业”体现了 C 项;D 项包含了 A、B、
11、C 三项。解答此类题目,要逐项对应分析总结得出答案。1 唐代中后期,韩愈提出了“道统”思想。他所说的“道”,最有可能是()A.儒家的仁义思想B.道家的无为学说C.佛教的忍耐说教D.法家的法治理念解析:韩愈是儒学大师,他激烈反对佛、道,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因此,A 项应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A2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论述及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言论最有可能出自他的是()A.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B.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C.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D.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解析:B、C 两项都在强调“心”
12、的重要性,是心学的观点;D 项明显是攻击理学的观点。A 项强调格物的重要性,与朱熹的观点相符。答案:A3 宋代以后最具权威性的科举考试教科书是()A.春秋B.四库全书C.四书章句集注D.中庸解析: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答案:C4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他所说的“灵明”是指()A.天理B.人的物欲C.宇宙万物D.人的精神解析:王阳明是理学大师,其所谓的“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答案:A5 随着电视剧新版水浒传的热播,人们再次掀起了对水浒文化的关注的热潮。在山东梁山之巅有一座雄伟的建筑忠义堂(下图),相传这就是当年梁山好汉议事的地方。请完成:(1)梁山英雄们把议事的重要场所命名为“忠义堂”,明显受到了什么思想的影响?(2)你如何看待梁山英雄们的做法?参考答案:(1)儒家思想或理学。(2)梁山英雄的做法反映了他们注重气节、品德,这彰显了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深远影响;但一味强调所谓的“忠”“义”,又束缚和限制了他们的斗争,成为套在他们头上的难以挣脱的枷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