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845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2年高考历史 16个阶段特征9 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从市场经济走向计划经济时代【阶段特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实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三大民主制度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保障。新中国建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随之开始一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工作完成,公有制占据绝对主体地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扫盲教育提高了国人的文化教育水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重要指导。【主要表现】1政治(1

2、)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纪元。(2)逐步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外交上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实施“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政策。2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实行“一化三改”;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3思想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确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人民教育方针。【重点关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社会特点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

3、转化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真题再现】1.(2021浙江卷14)1949年,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

4、:这次“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施政纲领C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D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答案】B【解析】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B项;1949年10月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排除A项;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排除C项;

5、1982年宪法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排除D项。2.(2021北京卷10)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 )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落实共同纲领关于民族问题的政策

6、,因而派遣专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正确;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原因,民族隔阂很深,因此该团旨在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清除,错误;材料未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错误;综上正确,错误,因此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3. (2021全国卷31)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 (%)工人劳动农民转业军人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学生资本家上海3552129526918751608594天津391314273271229194

7、4370陕西262627998328672295052新疆16162547231918181905023据表2可知( )A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 B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C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答案】A【解析】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格中,上海和天津的职工工人出身的比例远远高于陕西和新疆,这是由于之前沿海地区工业比内地发达,工厂也相对较多,故选A项;单纯从职工社会出身所占比例不能说明西部工商业改造是否彻底,因为加入工人阶级队伍的未必是当时全部经过改造的工商业者,排除B项;题干仅提供了无产阶级出身来源,没法据此得出我国工业化是否实现

8、,而且在1957年我国一五计划完成时,仅是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C项;沿海地区工业发展速度需要和之前的数据进行比较,题干没有相关数据,而且单纯从无产阶级出身角度只能反映之前的工业基础,排除D项。4. (2021 山东卷8) 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A. 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B. 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C. 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D. 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

9、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可得出毛泽东强调中国在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前提之下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D项正确;ABC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5. (2020江苏卷12)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A. 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 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C. 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D. 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答案】B

10、【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民众对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击天花等疫病所取得的成果十分认同, 这从侧面反映出新中国获得了民众的政治认同,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大改造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与民主政治无关,排除C项;“全面建立”不符合建国初期的史实,排除D项。6.(2020天津卷7)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 B

11、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答案】D【解析】据材料“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可知,当时工人生产条件艰苦,而在这种条件下仍“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体现了工人们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故选D项;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已经完成,1955年是“一五”计划期间,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排除A项;据材料“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可知,当时仍处于工业建设的初期,尚未实现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排除B项;勤俭节约的意思是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实战演练】一、选择题(共

12、16小题,48分)1.(2021永州统练)如图是1953年12月,北京市人民群众打腰鼓、扭秧歌,庆祝普选的一幅图片。对此图片解释正确的是()A为第一届人大召开奠定基础B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得到落实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已经形成D女性在选举中占据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 “1953年12月,北京市人民群众打腰鼓、扭秧歌,庆祝普选的一幅图片”,反映的是1953年,新中国进行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为1954年第一届人大的召开奠定基础,故选A项;北京市人民群众庆祝普选是庆祝选举人大代表,与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无关,排除B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形成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女性在

13、选举中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2(2021深圳二调)1951年5月,针对山西省委要求削弱农村私有经济的意见,刘少奇提出:“现在采取动摇私有制的步骤,条件不成熟。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不要急于搞农业生产合作社。”刘少奇旨在强调()A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B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紧迫性C新中国地主经济存在的合法性D维护土地改革成果的合理性【答案】D【解析】材料“现在采取动摇私有制的步骤,条件不成熟”说明刘少奇认为现在尚不宜动摇私有制,建立土地私有制度是土地改革的成果,故选D项。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一边实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一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

14、。“一化三改”从本质上反映了()A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现实需要B经济建设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C急于完成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愿望D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答案】D【解析】材料“我国一边实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一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建设与三大改造并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故选D项。4(2021龙岩三模)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比例的变化(单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19497022.17.973.726.3195256.927.815.364.5

15、35.5195648.729.621.757.742.3A为工业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效显著C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D直接导致粮食生产严重不足【答案】A【解析】据表可知,农业和轻工业的比重都在下降,结合时间19491956年可知是“一五”计划所致,这初步奠定了我国的工业化基础,故选A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19561966年,排除B项;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持续增长,排除D项。5下图是1956年朱宣咸所作的速写画报喜庆祝公私合营。 该作品()A体现出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B洋溢着人民当家

16、作主的自豪感C反映出国民经济体系的协调性D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答案】B【解析】据材料“1956年”“公私合营”等信息可知,该作品呈现的是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情况,至此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基本确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故选B项。6下图所示为1952年至1956年我国城镇各类劳动者数量统计表(单位:万人)。这反映出当时我国()A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B城乡经济形势日益好转C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问题D城镇人口就业环境优于农村【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19521956年,城镇职工的人数大幅增加,但城镇个体劳动者却在1956年减少到几乎为零,结合所学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可知

17、,1956年底,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所以个体劳动者急剧减少,故选A项。7.有学者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虽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过曲折,但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A.奠定了民族独立发展的基础 B.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D.是一种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集中体现,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选B。8.(2021武汉二模)在讨论1954年宪法草案过程中,

18、收到了来自全国各阶层8 000多人的修改意见,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说,我们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未完全建立B.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D.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A【解析】1954年宪法制定时,我国尚未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其“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故选A;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排除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自1953年“一五”计划的实行开始起步,时间不符,且材料所述为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工业化建设无

19、直接关系,排除C;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与民主政治建设无关,排除D。9.1954年10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召开第二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其中包括调整政协的组织形式,地区和军队今后不再作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单位,不再制定新的共同纲领,各民主党派经研究协商,一致同意。 这一建议表明()A.政协职能的转变提上日程B.共同纲领的临时宪法作用延续C.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确立D.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经完成【答案】A【解析】 “调整政协的组织形式,地区和军队今后不再作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单位,不再制定新的共同纲领,各民主党派经研究协商,一致同意”表明政协职能的转变提上日程,故A正确

20、;B、C、D材料未体现,排除。10.(2021黄冈二模)如表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的变化(亿元),表格信息表明当时中国 ()年份合计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公私合营工业私营工业个体工业1949140.237.52.268.332.21950191.2644.172.850.31951263.594.28.0101.260.11952343.3153.813.7105.270.6A.公有制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B.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C.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结果D.新民主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答案】D【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公私合营工业,私营工业,个体工业从19

21、49年到1952年都有显著增长,这些都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故选D;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显著增长,但在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中不占主导地位,排除A;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是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开始,排除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从1953年开始的,排除C。11.1955年,针对万隆会议上某些国家提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用的“词汇”的言论,周恩来说:“有人不喜欢共处这个词,那好,我们可以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这个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A.以联合国为中心B.坚持独立自主原则C.以广交朋友为宗旨D.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针对某些国家认为“

22、和平共处”带有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色彩而无法接受的问题,中国提出可以修改为“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这个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当时中国外交灵活而务实,故D正确;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12.1954年10月,周恩来把资本主义国家分为三类:以印度等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和西北欧国家为代表的“和平中立派”,以英、法等国为代表的“维持现状派”,以美国为代表的“主战派”,并强调对这三类国家要加以“区别对待”。这一策略()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适应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 D.体现了全方位

23、外交政策【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周恩来把资本主义国家分为三类:“和平中立派”“维持现状派”“主战派”,强调对这三类国家要加以“区别对待”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外交注重团结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争取“维持现状派”,孤立“主战派”,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这有利于打破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扩大中国在国际上活动空间,广交朋友,为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故选B;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故A错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才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故C错误;全方位外交政策是新时期的外交战略,故D错误。13.如图是1950年丁鱼创作的年画女拖拉机手。该作品(

24、) A.描绘了土地改革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场景 B.寓含着鼓励女性参与现代化建设的思想 C.受到同时期西方美术流行画派影响 D.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1950年”和年画女拖拉机手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性操作新式生产工具拖拉机进行农业生产,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反映了女性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故B正确;图片信息体现不出土地改革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故A错误;C材料未体现,排除;“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故D错误。14.如图所示是1954年的一幅年画。它反映出当时() A.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 B.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D.农

25、业生产方式的进步【答案】C【解析】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开始于1958年,排除A;1954年,我国尚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B;画中劳作的农民,一起出工,一起干农活,互帮互助,结合“1954年”这一信息可知,当时我国农业领域正在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体现了农村个体经济向公有制集体经济的转变,故选C;画中反映的是生产关系领域的变化,体现不出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排除D。15(2020泉州质检)下图所示为1950年的年画劳动换来光荣。这反映了()A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B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C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D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年画反映了人民以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为荣,建设新

26、中国的热情,故选C项;材料1950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还未确立,排除A项;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于1953年“一五”计划,排除B项;1952年国民经济才得到恢复和发展,排除D项16(2020成都质检)195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3 278亿斤,比1949年增长了44.8%,1953年继续增长。但从1952年下半年起,许多地方出现了抢购粮食以致粮价上涨的情况,当年国家粮食收购计划有40亿斤未能完成,到1953年这一缺口更是高达87亿斤。这一现象的出现()A暴露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偏差B加快了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变C揭示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性D反映了国民经济形势的严峻【答案】B【解析】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

27、粮食出现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在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推动了经济管理体制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7题12分,18题12分,共24分)17.(2021武汉二模)(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致刘德辉德辉吾弟鉴:自你来信一封已经收到:将信看完,我已全部知道了。我是非常高兴,我真佩服你,希你要加强工作消灭美帝国主义,兄在家加强提高生产支援前线。现在我们母亲玉体健康、精神璧铄,比昔年还要好些。家乡在党、毛主席的领导下现在我们真正彻底翻身了,所分的田土房屋,我真高兴。至于秋收工作完全结束了,我将收的稻谷计算亦有六担有余,至于家庭生活

28、全部解决了,请弟一切不要挂念家庭。母亲和我与汝任,假是我们家庭生活与生产有困难,已有村上帮助。至于母亲有我孝养侍奉,请弟不要挂念,请你安心抗美援期,你的功劳十分伟大极了。不有再叙,后信再谈。祝你工作愉快。兄刘怀钦,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九日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面貌有哪些史料价值。【答案】角度信息提取(6分)史料价值(6分)材料来源材料选自一封抗美援朝战士亲属的家书抗美援朝战士及其亲属的经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面貌和社会精神的体现,其家书是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一手史料材料内容抗美援朝战争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政权所付出的

29、巨大牺牲可用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中美关系和国内政治书信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情况。家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面貌的一个缩影分配土地和农业丰收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恢复发展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和经济恢复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与农业生产,反映了保卫新生政权和投入国家经济建设热情高涨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可以从两个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具有哪些史料价值。首先从材料的来源看,这是一封来自抗美援朝战士的家书,这封家书的来源具有重要的

30、史料价值,它是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的第一手史料,因为抗美援朝战士及其亲属的经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面貌和社会精神的体现。从材料的内容看,这封书信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面貌。政治方面的内容是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目的是巩固新生政权。史料价值是可用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中美关系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是分配土地和农业丰收,反映的是土地改革的情况和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情况。史料价值是可用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和经济恢复状况。思想方面的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积极参

31、军、发展农业生产,反映了保卫国家新生政权和进行经济建设的热情。史料价值是可用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8(2022广东省韶关一模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49年底,人民政府接管的并转化为国营企业的各种工矿企业共有2858家,都暂时保留了旧的生产生活秩序,封建反动势力仍然欺压着劳动人民。为了解放企业内部的生产力,把工矿企业改造成社会主义企业,从1950年开始,人民政府对各城市和各工矿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民主改革运动。改革的内容大致包括: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实行工厂管理民主化;清除隐藏在企业内部的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残余势力;废除包工制、把

32、头制和搜身制等压迫工人的制度;实行生产改革,建立严格的经济核算制,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并在生产管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和使用新技术;消除工人队伍内部的对立,加强工人阶级的团结。到1952年底,全国各行各业的民主改革全部完成。摘编自白云涛建国初期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国有工矿企业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国有工矿企业改革的意义。(6分)【答案】(12分)(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百废待兴,亟需恢复国民经济;提高工人劳动积极性的需要;进一步铲除封建残余。(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2)意义:民主化改革有利于保障工人权益

33、,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生产改革有利于经济效益提高,促进建国初经济恢复和发展;为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提供经验借鉴。(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解析】(1)根据材料“1949年底,人民政府接管的并转化为国营企业的各种工矿企业共有2858家封建反动势力仍然欺压着劳动人民”、“为了解放企业内部的生产力,把工矿企业改造成社会主义企业”并结合所学可以从当时的背景、经济的发展、调动人民积极性、封建残余等方面分析,所以可以得出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百废待兴,亟需恢复国民经济;提高工人劳动积极性的需要;进一步铲除封建残余。(2)根据材料“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实行工厂管理民主化;清除隐藏在企业内部的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残余势力;废除包工制、把头制和搜身制等压迫工人的制度”可以得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民主化改革有利于保障工人权益,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根据材料“实行生产改革,建立严格的经济核算制,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并在生产管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和使用新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改革有利于经济效益提高,促进建国初经济恢复和发展;根据材料“到1952年底,全国各行各业的民主改革全部完成”并结合这次建国初国有工矿企业改革和所学知识可知,为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