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一、教学目标分析 (一)基本知识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记忆重要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2.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3.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4.正确分析英国代议制在其政治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权利法案的内容的分析,了解权利法案的的意义和影响。通过内容分析其实质。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比明朝的内阁制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异同。掌握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历史现象,深入比较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从中获得对历史的完整的认识的能力。(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再到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直至女子普选权的获得这一过程的学习,认识到民主的取得是经过漫长的斗争过程的。这其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白经济基础才是上层建筑的根本。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难点: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三、教学方法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讨论式、提问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系统接受知识,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材料内容,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综合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利用问题讨论方法,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能力。四、教学手段 采用传统教学 五、教学过程(
3、一)板书设计: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政治权力:国王 议会)(一) 大宪章1、签署的背景:13世纪初2、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3、意义:英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二)权利法案1、签署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2、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3、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个人统治 集体统治 人治 法治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能力:国王 内阁)1) 早期的内阁:顾问,无权(一)内阁制 2) 1721年第一任内阁首相:罗伯特.沃波尔3) 原则: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二)两党制 辉格党发展
4、为自由党,托利党发展为保守党三、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 (一)1832年议会改革 (二)普选权的发展四、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一) 连续性(二) 渐进性(三) 创新性(二)导入新课: 教师: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收回香港。在交接仪式上,查尔斯王子代表英国出席了会议。此时此刻,同学们在欢呼香港回归的同时,一定想知道英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还有王子?英国是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同学们知道现在是谁在统治着英国吗?(由学生回答: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布莱尔),教师: 为什么英国是由女王和首相共同掌权?英国究竟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实英国的这种政治制度在近代已经确立,并沿用至今
5、。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8课渐进的制度创新,让我们一起追溯英国这种政治制度是如何确立、发展、完善的。 (三)讲授新课:1、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大宪章教师: 大宪章签署的背景中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英国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把国家的土地分赐给贵族,贵族必须向国王提供劳役和赋役。13世纪初,英国国王在对法兰西的战争中失利,为了夺回失地,英王向贵族进一步征税征兵,加重了贵族的负担,如果有贵族拒绝的,就会遭到国王的秘密杀害。在这种背景下,1215年,大贵族联合起来起兵,迫使英王签署了大宪章。让学生阅读 课本34页有关大宪章片段内容,结合背景,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强调这是
6、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教师总结: 这是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宪法权利;它树立了一条光辉的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权利法案教师:权利法案签署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新航路开辟带来的重大影响)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渐形成并壮大。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下,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
7、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他们支持大宪章,积极要求限制王权。从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了,并制定了权利法案作为国王登基的条件。让学生看 权利法案部分内容,完成53页思考题: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学生答: 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运用法律的方式限制国王的权力,这是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重要部分。教师总结讲述: 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也就是确立了英国沿用至今的政体,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个人统治走向集体统治
8、,从人治转向法治。可见,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过渡的历史就是政治权力进一步从国王向议会转移的历史。过渡阶段:教师讲述: 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权力,议会具有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但权利法案还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这是权利法案的一个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阁逐渐独立出来,英王逐渐成为一个“统而不治”的君主,责任内阁制逐渐发展成熟。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让学生看课本35页下面关于早期内阁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思考早期内阁的任务和权力)。学生回答: 略。教师总结性的讲述: 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
9、成员也渐成惯例。1714年乔治一世继位,但是他不熟悉英语,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全面主持政府工作。(原则)内阁的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随着议会在光荣革命中的胜利,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地位更突出了。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选出,两党制逐渐形成。所谓的两党制,是相对与多党制而言的,在两党制的国家中,一般是由两个主要资产阶级政党,操纵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轮流执政,互相对峙的政党制度。具体到英国就是辉格党和托利党轮流执政。后来辉格党发展为自由党,托利党发展为保守党。后来,自由党的地位被工党所取代。于是英国就出现了由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
10、的局面。教师板书并分析: 英国政府的权利结构图:君主内 阁 多数党 组织 任命上院下院选举选民教师列举 英国出兵伊拉克的例子:内阁首相布莱尔是由下议院多数党选举产生,所以他要出兵伊拉克,一般是很轻易就在下议院获得多数票数通过,但也有120多名工党议员对政府动议投出的反对票使首相布莱尔蒙受了打击。那反对的那部分议员怎么办呢?他就需要首相为自己的决策进行辩护,但是无论辩论结果如何,只要下议院是多数票数通过了,最后英国就可以出兵伊拉克。教师讲述这个例子,让学生讨论分析: 在责任内阁制下,英国的议会和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学生讨论完后,教师总结: 在责任内阁制下,英国的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体现为:内阁必
11、须得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内阁设首相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这样,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减低后者的行政效率,调节了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此外,也可以看得出:英国的内阁是对议会负责的。教师再次总结 综上,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即是行政能力由国王向内阁转移的过程。3、比较英国的内阁与我国明朝的内阁教师: 通过学习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我们了解了英国的内阁。在中国的古代的明朝,明成祖也设了内阁,那么我们比较一下:明代的内阁与英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提示:从社会制度、皇权权力、阁员的来源、内阁与君主的关系、权限
12、不同)先由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教师完善答案: 英国的内阁制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其内阁制下的内阁是独立于国王之外的机构。而中国的内阁制是封建制度之一,是皇帝强化封建统治的产物。过渡阶段:教师讲述: 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后,责任内阁制得到不断发展完善,但是,最初议会的权力基本上掌握在资本阶级化的大贵族手中,其他阶层根本无法参政,于是,各个阶层都为争取普选权而斗争,终于使政治民主化得到实现。4、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教师设两个问题:(1)英国民主化的趋势是如何发展的?(2)普选权的广泛性能否说明民主化的程度?(由学生阅读课本,分小组讨论后归纳以上问题的答案。)教师引导总结
13、:1、(1)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掌握在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手中 (2)1832年,在英国第一次选举制度改革中,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力。 (3)在19世纪后半期的两次议会改革中,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院中首次超过半数。 (4)20世纪,女子逐步获得普选权。2、答案是肯定的。在人口不多、经济发达、教育普及的国家里,广泛的普选权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明民主化的程度比较高。5、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1、 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2、
14、 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3、 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六、教学小结:以设计问题的形式结课。问题: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这句话说明了英王的什么地位?结合17世纪有关史实扼要说明英王地位的变化。参考:(1)说明了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资产阶级革命前,英王实行封建专制统治,革
15、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革命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总结:本课从横向来看,英国的制度创新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从纵向来看,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上帝移到君主、由君主转移到议会、由议会转移到人民。由于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实现了民主和法治,英国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它也为美国、法国、德国等后起的国家的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提供了范本。七、教学后记总结学生对课本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否很好地把他们所找到的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和归纳;设计课后思考问题,试图让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时事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和探讨,拓展学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