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46 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600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46 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46 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46 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46 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46 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地理分区(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20长沙市一模)地表水分盈余量是降水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差值,数值越大,地表越湿润。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长季(59月)多年平均地表水分盈余量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甲、乙两处生长季地表干湿状况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降水量差异 B平均海拔差异C冻土分布差异 D地形分布差异2与华北地区相比,春季该地区地表水分盈余量较大,主要原因是春季该地区()A降水量大 B用水量少C积雪融水量大 D节水技术先进321世纪以来,该地区生长季地表呈现变干趋势,使得图中地表水分盈余量300 mm等值线()A向东移动 B向西移动C向西南移动 D向西北移动1A2C

2、3A第1题,由图可知,甲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距离海洋近,夏季降水丰富;乙位于东北地区西北部,距海较远,且位于大兴安岭的背风坡,夏季降水少。故降水量是生长季两地地表湿度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第2题,图示区域主要为我国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温度低,冬季积雪量大,春季随气温上升,积雪融化,对地表水体补给量大,地表水分盈余量大,而华北地区春季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地表水分盈余量小。第3题,该地水分盈余量自东向西减少,当该地区生长季地表变干后,地表水分盈余量将整体减少,地表水分盈余量300 mm等值线将向数值大的方向移动,即向东(或东南)移动。地窝子(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至

3、90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戈壁沙漠垦荒时的居所。垦荒部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地下挖约2米深的坑,顶部用土环垒起约半米高的房顶,土坯上面盖上柽柳枝,上面再铺上芦苇和杂草。大多数的地窝子不设门。据此完成46题。4根据地窝子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柽柳最可能为()A常绿大乔木 B落叶大乔木C常绿小乔木 D落叶小乔木5地窝子一般不设门,主要是因为()A缺乏建筑材料 B利于通风透气C缩短建设周期 D增强通信信号6地窝子进出口较小且多朝南,此设计主要是为了()A采光 B防风沙C防晒 D防洪涝4D5A6B第4题,地窝子位于新疆,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排除A、C选项;读图

4、可知,该地植物植株矮小,故推测柽柳最可能为落叶小乔木,B错误,D正确。第5题,新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疏,木材缺乏,地窝子一般不设门,主要是因为当地缺乏建筑材料,A正确;房屋不设门对房屋通风透气、建设周期和通信信号影响不大,B、C、D错误。第6题,新疆位于中纬西风带,以西北风为主,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多荒漠、戈壁,多风沙,地窝子进出口较小且多朝南,主要是为了防风沙。地窝子位于地下,进出口较小并不利于采光;地窝子顶部用土环垒起约半米高的房顶,土坯上面盖上柽柳枝,上面再铺上芦苇和杂草,可以起到防晒作用;新疆降水少,洪涝灾害少。在我国西南地区,隐藏着一个长期被人们所忽视的宜居地带。

5、读图,完成78题。7西南宜居地带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水质好,水运便利冬暖夏凉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较高工业化程度低AB CD8目前,下列有关西南宜居地带所在地区开发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A加强房地产开发,吸纳外来移民B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供应C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D以机场建设为重点,形成快速交通体系7D8C第7题,由图可知,西南宜居地带包括了云贵大部分地区和四川中南部地区,此区域地势起伏较大,以山地高原为主,河流流速较快,航运价值较低,但由于海拔较高,纬度较低,气候冬暖夏凉,且区域工业化程度低,植被覆盖率较高,结合选项,正确,故选D。第8题,区域开发不应该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还要注

6、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房地产开发,必然会导致植被破坏加重,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此区域地势起伏较大,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较小,不适宜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山区高原地区陆地交通不便,首要考虑发展公路和铁路运输,再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适当考虑航空运输。故选C。下图是沿90E的部分区域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911题。9P地是我国的()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10导致P、Q两地形区年均温具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P地距海较Q地近P地纬度较Q地低 R山地阻挡冷空气Q地海拔较P地低AB CD11Q地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太平洋和印度洋C印度洋和大西洋 D

7、大西洋和北冰洋9A10C11D第9题,由图可知,P地位于(90E,41N),是我国的塔里木盆地,A正确。Q是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位于40N以南。第10题,两地都位于90E,距海远近差别不大,错;P地位于41N,Q地位于46N,P地纬度较Q地低,气温高,正确;R山地阻挡冷空气,使P地受冷空气影响较Q地小,正确;海拔低气温高,但Q地气温比P地低,因此海拔不是影响因素,错。第11题,Q地位于准噶尔盆地,距大西洋和北冰洋近,水汽主要来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受山地和高原阻挡,印度洋水汽影响不到;距太平洋太远及山地阻挡,受太平洋水汽影响较小。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美丽中国”

8、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下图是美丽中国电视纪录片中的两幅截图,图甲为一位牧民在内蒙古草原牧羊(8月22日摄)图。初秋的内蒙古草原绿意盎然,广阔的草原加上点缀其间的牛羊,美如画卷。图乙为夏日(6月26日摄)拉萨拉鲁湿地风景图,此时该地区水草丰美,风景如画。拉鲁湿地平均海拔超过3 600米,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被誉为“拉萨之肺”。图甲图乙(1)分析图甲和图乙所示地区中草场形成的自然环境的差异。(2)简述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特点及其发展方向。(3)结合“美丽中国”的内涵,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简析拉鲁湿地对拉萨实

9、现“美丽中国”的意义。解析第(1)题,草原植被的形成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图甲所示草原属于典型的温带草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控制下的半干旱高原地区;图乙所示草场属于山地沼泽草甸,是高原山地气候发育的草甸湿地。 第(2)题,农业生产特点包括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发展水平、地域类型等。我国的牧区畜牧业生产水平较低,应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提高商品率,提高生产效率。第(3)题,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美丽中国”可以理解为优质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拉鲁湿地对拉萨的意义从这三方面分析即可。答案(1)图甲:地处内蒙古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半干旱区,为典型的温带草原。图乙:地处青藏高

10、原的河谷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在沼泽湿地上形成沼泽草甸。(2)生产特点:传统的牧区畜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商品率较低。发展方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程度,提高商品率;划区轮牧,种植牧草,提高载畜量,避免草场退化;培养良种(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畜产品质量。(3)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美化环境;维持并保护高原生物多样性;依托拉鲁湿地发展牧业、旅游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3(2020厦门市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藏北高原湖泊众多,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内陆湖区。当惹雍错与当穷错(下图)位于藏北高原上的断陷盆地中,东、西两侧南北走向的山峰耸立,湖面海拔约4 500多米。某年69月,地理科考队沿S2

11、05省道进行藏北高原地质与植被考察,发现当惹雍错与当穷错曾属同一湖泊,后因喜马拉雅山脉的不断隆起,导致藏北高原气候发生变化,使两湖逐渐分离;文部乡所在的湖滨居然种植着青稞、油菜等一些农作物,着实令人惊奇。(1)说明藏北高原的科考时间大多选择在69月的理由。(2)与同海拔地区相比,分析文部乡湖滨适宜青稞、油菜等作物种植的自然原因。(3)解释喜马拉雅山脉隆起促使当惹雍错与当穷错分离的原因。(4)推测若喜马拉雅山脉继续隆起对藏北高原湖泊群的影响。解析第(1)题,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较高,达到4 000米以上,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该地区冻土湿地沼泽广布,冬季积雪,路面湿滑,69月气温较高,恶

12、劣天气较少,道路通行便利;69月气温较高,高原植物生长旺盛,动物活动性强,方便科考观测。第(2)题,藏北高原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温差大,气候高寒,不适合农作物种植。文部乡湖滨适宜青稞、油菜等作物种植的自然原因表明该地区气温较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海拔较低,热量丰富。结合图示可知文部乡临近湖泊,地势低洼,地形相对闭塞,受外界冷空气影响较小;湖泊附近,空气湿润,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夜晚不易发生低温冻害。第(3)题,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底部,喜马拉雅山脉隆起,海拔较高。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印度洋湿润气流继续向北传输,使藏北高原降水减少,对湖泊的水源补给减小,湖水水位下降,连接两湖的湖盆裸露, 随着地壳不断的隆起,两湖逐渐分离。第(4)题,喜马拉雅山脉继续隆起,藏北高原的湖泊逐渐分离,湖泊数量增多;降水减少,导致湖泊的水源补给减少,湖泊的水量减少,面积减小。答案(1)图示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69月,恶劣天气较少,道路通行便利;气候温暖,植物生长旺盛。(2)湖泊面积大,空气较湿润,(保温作用较强)气温较高且日较差较小,夜晚不易发生低温冷害;地形相对闭塞, 受外界冷空气影响小。 (3)喜马拉雅山脉隆起,阻挡印度洋湿润气流向北传输,使藏北高原降水减少,湖水水位下降,连接两湖的湖盆裸露, 使两湖逐渐分离。(4)湖泊数量变多,总面积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