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语文下册掩耳盗铃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1.学会“掩、盗、偷、碰”四个生字和新词。2.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理解偷铃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3.能理解“掩耳盗铃”的寓意。4.能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掩耳盗铃”的意思。教育懂得人们做了坏事想使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骗自己的道理。发展1.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2.培养想象力和口头复述能力。教学重、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有所感受。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看故事表演,听范读,想:这个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2.揭题、释题、读题。二、师生共订学习目标。1.自由读课文,
2、读后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质疑,师归纳目标。(1)盗铃人是怎么想的?对吗?为什么?(2)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三、理解故事内容。1.自由读,把他是怎样想、做的句子画出来。汇报。2.同位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3.指导读,联系上下文想想你觉得他的想法对吗?讨论汇报。4.看图发挥想象。(1)盗铃人当时的表情、动作怎样?他会想些什么?(2)课文怎样写的?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读。四、情景表演,体会寓意。1.过渡:盗铃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结果被发现,这时候你弄明白了什么?(指名小结)2.创设情境:如果你是路人,看见他想伸手偷铃铛,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小组内说,师生合作演)五、联系实际,深化认识。举一些事例说说实际生活中类似“掩耳盗铃”的例子。(小组说指名讲)六、创设情境,复述故事。创设情境,师生合作演。复述故事:回到家,给爸爸妈妈讲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