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时规范训练2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题组】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之间可形成多个突触B只有神经元上才有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C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可能由一个神经细胞来完成D神经元的轴突就是神经纤维,由多个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神经解析:选A。一个神经元轴突的末端有多个膨大的突触小体,可以与神经元的多个树突形成突触,A正确;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可以作为反射弧的效应器组成部分,因此它们的细胞表面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B错误;反射活动是通过完整的反射弧完成的,而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C错误;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
2、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一条神经,D错误。2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1、2是指反射弧中的两位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C处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解析:选B。据图分析,处是突触前膜,处是突触后膜,若在突触前膜施加一个有效刺激,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3、化学信号电信号,A错误;由于兴奋在突触处传导是单向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的,B正确;处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协助扩散到突触后膜内,C错误;据图分析可知,e是感受器,a是效应器,D错误。3在神经调节过程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所导致的结果是()A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B完成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C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D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迅速被降解解析:选C。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导致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导致突触后膜对阴离子的通透性增大,最终都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A错误,C正确
4、;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完成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生效应后,可迅速被降解,D错误。4如图是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信息正确的是()A信息在突触中传递的方向是B的释放方式说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D缩手反射过程中信息仅以图中信号形式传导解析:选C。图中为突触后膜、为突触间隙、为突触前膜、受体蛋白、神经递质,信息在突触中传递的方向是,A错误;的释放方式为胞吐,不是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错误;是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C正确;缩手反射过程中信息既有图中在突触通过神经递质化学
5、信号形式传递,也有在神经纤维上通过局部电流传导的电信号,D错误。5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处迁移并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B神经细胞膜的表面只有糖类与蛋白质结合的糖蛋白C神经细胞若产生兴奋,则膜内K/Na的值减小D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消耗ATP解析:选B。由题干信息可知,脑室下的神经干细胞通过向脑内病灶处迁移并分化实现组织修复,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故A项正确;细胞膜的表面除含有糖蛋白外,还含有糖类与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糖脂,它们都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有关
6、,B项错误;神经细胞若产生兴奋,则Na大量流入细胞内,使细胞内K/Na的值减小,C项正确;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ATP,D项正确。6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兴奋性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即可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解析:选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速度快,而突触间隙的存在使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有时间延搁,速度慢,所以刺激C处,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A错误;刺激
7、D处,兴奋不能逆向通过突触到达肌肉和F,所以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不会明显增强,B错误;兴奋性神经递质必须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可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至突触间隙,突触小泡的膜与突触前膜融合是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完成,D正确。7神经元细胞中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K运出神经元和Na运出神经元均为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主动运输B温度和蛋白质抑制剂均影响神经元吸收K的速率C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神经元不影响Na进出神经元的速率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为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胞吐过程解析:选B。K运出神经元的方式是
8、协助扩散,Na运出神经元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温度和蛋白质抑制剂均会影响神经元吸收K的速率,B正确;Na运出神经元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受呼吸抑制剂处理的影响,C错误;胞吐利用了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错误。8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B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C兴奋只能由传递至而不能由传递至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解析:选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A错误;肌肉
9、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B正确;兴奋只能由传递至而不能由传递至,C正确;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D正确。9某同学在一次户外运动中,脚掌不慎被一枚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大叫一声“哎呀”。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为反射弧上位点,据图作答。(1)该同学大叫一声“哎呀”,与其相关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_区。(2)若对A施加一强刺激,则细胞膜外电位变化是_;此同学服用了某药品,它可以阻止神经递质在B、C处与受体作用后的分解,因此服药后,突触后神经元的变化是_。(3)由于伤口过深,医生为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据了解,破伤风抗毒素一般
10、是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经纯化制成的,是由_细胞合成分泌,注射前通常要进行皮试,以提防_的发生;(4)该同学踩到长钉时下意识有抬脚反应,医生给该同学检查和注射抗毒素血清时,他手脚并未缩回,这说明_。解析:(1)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S区与说话有关。(2)A是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细胞膜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细胞膜外表面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某药品可以阻止神经递质在B、C处与受体作用后的分解,神经递质会持续发挥作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两种,因此,突触后神经元的变化是持续性兴奋或抑制。(3)注射的破伤风抗毒素属于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注射前通常要进行皮试,以提防过敏反应的发
11、生。(4)缩手缩脚属于非条件反射,由脊髓中的低级中枢控制,医生给同学注射抗毒素血清时,他手脚并未缩回,说明缩手缩脚受脑中高级中枢的调控,即大脑皮层的调控,因此可以说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的调控。答案:(1)S(2)由正变负持续性兴奋或抑制(3)浆过敏反应(4)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的调控10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为兴奋传导过程。请回答:(1)据图判断谷氨酸是_(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判断理由是_。(2)图中过程
12、与膜的_有关。(3)据图分析,NMDA的作用有_。(4)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_,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解析:(1)神经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Na的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分析图示可知: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因此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2)图中过程表示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将谷氨酸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3)题图显示:谷氨酸与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可见NMDA的作用有:识别
13、谷氨酸、运输Na。(4)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而Na过度内流,会使神经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最终使神经细胞因吸水过多而导致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结合ALS的发病机理可推知,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最终导致突触间隙谷氨酸的含量减少。 答案:(1)兴奋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下一个神经元兴奋(2)流动性(3)识别谷氨酸、运输Na(4)升高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
1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能力题组】11下图表示膝跳反射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处,则处细胞膜两侧只能出现三次电位变化B该反射中,只发生一次“电化学电”的信号转变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了反射,故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D所处的中枢可接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解析:选D。若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处,则处细胞膜两侧只能出现两次电位变化,A错误;该反射弧中,有传入与传出两个神经元,二者之间通过突触相连,即图中的;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即图中的与传出神经相连处,也存在突触,因此共有两个突触,会发生两次“电化学电”的信号转变,B错误;膝
15、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脊髓的灰质,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因此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C错误;是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会受到大脑皮层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12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去甲肾上腺素就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去甲肾上腺素由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需要借助载体的运输B去甲肾上腺素能够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去甲肾上腺素能够长时间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电位长时间发生改变D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解析:选B。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
16、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不需要借助载体的运输,A错误;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说明去甲肾上腺素能够被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突触后膜而发挥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C错误;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导致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Na内流,但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导致细胞膜对阴离子(如Cl)的通透性增加,引起阴离子内流,D错误。13同等大小的适宜刺激刺激神经元时,胞外Ca2浓度越高,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电流
17、越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纤维素组成的神经元细胞骨架与囊泡运动有关B乙酰胆碱与树突或胞体上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C任意大小的刺激刺激神经元均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D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低解析:选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A错误;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一种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而突触后膜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构成,B正确;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才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C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高,
18、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错误。14将蛙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并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及膜电位变化,分别用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某溶液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Bab时,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有关C适当提高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曲线上c点值D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的钠离子由内流转变为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解析:选B。曲线为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曲线为膜电位变化。该实验中某溶液可能是适当浓度的NaCl溶液,A错误。ab时,膜内钠离子含量上升,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有关,B正确。引起曲线上升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适当提
19、高培养液中钠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曲线上c点值,C错误。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的钠离子由内流转变为钾离子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D错误。15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适宜强度的刺激进行如下实验:只刺激a神经元、只刺激b神经元、先刺激a立即再刺激b,c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表现分别为曲线甲、乙、丙。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推知,突触2释放的递质起_(填“兴奋”或“抑制”)作用。(2)产生曲线丙的最可能原因是_。(3)经检测,突触2释放的递质是甘氨酸,甘氨酸发挥作用后又可被突触前膜吸收。则在该过程中,推测甘氨酸进出细胞的方式可能有_、_。解析:结合题意和图示分析,刺激a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
20、,说明c神经元兴奋;刺激b神经元,c神经元不产生电位变化,说明c神经元不兴奋;而先刺激a神经元,随后刺激b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的电位变化减小,说明兴奋减弱;由此推知,a神经元上的突触小体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而b神经元上的突触小体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1)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突触2释放的神经递质起抑制作用,因为它无法引起c神经元兴奋。(2)产生曲线丙的最可能原因是突触2释放神经递质使突触1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导致神经元c产生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3)神经递质甘氨酸的释放即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而回收甘氨酸的方式即进细胞的方式,若为逆浓度梯度运输,则为主动运输,若为顺浓度梯度运输,则为协助扩散。答案:(1)抑制(2)突触1释放的递质减少,导致神经元c产生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3)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胞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