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314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05(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化学模拟练习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Fe 5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的是( )AC919发动机的新型材料氮化硅陶瓷B中国天眼用到传输信息用的光纤材料C“人造太阳”核聚变实验装置的钨合金D高铁轨道与地基之间填隙减震材料聚氨酯答案:D解析:A. 氮化硅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错误;B. 光纤材料的主要成分为SiO2,不是有机物,B项错误;C. 钨合金是合金,不是有机物,C项错误;D. 聚氨酯是由C、H、O形成的有机物,D

2、项正确;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生物柴油和肥皂B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C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践行低碳生活D含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空气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A解析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废物合理利用,A正确;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B错误;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没有体现低碳思想,C错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纳米,含PM2.5的空气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错误。3.下列说法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是( )A. 雷雨肥庄稼自然

3、固氮B. 从沙滩到用户由二氧化硅制晶体硅C.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青铜器、铁器的保存D. 灰肥相混损肥分灰中含有碳酸钾,肥中含有铵盐答案:D解析: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4. 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答案B解析用标准盐酸滴定NaHCO3溶液,

4、滴定至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B项错误;加几滴CuSO4溶液发生反应:ZnCu2=Zn2Cu,Zn与置换出来的Cu及稀H2SO4构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放出H2的速率,A项正确;黄色是Na的焰色,C项正确;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既不能太少,也不能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D项正确。5.某研究小组开展课外研究发现,将适量Zn与一定浓度氯化铁溶液反应,开始可以观察到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后期,溶液的pH升高到6左右,金属表面出现黑色粉末,溶液变成浅绿色。试管底部出现灰绿色悬浮物。收集少量黑色粉末与稀硫酸作用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反应没有发生的是()A.FeCl33H2O=Fe(O

5、H)33HClB.Zn2HCl=ZnCl2H2C.3Zn2FeCl3=3ZnCl22FeD.4Fe(OH)2O22H2O=4Fe(OH)3答案A解析溶液没有出现红褐色沉淀,A项没有发生;FeCl3水解生成HCl,显酸性,Zn与酸反应生成H2,B项发生;由金属表面出现黑色粉末,可知有铁单质生成,C项发生;由试管底部出现灰绿色悬浮物可知,生成的Fe(OH)2部分被氧化为Fe(OH)3,颜色由白色变为灰绿色,D项发生。6.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A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氯化铵溶液,沉淀溶解Mg(OH)22NH=Mg22NH3H2O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

6、得到红褐色液体Fe33H2O=Fe(OH)33HC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SO22MnO4H=3SO2Mn22H2OD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答案A解析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Mg22OH,滴加氯化铵溶液,NH与OH结合生成NH3H2O,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离子方程式为Mg(OH)22NH=Mg22NH3H2O,A项正确;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Fe(OH)3胶体而不是沉淀,B项错误;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反应:5SO22MnO2H2O=5SO2Mn24H,C项错误;氧化亚铁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7、:3FeO10HNO=3Fe3NO5H2O,D项错误。7. 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H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过程均为放热过程 B过程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H2、CO2C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D图示过程中的H2O均参与了反应过程答案D解析A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过程中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为吸热过程,故A错误;B.过程中CO、氢氧原子团和氢原子形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氢气,H2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故B错误;C.催

8、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H,故C错误;D.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过程中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过程也是水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的过程,过程中形成了水分子,因此H2O均参与了反应过程,故D正确;故选D。8.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推测AMg与冷水较难反应,Ca与冷水较易反应Be(铍)与冷水更难反应BNa与Cl形成离子键,Al与Cl形成共价键Si与Cl形成共价键CHCl在1 500 时分解,HI在230 时分解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D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是半导体材料A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答案D解析ABe、Mg、Ca位于同一主族,其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

9、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根据Mg与冷水较难反应、Ca与冷水较易反应,可以推测Be(铍)与冷水更难反应,A合理; BNa、Al、Si位于同一周期,其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根据Na与Cl形成离子键,Al与Cl形成共价键,可以推测Si与Cl形成共价键,B合理;C.Cl、Br、I位于同一主族,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根据HCl在1 500 时分解、HI在230 时分解,可以推测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C合理;D.硅和锗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这样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非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金属性,可在这附近找到半导体材料。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是半导体材料。A族的

10、其他元素距分界线较远,其单质不是半导体材料,如金刚石不导电,锡和铅是金属导体,D不合理。本题选D。9、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所得结论合理证据的是选项ABCD实验现象NaBr溶液变为橙色,NaI溶液变为棕黄色Mg条表面有气泡产生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结论氧化性:Cl2Br2I2还原性:MgAl非金属性:CSi金属性:KNa答案B解析:A、氯水滴入溴化钠溶液中,NaBr溶液变为橙色,说明氧化性Cl2Br2;溴水滴入NaI溶液中,NaI溶液变为棕黄色,说明氧化性Br2I2,所以氧化性: Cl2Br2I2,故选A;B、Mg条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镁是正极,不能得出还原

11、性MgAl的结论,故选B;C、把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硅酸生成,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所以非金属性CSi,故不选C;D、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越易与水反应,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证明金属性KNa,故不选D。10. 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A.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B.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C.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D.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答案D解析由图示可知,X连接Y,P的结构中存在酯基结构,该结构能水解,A项正确;对比

12、X、Y的结构可知,制备P的两种单体是、,由此可知合成P的反应为缩聚反应,B项正确;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C项正确;因乙二醇只有2个羟基,故邻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只能形成链状结构的聚合物,不能形成交联结构的聚合物,D项错误。11. .(2019北京高三高考模拟)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H2O(g)=CO2(g)H2(g)。已知在25时:C(s)O2(g)CO(g)H1111kJmol1H2(g)O2(g)=H2O(g)H2242kJmol1C(s)O2(g)=CO2(g)H3394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时,CO(g)H2O(g)=CO2(g)H2(g)

13、H41kJmol1B.增大压强,反应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C.反应达到平衡时,每生成1molCO的同时生成0.5molO2D.反应断开2molH2和1molO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4molOH键所放出的能量少484kJ答案B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得CO(g)H2O(g)=CO2(g)H2(g)H41kJmol1,故A项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压强K不变,故B项错误;反应,每生成1molCO的同时生成0.5molO2,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项正确;焓变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因此反应断开2molH2和1molO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比

14、形成4molOH键所放出的能量少484kJ,故D项正确。12.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c(CO)c(H2CO3)B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c(OH)2c(A2)c(H)c(H2A)C向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呈中性:c(Na)c(SO)c(NH)c(OH)c(H)D常温下,将50mL0.1molL1的盐酸与100mL0.1molL1的氨水混合,所得溶液中:c(NH)c(Cl)c(NH3H2O)c(OH)c(H)答案D解析在NaHCO3溶液中,由于HCO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

15、度,故c(H2CO3)c(CO),A项错误;根据质子守恒可知:c(OH)c(A2)c(H)c(H2A),B项错误;NH与SO均来自于NH4HSO4溶液,NH部分水解,所以c(SO)c(NH),C项错误;混合溶液中NH4Cl和NH3H2O的物质的量相等,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D项正确。13. 某同学通过如下流程制备氧化亚铜: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稀硫酸;Cu2O2H=Cu2Cu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中的SO2可用Na2SO3替换B.步骤中为防止CuCl被氧化,可用SO2水溶液洗涤C.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2OHCu2O2ClH2OD

16、.如果Cu2O试样中混有CuCl和CuO杂质,用足量稀硫酸与Cu2O试样充分反应,根据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可计算试样纯度答案D解析A项,步骤中的SO2主要目的是将CuCl2还原为CuCl,Na2SO3同样具有还原性,正确;B项,SO2水溶液具有还原性,可以防止CuCl被氧化;D项,如果Cu2O试样中混有CuCl和CuO杂质,用足量稀硫酸与试样充分反应得到的固体中有CuCl和Cu,无法计算试样纯度。14、某实验小组在常温下进行电解饱和Ca(OH)2溶液的实验,实验装置与现象见下表。序号III装置现象两极均产生大量气泡,b极比a极多;a极溶液逐渐产生白色浑浊,该白色浑浊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两极均产生大

17、量气泡,d极比c极多;c极表面产生少量黑色固体;c极溶液未见白色浑浊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与推论,正确的是( )A. a极溶液产生白色浑浊的主要原因是电解过程消耗水,析出Ca(OH)2固体B. b极产生气泡:4OH 4e = O2 2H2OC. c极表面变黑:Cu 2e 2OH = CuO H2OD. d极电极反应的发生,抑制了水的电离答案:C解析:A、a极为电解池的阳极,氢氢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与电极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该白色浑浊为碳酸钙,加入盐酸有二氧化碳产生,而不是析出Ca(OH)2固体,故A错误;B、b极是阴极,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而不是氢氧

18、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故B错误;C、c极为阳极,表面产生少量黑色固体,是铜放电生成的氧化铜,所以c极表面变黑:Cu-2e-+2OH-CuO+H2O,故C正确;D、d极为阴极,是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促进了水的电离,故D错误;答案选C。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份15、(10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abde(1)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的一种氢化物为常见溶剂,其电子式为 ;(2)b的单质与氢气在500、101 kPa条件下化合生成1 mol b的氢化物时,放出53.0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X、Y为同周期元素,它们简单离子的电子层与d离子的电子层

19、结构相同,Y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半径中最小,X、Y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4)与Y同周期的W元素,其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工业上制取Y和W的无水化合物方法如下:Y的氧化物与a、W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每消耗6 kg a的单质,过程中转移1103 mol电子,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2)N2(g) + 3H2(g) 2NH3(g) H = 106.1 kJ/mol (未注明条件扣1分)(3)Al(OH)3 + OH = AlO2 + 2H2O 第3周期,IA族(4)Al2

20、O3+3C+3Cl22AlCl3+3CO (未注明条件扣1分) 解析:根据周期表的位置判断,a、b 、d、 e 分别为C、N、O和Si.所以(1)答案为 (2)热化学方程式,特殊的温度和压强必须注明,N2(g) + 3H2(g) 2NH3(g) H = 106.1 kJ/mol (未注明条件扣1分)(3)根据Y离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半径中最小,Y为Al, 所以答案为Al(OH)3 + OH = AlO2 + 2H2O 第3周期,IA族(4)根据题意得出答案Al2O3+3C+3Cl22AlCl3+3CO ,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注明条件 16、(10分)钒(V)为过渡元素,可形成多价态化合物

21、,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图:已知:离子种类VO2+VO2+V3+V2+颜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1)全钒液流电池放电时V2+发生氧化反应,该电池放电时总反应式是_(2)当完成储能时,正极溶液的颜色是 _(3)质子交换膜的作用是_(4)含钒废水会造成水体污染,对含钒废水(除VO2+外,还含Fe3+等)进行综合处理可实现钒资源的回收利用,流程如下:已知溶液酸碱性不同钒元素的存在形式不同: 钒的化合价酸性碱性+4价VO2+VO(OH)3-+5价VO2+VO43-滤液中钒元素主要存在形式为_滤渣在空气中由灰白色转变为红褐色,用化学用语表示加入NaOH后生成沉淀的反应过_。萃

22、取、反萃取可实现钒的分离和富集,过程可简单表示为(HA为有机萃取剂):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 _纯钒可由熔盐电解法精炼,粗钒(含杂质)作_极。答案 (1). V2+ +VO2+2H+=V3+VO2+H2O (2). 黄色 (3). 阻隔氧化剂与还原剂,使氢离子通过形成电流 (4). VO(OH)3- (5). Fe2+ + 2OH-=Fe(OH)2 (6). 4Fe(OH)2+2H2O+O2=4Fe(OH)3 (7). 加入碱中和硫酸,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钒的萃取率 (8). 阳极解析(1)B极是V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V3+,A极V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VO2+,根据电极

23、反应式书写总反应式;(2)储能为充电过程,正极和外接电源正极相连,本身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为:VO2+- e-+H2O= VO2+2H+;(3)质子交换膜的作用是阻隔氧化剂与还原剂,使氢离子通过形成电流;(4)由流程可知滤液为碱性且加入铁粉后VO2+被还原为VO(OH)3-;Fe2+ + 2OH-=Fe(OH)2、4Fe(OH)2+2H2O+O2=4Fe(OH)3 。分析平衡,加入碱中和硫酸,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钒的萃取率; 电解法精炼钒,用粗钒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17、(14分)度鲁特韦可以用于治疗HIV-1感染,M是合成度鲁特韦的一种中间体。合成M的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

24、件或试剂略去)己知:(1)麦芽酚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羰基、醚键、_和_。(2)A是苯的同系物,AB的反应类型是_。(3)B- C的反应条件是_。(4)C-D的化学方程式是_。(5)E不能与金属Na反应生成氢气,麦芽酚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_。(6)G的结构简式是_。(7)X的分子式为C3H9O2N,X的结构简式是_。(8)Y的分子式为C4H11ON,Y与X具有相同种类的官能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Y与X互为同系物bY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cY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9)K-M转化的一种路线如下图,中间产物2的结构简式是_。答案(1). 碳碳双键 (2). 羟基 (3). 取代反应

25、(4). NaOH水溶液,加热 (5). (6). (7). (8). (9). bc (10). 解析:A为,在光照条件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在NaOH的水溶液中水解生成C,C氧化后生成D,根据信息I,D与E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F发生消去反应生成G,根据信息,G在NaIO4,RuCl3作用下生成,在一定条件下与反应生成J转化成K,最终与Y经三步反应得产品M。18、(10分)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取样、氧的固定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

26、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酸化、滴定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S2OI2=2IS4O)。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搅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及二氧化碳。(4)取100.00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

27、为_;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mgL1。(5)上述滴定完成时,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_(填“高”或“低”)。答案(1)使测定值与水体中的实际值保持一致,避免产生误差(2)2Mn(OH)2O2=2MnO(OH)2(3)量筒氧气(4)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80ab(5)低解析本题采用碘量法测定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属于氧化还原滴定。(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Mn(OH)2被氧气氧化为MnO(OH)2,由此可得化学方程式2Mn(OH)2O2=2MnO(OH)2。(3)加热可以除去溶解的氧气,避免实验结果不准

28、确。(4)该实验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I2,因此终点现象为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根据关系式O22MnO(OH)22I24Na2S2O3可得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ab103) mol432103 mgmol10.1 L80ab mgL1。(5)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泡占据液体应占有的体积,会导致消耗的Na2S2O3体积偏小,最终结果偏低。19、(14分)某小组同学对FeCl3与KI的反应进行探究。【初步探究】室温下进行下表所列实验。序号操作现象实验取5 mL 0.1 molL-1 KI溶液,滴加0.1 molL-1FeCl3溶液56滴(混合溶液pH=5)溶液

29、变为棕黄色实验取2 mL实验反应后的溶液,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1)证明实验中有I2生成,加入的试剂为 _。(2)写出实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可以证明Fe3+与I-发生可逆反应,原因是_。【深入探究】20 min后继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溶液棕黄色变深;实验溶液红色变浅。(4)已知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I-可被空气氧化为I2,故甲同学提出假设:该反应条件下空气将I-氧化为I2,使实验中溶液棕黄色变深。甲同学设计实验:_,20 min内溶液不变蓝,证明该假设不成立,导致溶液不变蓝的因素可能_(写出两条)。(5)乙同学查阅资料可知:FeCl3与K

30、I的反应体系中还存在I- + I2I3-,I3-呈棕褐色。依据资料从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中20 min后溶液红色变浅的原因:_。(6)丙同学针对20 min后的实验现象继续提出假设:FeCl3与KI的反应、I-与I2的反应达到平衡需要一段时间,有可能20 min之前并未达到平衡。为验证该假设,丙同学用4支试管进行实验,得到了颜色由浅到深的四个红色溶液体系,具体实验方案为_。答案 (1). 淀粉溶液或CCl4 (2). 2Fe3+2I-2Fe2+I2 (3). 实验通过检验KI过量(或Fe3+不足量)的情况下仍有Fe3+剩余,说明正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4). 向试管中加入5 mL 0.1 mol

31、L-1 KI溶液和2滴淀粉溶液,加酸调至pH=5 (5). c(I-)低、c(H+)低 (6). 由于I-+I2I3-,使c(I2)减小,2Fe3+2I-2Fe2+I2 正向移动,c(Fe3+)减小,Fe3+3SCN-Fe(SCN)3逆向移动,红色变浅 (7). 向1支试管中加入2 mL 0.1 molL-1 KI溶液,再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23滴,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之后每间隔5 min,另取1支试管重复上述实验,观察4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解析:(1)根据碘单质的特征反应回答;(2)结合Fe3+与I-生成碘单质,书写并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3)根据铁离子与KSCN溶液的显色反应解释;(4)已知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I-可被空气氧化为I2,设计实验可以在酸性弱的条件下观察反应现象分析判断,导致溶液不变蓝的因素可能是离子浓度低的原因;(5)根据I-+I2I3-、2Fe3+2I-2Fe2+I2,Fe3+3SCN-Fe(SCN)3,结合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解答;(6)根据FeCl3与KI的反应、I-与I2的反应达到平衡需要一段时间,有可能20min之前并未达到平衡,为验证该假设,可以用4支试管分四次做实验,得到颜色由浅到深的四个红色溶液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