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选修)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16题,共16题)、非选择题(第17-第20题,共4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
2、,再选涂其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家庭成为农业生产基本单位B.铁犁牛耕技术提高生产效率C.精耕细作提高农业生产技术D.男耕女织成为重要生产方式2.后汉书记载,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2017年8月,经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中部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也解决了长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猜测。这表明A.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B.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C.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3、D.历史记载必须以考古研究佐证3.中国历史上朝廷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地区是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4.右图为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的金币。这可以用来研究当时的A.货币信贷B.商贸往来C.商业中心D.商人地位5.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中,发现唐至宋初的瓷片数以万计;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唐瓷片。以上信息表明唐朝A.瓷器是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商品B.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C.私人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D.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6.据弘治四年(1491年)大同右俭
4、都御史称“(大同)街市买卖行使银两多系茴香花银,止有六七成色因循已久非但大同一城如此,外卫城市皆然。”当时流通的铜钱仍是唐宋旧钱,历经几个世纪损耗所存有限,同时私铸钱大量投入市场在京城,民间交易“纷竞铜钱,不复以钞为事”。这说明当时A.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白银广泛用于商品交换C.宝钞贬值导致通货膨胀D.没有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7.1864年,恰值万国公法汉译本面世,总理衙门曾为此专门拨付500两银子,命令将印成的300部万国公法分发给各通商口岸,以便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这反映当时A.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B.清政府盲目自大心态的消失C.西学东渐的内容发生了变化D.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的意识8
5、.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载入宪法,此后历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A.有充分的法律保障B.和谐了民族关系C.促进了法制化建设D.发展了民族经济9.2019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明确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据悉,辣条原料主要为小麦和大豆,此前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问题产生原因可能在于A.小麦生长过程农药化肥残留B.原料加工过程违规
6、使用了添加剂C.辣条加工过程机械化程度不够D.辣条生产过程工人操作不够规范10.世界上多数的早期文明区域,不但天文历法、数学等相关学科获得了较早、较快的发展,而且大都发明了灌溉工具,修建、疏浚、维护水利工程也往往被当作地区发展的大事。上述现象集中反映了A.天文历法的历史悠久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的不可或缺D.农耕文明的必然要求11.17世纪,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这些公司的活动A.加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B.推动自由贸易体制建立C.扫除经济全球化的障碍D.促进世界市场最
7、终形成12.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13.1881年11月,德皇威廉一世发表的黄金诏书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进行镇压,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他认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这反映出A.德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工人运动催生社会保障制度发展C.工业革
8、命消弭了德国的社会矛盾D.政党斗争制约了德国的统一进程14.观察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从数据变化中反映出注为1872年数据。A.发达国家控制世界贸易市场B.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失衡C.形成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5.二战之前,人权一直被认为是纯粹的国内管辖事项,很少受到国际法的制约。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增加了七项关于人权的条款,1948年联大又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对联合国宪章人权条款作出权威解释。这说明A.各国人权保护的权力已经转让B.二战后国家主权受到严格限制C.人权的国际保护得到一致认同D.人权保护上升为国际条约义务16.1944年,
9、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1971年,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增加10%的进口税。于是,各国与美国谈判,最终以美元贬值10%及其他国家货币升值而告终。1973年美元再次贬值10%,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表明A.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B.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C.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二、非选择题第17题13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17.(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
10、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
11、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4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9分)1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地。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如: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柠檬,黄瓜、甜瓜、豌豆,甘蔗等。此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
12、羊、鸡等畜禽传入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材料二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粮食,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粮食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含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1)据材
13、料一,概括指出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4分)(2)据材料二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种植的原因,简析其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9分)19.(12分)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变化示意图。根据图片信息,回答问题。材料以图中的时间尺度为基点,指出中、美、苏关系演变给中国外交发展空间带来的变化,并结合史实说明相关变化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12分)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49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提出要举办万国博览会(首届世界博览会),以向世人展现时代的荣耀。博览会要展示每个国家的产品,应有尽有。等到一切打算
14、都有了头绪,他召集了一个委员会,公布其计划大纲,得到委员们的赞成。大厂家热烈拥护,殖民地和东印度公司表示赞同,各大国踊跃送来展品。议会经过讨论后,通过了将博览会设在伦敦海德公园的议案。1851年5月,在灿烂夺目的场景与欢欣鼓舞的气氛中,万国博览会由女王主持了开幕典礼。摘编自(英)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万国博览会筹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举办博览会的历史背景。(6分)材料二已举办的一些世界博览会举办时间、名称、国家及其主题或内容(节选)(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举办世博会地域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史实说明世界博览会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世界经济发展中心转移的历史”。(8分)
15、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选修)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5 ABDBB 6-10 DDABD 11-15 ADBCD 16D二、非选择题 第17题13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17.(13分)答案:(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4分)(2)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4分)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
16、;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任意五点5分)18.(13分)答案:(1)特点:种类多;范围广;食物物种为主;双向交流;欧洲人是主要传播者(任意四点,4分)(2)原因: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传入欧洲,进而传入中国;中国人地矛盾突出;玉米、甘薯等作物产量高,适应性强。(3分)影响:积极影响:扩大了耕地面积,缓解了人地矛盾;丰富了食品资源,增加了粮食供应量;提高了中国社会的抗饥荒能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等。(4分)消极影响:过度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2分)19.(12分)(分期各1分,空间变化各1分,影响各1分)20.(14分
17、)(1)特点:由英国提出并主持承办;参与国家数量众多;目的在于展示各国文明成果。(3分)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3分)(2)变化趋势:世博会主要举办地域呈现出由欧洲向美洲再向亚洲扩展的趋势,这种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转移或扩展。(1分)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确立了其世界经济主导地位,故世博会主办地最初主要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2分)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超越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故世博会主办地自19世纪晚期呈现出向北美地区转移的趋势。(2分)20世纪中后期起,日本逐渐崛起,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亚洲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故世博会主办地域又呈现出向亚洲国家扩展的趋势。(2分)总之,世博会主办地域的变迁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一个国家能够成功举办世博会是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