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知识梳理】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原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2表现:(1)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了中山装。(2)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3)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4)行:铁路运输: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
2、唐山到胥各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公路运输: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水运: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垄断局面。航空运输: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5)习俗: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相反,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改革开放前:(1)变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
3、,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2)表现:衣着朴素,食物简单,城市住房比较拥挤,家具只有必需用具。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总体较低。2改革开放后:(1)衣: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2)食: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3)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4)习俗: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休闲方式的多样
4、化,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疑难突破】1.近代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物质生活、风俗习惯差异大的原因。 政治上,中国主权虽然遭到破坏,但对中国农村的直接影响并不大。经济上,虽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但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没有立即对内陆的广大农村原有的自然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文化上,中国原有的封建文化根基深厚,农村相对封闭性的状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交通上,农村往往比较闭塞,人口流动性差,新信息、新事物传入比较慢。 2.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1)从“衣”来说,由清末的笨拙的旗人服装转变为近代的西装、中山装和旗袍等,一部分百姓洋衣洋袜,改革开放以来,服装日益五彩缤纷,
5、多姿多彩。(2)从“食”来说,近代在丰富多样的传统饮食基础上引进了西餐,新中国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凭票供应,改革开放后百姓餐桌日益丰富,而且更多地考虑到膳食结构和营养配餐。(3)从“住”来说,传统的平房为主转变为整洁宽敞的楼房为主,近代在传统民居发展的同时,西式洋房、中西合璧的豪宅也得以出现,改革开放后,农民纷纷建新房,城镇实行“安居工程”,近年商品房发展很快。(4)从社会风俗来说,传统的陈规陋俗转变为简约文明的习俗。新中国倡导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改革开放后,环保、赈灾、文明、卫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成为社会新风尚。【体验高考】1(2011年广东文综,16)图5所示
6、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图5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分析能力。日记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后(1913年)社会情况,从“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可以看出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有所变化但不彻底,由此排除C、D
7、项;“竞袭洋夷之皮毛”说明作者反对全面学习西方由此排除B项;日记把辛亥革命称为“变乱”说明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故选择A项。【答案】A2.(2011年浙江文综,18)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因为婚姻习俗的总体趋势是删繁就简,旧式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相当繁琐。习俗的演变,城乡差异巨大,B项是正确的推断;C项正确地表达了婚姻习俗演变的历史过程;从材料中“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可以推断出D项的合理性。【答案】A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