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普通高中2012政治学测备考提纲政治生活(依据江苏2012年学测说明、人教社2010年11月第2次印刷版制作)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考点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了解)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考点二、人
2、大代表的职权(了解)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等。考点三、民主集中制的含义(了解)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其含义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考点四、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同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优
3、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或模式。考点五、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民族的
4、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扰地奋斗。考点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这是因为、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考点七、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
5、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三者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考点八、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
6、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一是我国的政党
7、制度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考点九、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职能: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考点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8、,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民族团结原则。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9、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考点十一、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运用)为什么要珍惜、巩固和发展?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怎样珍惜、巩固和发展?一是珍惜已经形成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二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三是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
10、义务;四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六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十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
11、越性: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考点十三、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了解)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公民有信教与不信教的自由;有信哪种宗教的自由;有信同一宗教哪个教派的自由;有何时信教与何时不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一是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二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三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四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