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 第3课一、选择题1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是()A农村贫富分化加剧B新生产工具的推广C一些地主富农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答案】D2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B农奴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俄国地主势力比较大D俄国的农奴地位有所提高【答案】B3“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61年改革()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建立了地方
2、和城市的自治机构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ABCD【答案】A4亚历山大二世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是()A向西欧派遣留学生B创办近代军事院校C扩大大学的自主权D创办学会宣传西学【答案】C5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答案】C6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
3、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在俄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答案】C二、非选择题7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1与图2之间有何联系?你认为图2中民粹派的主张最终能实现吗?为什么?(2)图2与图3之间有何联系?【答案】(1)联系: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贫困使得其与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更加激烈,于是代表农民利益的民粹派逐渐形成并号召农民推翻沙皇专制制度。不能实现。因为他们否认工人阶级的力量 ,认为知识分子才是领导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而且他们不了解农民的真正想
4、法,无法得到农民的响应。(2)联系:民粹派在遭到沙皇政府镇压后,发生分化,其中有些人主张通过恐怖手段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密谋对沙皇的暗杀行动。8.(2018安徽定远育才中学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材料二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材料三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年份企业数/家工人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9911 6007 954187918742 0
5、0051 937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里程数增长了35倍多。(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意义和实质。【答案】(1)目的:挽救沙皇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2)说明: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十分不满。(3)信息:俄国工业迅速发展,煤、石油产量迅速增加。根本原因:农奴制改革。(4)意义: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实质:它是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探究活动课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