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历 史 (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五帝都是黄帝的后裔,五帝的嬗递和尧舜禹的禅让虽然不是在“小家”内直接传子,但也不过是再一个“大家”内皇帝族内部选择首领而已,并没有什么超血缘的“公”,所谓“禅让”实为族内择子继承。禹传启只不过是把原先属于整个部族的果实摘到自己家族里去了。这表明A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没有区别B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C禅让制已经具有明显的阶级性D禅让制是依靠血缘纽带来维系的制度【解析】禅让制是在部族内部选择首领,而王位世袭制则是在家族内部选首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故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排除B;根据材料“禅让虽然不是在小家.一个大家内.选择首领
3、而已”分析可知,禅让制并不能够体现出明显的阶级性,故C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并不是在整个部落联盟中选贤任能,只是在黄帝族内选择,注重血缘关系,故选D。【答案】D2商王盘庚在对臣民训话时说:你们必须专心地听从商王的意见,不能为其他人的意见所蒙蔽。我为你们向上天祈求,使你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我不是要用我的威势去压迫你们,我是为了养育你们。这说明商朝后期A形成了较系统的政治理论B已经形成了民本思想C具有浓厚的民主平等色彩D已出现王权至上观念【解析】“听从商王的意见”“为你们向上天祈求”说明当时商王已经孕育王权至上思想,D正确;此理论具有迷信色彩,A错误;民本思想不符合题意,B错误;民
4、主平等显然不符合古代政治特点,C错误。【答案】D3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由此可见夏、商、周政治制度A实行政权和神权相结合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D统治集团实现高度集权【解析】“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说明商朝政治的特点是政权和神权相结合,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血缘关系的信息,C错误;先秦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错误。【答案】A4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
5、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A强化了等级秩序B巩固了西周统治C扩大了地方权力D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解析】根据材料“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实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等级秩序,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扩大地方权力,故C项错误;D项与“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不符,故排除。【答案】B5商周时期,城市的建设是先把与祖先有直系血统关系的子弟聚集在宗庙近旁的王室区,然后再把其他的同祖、同宗之子弟由宗庙中心
6、散布到外围区域。这一现象反映出A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B城邑布局体现王权至上C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D家族经济决定政治地位【解析】根据材料“以祭祀先祖的宗庙为中心”“以全族中辈分最高、与直系祖先的血统关系最近亲的子弟构成王族,聚集于宗庙近旁的王室区”可知,商周时期同一族居住在一起,其居住地按与直系祖先关系的亲疏来划分,这是受宗法观念影响的体现,表明当时宗法观念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同一族人按血缘关系亲疏划分居住地,并未反映城市功能的信息,故排除A;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之后形成“皇权至上”的观念,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按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划分居住地,而不是按家族经济地位,
7、故排除D项。【答案】C6诗经中有:“大宗维翰(栋梁)宗子维城(城墙)”,这里所说的“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对材料正确解读的是A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实证宗法制的存在B体现了既是政治制度又是宗族制度C体现了周代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D从材料可推知那两句诗应出自于国风【解析】材料体现出分封制下大小宗的关系,分封制是政治制度,宗法制是血缘关系制度。故B项正确;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A错误;材料不是世袭制特点,故C错误;材料出自诗经大雅部分,故D错误。【答案】B 7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
8、月而葬。”这反映出先秦时期A礼节轻重决定地位的尊卑B古人对丧葬的轻视C丧葬制与礼乐制密切相关D丧葬制违反宗法制【解析】据材料“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先秦时期丧葬制有严格的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与宗法制、分封制以及礼乐制度紧密联系,故C项正确;“礼节轻重决定地位的尊卑”说法颠倒了逻辑关系,应该是等级地位决定相应的礼仪,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严格的丧葬制度,不能说明古人对丧葬的轻视,故B项错误;丧葬制并未违反宗法制,而是与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一致,故D项错误。【答案】C8“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
9、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民以金玉为印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行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了秦始皇创立帝制后,为强化皇权和尊显皇权至上而加强了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管理,答案选B项,A项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C、D两项说法错误。【答案】B9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和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史约三百年。下列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转型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D贵族政治向
10、官僚政治转型【解析】本题考查从春秋战国到秦国统一的社会大变革。材料中提到的从封建向帝制的转型时期应为春秋战国到秦国统一这一过渡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为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争霸战争,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秦国经过改革,实力日益强大,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由“公天下”至“家天下”是夏启开始,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是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发生在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出现并逐渐取代青铜器,青铜文明开始向铁器文明转型。故C项正确。这一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改革打破了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秦朝统一后
11、,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这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的重要标志。故D项正确。【答案】A10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A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B突出了权力的制约平衡C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秦朝还有专门的官员来管理皇室的“家务事”,这体现了家国同治,A 正确;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存在权力的制约平衡问题,B 排除;材料根本就没体现出等级制度以及行政效率提高之类的信息,CD排除【答案】A11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大郡称守,小郡称尉),统辖番禺、四会
12、、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掌握南海郡的军事C无权任命辖区内的县令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长官都由中央任免,不得世袭和享有封地,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郡县长官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的说法正确,A选项排除。郡尉掌握南海郡的军事说法正确,B选项排除。郡尉无权任命辖区内的县令的说法正确,C选项排除。【答案】D12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一书中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经纬分明。”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制;秦朝:中
13、央集权制B西周:权力相对分散;秦朝:统一王朝C西周:贵族政治;秦朝:官僚统治D西周:神权政治;秦朝:世俗政治【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材料“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与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有一定自治权,权力相对分散。秦朝是统一王朝,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西周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朝中央集权制属于官僚统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西周是神权政治,材料也无法体现秦朝是世俗政治,故D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13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
14、并行制,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A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C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D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内重外轻”的局面,地方权力过小,最终在农民起义中灭亡。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引发七国之乱。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说明中央和地方要适度分权,C选项符合题意。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说法错误,秦朝就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专制主义
15、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A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不是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平衡关系,D选项排除。【答案】C14汉武帝通过一系列诏令和措施,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立言极谏之士”。此举A使士家大族担任官职的越来越多B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C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D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为了选拔人才,推行察举制,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标准是孝廉,因此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C选项符合题意。汉武帝这一政策显然是为
16、了选拔人才而采取的措施,使士家大族担任官职的越来越多的说法属于察举制的弊端,不是最初的目的,A选项排除。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B选项排除。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D选项排除。【答案】C15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削弱了宋朝的中央集权B有效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C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D消除了地方割据物质基础【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宋代转运使的职责是负责转运地方的财赋、收入,从而起到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一措
17、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选项错误,这一措施将全国所有地方的财权收归中央,并非只是剥夺节度使的权力,这不是主要影响;C选项错误,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宋初已经结束,不是该措施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答案】D16宋太宗时大幅改革科举制度,若举人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称“别试”;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称“弥封”。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有时长达50天,称“锁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参考人员日趋多元B考试程序趋向公正C官员选拔方式多样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解析】根据“若举人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
18、徇私”“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可知,宋朝科举考试程序趋向公正合理,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参考人员日趋多元”,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考试,无法体现“官员选拔方式多样”,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宋朝科举考试的具体程序,“流于形式”不符合材料,排除D。【答案】B17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A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B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C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D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解析】材料“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19、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反映了宋代科举对社会价值取向和观念的较大影响,故D正确;八股取士形成于明清时期,故A排除;材料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排除;“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说法过于绝对,故C排除。【答案】D18自秦朝至清朝两千多年,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秦汉主要实行郡、县两级管理体制;唐朝为道、州、县三级;元朝设立行省制度,下设路、府、州、县四级。造成地方行政区划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疆域面积不断扩大中央对地方管理失控重点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便于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ABCD【解析】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故项表述错误;少数民族地区
20、的管理不是重点,故排除;古代中国随着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表现为地方制度不断变迁,故选组合,故排除ABD,选C。.【答案】C19君主专制加强的重要表现一般体现在君权对相权的分割及君主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的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汉武帝组建内外朝B隋唐三省的形成C元朝行省制度的形成D明清分别设置内阁和军机处【解析】行省制是元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与皇权的加强无关,而是加强了中央集权,不符合材料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项,内外朝制度,内朝牵制外朝,削弱了丞相的权力;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加强了皇权;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
21、均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以上都与材料意思(君权、相权矛盾)相符,但不符合题目设问,排除。【答案】C20明初事实证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不能正常运行。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这表明A内阁制度是中枢行政体系破坏后的有效修补B皇权由于没有相权的制约而空前强化C内阁制度实质上是丞相制度的复兴D丞相制度的废除是明初政策的重大失误【解析】题干表明了在废除丞相度后内阁兴起的必要性,故选A;B项材料无涉及;C项违背史实。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置类似辅政机构的必要性,而不是废除丞相制度的弊端。故D项错误。【答案】A21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
22、定六部具体职掌,六部设尚书,尚书为正三品。六部官员相对稳定,不得轻易调动,凡有劳绩者,则在本部升用。洪武十三年升六部品秩:尚书为正二品。这一变化是A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B六部官员勤政廉洁的结果C源于中枢机构的调整D科举考试更加严格的反映【解析】材料中说明朱元璋对于六部进行改革,体现出对于中枢机构的调整,故C正确;材料是加强君权的措施,不是加强中央集权,故A错误;六部属于执行机构,官员不一定勤政廉洁,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科举考试的信息,故D错误。【答案】C22理藩院是清代创设的一个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官员全由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担任。该机构的设立A履践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原则B促
23、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排斥汉人造成民族矛盾激化D牵制军机处形成权力的制衡【解析】理藩院是清代创设的一个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官员全由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担任,说明清廷十分注意对蒙、藏、维等少数民族的政策,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在加强和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B正确;1947年我国开始建立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履践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原则,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族矛盾激化”,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军机处,无法体现牵制军机处,排除D。【答案】B23下表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丞相(宰相、副相)的人数统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朝代秦西汉唐两宋明清丞相(宰相、副
24、相)人数6位47位182位11位4位0A中国古代宰相权力持续削弱B唐宋时期宰相增多威胁皇权C宰相人数变化反映君主专制加强D明代宰相人数减少行政效率提高【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至明朝前的主要朝代丞相的人数较多,体现出历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本质特点;明初到清朝丞相人数由有到无,反映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由此可见宰相人数的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故答案为C项。元朝时期宰相权势一度膨胀,且明初以后丞相制度被废除,排除A项;唐宋时期宰相增多使相权被分割、削弱,减轻了对皇权的威胁,排除B项;明代宰相人数减少是由于废除宰相制度,君主专制加强,与行政效率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答案】C2
25、4中国古代设置刺史、都察院、御史大夫、御史台等监察机构和官员的主要目的是A监督皇帝的执政行为B监督地方官员对刑狱的执法情况C监督百姓的言行举止D监督官员规范执法、防止官员贪污腐败【解析】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和官员充当皇帝的耳目,服务于专制皇权,排除A;B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和官员的具体职权,而非主要目的,排除B;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和官员主要针对封建官僚而非老百姓,排除C;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和官员的基本职权是监督地方官规范行政,预防贪腐,故选D。【答案】D第II卷本卷包括两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
26、”,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新唐书百官志(1)据材料一,结
27、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太宗控制尚书省的原因,并概括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9分)【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三公的职能是: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太尉管理全国军务。根据材料“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太尉虚而不授的原因是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2)根据材料“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控制尚书省的原因是尚书省长官权力过大。根据材料“宰
28、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可知宰相分管事务较多;根据材料“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可知宰相一职增多和集体共议国政;根据材料“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可知假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答案】(1)职责: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原因: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2)原因:尚书省长官既参与决策,又主持政务实施,权力过大。特点:宰相分管事务较多;宰相一职增多;集体共议国政;假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 清入关后,即以宗主视天下,同时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
29、治,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清王朝接受并发展了“大一统”思想。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重“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继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之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清朝对“大一统”思想及其正统论的总结,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但也起到了统一思想,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进而统一国家的积极作用。清朝奠定了近代中国领土疆域的基础。这个统一是在清王朝的统治下实现的,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完成的。
30、经过历史上长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中华民族在清朝“大一统”政治格局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升华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近代,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造成中国边疆危机、民族危机,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侮,掀起救亡图存运动。在反帝反封建的血与火的斗争中,中华各民族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对立者,其整体性更加突出,各族人民由自发联合走向自觉联合,中华民族由一个自在的整体升华为一个自觉的整体。“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凝聚民族、维护统一、保卫边疆的强大精神力量。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对“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及其影响。(8分)(2)根
3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族”发展为一个自觉整体的历史原因。(10分)【解析】(1)据材料“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重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继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之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加以归纳概括即可。(2)据材料“经过历史上长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中华民族在清朝大一统政治格局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升华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造成中国边疆危机,民族危机,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外侮,掀起求亡图存运动。”并结
32、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以及外部原因等方面加以回答。【答案】(1)抽去华夷之辨;推重大一统政权为核心;强化君主专制制度;构建政权承继正统论;确立大一统正统评价标准;影响:维护政权,巩固统治;加强对边疆有效管理;促进民族融合;加强思想控制。(2)发端于先秦大一统思想影响深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中国历史上多次大一统政权的建立;清政府奠定近代中国领土疆域;长期的民族融合;清政府巩固多民族国家所做的努力;近代民族危机,各民族共同抵御外敌入侵;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先进知识分子宣传等。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 朝代福利体系的内容及措施西汉初期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有十多项,包括
33、了收养孤儿、赈恤鳏寡、尊老养老、基础教育、医药救助、放赈救灾、丧葬抚恤、助贷贫民、协助生产等唐宋时期把“劝富豪以助济施”作为重要国策,但只是作为一种补充,主要用于特定的灾难救助、军事支出和水利工程。政府主要通过给予宗教团体一定量的土地,用此后的地租来兴办一些常规性福利机构,来为社会提供养老、医疗、救济、丧葬等基本公共服务。如唐代的悲田院,宋代的福田院、居养院、漏泽院、安济坊、安乐病坊等,多是采用这种办法,由僧人主持明清时期虽然把一些慈善机构收回,由官府自办,但还是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资社会福利事业,推动公私合作的公共设施建设。在赐爵筹资方面,进一步制度化,确立一系列的标准,并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和资
34、金参与地方架桥修路、挖井建池等公共设施建设,如泉州府志记载,泉州明清造桥260座,大多是公私合作建造,其中还有60多座是僧人主持兴造周素丽中国古代公共福利体系根据材料,找出至少两个中国古代福利体系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趋势,依据材料表格西汉初年、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的福利体系的内容及措施概括得出趋势,然后从西汉初年、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说明趋势的原因和规律即可。【答案】示例:趋势一:公共福利由政府举办,到政府举办、劝富豪助济,再到官府自办,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公私合作。说明:西汉初年社会贫困;)唐宋国力强盛;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趋势二:宗教团体、僧人参与社会福利实施和救济,并逐渐成为福利救助的重要形式。说明:西汉初年佛教尚未传人;唐宋、明清,佛教、道教、儒教逐渐三教合一,宗教势力在国家扶植下增强。趋势三:由西汉初年单纯的福利救助,到唐宋、明清时期用于公共设施建设。 说明:西汉初年国力弱小;唐宋、明清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国家公共设施建设工程、民生设施工程浩繁。趋势四:社会福利逐渐机构化、制度化,体系日益完备。说明:中国封建制度逐渐成熟,政治制度逐步完善,社会福利体系也逐步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