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历史的发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A. B. C. D.【解析】选B。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因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符合题意;与材料无关;封建主的社会、资本家的社会代表的是生产关系,符合题意;与材料无关。2.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强调,当前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这是因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上
2、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能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并推动社会发展A. B. C. D.【解析】选C。司法体制改革属于对上层建筑的调整,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通过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可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因为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故正确。因为改革能够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通过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未体现生产关系反作用于
3、生产力,不选。3.步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为此,我国对各级党和国家机构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改革。此改革旨在()A.改变社会结构和推动社会发展B.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析】选B。材料强调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改革,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改变社会结构,A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不是生产关系的调整,C项与题意不符
4、;此项改革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不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与题意不符。4.随着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的提高,我国适时推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更有效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这是基于()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社会存在的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A. B. C. D.【解析】选C。“随着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的提高,我国适时推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说明社会存在的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正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体现了生产关
5、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只有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排除。5.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这表明()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和上升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A. B. C. D.【解析】选A。改革开放
6、迈出新步伐,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这些都表明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和上升的,正确且符合题意;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不选。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们()制约和影响了其他社会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只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A. B. C. D.【解析】选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们制约和影响了其他社会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题意;错误。7.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并稳
7、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进入新时代,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因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能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A. B. 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改革的重要性。正确且符合题意,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原因在于通过改革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进步,入选;正确且符合题意,通过改革推动社会发展是改革的重要原因,入选;与题意不符,设问要求说明改革的原因,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无关,排除;错误,坚持全面
8、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并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排除。二、非选择题(共25分)8.受国内外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这次减税,是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是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抉择。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知识,分析当前对企业减税的理由。【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知识,分析当前对企业减税的理由。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需要回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知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9、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然后运用已经确定的知识要点分析材料。答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求政府推进减税等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本次减税是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发展后劲,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9.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意见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依法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从唯物史观角度看, 保持土地承包关
10、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表明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表明我国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 是对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A. B. C. D.【解析】选C。社会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错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符合题意。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而不是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错误。10.(2020全国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
11、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民众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基础性法律,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制定民法典体现的唯物史观原理是()经济基础的变革总是先于上层建筑的变革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A. B. C. D.【解析】选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上层建筑的变革可以滞后于或者超前于经济基础的变革,错误。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推动生产力发展,反之
12、则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故说法不科学。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民法典体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民众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这表明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这一重要法律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这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正确。11.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
13、综合施策、标本兼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社会管理、舆论监督等各种手段,有力惩治失德败德、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总是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发展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A. B. C. D.【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符合题意;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可先于经济基础的发展,错误;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是指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材料中没有反映先进社会意识的促进作用和落后社会意识的阻碍作用,不符
14、合题意。【补偿训练】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的不断改革完善,宣传文化战线高举改革旗帜,制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编制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40多个改革文件,细化了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搭建起文化制度体系的“梁”和“柱”。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A. B. C. D.【解析】选B。制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编制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40多个改革文件,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调整,而不是生产关系范畴的改革和
15、调整,不合题意;制订改革实施方案和编制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文件,搭建起文化制度体系的“梁”和“柱”,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25分)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强调: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要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国务院机构改革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
16、、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精干设置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科学配置权力,形成自上而下的高效率组织体系。根据改革方案,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进行整合并组建生态环境部。同时还组建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为26个。运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政府职能整合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知识”,设问是“分
17、析说明政府职能整合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具体可结合材料中“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 “要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形成自上而下的高效率组织体系”等关键信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角度回答。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政府机构职能整合可以构建职责明确、职能优化、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政府机构职能整合可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政府机构改革可以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