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同步精练》高一历史同步练习:3.3 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1326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精练》高一历史同步练习:3.3 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同步精练》高一历史同步练习:3.3 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同步精练》高一历史同步练习:3.3 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同步精练》高一历史同步练习:3.3 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课时)(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训练3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课时)1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亲爱的先生: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校长:LH泰纳(Turner)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2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以下各项反映了材料中说法的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运动规模从北京扩展

2、到全国学生、工人、市民广泛参加体现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影响A BC D3五四运动中,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副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这副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A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B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4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首诗是为了纪念()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共“二大”5下图是国民革命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图片反映出当时中国

3、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与北洋军阀的矛盾B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C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的矛盾D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6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取得成功B“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C孙中山对三民主义进行重新解释D共产国际对两党合作的推动作用71926年广州出版的商报上载:“不扰民间一草一木,老妪妇孺喜而挤观谓民国以来,仅此次所见,乃是真正革命军,真正为国保民之革命军。”他们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A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B北伐军

4、胜利进军C武昌起义爆发 D太平军北伐8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失败,最重要的标志是()A被反动势力篡夺革命果实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C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D工农运动陷于低潮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张太雷文集材料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中共党史资料选编材料三“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

5、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材料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杜威中国的新文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回答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影响的具体表现。(3)材料三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答案1B2C3D4A5D6B7B8B9(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3)爱国主义情感。思想基础:促进了中国思想的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提出,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思想启蒙,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组织基础:影响和教育了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