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1269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绝密启用前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A大国对历史的影响B时间的不断更替C战争对世界的影响D国际关系的变革【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国际关系的演变历程,即战争对峙强权系统的终结,故D项

2、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国的概念过于模糊,故A项排除;时间的不断更替无法体现材料中三个阶段的内涵,故B项排除;战争对世界的影响与“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相一致,而与后两个时期不符合,故C项排除。2有学者指出:二战后苏联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苏联的势力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立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而不是掀起一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然而美国错误的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定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冷战因此爆发。材料旨在说明A战后苏联致力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B美苏争霸是导致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C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D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是冷战的直接体现【答案】C【解析

3、】【详解】根据“然而美国错误的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定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冷战因此爆发”可知,材料说明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导致冷战爆发,故C正确;材料主要说明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导致冷战爆发,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美苏冷战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不同,并非美苏争霸是导致冷战爆发,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排除D。31945年9月22日美国宣称,欢迎其他在对日作战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国家派遣部队来参加占领(日本),但一切占领部队概归美国指派的最高统帅指挥。美国的意图是A以德国方式处理战后日本问题 B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阵营C以日本为

4、反共桥头堡予以扶植 D排斥苏联以单独占领日本【答案】D【解析】从材料来看,一切占领部队概归美国指派的最高统帅指挥,反映出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意图,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从“但一切占领部队概归美国指派的最高统帅指挥”可以看出;B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不是体现中国属于哪一阵营的问题;C选项无法从材料得出。4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A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B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C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D

5、是美国建设“伟大社会”的尝试【答案】B【解析】“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说明此时期美国对于外来移民的严格限制,主要是针对美苏冷战的背景实施,故B项正确;外来人口会冲击美国的国内市场,故A错误;材料中是严格限制人才的引进,显然不利于人才优势的培养,故C错误;美国建设“伟大社会”的尝试是20世纪60年代,故D错误。5二十世纪中期,美国在西欧设立两个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这两个电台公开表示,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从全人类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

6、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两个电台的设置A目的是对苏联和东欧和平演变B表明美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C说明苏联和东欧没有任何民主D设立的出发点是维护全人类利益【答案】A【解析】美国通过电台向苏联和东欧国家灌输美国的人权和西方价值观,是冷战在意识形态的体现,其目的显然是和平演变,故A正确;美国该措施是推行霸权主义和称霸全球的表现,故B和D错误;社会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故C错误。6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以阻止东西柏

7、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柏林墙的修筑A标志着德国一分为二B促成了北约的建立C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D是美苏冷战的结果【答案】D【解析】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标志德国分裂,排除A;北约成立于1949年,排除B;材料没有提到遏制共产主义的信息,排除C;由于美苏冷战加剧,双方就德国统一问题的谈判没有达成一致,最终德国分裂,故选D。7朝鲜战争中,苏联选择了旁观;柏林墙危机中,美国保持了冷静;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做出了退让。这反映出二战后美苏两国A在争霸中相互妥协与克制B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C互相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D军事克制是双方未发生热战的主要原因【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

8、所学知识可知,在美苏两极对峙的情况下,出现题干中现象,说明是冷战过程中,双方相互妥协与克制,避免新的战争产生,A正确。采用对抗或者缓和的政策应该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而不是所谓的“交替”,排除B。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是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没有体现互相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排除C。朝鲜战争就不属于军事克制的体现,排除D。8曾在19611968年间任美国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后来说,所有三个国家在危机前后所做出的决定,都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被导入歧途。尽管错上加错,但这一切错误都在核战争难以挽回的灾难后果面前不得不停了下来。材料中的“危机”A涉及美国、苏联和民主德国三方当事国B源于美苏

9、两国在南亚地区的争夺和对抗C反映出二战后世界走向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D说明了大国控制世界可能使世界局势瞬息万变【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国防部长在职是1961-1968年,该危机涉及三个国家,并且能够引发核战争,说明必有美国和苏联。结合所学知识,1962年引发的古巴导弹危机,涉及美国、苏联和古巴三国,排除A;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在美洲的争夺,没有爆发局部战争,因此“热战”无从体现,排除BC。但是美苏两个大国的行动使得整个世界都受到影响,两国态度左右着危机的发展。故选D。点睛:本题易错项为C项。二战后国际形势是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织,总体是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C选项本身叙述是正确的,

10、很容易误选。解题时要做到把材料和选项结合,选项与所学结合。材料关键词是“1961-1968”,“在核战争难以挽回的灾难后果面前不得不停下来”,由此判断此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没有发生“热战”。91989年7月,危机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唐纳后来在与莫斯科讨论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时得出结论:“导弹危机充满了错误信息、错误判断、错误计算的例子这必定导致这样的结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无核的世界。”这表明危机A是美苏两国误会产生的偶然事件 B改变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C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无核和平运动 D加速了美苏之间的核军备竞赛【答案】C【解析】【详解】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处于核战争边缘退回的一场危

11、机,“我们必须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回无核的世界”说明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克制促进了世界无核和平运动,故C项正确。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并不是偶然事件,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仍处于劣势,并没有改变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故B项错误。材料明显是推动了世界无核运动,故D项错误。10起初,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抱敌视态度的,还在西欧六国酝酿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政府就赶忙于1956年10月抛出了所谓的C计划,企图用一个包罗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工业自由贸易区,把拟议中的六国共同体化掉。”英国此举A确立了其在欧共体中的核心地位B旨在抗衡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C为欧洲联盟成立提

12、供了基本框架D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973年才加入欧洲共同体,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据此可排除A;B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可排除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而不是英国的C计划,故排除C;依据材料的意思可知,英国企图用所谓的C计划把欧洲经济共同体取代掉,这就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故选D。111970年开始,西欧不顾美国反对,开始加强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希望能缓解东西方紧张气氛、减少东欧对苏联的依赖、更多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并试图以经济的让步换取苏联在其它方面的让步。这表明A西欧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B欧洲的经济联系政

13、治色彩浓厚C缓解危机成为西方的迫切需求D苏联改革优化了外商投资环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减少东欧对苏联的依赖、更多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并试图以经济的让步换取苏联在其它方面的让步”可知,西欧国家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具有浓厚的反苏、反社会主义的政治色彩,故B正确;A不能体现出西欧加强同东欧的经济关系的目的是推进经济全球化,排除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国家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并非西欧国家同苏联的关系,排除D。12不热津斯基在其著作大棋局中描述:“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

14、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下列对材料中所说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描述准确的是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D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是指出现了冲击两极格局的力量,因此“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多极化趋势出现,故答案为A项。多极化格局到现在还没有形成,排除B项;“二战后仅25年”是指1970年,两极格局早已形成,而“一超多强”局面是在两极格局终结后出现,排除C、D两项。点睛: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上出现了冲击两极格局的力量。具体表现在:欧洲走向联合,欧共体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开始了一体化进程;日本随着经

15、济的崛起,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中国影响力日益提高,随着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及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其中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在不断加强。出现冲击两极格局的力量即表明,两极格局下已经出现了多极化趋势。13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

16、融领域C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可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故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非洲国家,排除;而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就已经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排除B;七国集团是一个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D。14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日

17、本政府宣称“日本应该帮助友好的美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对和平作出贡献”,并于同年通过了武力攻击事态法等相关法案。这实质上反映了日本A极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B追随美国进行外交活动C极力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D军备力量已经空前强化【答案】C【解析】【详解】日本作为二战中的战败国,军事力量受到了国际条约的严厉限制,但日本极力要求参与国际事务的行为,说明日本在极力谋求自己的政治大国地位,C项正确;材料中日本所宣扬的“和平”只是表面目的,其实质是希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日本宣称要帮助美国,并非追随美国进行外交活动,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151953年赫鲁晓

18、夫上台后,提出了“谁不反对我们,谁就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口号,并表示会对任何一个提出要求的发展中国家给予经济和技术援助。其背景是A苏联全面改变了斯大林模式B赫鲁晓夫开始了全方位的改革C苏联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D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力量的壮大【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苏联针对新兴的第三世界国家,采取拉拢手段,说明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已成为不能忽视的国际政治力量。故答案为D项。1953年苏联还没有全面改变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还没有开始全方位的改革,排除A、B两项;当时苏联还没有力量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排除C项。【点睛】二战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力量得到发展,而战争又极大地削弱了殖民主义国

19、家的实力,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一系列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成为一股不能忽视的国际政治力量。161976年8月,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宣言,其中单独列出“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前景”条款,特别强调“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A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促使不结盟国家经济持续恶化C完成了反对霸权主义的任务D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答案】A【解析】【详解】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经济宣言,特别强调“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

20、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说明不结盟运动反对不公正、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故A正确;材料表明不结盟运动反对不公正、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并非不结盟运动造成不结盟国家经济持续恶化,排除B;C中“完成了”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表明不结盟运动反对不公正、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无法体现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排除D。17有学者认为:“东德解体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

21、最终却因此而失败造成的。在他看来,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该论点的合理性体现在A否定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B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C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D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学者强调“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可见论点主要强调了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认为国内条件只是次级因素,由此分析可知作者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因此D符合题意;A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并没有此种观点;B不满足“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的观点;C偏离了

22、作者的意图。18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那面曾让几代苏联人深为自豪的、代表社会主义的镰刀锤子红旗徐徐降下19时45分,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联邦国旗,升到克里姆林宫上空.导致这一历史性时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B戈尔巴乔夫改革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 D苏联共产党长期脱离人民群众【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为苏联解体,究其原因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A符合题意;BC均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D说法本身不正确。19哈佛大学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

23、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这最能说明A20世纪末国际新旧格局的交替B广泛而快速的信息传播引发恐慌C当今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D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们或许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和“9.11”“巴以冲突”“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等信息可知,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际新旧格局的交替的信息,而是强调当今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排除A。广泛而快速的信息传播不一定是引发

24、恐怖,B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当今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而不是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当今世界关系格局的特点的知识,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即可知道答案。20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国际组织派出代表参加论坛,其中包括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银行行长、国际货币基余组织总裁等。“一带一路”战略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A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B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D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答案】A【解析】

25、材料“以和平合作、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得到肯定与支持,说明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排除B;目前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排除C;D说法错误,排除。21在亚洲各国人民成功地采纳西方的科学技术时,当社会主义国家放弃其计划经济和一党制的政治制度时,这绝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抗的问题。在第三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对所有外来模式的幻想破灭感,但这种破灭感只留下了一个真空: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这反映出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模式的相互借鉴B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C多极化趋势下对全球文化趋同现象的挑

26、战D全球化趋势下的不同地区的文化冲突增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由材料“在第三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对所有外来模式的幻想破灭感,但这种破灭感只留下了一个真空: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可得出在多极化趋势下,人们对全球文化趋同现象的质疑和挑战,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故B项排除;据题干“当社会主义国家放弃其计划经济和一党制的政治制度时,这绝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抗的问题”可知,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模式的相互借鉴,故A项排除;材料不是反映全球化趋势下的

27、不同地区的文化冲突增多,故D项排除。22两极格局瓦解后,据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3%的美国人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而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这说明了A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世界主题B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遭遇阻力C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D美国民众对政府外交能力产生质疑【答案】B【解析】根据只有13%的美国人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多数美

28、国人不赞同美国建立单极世界,说明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遭遇阻力,B正确;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种趋势,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232016年,美国在西亚地区最重要的盟国土耳其与美国分道扬镳,东南亚的菲律宾杜特尔特政府表示也坚决不做美国的“小跟班”。上述现象反映了A美国对世界控制力开始减弱B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C地区和国家间冲突日益加剧D美国干涉他国内政受阻【答案】B【解析】“土耳其与美国分道扬镳”“菲律宾不做美国跟班”说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强,故B正确;美国仍有对世界控制力的掌控,故A错误;C不是材料体现主旨;D中干涉内政不符合材料中信息。

29、【点睛】本题紧紧围绕最新地区时政热点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知识的问题命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历史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性。本知识点是全国卷常考知识点。24冷战史学者文安立认为:“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则孕育其中。”“华盛顿和莫斯科都需要改造这个世界以证明它们意识形态的普世性,而新兴国家则为它们的竞争提供了场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苏争霸加剧国际局势紧张B美苏冷战消除世界南北差异C冷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D第三世界兴起冲击两极格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格局对于推动世界体系的重构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加

30、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于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故C正确;A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表述错误,美苏冷战不可能消除世界南北贫富差异,排除B;材料表明两极格局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D因果关系颠倒,排除。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材料分析题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凯南认为,苏联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

31、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张建华世界现代史材料二 尼克松主义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尼克松的伙伴关系是要加强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在亚洲要加强同日本的关系以及世界上“自由”国家和独立国家的关系,解决他们共同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对付苏联的扩张方连庆国际关系史(战后卷)材料三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

32、合所学知识,概括凯南对美苏关系的认识,分析其提出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府在七十年代的对外政策。(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答案】(1)认识:苏联是美国的政治对手。原因:二战结束,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不断增强;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2)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实施对华关系的正常化;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与盟国的“伙伴关系”;以实力为后盾,以遏制为手段,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3)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

33、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各国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解析】(1)认识:根据“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的对手,而不是伙伴”得出苏联是美国的政治对手。原因:联系所学知识,从二战结束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不断增强、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等方面分析总结。(2)根据所学可知,七十年代美国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对华关系的正常化;在第三世界实行局部收缩;根据“在亚洲要加强同日本的关系以及世界上自由国家和独立国家的关系”得出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与盟国的“伙伴关系”;根据“以实力为后盾”“特别是对付苏联的扩张”得出

34、以实力为后盾,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3)影响:根据“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得出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根据“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得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根据“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得出为各国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材料二 苏联解体之后,

35、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惟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

36、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5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7分)【答案】(1)在欧洲的冷战:北约与华约;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西德与东德;杜鲁门主义与苏联的争霸策略。在亚洲的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俄罗斯的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活动;亚洲(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3)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加剧,美苏开始“冷战”,出现两极格局;20

37、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解析】【详解】(1)在欧洲的冷战:结合所学回答美苏在欧洲的冷战措施即可,即军事上成立北约与华约,经济上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成立经互会,西德与东德分裂,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苏联的争霸策略等。在亚洲的热战:结合所学,美苏冷战造成中国内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2)根据“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惟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得出俄罗斯的实力不断增强;根据“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

38、量”得出欧盟的活动;根据“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得出亚洲(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崛起;根据“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得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3)综合材料,并联系所学可知,二战后出现两极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9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时间事件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提出“杜鲁门主义”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署煤钢联营协定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法,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

39、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以苏联让步作为收场1964年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1965年日本对美国贸易从入超转为出超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80年为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最终这届奥运会的参加国只有80个1991年苏联解体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等以上表格中的历史事件体现出了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变化的诸多趋势,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趋势并结合所学的世界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

40、结合、言之成理)【答案】示例:趋势一:两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呈现出全面“冷战”局部“热战”的动荡局面。1947年,伴随着“杜鲁门主义”提出,世界逐步进入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之中。一方面,“全面冷战”愈演愈烈。在欧洲,两大阵营的对抗尤为激烈,出现了德国分裂、三次柏林危机等。在亚洲美国和苏联的冷战造成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在美洲,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人类与一次核战争擦肩而过。1980年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体现出美苏之间的“冷战”不仅体现在政治、军事上,连体育赛事也无法幸免。另一方面,局部热战时有发生,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等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造成世界长期的动荡不安。结论:

41、两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冷战”与“热战”并存,体现了两个超级大国、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相互对抗的基本趋势。趋势二:二战后的世界出多极化趋势日趋加强。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世界逐渐进入两极时代。但是,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旧有的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在欧洲,欧洲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开始谋求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在亚洲,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与繁荣,日本提出了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亚非拉,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获得的民族独立之后,又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以上这些新兴力量,对于美国和苏联主导的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较强的冲击与挑战。结论:二战后,两极格局之下产生了若干新兴力量中心,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的发展趋势。【解析】【详解】解答此类试题首先从表格中获取一定信息,然后体现出主题,结合所学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总结说明。表格信息可以得出两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呈现出全面“冷战”局部“热战”的动荡局面;论证从1947年,伴随着“杜鲁门主义”提出两大阵营的对抗,德国分裂、三次柏林危机等、朝鲜半岛的分裂以及古巴导弹危机等分析论证,最后从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冷战”与“热战”并存等总结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