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试大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商朝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出现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2)王权特点:具有神权色彩,王权与神权结合。(“国之大事,在祀与戎。”)(3)行政管理: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诸侯,以藩屏周。”)(2)内容。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义务: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
2、纳贡赋和朝觐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再分封,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3)影响。前期: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周天子对各诸侯国的有效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后期: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域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瓦解。3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特点。核心: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
3、系。(3)作用。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4礼乐制度:即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条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2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3内容:(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手中。(“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三公九卿制。分工: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
4、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特点:既配合又牵制,以便于皇帝独揽大权。(3)郡县制。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共分郡、县两级,并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选拔考察官吏的制度和秦律。4影响:(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2)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3)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 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思维激活想一想1夏朝建立“天下为家”,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夏商的政治形式
5、有何共性?商朝政治神权与王权结合,是通过何种行为体现出来的?提示:共性: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族关系成为政治关系。行为:商朝的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2柳宗元称西周分封制为“封建”,其含义是否等同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提示: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制,即封邦亲戚,以藩屏周。周天子对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建立诸侯国,形成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严格等级关系。它与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不同,马克思主义所指的封建社会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社会历史阶段。3有学者认为:不能为了强调伦理型文化的优越而去过度推崇宗法制度。这是为什么?提示:保障的是贵族垄断的
6、特权政治;建立的是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强化了血缘世袭的观念;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4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得以统一六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与兼并战争中联系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商鞅变法后实力最为雄厚;秦王嬴政制定了统一六国的具体策略。5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柳宗元所说的两个制分别是什么制度?你同意柳宗元的观点吗?为什么?提示:制度:第一个“制”是分封制,第二个“制”是郡县制。同意。原因:分封制最终导致诸侯割据分裂,周天子权威削弱;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而不是郡县制。史论术语记一记 早期政
7、治制度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族权与政权相结合,政权与神权结合。秦代中央集权以君主专制、皇权至上,地方服从中央为突出特点。试一试(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三则史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1)史料一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以姬姓亲族为分封主体的特点。史料二体现了西周分封制的实质是一种等级制度。史料三反映了分封制走向崩溃,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2)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时间推移,血缘纽带难以维系;井田制瓦解,失去经济基础。深度思考要点1 如何理解分封制的概念?提示:西周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封建亲戚,以藩屏
8、周。周天子以土地和义务为纽带,对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实行分封,建立诸侯国。要点2 分封制的特点提示:(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要点3 分封制的影响有哪些?提示:(1)积极影响:对周王室起到了拱卫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的奴隶制国家。(2)消极影响:受封诸侯在其领地内又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
9、期分裂割据的局面。(3)对后世影响: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跟进题组1(2016沈阳模拟)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分封制逐渐瓦解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解析】材料体现了鲁国国君朝贡“天下共主”周王的次数远远低于齐国、晋国,说明春秋时期周王衰微,诸侯强大,反映了奴隶社会的分封制走向瓦解,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鲁君朝贡的信息,诸侯之间的联系只是表面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周天子权威的衰落和诸侯称霸的情况,B项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周王室已
10、经衰微,C项错误。周王一直都没有实现高度集权,D项错误。故答案为A项。【答案】A2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二者均有弊无利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制的弊端在于官员流动大,分封制的弊端(封建之弊)在于官员的世袭。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有利于地方发展,两者各有利弊,故A、C两项说法错误。郡县制容易造成皇权专制,分封制实行时期,皇权还没有出现,分封制对王权不利,故D项错误。分封制容易造成地方割据,故B项正确。【答案】B微考点二 宗法制
11、史料品读 试一试(1)结合所学思考史料一、史料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时至今日,宗法制早已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依然存在,试举例说明。(3)思考史料三反映了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提示:(1)史料一说明宗法制以家庭本位和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特点。史料二反映了宗法观念和传统影响下封建宗法政治强调等级制和反对理性、经验守旧的主要特色。(2)一方面是尊祖敬宗、“忠”“孝”观念和“家国”意识;另一方面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亲情关系和人为划分远近尊卑。(3)史料三体现了商周政治制度的相对延续性和稳定性。深度思考要点1 宗法制的特点。提示:(1)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小宗有相对性,大宗
12、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和“家”紧密结合。(3)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要点2 宗法制的影响。提示:(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要点3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提示:要点提纲史实阐释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
13、权密切结合此处的“早期”是指夏商周三代时期,其承接的是原始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制度必然带有原始的迷信色彩。如商朝以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就是这一特点的例证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宗法制和分封制是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二者互为表里,共同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夏商周的政权虽然具有专制色彩,但分封制之下,各诸侯国有在领地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等权力,可以说明这一点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分封制和宗法制原则在夏商周三代一脉相传,特别是宗法制原则的影响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可以证明这一点实行族权政治,血缘色彩浓厚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封
14、制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跟进题组3(2016深圳调研)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一书中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B西周:权力相对分散;秦朝:统一王朝C西周:神权政治;秦朝:向世俗政治转变D西周:贵族统治;秦朝:官僚政治【解析】“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说的是贵族政治(宗法制),“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说的是分封制,“一统”说的是统一王朝或中央集权,“独
15、制”说的是君主专制,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与官僚制度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据此可知A、B、D三项正确,而C项不正确,因为材料没有反映神权统治,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4(2016淮安模拟)2015年中国百家姓排名前十的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姓氏作为血缘河流的主要标志,溯流而上,往往可以追寻到自己的始祖,追访到自己的故乡。回顾历史,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C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D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解析】
16、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由于贵族政治没落造成姓氏不分,故“氏以别贵贱”失去了现实意义。分析选项,A、B、D三项明显错误,C项符合题意。宗法分封制时代,以姓定血缘,以氏分贵贱,贵族一般都有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战国中期的著名法家商鞅,又叫做卫鞅、公孙鞅,那是由于商鞅原系卫国公室的子孙,卫是武王弟康叔封地,故商鞅姓姬。氏与名可以联称,但姓往往不与名联称,是后来氏最终演化成姓,并取代原先姓的重要原因。【答案】C微考点三 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史料品读史料二 图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所谓“权力三分”并不同于三权分立,后者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两则史料
17、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延续两千多年,根据上述史料分析这一制度的历史影响。提示:(1)史料一反映了皇帝制度具有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权专制的基本特点。史料二反映了中央官制的最大特点是以皇权为中心,专制独裁。(2)一方面,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有利于国家稳定与统一;另一方面,专制独裁,易导致决策失误,出现暴政。深度思考要点1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提示:(1)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3)
18、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要点2 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提示:分封制郡县制盛行时期商周等早期社会秦以后的各个朝代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不同点 建立基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传承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权利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不同点 与中央的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不同点 历史作用容易
19、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共同点(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2)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3)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要点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与特点提示:(1)形成原因经济因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政治因素:地主阶级需要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客观因素:抵御游牧民族的南下、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等,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理论基础:法家思想。(2)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贯穿始终。跟进题组5(2016武胜月考)“至秦,人
20、主自亲事以操制臣下”,在中央专门设立御史大夫()A总领百官,监督军旅B典正法度,以正纲纪C检查户口,征收相赋D提督学政,表彰善类【解析】根据史实可知,B为正确答案。【答案】B6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 ()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C分封制D郡县制【解析】材料“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都反映了皇权至上和专制独裁,这一制度指皇帝制度。【答案】B学科充电名家评史【观点】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
21、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解读】材料论述的主旨是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主要是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等。这些无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不利的,具有落后性。学科素养史学素养史料的鉴别与运用【理论阐述】1概念阐释:主要指在拥有史料或者结论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论证、严谨思辨、合
22、理推理来还原历史真相的过程,也是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或结论,寻找史料依据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2培养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思辨意识和思维品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命题内容:一般包括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辨别原始史料和二手史料、认识史料的证明力、运用史料论证问题、史论结合阐述历史问题等内容。【典题例证】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思路引领 第一步:明确本题
23、考查意图,即让学生分辨考古资料与文献材料的各自特点,了解孤证不立,理解考古资料与文献材料的互证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方法。第二步:析选项A、B 文献材料并不一定是虚构的,两项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必须”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由题目中的信息“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正确【方法点拨】1解答思路:(1)确定材料的主题内容和性质,据设问方式确定考查方向。(2)明确史料研究类型。2史料研究的基本知识(1)按史料类型:分为实物、文献、口述、图片史料等。(2)按来源:分为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3史料运用的方法或原则:(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尽量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可信度高史料。(2)坚持正
24、确的史学观点,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等。(3)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孤证不立”。(4)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品味经典1(2015江苏卷)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贵族朝会时,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九夷、八蛮等都有严格的列位礼节,这种礼仪规定体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特征,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贵族朝会”特征不符。【答案】A2(2015浙江卷)
25、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解析】“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体现了分封制,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依托的,故A项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B项“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反映的是宗法制影响下的家谱意识;C项“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反映了统治权在家族内继承,折射出宗法制观念。“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反映了一种用人观念,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3(2015江苏卷)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
26、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秦琅邪石刻称颂秦始皇功绩,“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中说在秦始皇很久之前大禹就已经“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这种差异说明,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故选C项。A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主旨无关;B项表述明显错误;材料中石刻内容与文献记载并不是相互印证的,故D项错误。【答案】C4(2015上海卷)在中央集权体制初创的秦朝,选用啬夫的是()A太尉B皇帝C郡守、县令
27、 D丞相【解析】啬夫是乡吏之一,由郡守、县令选任,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5(2015海南卷)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 B分封制C井田制 D宗法制【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秦始皇否定了分封诸侯的主张,设置郡守等官职,与周代以来“分封建邦”的分封制有很大不同,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相悖;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答案】A6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解析】明考点: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抓关键:从表
28、中可知,历代最低一级行政区划均为县,州的层级不断下降。【答案】C7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C陕西 D山东【解析】定时空:西周时期。抓关键:抓住题眼“周礼”“雅言”,“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镐京在今西安附近。【答案】C8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解析】定时空:西周,成王时期。抓关键:关键信息是“分封”,周王分封的内容有土地、人口等。【答案】D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解析】联知识: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抓关键:王城建造的大小、形状、门、路和设置都清晰明确,体现出中正有序。【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