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48KB ,
资源ID:51110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1110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华师附中2005届高三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下测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华师附中2005届高三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下测试题.doc

1、华师附中2005届高三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下测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发动的几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均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这种情况表明A我党在某些大城市拥有相当强大的革命力量B敌人在某些大城市力量不足C我党的革命道路脱离实际D我党尚未充分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2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A.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结合起来B.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C.把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2、、统一战线结合起来D.把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结合起来3下面哪项是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的基本精神A.提倡国共合作 B.阐述建立抗日根据地的主张C.提出全面抗战路线 D.强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B.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D.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表现为:要求红军夺取中心城市 自动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 敌人向根据地进攻时,令红军御敌于根据地之外 压制农民运动A. B. C. D.6西安事变爆发的最根本

3、原因是A.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C.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宣言C.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D.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8全国抗战爆发后,日本在中国制造的侵略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华北事变9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几次战役接连失败,最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的战略指导思想错误 B.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日本C. 国民党军队的将领指挥不力 D.国共两党的军队没有很好的配合作战10“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

4、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互相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为此,中国方面首先必须消灭以往的偏狭观念,放弃抗日的愚蠢举动和对满洲国的成见。”出自A.溥仪就任训喻 B.汪精卫就职演说 C.李顿调查团报告 D.近卫内阁声明11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政局的表述,不正确是A.亲日派彻底投降 B.国民党放弃抗日,反共投降倾向日益增长C.中国共产党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D.日伪加剧对沦陷区的掠夺和残暴统治,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2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的直接目的是A.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 B.扩大对华南的经济掠夺C.强化对占领区的统治 D.援救侵入南洋的日军131938年毛泽东在

5、论持久战一书中预见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主要依据是A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人少、兵少 B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C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D中国抗日有美、英援助14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未能达成协议的是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B.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151945年在努力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像陈独秀。”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A要为人民利益努力争取和平 B尽量避免内战C继续同国民党合作,维护统一战线D既要争取和平,也要准备斗争16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的基本

6、任务是A.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B.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C.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D.实行战略决战17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维护农民基本利益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 B C D18下列中国革命圣地,按相关革命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瑞金南昌延安西柏坡 B南昌延安瑞金西柏坡C南昌瑞金延安西柏坡 D南昌瑞金西柏坡延安19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A“三反”、“五反” B农业合作化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20新中国建立后,为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而采取的措施是 A没收官僚资本 B合理调整工商业C平抑物价

7、D土地改革21下列关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它标志着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历史已经结束B.它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C.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中国已经建成D.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22中国共产党1942年、1957年开展的整风运动,内容相同的是反对主观主义 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宗派主义 反对“党八股”A B C D23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24建国以来,党中央第一次纠正“左”倾错误的重要会议是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二次会议C七千人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25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

8、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共36分26阅读下列材料:(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之政治商谈的目的固在和平,即动员戡乱之目的亦在于和平。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全在于共产党。政府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族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反之,如果共(产)党始终坚持武装叛乱到

9、底,并无和平诚意,则政府自不能不与共(产)党周旋到底,别无他途。引自蒋介石新年文告中的几段话(1949年1月1日)回答:(1)“政治商谈”和“戡乱”分别指什么? “今日时局”是一种怎样的时局?(4分)(2)蒋介石提出所谓“和议”条件的要害是什么?(2分)(3)蒋介石提出的“和议”的目的是什么?(2分)(4)据以上材料,判断蒋介石提出“和议”是否真诚?从材料中找出两个证据加以简要说明。(4分)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

10、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和估计。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如果中国)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的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摘自7月17日蒋介石的庐山谈话会上发表的讲话材料三: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领土之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摘自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

11、明书材料四: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回答:(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两者在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方面有何相同之处?(3分)(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国民党在对待日寇侵华的态度方面的有何变化。(3分)(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两者的基调有什么不同?(3分)(4)概括四段材料的共同立场,据此分析其相同影响。(4分)28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近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起

12、来,革命的急风暴雨时期已经过去。引自中共八大的决议材料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并且要反映到共产党内来,成为产生修正主义的社会根源。引自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的决议请回答:(1)材料一的观点是否正确?请用史实说明。(4分)(2)较之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带来了什么严重影响?(7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4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3分,共计39分 29 1924年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始终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三四十

13、年代的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就体现了两党的复杂关系,中国共产党处理这两次事变的策略方针不尽相同。据此回答:(1)中共处理这两次事变的策略方针有什么不同?(4分)(2)结合两次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说明运用上次不同策略的原因。(7分)(3)中共对这两次事变不同的处理策略说明了什么?(3分) 30从“九一八”事变至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采取了哪些对策?最终结果怎样?(12分)31概述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的历史条件?说明两者在内容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它给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4、(13分) 华师附中2005届高三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下试题答卷班级 姓名 学号_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材料分析题(36分)26、(1)(2)(3)(4)27、(1)(2)(3)(4)28、(1)(2)三、问答题29_30、_31、_华师附中2005届高三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DAACDCADBDCB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

15、5答案CCCDACCDCC二、材料分析题(36分)26答案要点: (1)“政治商谈”:重庆谈判和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戡乱”:蒋介石发动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今日时局”:人民解放军同蒋介石反动军队正在进行战略大决战,蒋介石面临解放军摧枯拉朽的军事攻势。(2)保存伪宪法,保留反动军队。(3)取得喘息时间,保存反革命力量,维护反动统治。(4)“和议”是虚伪的。证据:一是保存伪宪法和反动军队等违背人民利益的条件;二是坚持反共立场,诬蔑共产党搞“武装叛乱”。三是推卸内战责任,叫嚷准备与共产党“周旋到底”。27答案要点:(1)都表示抗战。(2)国民党基本上放弃了以外交手段和平解决的幻想,并号召人们抵

16、抗侵略,表示决不放弃中国领土。(3)材料四的抗日态度比材料三更加果断坚决,措施更坚强有力。(4)共同立场是抗日。影响是导致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28答案要点:(1)材料一认为阶级斗争已基本解决,是正确观点。1956年三大发行基本完成,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已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2)认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始终是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原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庐山会议又将阶级斗争引申到党内,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影响:偏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片面强调阶级斗争,是导致“文化大革命”动乱的根本原因。三、问答题(39

17、分)29答案要点:(14分)(1)策略方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皖南事变:坚决回击。 (4分) (2)和平解决的原因: 日本不断扩大侵略,损害了英美和蒋介石的利益,蒋介石集团有转向抗日的可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共的迫切任务;张杨发动西安事变也是为逼蒋抗日;事变发生后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妄图置蒋于死地,夺取统治权,扩大内战,有利于日本的侵略。(4分) 坚决回击的原因:抗战进人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的诱降,国民党政策重心由抗日转向反共,但日本灭亡中国的政策没有改变,因而蒋介石集团虽想投降,又不能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国际上,无论苏联或英美都不希望国

18、合作破裂,都向蒋介石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共采取坚决回击的方针,既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气焰,又有利于维护国共合作,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分)(3)说明的问题: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中共走向了成熟,能够灵活运用马列主义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中的突发事件。(3分)30.答案要点:( 12分)变化:(1)30年代初,国内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2)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直到抗日胜利。 (3)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6分)对象:(1)“九一八”事

19、变后,蒋介石“不抵抗”后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外妥协,对内“围剿”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战爆发,蒋介石被迫与共抗日,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确定“八字方针”,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3)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妄图消灭中共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 (6分)31答案要点:(13分)(1)历史条件:1953年总路线的条件是: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完成,人民政府已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即将开始计划经济建设;抗美援朝战局胜利已定,国际环境安宁;民主革命遗留问题已基本解决,人民政权巩固。 1958年总路线条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全面经济建设新阶段;中共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结合本国建设经验,努

20、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但由于反右派扩大化,助长了经济建设上的左倾思想滋长,背离了党的八大有益探索的成功经验;周边国际环境缓和,经济建设有急躁情绪。(2)侧重点不同:过渡时期集中主力发展重工业,侧重于工业化这个主体,逐步实现三大改造作为两翼,力求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全面建设总路线,侧重于多快好省的快字,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速度,大炼钢铁,以粮为纲。(3)影响: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国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同时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由于工作过粗过急也遗留一些问题。 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党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上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扰乱了生产关系,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面临建国后最严重的困难。(4)启示:经济建设总路线的制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应正确引导保护好人民群众向往尽快改变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积极性,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切忌经济建设形势好转就头脑发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