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1096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素养评价(六)(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素养评价(六)(第六单元)(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渐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 狱讼治安、 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 ()A.属于地方自治机关B.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C.属于社会经济组织D.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解析】选 D。 “治民之基”体现了管理百姓的作用,不是自治性质,故A错误;“秦汉时期乡里体制”下的职官不属于中央直接任免的范围,故 B 错误;“狱讼治安、婚丧祭祀、 选举教化”多数属于政治管理的范畴,故C 错误;“地方赋役征派、 狱讼治安、 婚丧祭祀、选举

2、教化”既包含宗法的职能,也有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故D 正确。2.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畿和诸侯封国普遍实行国野制,以周人为主体的国人压迫和剥削野鄙地区被征服的野人。战国以降,各国大规模登记户籍,消除国野差异,使其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这一现象()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 C.加速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解析】选 B。通过题干可知,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实行“国野制”,到战国时期,“消除国野差异”,并且“各国大规模登记户籍”,使得野人“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再联系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乱纷争的史实可知,在实现了“消除国野差异”之后,对诸侯国而言,可以

3、实现其富国强兵,故选B;题干主要论述前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封建土地私有制无关,排除A;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对象是西周时期的统治阶层,而题干述及的是“野人”,排除C;题干述及的是“野人”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这与社会阶层的流动无关,排除D。3.(2021烟台高二检测)628年,唐代政府在各地设置义仓,规定义仓粮食有灾则用于赈民,无灾则借贷民户作种子。自此以后,州、县普遍设置义仓,专用于备荒,不许杂用。这表明当时()A.用立法手段救助弱势群体B.重农恤民思想得到实践C.关注民生的力度大大增强D.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解析】选B。唐代用义仓粮食来赈灾或借给农民作种子,说明统治者重视百姓、体

4、恤农民,故选B;设置义仓属于行政手段,而非立法手段,排除A;材料只是关于唐代的赈济举措,并未提及前代,无法对比,排除C;社会保障体系应包含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义仓只是关于粮食储备方面的举措,“完备”说法欠妥,排除D。4.按照宋朝的户籍制度,客户直接编入户籍,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并承担某些国家赋役,而不再是地主的“私属”。地主与客户的关系主要是土地租佃关系,还有部分雇佣关系。在土地租佃关系下,佃户(即客户)只需按契约向地主交纳地租,而不必承担其他方面的义务,地主也无权再向佃户提供任何形式的荫庇。由此可知当时()A.土地租佃关系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B.户籍制度把客户进一步固着在土地上C.客户的人

5、身自由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 D.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农村已经产生【解析】选 C。根据材料“并承担某些国家赋役”“佃户(即客户)只需按契约向地主交纳地租”,客户除向地主交纳地租,还得承担国家赋役,故A错误;根据材料“客户直接编入户籍,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并承担某些国家赋役,而不再是地主的私属”,强调的是客户的人身权利,故B错误;材料“客户直接编入户籍,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佃户(即客户)只需按契约向地主交纳地租,而不必承担其他方面的义务,地主也无权再向佃户提供任何形式的荫庇”,说明客户的人身自由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故C正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指在手工工场出现的雇佣关系,明清时期才出现,故D错误。5.明代

6、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反映了()A.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D.等级制度的解体【解析】选 B。“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体现了政府对人口流动控制的放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排除A;“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是控制放松的表现,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等级制度,排除D。6

7、.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户婚律规定“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解析】选 D。重视户籍管理有利于户籍的稳定,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进而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故选D。A、B、C均是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7.秦代的基层组织最初是乡、里,后来增加了亭。汉代在此基础上又实行什伍制,令“五家为伍,十家

8、为什”。这种做法()A.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B.有利于国家对基层的管理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D.导致了冗官问题出现【解析】选 B。据材料可知汉朝的基层组织较秦朝更细化,这有利于国家对基层的管理,故选B;材料说的是秦汉的基层组织,并不是赋税,排除A;政府加强对民众的管理不能等同于人身依附,排除C;中国历史上冗官问题出现主要在宋朝,排除D。8.班固汉书 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皆秦制也。” 晋书 职官志记载:“县五百户以上皆置一乡;三千以上置二乡;五千以上置三乡;万以上置四乡,乡置啬夫一人。乡户不满千以下,置治书史一人,千人以上置史、佐各一人,正一人。” 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 (

9、)A.“皇权不下县”说法确实是错误的B.“皇帝无为而天下治”的治理模式C.乡绅阶层已成为乡村的主导力量D.“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状况【解析】选 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设置亭长、乡长等,地方的长官由中央任命,根据晋书 职官志的相关记载,在地方设置官员进行管理,可见当时地方受中央管辖,所以“皇权不下县”说法确实是错误的;材料中没有体现皇帝的无为而治模式,故B 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没有涉及乡绅阶层成为乡村的主导力量,故C 错误;“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体现的是地方统治以宗族为主,而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是宗族管理,故D 错误。9.(2021海口高二检

10、测)521年,梁武帝曾下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加收养,赡给衣食,每令周足,以终其身。”并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使“孤幼有归,华发不匮”。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采取无为而治保护弱势群体B.践行民本思想,防止贫富分化C.重视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D.形成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解析】选C。材料中梁武帝“多次责令郡县置孤独园”,说明不是无为而治,故A错误;材料中梁武帝仅要求“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而不是调节社会贫富差距,故B错误;梁武帝要求郡县“置孤独园”,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可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故C正确;材料中

11、梁武帝仅要求“郡县置孤独园,收养孤儿和单身老人”,仅涉及孤儿与单身老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备,故D错误。10.(2021沈阳高二检测)明代以后民间宗族祠堂兴盛,较大的宗族都有自己完整的公共设施和管理系统,每个宗族即是一个小社会,由族长行使地方政权的部分权力,通过宗族管理协调族人间关系,并稳定地方基层秩序。这种情况()A.是地方行政管理的补充B.有利于地区之间人口的流动C.妨碍皇权对地方的控制D.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解析】选A。由宗族加强内部管理,以此改善族人间关系,并促进基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有利于提高区域稳定性,是地方行政管理的补充,A符合题意;宗族管理的提高实际上巩固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

12、济,居民稳定性的增强会降低人口流动性,B不符合题意;宗族管理未妨碍皇权对地方的控制,C不符合题意;地方宗族治理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地方治理,但不会消除地方割据隐患,D不符合题意。11.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C.分类精准、成效显著D.政府主导、手段增多【解析】选D。 周、 汉、 宋并不是相延续的朝代,所以无法体现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源远流长、 历代延续,故排除A;材料中中国古代扶贫工作并没有不同地区的不同内容,无法说明因

13、地制宜、注重方法,排除B;题中的内容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扶贫工作进行精准分类,也没有反映扶贫工作的成效,排除C;周、汉、宋的扶贫工作以政府为主导,扶贫手段增多,故D 正确。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欧各国,纷纷行动起来,打造社会保障、 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 这表明西欧各国致力于 ()A.开发“新经济”B.发展第三产业C.建立福利国家D.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解析】选C。“新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故排除A。根据“打造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的三驾马车”可知战后西欧各国致力于发展福利国家,没有体现发展第三产业和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容,所以B

14、、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一方面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给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另一方面制订了一个大规模的公共工程计划来吸收无职业者。这些措施的意图是 ()A.调节工业生产 B.稳定金融秩序C.减少耕种面积 D.维护社会稳定【解析】选D。 材料中论述的是社会救济问题以及以工代赈,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社会就业,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故D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救济措施,不是调节工业生产和稳定金融秩序的措施,故 A、B错误;减少耕种面积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故C 错误。14.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

15、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 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B.“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缓解贫困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解析】选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从缓解社会矛盾等角度,提出建立“福利国家”的主张;实施社会福利并未实现了社会平等;福利制度助长了人的惰性心理;国家福利与保障就业和收入不能画等号,A、C、D 均不正确。 社会福利的核心是为了缓解贫困,B 符合题意。15.(2021济南高二检测)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

16、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我国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宪法。这说明我国()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D.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宪法中关于社会保障的内容,并非法制建设的内容,故A错误;1982年宪法对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进行社会保障,而2004年宪法则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说明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故B正确;材料中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说明

17、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随经济发展而上升,故C错误;社会保障不仅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故D错误。16.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措施是()A.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B.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C.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D.加强“福利国家”建设【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最能体现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

18、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措施是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B正确;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不是最能体现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措施,A错误;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与材料主旨不符,C错误;建设“福利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措施,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户籍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西周时对生齿以上的人,按不同性别“书于版”,并分城(都)乡(鄙)进行人口统计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进行人口

19、控制,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并且在中央和地方设置了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在继续推行北魏“三长制”的基础上,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人口迁

20、移管制较为宽松,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随着国家优先发展重化工业战略制定,出台了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195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此为标志,我国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对人口流动实行严格限制。1963年,公安部依据是否拥有国家计划供应的商品粮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1975年新修正的宪法取消了关于公民迁徙自由的条文。19781994年,为户籍制度的调整松动阶段。1994年取消户口按商品粮为标准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籍结构”。19952001年,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进入21世纪,城乡户口一体化

21、成为户籍改革的主导。2003年,各地又推出新的户籍改革措施,停办蓝印户口;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类别,推行城乡户口一体化;进一步降低城市门槛,以准入条件入户。摘编自王春雷新中国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演变(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4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传统户籍制度和现代户籍制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4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据材料一“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有登人或登众”得出历史悠久;据材料一“西周时按不同性别书于版”“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

22、不移,恒业不变”“汉代在中央和地方设置了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得出管理越来越规范严格;据材料一“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目的是加强人口控制,增加税收和改革兵制”得出,兼具政治、经济、军事综合职能;据材料一“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得出强调等级特权。第二问作用,据材料一“不迁不移,恒业不变”得出,有利于限制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治安,巩固统治;据材料一“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得出,有利于强化特权等级制度,维护了贵族地主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地位;据材料一“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得出,有利于保证

23、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的稳定;据材料一“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得出,强化小农经济。第(2)题第一问变化,据材料二“出台了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类别,推行城乡户口一体化”得出,由城乡分治“二元户籍结构”发展为城乡户口一体化;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人口迁移管制较为宽松”“1958年对人口流动实行严格限制”“进一步降低城市门槛,以准入条件入户”得出,由公民居住迁徙自由到严格限制再到允许自由流动。第二问原因,据材料二“随着国家优先发展重化工业战略制定”得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结合所学得出,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

24、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第(3)题据材料一“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进行人口控制”“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得出传统户籍制度是以家庭为本位,维护统治阶级政治经济权益的人口管理方式;据材料二“1954年宪法”“按商品粮为标准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结合所学得出,现代户籍制度是以个人为本位,国家依法收集、确认公民人口基本信息,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的人口管理方式。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管理越来越规范严格;强调等级特权;兼具政治、经济、军事综合职能。作用:限制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治安,巩固统治;强化特权等级制度,维护了贵族地主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殊

25、地位;强化了小农经济;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的稳定。(2)变化:由城乡分治“二元户籍结构”发展为城乡户口一体化;由公民居住迁徙自由到严格限制再到允许自由流动。原因: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由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农轻重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等。(3)区别:传统户籍制度是以家庭为本位,维护统治阶级政治经济权益的人口管理方式。现代户籍制度是以个人为本位,国家依法收集、确认公民人口基本信息,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的人口管理方式。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清代地方州县是上层政权机构

26、或正规官僚行政机构的最低一级,州县官因之称为“亲民之官”。县以下为基层社会,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作为上层统治伸向基层统治触角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摘编自张研等著清史十五讲材料二17世纪英国的基层社会管理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他们主要通过民众选举推选出合适的民警人员,与当地的教会管理相互交织。地方政府与居民的关系并非完全的“按章办事”,而是时刻变换

27、着的。换言之,在教区的社会管理中,他们的裁决大多是依照约定俗成的习惯来进行的,教区民警和地方官吏都受到传统文化习俗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在这个地方共同体中,最有效的约束并非来自帝国的条文章程,而是“睦邻关系”的传统,法律相比而言屈服于这种观念,而不是凌驾之上。这种管理机制能够充分地体现人性,而不是冰冷的事实。这种闪烁着自由的管理机制,虽然在处理问题方面没有严格的刻度作为标准,但是它在英国17世纪的基层管理上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直到后来英国建立起规范化的近代的官僚体制,才逐渐取代这种“乡绅自治”的管理体制。摘编自许洁明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

28、及其积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7世纪英国与清代基层社会管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8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据材料一得出三大系列社会组织并存,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不是国家正式官僚机构;第二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管理,稳定了基层社会的秩序,促进基层社会的发展。第(2)题第一问不同之处,据材料二和材料一得出清代宗法关系在基层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7世纪英国社会习俗及睦邻关系在基层社会中影响较大;清代基层有代表官方的社会组织参与管理,而17世纪英国基层主要是选举产生的民警与教会管理结合;第二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清代宗法观念影响较

29、深,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英国民主思想产生较早,宗教对社会影响较大。答案:(1)主要特点:不是国家正式官僚机构;三大系列社会组织并存;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积极作用:对基层社会实施了有效管理;维持了基层社会的统治秩序;推动了基层社会的发展等。(2)不同之处:清代宗法关系在基层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7世纪英国社会习俗及睦邻关系在基层社会中影响较大;清代基层有代表官方的社会组织参与管理,而17世纪英国基层主要是选举产生的民警与教会管理结合。原因: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向地方延伸,宗法观念影响深远;英国民主思想产生较早且宗教对社会影响较大。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宋朝采

30、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既然国家不再给农民土地,而又要收取农民的赋税,那么农民的生活困境就必须由国家提供解决方案;二是大量失地农民涌入城市,为了保障城市社会稳定,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化进程,就必须给入城农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摘编自苗书梅、葛金芳等著南宋全史(四)材料二宋代中央负责救荒赈灾工作的有转运司、常平司和提刑司。在地方,地方长官都要负责赈济事宜。宋代的赈灾救荒包括检灾和赈济两大步骤,只有通过民户诉灾、检放和抄礼之后才能进入赈济程序。除了对退休官员和军队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外,还建立了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慈善福利机构,儿童、残疾人和普通老者也纷纷纳入

31、了社会保障体系。宋代还鼓励民间有力之家积极出资,赈济灾荒,对有功之民给予一定的奖励。此外,以范仲淹为首的士大夫们兴起的义庄也是有益的补充。这种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化解了许多社会成员的生存风险。摘编自杜伟两宋社会保障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实施社会保障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的特点。(6分)【解析】第(1)题从宋代实行的土地政策导致的两个后果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据材料一“农民的生活困境就必须由国家提供解决方案”和所学得出宋代实行的土地政策使农民生活陷入困境,容易激化阶级矛盾,使统治不稳定;据材料一“为了保障城市社会稳定,

32、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化进程”得出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第(2)题据材料二“宋代中央负责救荒赈灾工作的有转运司、常平司和提刑司。在地方,地方长官都要负责赈济事宜”得出政府主导、重视;据材料二“宋代的赈灾救荒包括检灾和赈济两大步骤,只有通过民户诉灾、检放和抄礼之后才能进入赈济程序”得出鼓励民间力量介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据材料二“除了对退休官员和军队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外,还建立了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等慈善福利机构,儿童、残疾人和普通老者也纷纷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得出社会保障的范围广;据材料二“还鼓励民间有力之家积极出资”得出民间自救;据材料二“以范仲淹为首的士大夫

33、们兴起的义庄也是有益的补充。这种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化解了许多社会成员的生存风险”得出救济行为频繁,而且救助体系完善。答案:(1)原因:宋代实行的土地政策使农民生活陷入困境,容易激化阶级矛盾,使统治不稳定;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2)特点:政府主导、重视;鼓励民间力量介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社会保障的范围比较广;民间自救;救济行为频繁,而且救助体系完善。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此外,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

34、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光绪初年,陕西、河南爆发了极罕见的大旱灾,从1877年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江西东部、四川北部。面对大量涌入的灾民,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李金镛等著名社会救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等救济机构,在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开展救济,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摘编自余新忠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材料三改革开放

35、前,农村主要是“五保”供养和贫困户救济;城市主要是救济孤老、社会困难户20世纪90年代,国家在上海率先试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998年底这一制度在全国的城市和县覆盖面分别达到87%和63%。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又陆续出台了农村低保制度、教育救助、医疗救助2008年,国务院发布社会救助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自然灾害救助、临时救助这四个主体制度。摘编自韩克庆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古代社会救助相比,中国近代社会救助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些新特点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36、,指岀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救助的新发展,并简析其发生变革的意义。(6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新特点,由材料一“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材料二“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得出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由材料二“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的刺激下”得出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第二问原因,结合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得出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由材料二“从1877年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江西东部、四川北部”得出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由材料二“光绪初年,陕西

37、、河南爆发了极罕见的大旱灾,从1877年到1879年,历时三年”得出18771879年发生罕见的大旱灾;由材料二“李金镛等著名社会救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等救济机构,在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开展救济”得出李金镛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努力;由材料二“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得出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第(2)题第一问新发展,由材料三“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又陆续出台了农村低保制度、教育救助、医疗救助”得出救助制度化、体系化;由材料三“农村主要是五保供养和贫困户救济”“国家在上海率先试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出由救济转向救助;由材料三“国务院发布社会救助法(征求意见稿)”得

38、出注重国家和社会救助;由材料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自然灾害救助、临时救助这四个主体制度”得出救助多层次、多领域。第二问意义,由材料三中的时间信息得出适应了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由材料三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等法律文献的出台得出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由材料三“提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自然灾害救助、临时救助这四个主体制度”得出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答案:(1)新特点: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原因: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18771879年发生罕见的大旱灾;李金镛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努力;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2)新发展:救助制度化、体系化;由救济转向救助;注重国家和社会救助;救助多层次、多领域。意义:适应了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社会公平与正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