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名师导语1931年9月1945年8月,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开始,逐步形成以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陕甘宁边区政策、国民党维护一党专制、日本的经济掠夺、国民党政府的抗战举措意图、中共抗日根据地建设、中共“七大”的主张等。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抗日战争的内容及影响、中共的抗日主张、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仍需重点关注。知识点一侵华日军的罪行1.侵华原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
2、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2.罪行表现(1)军事侵略:制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2)烧杀抢掠:制造_,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3)殖民统治: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扶植汉奸傀儡政权,进行经济掠夺和_。知识点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一)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原因: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2.表现(1)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_的方针。(2)东北军民: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3)爱国民众: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3、4)爱国学生:1935年12月9日,发动“_”。(5)国民党爱国官兵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十九路军在淞沪抗击日军。安德馨率全营300名官兵在山海关力战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在长城内外英勇抗战。冯玉祥与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军赶出察哈尔省。张学良、杨虎城发动_,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背景(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2)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_空前严重。2.经过(1)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2)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
4、击队改编为新四军。(3)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_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意义: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三)国共合作抗日抗战史实特点、结果(意义)正面战场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徐州会战(1938年春)_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敌后战场中共在_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_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最终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蒋介石在抗战中的作用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抗战,拯救危机,使中国跻身世界四强,其
5、功绩应予充分肯定。当然,蒋介石领导的抗战有许多缺点,如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特别是农民,没有解决与中国共产党的矛盾,没有在战争中改革内政。但是从总体上,蒋介石领导的抗战还是应该肯定的。杨天石(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中共“七大”: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2.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1)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关东军。(3)美、英等国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4)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3.胜利标志:_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
6、台湾光复。4.意义(1)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2)洗雪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_,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中国抗日战争是_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和推动全民族抗战的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两个领导中心。正是这两个领导中心构成了两大战场的政治保障。不承认其中任何一个中心所发挥的领导作用,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都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承认国民党的领导中心,并没有削弱、更没有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中心的全局性作用。张海鹏【图示解史
7、】 抗日战争信息提取: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分别在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国外战场组织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概念阐释】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抗日政治力量。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构图解史】 抗战时期两大战场的关系信息提取: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中共的敌后战场在抵抗日本侵略的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共同抗日,也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一大特点。【漫画解史】 全民族抗战信息提取: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既是中国抗日战
8、争的主要特点又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易错提醒】 国共两党抗战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合作,而是以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引领、带头作用。【漫画解史】 中国抗战的地位信息提取: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使日本深陷中国战场,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的抗战。主干知识速记答案知识点一2.(2)南京大屠杀(3)奴化教育知识点二(一)2.(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一二九运动(5)西安事变(二)1.(2)民族危机2.(3)国共合作(三)台儿庄洛川百团大战(四)3.19454.(2)民
9、族尊严4.(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探究1重要“历史概念”解读1.陕甘宁边区政府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林伯渠任主席。政权结构为:参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参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政府机关,设边区、县、乡三级,主要领导人由同级参议会选举产生;司法机关,设高等法院。陕甘宁边区的政权是抗日民主的政权,实行民主集中制。它的阶级基础除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外,还包括了其他一切愿意抗日的阶级、阶层,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建设国家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2.“双减双交”政策1937年,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正式确定“双减双交”政策为抗战时期的基本土地政策。其特点有:首先,以抗日救国纲领的形式提
10、出的,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其次,基本目的是为了团结抗日、一致对外,体现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一致性;再次,虽具有改良性和不彻底性,但它削弱了封建剥削制度,联合了地主阶级,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问题,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抗战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对争取抗战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1.(2017课标全国,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
11、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解析根据材料“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等,再结合“陕甘宁边区政府”可知,在抗日战争爆发的形势下,为了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共希望发动更多的阶级参加抗战,故B项正确;陕甘宁边区政府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土地革命在19271937年,A项错误;国民革命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发生在19241927年,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合作,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反抗国民党政府”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答案B 2.(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二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
12、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该规定()A.旨在保护农民的既得利益B.表明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C.有利于扩大抗日联合战线D.延续了土地革命路线精神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共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扩大抗日联合战线,故C项正确。答案C探究2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1.明确“十四年抗战”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2)有助于理解日本侵华的本质和危害。(3)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4)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
13、用。(5)有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2.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1)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援助了中国人民。尤其是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投降的步伐。1.(2018河南名校联盟联考)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主要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民族性B.抗战挽救了亡国灭种的
14、危机C.英、美、苏等国家的全力支持D.抗日战争促进了全国的统一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参加的战争,中华民族在危机中诞生的民族意识以及对民众的全面动员,都是中国历史上闻所未闻的,因此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故A项正确。B、C两项在题干中并未涉及。全国的统一至今尚未实现,故D项错误。答案A2.(2018邯郸摸底)1937年9月,蒋介石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说:“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材料说明()A.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
15、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D.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解析题干中“诚意救国”“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说明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故D项正确。答案D探究3从“时空观念”角度解读国共关系的演变(1)合作对抗再合作(2)再合作再对抗(2019湖北武昌区调研)1939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这体现出国民党()A.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B.对中共抗战的认同与合作C.正为战略反攻做最后准备D.已彻底放弃片面抗战方针解析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
16、阶段,故A项错误;题干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推知国共合作在军事教学领域的合作,故B项正确;战略反攻是在1944年后半年或者1945年,当时处于战略相持的初期,故C项错误;抗战时期贯穿了两条抗战路线。国民党主要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奉行全面抗战路线,故D项错误。答案B探究4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影响1.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
17、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核心论点:作者认识到了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抗日战争的结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大爆发,是抗日战争获胜的根本原因。2.抗日战争中的两条“战线”“我侪对敌人制胜之唯一方法,即是事事与之相反。彼利速战,我持之以久,使其疲弊;彼之武力中心在第一线,我侪则置之第二线,使其一时有力无用处。”“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蒋百里论抗
18、战核心论点:“一线”代指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二线”代指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持之以久”和“一线”“二线”相配合,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持久、两个战场相配合的特点。(2018湖北荆州质检)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B.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D.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解析据材料“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可知,共产党的斗
19、争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故D项正确。答案D考法1抗日战争与民族意识的觉醒【考题1】 (2018课标全国,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答案A明立意从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抗日热情角度考查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抓关键由材料信息“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
20、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可知,抗日根据地中共的政策符合农民愿望。清误区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难度适中。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与农民个体的解放无关,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在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之后。考法2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考题2】 (2018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统计表纪念日时间及设定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每年1月27日,联合国2005年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设立日本广岛核爆炸遇难者纪念日日本政府每年8月6日举行诺曼底登陆纪念日旨在纪念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欧洲胜利
21、纪念日1945年5月8日24时,“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英国、法国、奥地利、波兰等国以5月8日为纪念日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由于时差的关系,“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的时候,苏联已经到了5月9日,因此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以5月9日为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设立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历史学界对于以往的抗日战争历史研究得以重新审视。在研究范式上,打破以往研究只关注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中国原有现代化进程的藩篱,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如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诸多新成果。在研究主旨方面,由以论带史转向对历
22、史真实做科学总结。对于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分析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原因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共产党避开了抗战的主战场。这一观点获得不少人的赞成。事实上,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如果没有敌后战场的努力与长期坚持,中国抗战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同样的道理,没有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长期坚持,中国抗战也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二者不可偏废。摘编自荣维木:畅谈中国抗日战争研究的现况与前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设立两个抗战纪念日的目的。(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
23、抗日战争研究领域发生的变化,并阐述对“抗日战争中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的理解。(15分)提示(1)目的: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以史为鉴,维护正义,警惕法西斯极右翼势力;珍爱和平,维护世界稳定;尊重生命,反对战争对人类的破坏。(2)变化:研究范式,引入现代化范式;研究视角,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给予肯定,强调全民族的抗战。理解:现代化因素体现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方面。政治上,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民主政治的实行创造了条件。延安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表明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全新的
24、政治趋向。经济上,我国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善了传统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减租减息”、鼓励垦荒等措施,在生产关系方面尝试进行现代化。外交上,二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得到了独立主权国家应有的尊严和地位。可见,现代化因素在抗日战争期间已然孕育并发展,这种因素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石,而国民党政府完全不顾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采取了一党独裁统治,严重背离了现代化倾向,最终导致政府的民心背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则顺应现代化趋势,领导人民最终建立新中国。关键信息信息1根据材料二“在研究范式上,打破以往研究只关注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中国原有现代化进程的藩篱,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如
25、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诸多新成果”可知,在研究范式方面引入了现代化的因素。信息2根据材料二“主要原因是因为共产党避开了抗战的主战场同样的道理,没有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长期坚持,中国抗战也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二者不可偏废”可知,对国民党正面战争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强调抗战的全民族性。思路点拨“中国设立两个抗日纪念日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和常识进行作答,一方面是彰显对广大革命先烈的缅怀,另一方面则是以史为鉴,警示国人。对“抗日战争中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的理解,主要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分析阐述,难度较高,需结合所学知识并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
26、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河南商丘模拟)1935年.国民党政府先后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又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内迁。这一做法()A.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B.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C.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D.是官僚资本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解析根据题目中时间“1935”“1937”,此时日本大举侵华,为准备抗战,国民党政府“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内迁”,故B项正确。答案B2.(2018河北衡水金卷
27、模拟)下表为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关于各方面态度的史料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时间各方面态度12月13日南京各大学校长、教授罗家伦等347人联名致电指责扣蒋行为。12月13日中共政治局会议指出:“在我们的观点,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12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12月24日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陈述了关于放蒋条件的指示。A.“西安事变”激化了国内各方的矛盾B.各方面逐渐达成和平解决的一致意见C.美国政府开始实行“扶蒋反共”政策D.对蒋介石的处置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解析材料只是说明了各方的态度
28、,没有说明各方之间的矛盾激化,故A项错误;通过“12月13日南京各大学校长、教授罗家伦等347人联名致电指责扣蒋行为”“12月13日中共政治局会议指出:在我们的观点,把蒋除掉,无论在哪方面都有好处”可以看出各方的意见不一致,故B项错误;1936年“西安事变”中共没有形成对美国的威胁,美国不会用此政策,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不同方面对“扣蒋”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政策,故D项正确。答案D3.(2018洛阳联考)1937年5月,毛泽东在苏区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土地是属于日本人,还是属于中国人,这是首先待解决的问题。既是在保卫中国的大前提之下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那末,由暴力没收方法转变
29、到新的适当方法,就是完全必要的。”由此可知,该时期土地政策变革的主要意图是()A.停止土地革命 B.维护农民利益C.团结抵御外侮 D.实行减租减息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37年5月”,可知当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土地政策的变革旨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应对日本的侵略,故C项正确。答案C4.(2018湖北华师大一附中5月押题)大刀进行曲创作于1937年7月,歌词第二句先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后改为“全国武装的兄弟们”。这一变化表明()A.国民党改变“攘外安内”的政策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全民族抗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D.国共两党矛盾得以基本化解解析歌词由“二十九军的兄弟们”,后改为“
30、全国武装的兄弟们”这说明全民族抗战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故C项正确。答案C5.(2018山东淄博考前预测)国民政府于1937年9月修正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删除了“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者”为犯罪的条款。同时承认了各爱国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1938年7月,各党派参政议政的国家机关国民参政会成立。这说明国民党()A.由集权化向协商化转变 B.放弃一党独裁方针C.与共产党争夺中间势力 D.阶级立场发生变化答案A6.(2018湖南长沙一中模拟)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作战方针。战役爆发后,李宗仁采取“固守据点,各个击破,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
31、作战方针。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国军部队,阻击日军北犯。这表明当时()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揭开国共军队协同抗战的序幕C.正面战场战略战术运用灵活D.抗日战争由此进入了相持阶段解析材料“固守据点,各个击破,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作战方针”体现了战略战术的灵活性,故C项正确。答案C7.(2018河北百校联盟联考)1936年,在陕西“剿共”前线的东北军与西北军首先与工农红军达成抗日停战协定,同年秋,在山西的阎锡山也与工农红军建立了特殊关系。这反映了()A.国民党政府政策发生重大变化B.团结抗战局面形成C.抗日力量逐渐得到发展D.国共开始局部合作解析本题
32、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根据材料“东北军与西北军首先与工农红军达成抗日停战协定”“阎锡山也与工农红军建立了特殊关系”,说明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分化,赞成抗战的力量不断壮大,故C项正确。答案C8.(2019福建厦门模拟)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制定了施政纲领、刑事法规、土地民事法规、婚姻法规、诉讼制度、调解制度和保障人权财权条例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打击封建地主阶级势力B.明确废除国民政府法制体系C.人民司法制度开始建立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答案D9.(2018南宁联考)下图是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的封面,封面人物是蒋介石和其夫人宋美龄。与人物相配的文字内容意为:
33、(为了抗日)付出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这表明()A.国民政府努力争取国际势力的支持B.中国抗战取得阶段性胜利C.美国舆论正面关注中国政府的抗战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抗击日本解析本题从全球史观角度考查中国抗战的重要性。材料并未体现国民政府争取外部势力支持,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1938年1月”,可知此时尚处于抗战防御阶段,故B项错误;美国时代周刊刊登蒋介石夫妇,“(为了抗日)付出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表明美媒正面评价国民政府的抗日,故C项正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于1942年,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9河北保定模拟)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战场,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所
34、组成。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抗战史的研究一直集中于敌后战场方面,对正面战场的研究较少,评价也欠客观。这种现象近年来有很大改变。一批研究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论著相继问世。这反映出()A.历史研究趋向客观性B.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C.抗日战争研究为热点问题D.史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解析“长期以来,对正面战场的研究较少,评价也欠客观。这种现象近年来有很大改变”说明研究趋向客观,故A项正确。答案A11.(2018江西九江模拟)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为瓦解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投放了大量歪曲真相的宣传画。某种意义上,此类宣传画里也隐含着一些历史信息,是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材料。下面两幅宣传画从侧面说明了()A.中国
35、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员B.日本侵华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C.蒋介石牺牲民众利益来换取英美援助D.中国甘愿充当英国抗击日本的炮灰解析从图1和图2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中国和英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结成了同盟,故A项正确;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而不是日本侵华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故B项错误;“蒋介石牺牲民众利益来换取英美援助”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国,故D项错误。答案A12.(2018湖北稳派教育高三第二次联考题)1944年5月底到9月初,日本和国民党军队在长沙衡阳进行长衡会战,历经3个多月。是日本“一号作战”中交战时间
36、最长、中国军队抵抗最为顽强的一次战役,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最终日军战略目标达成。长衡会战及其结果主要表明,当时()A.日军在华持续推行攻势战略B.国军仍然是抗战的中流砥柱C.正面战场抗战遭到严重挫折D.国共两党相互配合有所削弱解析“1944年5月底到9月初”根据所学可知,日本对中国是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战略,故A项错误;在抗战后期,中共领导的全民族抗战成为中流砥柱,故B项错误;“最终日军战略目标达成”可见正面战场又遭到严重挫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中共与国民党的合作对此次会战的影响,无法判断其是否削弱,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37、,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政治上力图构建新型的乡村统一战线,理顺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关系,以参议会为载体,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民主政治基础。经济上成立了劳动互助的村庄,农民已不是一户一户各不相关的各自劳动,而是为着一个确定的生产任务而奋斗;另一方面互助合作运动对于克服众所周知的乡村个人主义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文化上对于乡村教育,赋予了中共政治社会化的内涵与目标。这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即便在小学教育中亦是如此。在陇东分区,
38、各完小均以群众报解放报陇东周报作为教材,选择了大量报上的文章。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生产展览会的意义在哪里”“打倒国民党的特务政策”等等。以上摘编自乡村建设的延安道路材料二1933年,山东省政府决定在山东进行县政建设实验,由梁漱溟主持的研究院进行改革。首先,裁局设科,科长多由研究院毕业生充任。此外,县政府增设了户籍室、农村金融流通处等机构。其次,乡设乡学、村设村学以代替原来的医、乡、镇公所。实质是实行“政教合一”的自治制度,即以“村学”“乡学”作为乡村的自治组织。在建立的村学中,设有小学部、成人部、妇女部。村里还为失学儿童设有共学处,因陋就简,随处施教。在乡学中,一般设有高级小学部或职
39、业训练部等,供村学学众进一步学习。通过这些措施,到1937年,邹平已接近扫除文盲的边缘。另外,研究院大力兴办农业合作社,到1936年底,已经成立了棉花运销、蚕业产销、林业生产、信用、购买、机织等多种合作社,计307所,社员8 828户,已收股金12 422元。七七事变后,日本进攻山东,梁漱溟离开,邹平乡村建设实验至此结束。以上摘编自梁漱溟与邹平乡村建设(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陕甘宁边区与山东地区乡村建设的措施。(1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1分)答案(1)陕甘宁边区:建立基层民主制度;开展互助合作;乡村教育政治社会化;山东地区:精简行政机构;推
40、行“政教合一”自治制度;兴办农业合作社;普及教育。(2)背景: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冲击;军阀割据带来的动荡;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形成平民教育思潮;国共两党政府对乡村问题的关注。14.(2018华中师大附中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华北。蒋介石于1931年9月21日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主张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先行提出于国际联盟与签订非战公约诸国,诉诸公理,同时团结国内,共赴国难,忍耐至相当程度,乃出于最后自卫之行动。“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
41、公理处断。”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联合全国各种军队一致抗日”的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当时身处华北抗日前线,驻守长城防线、察绥地区的国民党军以及长城内外的义勇军,激于民族义愤,先后进行了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及绥远抗战,以血肉之躯推动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材料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性抗日
42、迅速展开。据百度百科整理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两则材料中的一个变化。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历史知识论述其原因。(要求:写出变化,变化根据材料,史论结合。)(12分)解析根据两则材料可以从国民政府抗战态度的转变、抗战规模的壮大角度得出变化,然后根据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即可。答案示例一变化:抗战态度由保守、消极变为积极、坚决抗日。原因:30年代初,日本侵华处于局部地区,国民政府没有足够重视,而是把政策重点放在稳定国内局势、镇压共产党势力上。同时把希望更多寄托于国际力量国联的干预上。1937年后,日本全面侵华,意图消灭国民政府。尤其是对长江流域的侵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地区。加之全国民众的要求,
43、还有国际上对法西斯侵略威胁的重视,故而态度日渐积极。总之,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深,激化中日之间的矛盾,国民政府的态度随之发生重大变化。示例二变化: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原因:30年代初,日本对东北侵略,国民政府没有明确坚决抗日态度。而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派干部进入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并且发展成为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战的主力。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使东北民众也组织义勇军,国民党内爱国将领也进行抗日,局部抗战逐渐发展。1937年之后,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根本利益受到威胁。中国共产党代表的爱国主义力量不断推动,尤其是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做出重大让步,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的抗日运动迅速展开。总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各界力量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由自发、局部抗战发展成为政府组织的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说明:如果有其他意见,或者用其他理由说明,只要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