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2、3、5、7、9、12(1)(3)、13(1)区域农业布局4、8农业基地建设6、12(2)(4)(5)农业发展方向10、11、13(2)(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虎林”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这是满语的译音,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虎林市总面积约9 330平方千米,人口约31万。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B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较短C河流封冻期长,有春汛D土层
2、深厚,土壤肥沃答案A解析虎林市所在的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A项符合题意。2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生产出来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条件是()A气温日较差小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答案D解析由题干可知,虎林市特有的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优质大米的生产。气温日较差大、土壤肥沃和水源充足是东北地区的普遍特点,并不是虎林市特有的。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34题。3图中、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降水量 B气温 C植被 D地形答案D解析由图例可知,、四个区域的最大区别在于地形差异,故四个区域划分
3、的依据主要是地形。4关于图示区域农业布局的叙述,合理的是()A区靠近黄河,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区水源缺乏,不适宜发展畜牧业C区降水丰沛,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D区水热组合好,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答案A解析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虽气候干旱少雨,但靠近黄河,可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A项正确;区水源较为缺乏,可发展畜牧业,B项错误;区降水较多,可发展种植业,但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该地水土流失加剧,C项错误;区地势高,气候相对温凉,降水较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D项错误。读我国某地区城市及其周围区域农业基地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5农业基地甲的基本特点是()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C单位面积产量高
4、 D科技水平高答案C解析读图,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单位面积产量高、科技水平低。6农业基地乙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科技 C劳动力 D气候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在城市郊区形成农副产品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发展养殖业,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市场。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78题。7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答案A解析结合图中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地位
5、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气温较高的天数少),应该种植生长期较短、对热量条件要求较低的早熟棉花品种,因此A项正确。8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答案D解析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是该地引种的主要原因。读某流域地形示意图,完成911题。9与甲地相比,制约乙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降水 C热量 D水源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地势平坦,乙地地势起伏较大,地形成为制约乙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10乙地农业发展中产生的生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对应正确的是()A土壤侵
6、蚀施用有机肥B生物多样性锐减扩大自然保护区C森林破坏禁止采伐林木D土壤盐碱化种植耐盐作物答案B解析乙地位于秦岭南坡,农业发展中产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有土壤侵蚀、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可采取制定合理的伐育政策、扩大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改变山区经济结构等措施应对。11关于甲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面向国际大宗农产品市场,强化商品粮生产B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C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答案B解析甲地区人口稠密,对粮食需求量大,粮食大多自给,不宜面向国际大宗农产品市场;强化商品粮生产,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
7、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不符合该地实际情况;甲地夏季水热充足,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不具备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二、综合题(共56分)12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28分)(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2分)(2)图中M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为什么?(8分)(3)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3分)(4)简述甲基地A、B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8分)(5)甲、乙
8、两大商品粮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是_商品粮基地,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7分)答案(1)气候(2)M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3)低温(或热量)(4)问题:水土流失;湖泊面积萎缩、洪涝灾害较多。措施: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退耕还湖;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灾能力等。(5)乙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商品率高;目前单位面积产量不高,随着科技和农业投入的增加,粮食的单产和总量将有较大幅
9、度的提升;有一些宜农荒地可供开垦;而甲商品粮基地,由于人口稠密,每年净增人口多;城市、公共建设等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将会有所下降;目前单产已较高,增产潜力较小。解析图中甲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乙为东北平原,两地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差异较大,致使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农作物种类差异较大。M地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耕地不断减少;农业产值中,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比重不断下降,经济作物及乳畜产品比重上升。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位于东北平原东北部,沼泽与沼泽化土地面积约2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广阔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在夏秋
10、的冷湿气候,径流缓慢,洪峰突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冻融的黏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其中以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最广。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物繁多。开垦后建有许多大型农场,如今“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1)简述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两条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6分)(2)东北黑土广布,在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6分)(3)根据材料分析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三江平原停止
11、围垦后,耕地不再增加,其农业发展的出路何在?(16分)答案(1)水量丰富,有两个汛期(春汛、夏汛),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含沙量较小,结冰期长;有凌汛。(2)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3)有利自然条件:夏季温暖,日照时间较长,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土地辽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出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解析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从其汛期、补给方式、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等方面阐述。第(2)题,东北地区黑土广布,但是开发利用中出现了水土流失、黑土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碱化等问题。第(3)题,三江平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要从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其农业发展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发展生态农业;延长粮食生产链,对产品进行深加工等措施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