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检测二一、选择题1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说明庄园法庭的处理手段是()A处以罚金 B劳役地租C实物地租 D处以刑罚2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这时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得到了教权和王权的支持B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西欧的复苏C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D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不断传播3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中,虽然有一些持帝制立场的思想家认为“王在法上”,但是却很少有国王公开发表“王在法上”的言论。即使出现一
2、些集中了强大王权的国王,也没有产生“王在法上”的结果,其最主要原因是当时各国()A存在强大的贵族势力和教会势力B形成了系统的分权制衡理论C集中而强大的王权尚未出现D没有法律意识和成文法律指导4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一个千年帝国依然屹立于欧亚非三洲之间。该帝国是()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C奥斯曼帝国 D查理曼帝国5“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由此可知()A阿拉伯帝国信奉基督教B阿拉伯人依靠宗教扩张C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D苏丹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6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征伐中亚,遭遇
3、强大帝国战败,对他的敌人的正确的描述可是()A突厥民族,骁勇善战 B信仰耶稣,崇尚法律C信仰真主,政教合一 D相信理性,要求民主7公元646年正月,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废除部民制,将贵族奴隶主私有的屯仓、田庄统统收归国家所有,对大夫以上官员按职级赐予俸禄。这表明当时日本()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B借助改革加强中央集权C全面照搬唐朝政治制度D谋求与中国的对等关系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A非洲文明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C非洲文明对
4、世界影响范围更广D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9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观点本质上反映了()A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没有联系B认可外来文明对古津巴布韦文化的影响C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D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10一位考古学家说道:“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到西班牙人入侵这一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个事物或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这段话表明美洲古文明是()A相
5、互联系不断交往 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C具有浓郁宗教色彩 D富有文明的多元性11“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粮食新品种,如玉米、西红柿、南瓜、豆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其中玉米的培植对人类贡献最大。”“他们”是指()A玛雅人 B阿兹特克人C印加人 D雅利安人12城内最大一座金字塔台庙其规模甚至可与古埃及的媲美。为了满足城市稠密人口对粮食的需要,在湖泊中建造了独特的“水上园地”,以扩大种植面积。西班牙征服者科尔特斯把这座城市烧成了废墟。后来建立在这座废墟上的城市是()A墨西哥城 B温哥华C布宜诺斯艾利斯 D巴西利亚二、非选择题13搜集图片和文献等各种史料进行对比分析,往往
6、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为某校高一某班学生搜集的中世纪西欧和美洲的图片和文献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阿兹特克人认为,捕捉俘虏甚至比获取贡品更重要,因为祭司告诫他们,世界经常处在被洪水淹没、尤其是太阳熄灭的危险之中。因此,需要用人来献祭,以抚慰天上的神灵。但是,这一做法使阿兹特克人陷入一个真正的恶性循环之中:为防止普遍的灾难,需用人来献祭,而献祭用的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到;只有用人献祭才能进行成功的战争,但转过来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到献祭用的人。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的西欧和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国家的政治、经济特点。(2)根据材料一、
7、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1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表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年代历史时代消费实态和消费观念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典时期消费实态:反对奢侈消费,提倡节制和等级消费,轻日常生活消费,重公共消费,轻物质消费,重精神性娱乐消费。消费观念: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近代时期消费实态:由轻世俗消费、追求来世变为肯定消费地位、注重生活质量、进行有节制的消费。消费观念:由非理性节俭变为理性节俭。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现代时期消费实态: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娱乐,奢侈品进入普通家庭。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
8、。20世纪下半叶后现代时期消费实态:符号消费时代来临,注重精神消费,追求个性,炫耀品味,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盛行。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注: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任选一个时期,提炼消费文化观念的时代特点,并运用所学世界史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单元检测二1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领主对佃户的各种罚款,故A正确;材料中庄园法庭的处理手段不是劳役地租、实物地租,B、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罚款,而不
9、是刑罚,D错误。2答案:C解析: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西欧大学的兴起,大学既培养了大量高等专业人才,又实现了有效自治,促进了西欧中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故选C;ABD都不是大学兴起的根本原因,排除。3答案:A解析: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世俗贵族、教会或教皇对王权都形成了有力的分权和制约,A项正确;系统的分权制衡理论是在近代形成的,排除B项;“集中而强大的王权尚未出现”与“即使出现一些集中了强大王权的国王,也没有产生王在法上的结果”不符,排除C项;法律意识和成文法律在古代罗马就已经产生,D项与史实和题意均不符合。4答案:A解析:西罗马帝国是指罗马帝国
10、于286年被戴克里先分为两部分后,位处西部的帝国;而东部的帝国后来被称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故A项正确;B项是亚洲阿拉伯地区;C项是位于中亚的大帝国;D项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5答案:C解析:根据“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可知,古兰经是宗教的体现,剑是政权的体现,因此反映出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的特征,C项正确;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排除A项;B项不全面,除了宗教,还有武力,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苏丹的信息,排除D项。6答案:C解析: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信仰真主,政教合一,故C正确;A不符合题意,排除;欧洲人信仰天主教,信仰
11、耶稣,不符合“中亚”,排除B;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而17、18世纪启蒙运动崇尚理性,追求民主,排除D。7答案:B解析:日本大化改新削弱了贵族力量,将权力向中央集中,即当时日本借助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树立天皇绝对权威和全面照搬唐朝政治制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C;日本仿效唐朝进行改革,没有谋求与中国的对等关系,排除D。8答案:A解析:据材料“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非洲文明是与多种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结果,故A项正确;据材料“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可知
12、,材料强调的是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而不是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而不是“非洲文明对世界影响范围更广”,C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而不是“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D错误。9答案:C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本特对古津巴布韦的认识,由初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都是本地的废墟古物,到后来在挖出皂石鸟后又认为古津巴布韦文化来自于地中海文明,绝不是非洲的,就可以看到本特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古津巴布韦文化与外来文化有交流,A项错误;据材料“在
13、挖出四只皂石鸟后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可知,B是主观臆断;据所学可知,对非洲文明的推理判断,讲求的是科学,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无关,D项错误。1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没有一个事物或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的信息,这表明美洲古文明由于地理因素,与外界交流少,各自独立相对隔绝,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美洲古文明缺乏联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宗教的相关信息,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古代美洲文明的多元性,故D项错误。故选B。11答案:A解析:玛雅人是最早种植玉米的民族。因此选A。12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金字塔
14、台庙”“水上园地”和“西班牙征服者”等信息的是古代美洲阿兹特克人的特诺奇蒂特兰,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A项正确。温哥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巴西的巴西利亚,不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BCD三项错误。13答案:(1)西欧: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经济上封建庄园经济盛行。阿兹特克:政治上崇尚部族之间的战争与用人献祭神灵;经济上发明了“浮动园地”的农耕方式。(2)西欧:受长期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意图通过实行封土制度,以及封君封臣之间权力和义务的分配,稳定国家政局。通过推行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来保障或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阿兹特克:受宗教神学的影响,为了防止普遍的灾难,获
15、取战俘以祭祀神灵,导致阿兹特克人崇尚战争与献祭。为了解决湖岛上的日益增多的都城人口的生存问题,发明了“浮动园地”,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解析:(1)西欧:根据所学从图1中可看出西欧推行封君封臣制度;根据所学从图2中可看出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盛行。阿兹特克:根据所学从图3中可看出阿兹特克人崇尚战争与献祭;根据所学从图4中可看出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的农耕方式。(2)西欧: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西欧特点形成从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如:实行封土制度以及封君封臣之间权力和义务的分配达到稳定国家政局;通过推行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来保障或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阿兹特克:根据所学应从神灵
16、说教及解决都城人口生存问题的角度来分析。即受宗教神学的影响,为了防止普遍的灾难,获取战俘以祭祀神灵。发明了“浮动园地”,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解决人口增多问题。14答案:示例1:古典时期,以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重视公共消费和精神性消费,消费具有一定的等级差别。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达使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社会上和宗教信仰上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使得追求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成为主流。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性精神,现实存在的等级制度(血缘等级和财产等级),以及对城邦公共利益的重视,使得当时的人们注重节制和等级消费,重现公共消费和精神性消费。示例2:
17、近代以来,人们的消费观念由非理性节俭变为理性节俭,越来越注重世俗消费和生活质量,但仍是有节制地进行消费。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宗教神学的束缚,禁欲主义的盛行,人们的消费被压抑,形成了非理性节俭为主流的消费观。近代以来,由于人文思潮的传播,人们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更加注重对现实幸福的追求,工业革命进一步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世俗消费,注重生活质量。但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需要进行资本积累,资本家注重榨取绝对剩余价值,新教伦理也提倡节俭等美德,所以,人们只是进行有节制的消费,盛行理性节俭的消费观念。总之,西方消费观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消费观念的演变是一定时期内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解析:本题以消费文化观念变迁为切入点,考查世界历史相关知识。根据材料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的图表及表中的消费实态和消费观念,任选其中的一个时期,提炼出消费文化观念的时代特点,如:古典时期,以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重视公共消费和精神性消费,消费具有一定的等级差别;近代以来,人们的消费观念由非理性节俭变为理性节俭,越来越注重世俗消费和生活质量,但仍是有节制地进行消费。然后根据所学的每一个时间段的历史大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角度的相关史实来进行论述和阐释。最后进行简单的升华和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