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第六单元(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3440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第六单元(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第六单元(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第六单元(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第六单元(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第六单元(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创新设计》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第六单元(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2.广东佛山澜石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陶制水田模型中,“第五方地上有表示秧苗的篦点纹和一个直腰休息的插秧俑”,这直接可以佐证()A东汉岭南地区水稻一年两熟B当时已经有育秧田,并采用育秧移栽技术C东汉时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和向南转移D岭南当地水稻田已经普遍施用基肥3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2、东家采桑妇,雨来苦愁悲。蔟蚕北堂前,雨冷不成丝。西家荷锄叟,雨来亦怨咨。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下列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A体现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B宣扬达观自娱的人生态度C体现唐代丝织业发展艰难D说明小农经济的富足情况4(2014烈山区联考)观察下图汉代画砖犁耕图。它反映的信息是()A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D中国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出现5(2014徽州调研)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C农林牧业相

3、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6左传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郤绮夺夷阳五田”“郤犨与丝矫争田”“晋郤至与周争堠田”(注:“_”部分为人名),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 B土地日渐私有化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 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7. 据历史记载,明政府曾多次丈量土地,并编制成册,由于各田块栉比排列,看似鱼鳞,故称鱼鳞图册,如右图所示。关于“鱼鳞图册”表述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土地证,主要规定了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B它成为古代封建政府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C它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D鱼鳞图册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8富豪所从

4、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之一。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9(2014太原诊断)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10.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

5、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11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B清朝贵族生活方式的西方化C许多瓷器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D这些产品都出自官营手工业12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没有根本性突破东西方的交流渠道

6、不畅通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A BC 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翻车齐民要术隋唐筒车、曲辕犁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十二气历明清农政全书材料二(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

7、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材料三中国掌握了某些基本的生活艺术时,西方仍然对此浑然不知。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打破这种平衡的是大工业的兴起H. R托尼中国的土地和劳工(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8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

8、征。(8分)(3)材料三中“经济体制”指什么?“大工业”“打破这种平衡”给中国社会政治带来了哪些影响?(4分)14.(2014潍坊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中华文明史材料二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

9、代御窑仅6座。材料三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8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4分)答 案1选B“人善治”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指的是增加产量,这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项。A、C、D三项材料无法体现,可排除。2选B材料“有表示秧苗的篦点纹”

10、“直腰休息的插秧俑”,说明当时已经使用育秧、插秧技术种植水稻,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3选A材料信息“东家采桑妇”“西家荷锄叟”,体现了唐代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故选A项。D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不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思想。4选C图片展示的是西汉时期出现的二牛一人犁耕法,显示了汉代铁犁牛耕技术的提高,故选C项。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表明农业动力发生了根本变化,排除A项;唐代出现的曲辕犁便于调节耕作的深度,排除B项;D项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可排除。5选B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解读的能力。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的特征。而A、

11、C、D选项不符合题意。A项,精耕细作是指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而C、D两项则在自然经济中无法体现。6选B“争田”“夺田”反映了春秋时期井田制日益瓦解、土地日渐私有化的情景。7选B明政府曾多次丈量土地,并编制成册,这些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府以此方式来确认人们对土地的所有权,并非规定最高限额,也未对拥有的土地亩数或赋税多少作调整 ,故A、D两项理解有误。C项明显错误。B项符合题意。8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战国以来,由于铁器在生产、生活及军事领域广泛使用,社会需求量增大,因此出现了许多从事炼铁行业的富豪。9选A宋代时我国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推广到闽粤等地。元代时棉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棉布逐渐成为

12、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明朝时期棉花的种植进一步扩大,民间麻的种植量大量减少。10选D本题属最佳型选择题。中国传统的手工业技艺先进,却没有向现代机器生产转变,其原因有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政府政策的影响等方面,但最主要的是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11选C瓷器注重图案的丰富性,并体现出国外风情,且数量巨大,说明此时瓷器生产注重市场的需要。12选C从材料中并不能得出,故选C项。13(1)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任答4点即可)原因: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3)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打断,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4(1)说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原因: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或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官窑:官营手工业,专门生产供宫廷消费的瓷器产品。民窑:民营(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瓷器产品。(3)私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