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第8课1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到国子监行释奠礼(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命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唐朝初年(C)A思想一统B佛道主导C三教并存 D儒学式微解析材料中三个代表人物,博士徐旷、沙门慧乘与道士刘进喜体现的三种思想并存,故A项错误;材料未突出佛教的地位,故B项错误;三教并存与材料中体现的三个代表人物并存的主旨相符,故C项正确;“式微”出自诗经,原来指国家或世族衰落,现在也泛指事物的衰落,显然与汉代后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不符,故D项错误。2魏晋时期政局动荡反复,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士子隐遁竹林、纵情山水。此后,种竹
2、养竹、咏竹画竹逐渐成为风气。这反映出当时(B)A江南开发和种植业的发展B文人士大夫对人格精神的追求C士族子弟在政治上的失势D三纲和五常等伦理规范的确立解析从纵情山水,看出文人士大夫“越名教而任自然”,养竹咏竹更体现“竹”之气节,体现其人格精神上的追求,故B项正确;A项与题无关,排除;C项与魏晋时期的政治特征不符,排除;D项与题无关,排除。3辞海解释汉字的某种字体时称:“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该字体开端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使用到现在。该字体是(D)A隶书B行书C草书D楷书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楷书兴起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而且其字形“形体方正,笔画平直”,D项正确;隶书开端是秦朝,
3、排除A项;行书不具有“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特点,排除B项;草书与材料中“形体方正,笔画平直”不符,排除C项。4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了该城的龙沙门。由此可知(A)A唐末火药已经用于军事B唐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C军事需要促使火药发明D宋代文献最早记载火药解析由材料可知“唐哀帝时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表明唐末军事上使用火药,答案为A项;东晋时葛洪抱朴子中记载火药的发明,B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5如表所示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B) 遗产项
4、名称批准时间传统桑蚕织技艺2009年10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年10月雕版印刷技艺2009年10月中国针灸2010年11月中国珠算2013年12月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A技艺先进B实用性强C体系完整D注重实验解析从图表科技项目可知都与现实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注重实用,故B项正确;A项不适合二十四节气、珠算,故排除;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也不符合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故排除;D项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薄弱点,故排除。6(2020北京西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A)A兼收并蓄B风格单一C反映市民生活D固守传统解析根据材料,隋唐时期“飞天”形象是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羽衣霓裳舞包含南亚和中亚元素,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文化兼收并蓄的特征,A项符合题意;风格单一与“多元文化混合物”矛盾,B项错误;羽衣霓裳舞曲反映的是贵族生活而非市民生活,C项错误;唐朝文化吸收了南亚、中亚等多种文化元素,并不“固守传统”,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