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479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收心)历史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金堂中学高2017届9月月考试题历 史卷 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指出: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材料反映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官僚政治逐步形成B郡县制子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核心D皇帝制度2唐代曾盛行修撰谱牒(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638年唐太宗在修氏族志时标榜说:“诚欲崇树今朝冠冕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659年唐高宗改氏族志为姓氏录

2、,收录姓氏大大少于前者,只限时任五品以上官员。这反映了( )A传统门阀贵族力量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B唐朝门第观念进一步增强C魏晋以来的世家大族依然保持特权地位 D唐朝社会上下流动性减弱3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4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5明初,朱元璋一面支持地主夺回农民借助战争暴力夺占的田地,另一面又限制地主

3、的土地兼并。他还下令清查户口、丈量土地,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防止地主隐瞒丁口和田地向农民转嫁负担。对违法犯禁的奸顽豪富,则用严刑酷法加以打击。这一措施() A表明朱元璋坚持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 B实际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顶点的体现 C从根本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和地方豪强势力 D使明初政局稳定,有利于生产恢复和发展6我国古代,“镇”的含义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在唐代以前多指边境军事据点,镇将主要管理军务。宋代以后的“镇”则多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古代“镇”的演化实质上是() A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 B宋朝税收严重依赖工商业的体现 C唐末中央集权削弱的结果 D古代中国经

4、济重心南移的标志7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宋代社会可以看到显著的资本主义倾向,呈现了与中世纪社会的明显差异。”下面关于宋朝的叙述与上述结论相吻合的是()A统治者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 B儒家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巩固和加强C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有划时代的发展 D城市经济繁荣,打破“市” “坊”界限8明代中晚期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表明,中国面对西方并不自卑,也没有惊慌,中国文明只是在已有农业文明基础上做加法增加一个工业的或商业的文明而已。中国人不会走向另外一种例外,一定会面对西方慢慢改造自己,就像过去几百年面对印度佛教改变自己一样。然而,中西之间的这种文明交流并没有持续下

5、去相对于中原文明,满洲人的文明形态自然落后。材料意在强调()A落后的游牧文明影响中西文明的正常交流 B中西文明各有所长、相互对立C中国以农业文明为主,西方以商业文明为主 D满洲文明远远落后于中原文明9宋代的蚕桑生产区域遍布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但据宋会要食货记载,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已达266万多匹,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二。这说明长江流域()A丝织品市场需求量较大 B民众的纺织积极性较高C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 D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10据汉代的汜胜之书记载:(有人尝试着)用十根葫芦蔓连接起来,只结三个葫芦,以求能结出三个特大的葫芦来。虽然实际上并不能如愿

6、,但却使人们第一次知道了嫁接这个技术。材料主要反映了() A汉代的农业技术成就领先于世界 B作物嫁接技术起源于我国的汉代 C我国古代部分科技属于经验主义科学 D我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特点11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所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着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材料主要说明了荀子() A从人的本性的角度分析礼制的起源 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主张 C首倡“崇礼尚法”的社会管理模式 D加强思想控制和依法治国的主张121927年5月29日,鲁迅先生在其杂文老调子

7、已经唱完中写道:“宋朝的读书人讲道学,讲理学,尊孔子,千篇一律。虽然有几个革新的人们,如王安石等等,行过新法,但不得大家的赞同,失败了。从此大家又唱老调子,和社会没有关系的老调子,一直到宋朝的灭亡。”鲁迅旨在() A针对社会弊端,倡导彻底的社会变革 B揭示北宋亡国的根源是政治保守 C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D抨击死读经书、不切实际的学术风气13下表是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四地科学家人数表。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A北方地理环境的恶化制约科技发展水平B政治重心与科技中心的分布逐渐趋向统一C魏晋时期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鲁豫D古代科技成就的地域分布与经济发展一致14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

8、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漫延开来。这个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5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一个笑话:庚子年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一道名菜蒸熊掌。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该笑话讽刺了()A

9、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B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C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 D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16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 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17政府往往透过修筑铁路带动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

10、司仅于民国5至8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民国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民国14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5至8年何以会有盈余?其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何()A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B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C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D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18据史料记载,荣氏申新系列的棉纺织厂,1931年同1916年比,纱锭增加34倍、布机增加了18倍,资本增加了73倍;1925年投资额为6349万元,到1937

11、年达到3400万元,增长了4倍多。制碱工厂在1927年至1936年建成了15家,1931年至1935年制碱厂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输往日本、朝鲜等地的碱类制品每年还有10万余担。形成该厂兴旺发达的外部有利因素是( )A清政府奖励实业 B中华民国建立C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侵略 D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19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20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封面人物是一个从贫苦移民,一跃成为美国“钢铁大王”的卡内基。陈独

12、秀曾撰文:中国国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得之途”,造成“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这表明陈独秀()A向美国示好,希望美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主持公正B希望要学习卡内基艰苦创业和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C努力促进正处于“黄金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应该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21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22中西文化论战中,观

13、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B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C新青年 :“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D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23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

14、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24阅读下面“1995-1996年我国部分行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及比重表”,从中可以直接看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利用外资的水平不高B我国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衡C外资来源结构比较单一D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25有一则小故事,一列火车穿过隧道,因车窗没有关,坐在窗前的一个人的脸被迎面而来的煤烟熏黑了,他对面坐着的另一个人的脸并不脏。车过隧道后,两人互相看了看,脸脏的那位没动,倒是脸没脏的那位连忙起身洗脸去了。这则小故事反映的哲理是()A认识你自己 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C知识即美德 D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26中国古时的城镇化:最早的

15、“城里人”是什么人?一文指出,唐末以来城乡人口分别称作“坊郭户”“乡村户”。综合中外学者的推算,坊郭户占总人口比例如下图。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城市的数量在不断减少 B全国总人口的不断下降C战争对城市的不断破坏 D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A B C D28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需要世界”是中国的呼声;如今,“世界需要中国”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A造成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 B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C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D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

16、29见下表。关于下列四个阶段增长原因表述错误的( )高2014级 班 姓名: 考籍号: 座位号: 密封线A阶段数目增加得益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阶段数目增加得益于中国重返联合国C阶段数目增加得益于中美关系改善 D阶段数目增加得益于不结盟政策30下面是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记载的1951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下列选项中能对材料做出合理解读的是()A党和政府重视并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C建国初,高等教育优先服务于工业化建设B建国初,我国高等教育成就突出 D高等教育遭到左倾错误严重干扰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注:31、32题必做,33、34选

17、做其中一题31(15分)材料 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是由于中国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在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以父家长制的家族为本位,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是通过家庭来实行的,家族的安定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又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国家就是扩大了的家族。家齐才能国治。因此,维护家庭的稳定和谐就成为最为重要的伦理目标和宗旨。而孝作为宗法等级制度的伦理精神基础,对于维系家庭的延续和团结起了很大作用。从纵的方面,孝可以使家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继志述事、光耀父母与家族。从横的方面,几世同堂的大家族,复杂的人伦关系,也需要一定的伦理规范加以调节,而孝以其敬顺与服

18、从的伦理精神维护了家族内部的和睦团结,这对于维护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社会的安定和等级秩序是十分重要的,故重孝。可以说孝是宗法制的家族本位的产物和家族伦理的核心。 西方文化发源于爱琴海地区。这里的初民由于受生存环境的限制(希腊半岛多山,夏季气候干旱,不适宜于农业生产),很早就致力于发展手工亚和商业,人们聚集在一些城邦中生活,经常流动和迁移。再加上社会政治的原因,使得西方社会脱离氏族社会的影响比较彻底,没有形成中国那样的宗法制度,思想上也没染上家族主义的色彩。西方的家族组织也比较简单,一般都是以夫妇为中心的核心家族,子女婚后便离开父母另立,家庭成员各有自己的财产,因此,西方的家庭要比中国的

19、家庭松散得多,家庭对个人没有多大的约束力。由于这些原因,西方人一般不是以家庭的名义而是以个人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他们的伦理与文化观念是以个人为本位的,这种文化传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西方文化发端于犹太教和基督教,在基督教中就有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从哲学与科学思想的角度,更有强调事物组成部分的“原子论”思想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在中世纪,虽然是以上帝为中心的,但并未完全扼杀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和平等权力的传统。在近代西方,个人本位的思想则成为西方文化的首要原则。这种原则倡导人的自由与平等,这种自由平等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得到全面体现,如男女、老幼、上下、同辈、同事等等,在父母子

20、女之间也不能例外。而西方人亲子之间以友爱的伦理相待,正是这种自由平等精神的体现。 肖忠群孝与中国文化(1)依据材料和所学,比较古代中西方家庭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9分)(2)依据材料和所学,简要分析家庭观念对中西方社会的影响。(6分)3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 材料: 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

21、,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10分)33(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22、眸】材料 西晋末年,为躲避战乱,黄河流域“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江淮”。据考证,(东晋时)总数约90余万,约占政府领民的16。东晋政府没有把南迁侨户编入正式户籍黄籍,而是编入专为侨户设置的临时户籍白籍,白籍人不对国家负担租税赋役义务。由于战乱、灾害、暴政,又使不少人被迫成为无土可依、漂离就食的流民。大批流民的长期存在,不只意味着国家租税赋役的减少,更使统治者感到“流民散则转民为盗”的威胁。魏晋南北朝,世家豪族地主阶级对于人口的吞噬能力是非常惊人的。他们占有大量的依附人口,不在政府注册,不对国家负担义务,还千方百计扩大人口,“竞招游食”更是一个重要手段。为了逃避租税赋役,“流民多

23、庇大姓以为客”,成为豪强大族“私附”的“藏户”。 东晋南朝之世,几代统治者致力于把侨户、流民实行编户,“土断”入籍,使大批人口纳入国家版籍,由此与世家豪族展开了激烈的人口争夺,在个别时期、个别地区成效较显著。但由于世代豪族地主是历代小朝廷的社会支柱,这就决定了“土断”的实施是有限度的。 摘编自曹文柱关于东晋南朝时期的“土断”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东晋南朝时期“土断”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土断”的影响。(7分)34.(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2年12月中旬,中国举行有史以来的首次国会选举。获得登记的选民

24、共有近4300万人,占人口总数1/10左右,这一比例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议会选举相比也不算低。当然,除少数知识分子和热衷政治的人外,许多选民连如何运用选举权都一无所知,政治参与意识也较低。因此,实际参选人数并不很多。在选举中,首次出现了政党竞选国会席位的现象。选举结果,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中均占了绝对优势。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宋教仁一案曝光,引起舆论大哗,各界攻击矛头直指袁世凯。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政治史上的一道奇特景观。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 1913年10 月6 日,国会两院在所谓公民团(实为袁手下伪装的士兵警察及便衣特务)的叫喊声中,举行总统选举。这些人包围了国会,叫嚷“今日非将公民所属望的总统选出,不许选举人出会场一步。”但即使在这种恐吓之下,袁在前两次投票中仍未能获得足够当选的票数,而只是在第三轮投票中才得以获得多数选票。10 月10 日,袁正式就任大总统,临时政府也变成正式的政府。 摘编自徐中约著中国的奋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表现。(8分)(2)根据上述材料,对民国初年政治转型的艰难性加以说明。(7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